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侵吞國家財產,退守臺灣帶走大量黃金儲備,是如何運轉的?

2020-12-20 觀史談天小阿姨

1945年日本戰敗,籤訂投降承諾書,這是國共兩黨共同奮戰的結果。之後又籤訂了《雙十協議》,雙方達成和平建國,一起執政的理念。但沒過多久,蔣介石就撕毀協議,發動內戰。只不過因為國民黨內部腐敗,再加上違背百姓久經戰亂,盼望和平生活的意願,他很快就面臨失敗,最後退守臺灣。眾所周知,他走時帶走了大量國家黃金儲備,究竟是如何運轉的?

「以福州路、江西路和北京路為界的整個鬧市區,從昨夜十一點半開始戒嚴,所有試圖進入這一區域的行為,都被阻止。仁記路上的國際電臺局房完全封鎖,即便是持有上海吳淞警備司令部核發通行證的報界人士,乃至美軍軍車,都被禁止進入這一區域。與此同時,一群苦力從(國民黨)中央銀行運出了沉重的箱子,搬到了停靠在對面碼頭的船上」這是1948年12月2日,登在英國《字林西報》報紙上的一則消息。

事情發生在上海,當時屬於國民黨管轄範圍,而中央銀行不論是在當代還是民國時期都是國家機關,裡面所有的一切都屬於國家財產。而上述新聞中雖然沒有明確指出箱子裡裝的是什麼,但它的報導者喬治·維恩當天晚上住的華懋飯店的窗口正對中國銀行金庫。當時的中央銀行只有一幢五層的辦公樓,沒有金庫,所有錢財都存儲與旁邊的中國銀行金庫當中。

蔣介石的這場行動可謂是密謀已久,時任國民黨中央銀行總裁的俞鴻鈞,出自於蔣家附屬家族,所有相關文件的調動,都由他負責,金庫大門向蔣中正大開。之後他又安排了自己的長子蔣經國,去安排軍隊護送黃金,但這只是個障眼法。當時的國民黨軍隊大都一盤散沙,人員混雜,蔣介石不是很信任。所以又找了自己的大舅子宋子文去調度由外軍掌控的上海海關緝私隊的船隻。

根據資料記載,當時負責運送黃金的船隻,最大載重量為150噸。這篇報導一出來,立馬引起了轟動,各大報紙紛紛轉載。香港的《華商報》對於此次事件描述的標題更為直接:「天津蔣軍向英商勒索,中央銀行偷運金鈔,徐州慘敗京滬震動。」

事情敗露,蔣介石大怒,命令手下秘密抓走了最先報導這件事的英國記者喬治·維恩,打算處以極刑。但其是香港外國記者協會的會員,剛被抓走他的夫人就向會長發出求救,經過36小時的談判拉扯,喬治·維恩被救出。國民黨因此民心大失,桂系高級將領李宗仁以及華中剿匪總司令白崇禧也都反對蔣介石繼續內戰。

迫於壓力,蔣介石在1949年1月1日發表了《元旦文告》,其中有這麼一段話:「中正畢生革命,早置生死於度外。只望和平果能實現,則個人的進退出處,絕不縈懷,而一惟國民的公意是從。」表示自己公正無私,願意為了大我犧牲小我,跟中國和談。但這跟籤訂《雙十協議》一樣,都只是緩兵之計,只是為了平息眾怒。

剛發表完《元旦文告》,第二天蔣介石就接連給白崇禧、傅作義、杜聿明等人致電,在各個戰場要頑強抵抗,重挫共軍,並再次從中央銀行強行轉走60萬兩黃金,加上上次的共350萬兩。其中250萬兩黃金運往臺灣,100萬兩運向了廈門鼓浪嶼。

