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股東增資25億進場圈地 期貨業有望鹹魚翻生

2020-12-15 全景網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 發布時間 2008年01月15日 08:43 作者 鍾文倩
    1月9日,中國證監會期貨部公布了全國177家期貨公司的註冊資本。截至2007年12月,國內期貨公司註冊總資本數額達到了85.4億元人民幣,相較去年,增幅約四成。先後進入期貨行業的股東們拿出25億資金,圈外的人買票進場,圈內的人也換個更好的座位。

  2008年已經掛牌黃金期貨,股指期貨的面世也為時不遠。垂涎即將鳴鑼的盛宴,券商、上市公司,甚至信託企業都大肆將觸角伸向期貨行業,增資、參股期貨公司事件此起彼伏。而一貫在國內處於金融行業最底層的期貨行業終於有希望鹹魚翻生。

  券商增資圈地

  按照證監會上述統計數據,國內期貨公司平均註冊資本額約為4824.9萬元,逼近5000萬元;而此前的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此數據僅約為3500萬元,由此,一年之內,期貨公司平均註冊資本增幅為37.9%。總的增資規模達到25億左右。

  數據顯示,在所有177家期貨公司中,註冊資本達到或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已經多達26家,比例佔到了14.69%。此前,註冊資本超過1億者,僅有南華期貨等屈指可數的寥寥幾家,絕大部分期貨公司的註冊資本都處於管理層要求底線的3000萬元,與其他金融行業機構相比,實力相形見絀。

  而在這26家期貨公司中,券商控股或者參股的期貨公司多達16家,比例為61.5%。其中,齊魯證券控股的魯證期貨註冊資本更是達到了2億元,新近被財通證券絕對控股的浙江永安期貨則在證監會公布的此份「註冊資本額排行榜」上佔據次席,註冊資本為1.84億元——為了分享股指期貨,券商強勢入主期貨公司,提升其綜合實力的成效由此可見一斑。

  從地區來看,期貨公司原來區域分布強弱分明的格局並未改變,上述26家期貨公司中,上海佔據了5席,分別為國泰君安期貨、光大期貨、申銀萬國期貨、上海中期和華聞期貨;北京和深圳均佔4席;浙江、江蘇和安徽則分別佔2席;而其它如湖南、吉林、遼寧等省市期貨公司的註冊資本相對較少。

  「為了備戰股指期貨,股東增資期貨公司以提升風控能力以及去年以來不斷地期貨品種擴容是期貨公司註冊資本大幅提升的兩大主要原因。」上海通聯期貨總經理黃曉明如是解釋。

  黃表示,券商等新入股東之所以願意拿出大量真金實銀進行地毯式收購期貨公司,就是看好股指期貨的前景,而對期貨公司而言,充足的資本金也是公司未來做大做強必要的資金保證。

  行業繼續洗牌

  值得一提的是,與證監會此前公布的去年9月的數據相比,截至去年12月,國內期貨公司總數減少了5家,集中度呈現出提升趨勢。除了齊魯期貨和三隆期貨因被魯證期貨吞併而被「摘牌」之外,其餘如湖南正合期貨、新疆匯和期貨、新疆璐通期貨等均已榜上無名。

  對此,黃曉明認為,整合潮起是一個行業發展的標誌,國內期貨業未來的整合肯定會加劇,導致公司數量減少,行業的集中度不斷提高。

  儘管註冊資本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仍然有部分期貨公司在淨資本項目上觸及了監管層設定的「警戒線」。例如,上海市期貨同業公會1月8日公布的《2007年12月轄區公司淨資本情況統計》顯示,外高橋期貨的淨資本低於證監會《期貨公司風險監管指標管理試行辦法》(下稱《試行辦法》)規定最低標準,而上海中期和上海金鵬期貨的淨資本則低於證監會《試行辦法》;規定的預警標準。而上海中期已經連續兩月沒有達標。

  去年4月18日正式頒布施行的《試行辦法》對期貨公司風險監管指標標準進行了明確規定,例如期貨公司應當持續符合淨資本不得低於人民幣1500萬元,並不得低於客戶權益總額的6%、淨資本與淨資產的比例不得低於40%等標準,而且還對有金融期貨交易結算和全面結算資格的期貨公司設定了淨資本分別不低於人民幣4500萬元和9000萬元等更為嚴格的規定。

  尷尬的處境顯然已經減緩了這三家公司叩開金融期貨大門的步伐。至今,三家期貨公司仍未能成為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會員,而外高橋期貨則長期處於停業整頓狀態。
 
 
 


