在這個靠營銷不靠味道
每個餐廳都夢想成為網紅的年代
找到一家真情實感專注味道的店鋪實在難得
初識這家店鋪時,朋友給我發定位,我實在不敢相信他說,在這裡面隱藏著一家精緻的中餐館,在小紅書、微博一搜也沒有任何資料。
等到菜上桌後,我才知道,原來真正的美食有時候是不需要營銷的。
「久韻小館」是一家私房菜館。三位老闆是十幾年的閨蜜,本著做「好菜」的想法,她們在門店的選址上並未選擇繁華區域,而是將餐館放置在一棟小居民樓中。
儘管附近都是富有生活氣息的門店,但「久韻小館」內店的布置卻頗具心思。
無論是放置在門口的茶盤還是精心擺放的木凳,都足見店主的用心獨到。
不過相比環境,我們更看重的還是菜品。
「久韻小館」主打常德缽子菜,缽子菜也許是湖南菜中最家常、也最有溫度的一道菜了。
味道濃鬱的菜品裝在缽子裡,在小火爐的加熱下不斷沸騰,得以讓湯汁的韻味完全浸透進食物當中,從第一口到最後一口都回味無窮。
1
╱
1
之前我是極其討厭吃秋葵的,因為總覺得秋葵有一種奇特的苦味。但這道椒鹽百花秋葵卻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
首先,它的賣相就讓人無法不去伸筷子。秋葵和蝦茸的奇異組合,讓在場的朋友說:「能把秋葵都做成這樣,你想想這個老闆有多厲害。」
把平日裡常見的秋葵和蝦茸緊緊貼在一起,在鍋裡煎炒時便將蝦茸的鮮美與秋葵的清苦完美中和,入口既不會苦澀又沒有油膩之感。
當味道呈現在食客嘴裡時只體現了粵菜的至尊理念:保持食材的原味。也就是廣東人常說的「魚有魚味,雞有雞味」。
1
╱
2
「久韻小館」雖然是一家藏在居民樓裡的餐館,但裡面的食材卻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即使是擺盤涼菜,裡面的食材也至少來自兩個地方。
▲涼菜
這道菜裡的繡球菌就來自福建。繡球菌口感脆爽,一般採用涼拌的方式食用。但久韻小館卻用它燉了湯。
作為在餐桌上率先上桌的湯品,一口下去,鮮嫩滑口,湯汁入喉後,甚至能在舌尖感受到肉湯的回甘,瞬間胃口大開。
1
╱
3
一直以為最好吃的小龍蝦會藏在街邊巷尾的大排檔裡。沒想到「久韻小館」用它細膩的做法竟也烹飪出了一道獨特而有魅力的口味蝦尾。
入口並非常日裡大排檔的鮮香麻辣,反而多了一種長久浸潤在濃湯裡的濃鬱甘醇。
數百隻蝦尾裝在體積龐大的缽子裡,每一口都肉質緊緻,彈性十足。
每一口蝦肉入嘴,都能感受到廚房師傅在處理蝦尾時的用心和辛苦,因為實在太過乾淨。
1
╱
4
臘豬腳燉萵筍這道菜的名字一聽就很「土」!但要知道在如今的城市裡能吃到一頓土菜其實是很難得的。
「久韻小館」的臘豬腳選用老家土方法燻出來的腊味,清甜的萵筍把腊味裡的鹹全部吸收,即使整道菜在缽子的作用下不斷翻滾也不會變得油膩。
豬腳的嚼勁加上萵筍的脆爽,鹹鮮味在嘴裡混合,回味無窮,一口把你帶到春節過年在家團圓的飯桌上。
1
╱
5
這是一道即使在主打缽子菜的餐桌上,也能脫穎而出的小炒菜。如果要在菌菇裡決出個「菌王」,那非羊肚菌莫屬了。在古代,羊肚菌是敬獻皇帝的滋補貢品,雲南民間甚至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樣滿山走」的俗語。
因此,正應了那句話「最頂級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久韻小館」的羊肚菌不做湯也不和肉做搭配,而是就著最簡單的青椒一起素炒,做法極其簡單,但讓食客體驗到的卻是原野的清香美味。
1
╱
6
過去我只在端午節的時候才吃粽子,但他們家的港式鹼水粽讓我天天都想吃。
據老闆娘介紹,港式鹼水粽雖看似普通,但卻是他們家的招牌。從開店起便一直售賣,每天自己包自己煮,已經堅持了6年。
雖然照例只推薦了六道最讓我驚豔的菜品
但實際上「久韻小館」的美味遠不止於此
「久韻小館」的菜品多達數十種
且因季節更替而更新
美味不應被埋沒
如果看完這篇文章讓你產生了前去品嘗一番的食慾
那麼請立刻前往吧!
地址:肖家巷路含光路658號
採 編 | 彭毓妍
校 對 | 何 丹
校 審 | 潘振興 楊 剛 李 丹
原標題:《【上頭條】藏在居民樓裡的私房菜,沒熟人帶路你根本不知道怎麼找......》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