相關焦點

  • 國民黨敗退臺灣時,蔣介石帶走了多少黃金?
    1949年,蔣介石帶領國民黨開始退守臺灣,在撤退時帶走了大量的黃金,那麼究竟帶走了多少呢?數量之大,就連臺灣學者李敖都曾放話直言:對不起大陸同胞。蔣介石退守臺灣一事,早就有了謀劃。他知道國民黨敗局已定,提前就給自己找了後路。當時陳誠是蔣介石的心腹,任臺灣省主席,蔣介石屢次聯繫陳誠,讓他在那邊做好準備。有了地方之後,蔣介石開始搶人。
  • 蔣介石戰敗,離開大陸前說億萬黃金可以不要,但這三人一定要帶走
    推薦語:現如今兩岸關係非常的緊張,對於當前的兩岸形勢我們非常的痛心,明明臺灣是屬於中國的領土,在臺灣島上生活的都是華夏兒女,可是從1949年蔣介石退守臺灣之後,臺灣和大陸之間的關係起起伏伏。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的淵源,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 蔣介石退守臺灣之時,還專門點名帶走了3個人!全都是國寶級人物
    最後深得民心的中國共產黨以絕對的優勢戰勝了國民黨的八百多萬裝備精良的大軍,蔣介石慘敗,輸得徹底。敗局已定,蔣介石倉皇逃離大陸,全體撤往臺灣休養生息。在全面撤退之前,他已經把要帶走的東西全部打算好了,並已在籌備之中。 他把大陸銀行裡存儲的大量現金和黃金全部取出來,用軍艦全部運往臺灣。還把故宮裡的許多名貴字畫也順走了,紛紛運到臺北博物院。
  • 蔣介石撤退臺灣,不僅帶走了金銀珠寶,還帶走了這三位高人
    抗戰勝利後,大家都沉浸在戰爭勝利的喜悅中,因此對於戰爭深惡痛絕,但是蔣介石卻執意在此時發動內戰,導致民心盡失,而且加上戰略失誤節節敗退,三大戰役全部失敗,蔣介石不得不退守臺灣,但是在走之前他不僅帶走了全國百分之八十的黃金和財富,無數價值連城的文物,還帶走了三位高人,他們個個大有來頭。
  • 蔣介石退守臺灣因得哪位高人指點?
    這時候,一個神秘的高人出現了,他給蔣介石指了一條路:一路南退,退守孤島臺灣。國民黨何去何從讓蔣介石徹夜不眠,各大要員登門遊說均被蔣介石搖頭拒絕。有一天,蔣介石在總統府一直熬到天亮,也沒有想出什麼良策。天蒙蒙亮時他出來透氣,卻發現被他邀請來的張其昀站在院子裡。蔣介石憂心忡忡走上前,說出內心的苦悶。張其昀此時身在總統府,自然十分清楚這一點,他平靜地點點頭,然後說道:「上上良策是退守臺灣!」
  • 蔣介石當年有三條退路,為何最終選擇了臺灣?退守臺灣優勢在哪
    1949年,隨著渡江戰役的失敗,蔣介石最終痛下決心,帶著他的人馬以及在人民身上搜刮出來的七百七十四箱黃金、二百多萬兩銀元,一溜煙地跑去了臺灣。這一走,便是一輩子,老蔣到今天還有家難回。 可是,有人不解,以當時蔣介石的勢力,他是必然要反攻大陸的,既如此,為何要選擇臺灣而不是就近一些的地方呢?
  • 蔣介石潰逃,製作了3條退守後路,臺灣是最不理想的
    蔣中正不顧國民意願發動了內戰,只不過最後以失敗告終,潰逃臺灣。但其實他在意識到自己的處境時,曾製作了3條退守後路,臺灣是最不理想的。1948年12月,國民黨中央社廣播錄音,播出了這樣一則消息:「徐蚌前線,我國軍將士鬥志昂揚,昨日又殲滅共軍5萬。黃百韜、黃維兩位將軍,正在揮軍合圍,戮力清剿,國軍防線固若金湯」。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臨走下死命令必須帶走三個人,三人是誰?
    解放戰爭時期,隨著人民解放軍的勢如破竹,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中國的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解放軍必將奪取戰爭的最後勝利,此時的蔣介石深知國民黨的敗局一定,於是決定退守臺灣。不過,蔣介石在1949年敗退臺灣時,不僅把那些收斂來的錢財都帶去了臺灣。
  • 敗走臺灣,蔣介石帶走的8千麻袋破紙是啥?為何被稱為無價國寶