相關焦點

  • 鼎誠人壽11年連虧超9億 再獲股東7.5億增資能否迎來轉機?
    2019年6月監管禁令解除並開始復業,當年該公司繼續虧損1.1億元《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再次參加騰訊「創造營」系列選秀並獲得初「C位」的林君怡依舊未能成團,而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鼎誠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鼎誠人壽)也陷入窘境,成立11年以來連年虧損。股東「輸血」似乎成了維繫其生存的「救命稻草」。
  • 鼎誠人壽擬增資7.5億 柏霖資產、香江金控躋身第一大股東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鼎誠人壽擬增資7.5億,柏霖資產、香江金控躋身第一大股東萬峰執掌的鼎誠人壽披露了增資方案。增資前後股權結構對照表若此次股權轉讓獲批,鼎誠人壽的第一大股東將不再是新光人壽一家。此前持股20%的並列第二大股東柏霖資產和香江金控,將分別持有鼎誠人壽25%的股份,與新光人壽「平起平坐」。
  • 「期貨一哥」永安上市,第一大股東財通證券為何不漲?
    因此,永安期貨2015年10月掛牌新三板,12月完成首次定增,引入浙江省產業基金有限公司。除財通證券外,大多數股東進行同步增資,財通證券的持股比例從51.09%下降至33.54%。而股權的稀釋也為永安期貨日後單獨上市做好鋪墊。
  • 三星財險擬增資5.5億騰訊領投成二股東,未來中外股東能否協同成看點
    三星財險擬增資5.5億元,騰訊出資2.8億成二股東12月4日,三星財險發布公告稱,三星財險於11月20日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7次會議(臨時),審議了增加5.52億元註冊資本的議案。據了解,此次增資將由騰訊、上海嘉印文化、宇星科技、上海天岑資管、博裕三期(上海)股權投資5家股東悉數認繳。
  • 「期貨一哥」永安期貨遞交IPO申報材料 半年營收過百億淨利潤驟降...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市券商財通證券持有永安期貨33.54%的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浙江產業基金持股26.72%,浙江省協作大廈持股10.59%,分列第二、三大股東。上述三家公司均均由浙江省財政廳控制,意味著浙江省財政廳間接控制了永安期貨70.85%的股份,是名副其實的國有控股。 而自今年5月永安期貨公布上市輔導備案情況後,公司股價就連連走高。
  • 擬增資7.5億元引入新股東 新光海航人壽要滿血復活了
    發展停滯了數年的新光海航終於傳來了利好消息。7月31日,新光海航人壽披露公告稱,考慮到公司資金需求以及持續運營的需要,海航集團和新光人壽擬進行股權轉讓和增加註冊資本。如果此次股權轉讓和增資得到核准,屆時新光海航人壽的註冊資本將由5億元上升到12.5億元,股東數量也將從當前的兩家上升到6家。
  • 「期貨一哥」永安期貨遞交IPO申報材料,第一大股東為財通證券!業內...
    值得注意的是,永安期貨的第一大股東是上市券商財通證券,持股比例為33.54%。有業內人士預計,由於永安期貨的行業特殊,主板排隊的企業又少,預計明年三季度末有望正式登陸滬市主板。從期貨業協會近年來披露的數據來看,在淨利潤、淨資本等多項指標上,永安期貨多年排名行業第一。截至目前,已經有瑞達期貨、南華期貨等期貨公司在A股掛牌上市。據證監會披露的信息來看,截至12月10日,上交所主板有130家公司處於IPO排隊階段。
  • 期貨業絕對「大拿」也來衝擊A股!永安期貨已接受上市輔導,財通證券...
    記者 | 滿樂1期貨業龍頭公司也要衝擊A股。截至2019年底,上市券商財通證券持有永安期貨33.54%的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浙江產業基金持股26.72%,浙江省協作大廈持股10.59%,分列第二、三大股東。上述三家公司均均由浙江省財政廳控制,意味著浙江省財政廳間接控制了永安期貨70.85%的股份,是名副其實的國有控股。
  • 外貿信託註冊資本增至80億元 背靠大股東「擴張」
    中國網財經12月6日訊(記者 孫朋浩 見習記者 鹿凱) 近些年,信託行業頻繁出現信託公司扎堆增資現象。據中國網財經了解,相較於2016年21家增資、2017年18家增資、2018年13家增資,到目前為止,今年僅有9家信託公司增資數量略有下降。
  • 新光海航人壽增資 僵持7年股東之間貌合神離
    成立近十年的新光海航人壽,在2012年便啟動了增資計劃,但由於股東之間貌合神離,該公司註冊資本一直難到位,償付能力也因此長期陷入不足,業務停滯不前。在僵持近七年後,新光海航人壽終於獲得股東增資。
  • 超100億增資定了!上海證券正式易主
    12日晚間,證監會發布公告稱,上海證券控股股東由國泰君安易主為百聯集團,由此百億增資計劃也終於塵埃落定。百億增資計劃終於落定今年1月,國泰君安發布《關於解決與上海證券同業競爭問題有關事項進展情況的公告》。公告中稱百聯集團及上海城投以非公開協議增資的方式認繳上海證券新增註冊資本,包括國泰君安在內的上海證券現有三家股東放棄本次新增註冊資本的優先認繳權。
  • 國債期貨望9月初推出 概念股狂飆在即(名單)
    此外,分析稱,國債期貨交易獲批將實質性的推動恒生電子相關業務的確認進度。恒生電子:若國債期貨獲批,金融創新加速,恒生拐點  研究機構:國金證券 日期:2013年07月01日  7月1日,多家媒體報導國務院已經批准國債期貨交易。
  • 傲農生物:向佑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增資
    傲農生物:向佑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增資 時間:2019年07月25日 18:51:57&nbsp中財網 原標題:傲農生物:關於向佑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增資的公告本次增資完成後,目標公司註冊資本由原8,150萬元增加至16,632.653061萬元,傲農畜牧投資持有目標公司51%股權。上述事項已經公司2019年7月25日召開的第二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尚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目標公司增資變更登記手續需經工商部門核准。本次對外投資不構成關聯交易和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 難甩虧損包袱 鼎誠人壽擬增資7.5億欲補血破局
    原標題:難甩虧損包袱 鼎誠人壽擬增資7.5億欲補血破局   在壽險老將萬峰掌舵下,坎坷挫折之後重獲新生的鼎誠人壽復業之路行至何方備受市場關注。
  • 南華期貨(603093)上市一年再融資,期貨商風險管理資金需求大
    南華期貨於2019年8月正式登陸A股市場,募集資金淨額2.82億元。    上市不到一年,公司便又推出定增計劃再融資。根據南華期貨8月18日的公告,公司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8700萬股新股,擬募集資金15億元,其中不超過10億元用於提升風險管理服務能力,包括對風險管理子公司增資等。    根據公司年報,風險管理業務方面公司子公司南華資本主要開展基差貿易、場外衍生品和做市業務。
  • 股指期貨受益股全解析 10大公司最受益(名單)(全文)
    600747 大連控股 全資控股建業期貨公司金融領域投資橫跨期貨、信託、證券等多個領域,信託投資還具有上市預期。其中包括持有建業期貨100%股權,建業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是目前東北地區註冊資本最大的期貨公司之一。公司還持有華信信託1。2億股權,為並列第一大股東。
  • 40億增資!這家券商淨資本排名有望一舉躍升30名深高速領銜入股上市...
    若此次增資順利完成,則萬和證券的淨資本將大漲至92.44億元,參考上半年券商淨資本排名,將一舉躍升30名至第51位,淨資本實力大幅提升。萬和證券喜提40億增資2020 年 8 月 21 日,深高速及其他三家增資方(資本集團、鯤鵬基金和福田投控),同萬和證券籤訂了《增資協議》。
  • 消費金融增資潮 北銀消金擬通過股東增資7500萬元
    12月14日,北京銀行發布公告稱,擬出資7500萬元參與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北銀消金」)增資擴股。同時,北京銀行還對北銀消金授信60億元,具體業務品種由該行總行信用風險委員會核定,額度有效期1年。增資說明股東看好消費金融業務的發展,也是最直接的支持方式。
  • 中青旅與光大銀行等10億設立消費金融公司 Grab融資有望達25億美元
    白山國旅子公司擬通過增資完成A輪600萬融資   7月24日,白山國旅(833809.OC)子公司北京慧途科技有限公司擬通過增資完成A輪600萬融資;北京慧途科技有限公司引進的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投資方北京響石科技有限公司(平臺技術、運營資源方)等以及原始股東等5方增資方按照北京慧途科技有限公司原始註冊資本1.5倍定增600萬元。
  • ...首創證券不單完成股改邁向IPO,又獲股東40億增資,研究所將成...
    其中首創集團本次增資25.23億元,京投集團增資7.69億元,北京能源集團增資3.69億元。股份轉讓完成後,首創證券前三大國有股東合計持股比例達91.54%。8月末,首創證券已與國信證券籤訂了IPO保薦協議,本次股東重金增資,給首創證券IPO再加籌碼。 據記者了解,首創證券此次增資的發力重心之一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