    1949年,蔣政府徹底失敗,不得已帶著人馬逃去了臺灣。但是,當時蔣介石雖然一心想要反攻大陸,但也留了不少小心眼,比如我國值錢的東西都被他打包帶走了。在他帶走的若干寶貝當中,有一樣東西比較特別,那就是被當時人們視為「廢紙」的明清檔案。
  • 蔣介石當年從廈門轉運了多少黃金到臺灣
    字數:2400,大約閱讀時間:4分鐘1、眾所周知,解放前夕,蔣介石從大陸運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和黃金到臺灣,那些珍貴文物,後來成為臺北故宮的館藏文物,黃金則成為蔣介石從事戰爭、政治活動以及後來臺灣經濟起飛的重要資金保障。蔣介石什麼時候開始,總共從大陸運走了多少黃金到臺灣呢?
  • 蔣介石究竟運了多少黃金去臺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每人一袋金豆子
    國共之間的交鋒最終是以中國共產黨的勝利結束的,國民黨最終是灰溜溜躲到臺灣去了,但他們也不是空手去的,在解放上海之前,也就是5月份左右,蔣介石已經開始悄摸摸地往臺灣運輸黃金了,其實這遠遠不是蔣介石最早開始運送黃金的時間節點,早在48年的時候,國民黨在淮海戰役中處於劣勢,被迫放棄徐州這個重要的交通樞紐的時候,蔣介石就已經開始為逃往臺灣而運輸黃金了
  • 中國最貴重的寶物,被蔣介石帶到了臺灣,既不是黃金也不是文物
    中國最貴重的寶物,被蔣介石帶到了臺灣,既不是黃金也不是文物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歷史的長河中,我們能夠看到先人給我們留下的巨大的財富,有精神層面的,也有物質方面的。從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外國在中國掠奪和毀壞的寶藏,數都數不清,其中在英法聯軍入侵北京,不僅從皇宮中帶走了無數金銀玉器還不滿足,看到圓明園這麼一座瑰寶帶不走,竟然放火將之燒毀,大火連續燒了三天三夜都沒有熄滅。這種行徑令國人憤慨。一直到今天為止,雖然國家將大多數已知的寶物追回,但仍然還有很多遺留在外。
  • 蔣介石逃往臺灣,帶走的這三個人比黃金古董還重要,很少有人明白
    剛剛回國時,蔣介石沒有想到自己以後會有什麼樣的成就。那時候他投資股票失敗,賠掉了自己所有的錢,還欠下了巨額的債務,沒有能力償還。當時很多債主催他還錢,自然也採用了一些比較特殊的手段,為了尋求保護,蔣介石還曾經向上海灘的一位大流氓--黃金榮求助。
  • 揭秘蔣介石到底從大陸帶了多少黃金白銀到臺灣?
    除了搶專家、搶人才外,有計劃地將黃金白銀運往臺灣。1949年2月上旬的一天,曾任上海市市長、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總裁,時已去職在香港逗留的蔣介石的親信俞鴻鈞,突然接到蔣介石從溪口拍來的電報,要他想方設法將國庫中的黃金提出來秘密送到臺灣,並叮囑再三:「千萬要守秘密!」因為他們早已預料,李宗仁一定要以庫存黃金作為「和談」的條件之一。
  •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靠什麼來維持經濟?這批「撤臺黃金」至今成謎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曾將大量黃金秘密運了過去。雖然,這些財富和日本留下的工業基礎、美國給的天量援助比不算多。但是,如果沒有這真金白銀髮下去,國民黨根本熬不到美援重新到來的1952年,日本留下的工業基礎也得被拆了燒火...... 所以,這批「撤臺黃金」就是國民黨和臺灣的「吊命湯」。
  • 蔣介石如果沒去臺灣還能去哪?宋美齡選了一個地方,蔣介石不願去
    蔣介石撕毀了和平協議,解放戰爭正式打響,中國再一次陷入戰火之中。隨著4年的戰爭,蔣介石敗了,以他退到了臺灣為結局。估計蔣介石到死都沒有想到,他只是暫時的退守臺灣,可是這一次退了,就再也沒有回來。其實,對於蔣介石來說,這一日他早就已經猜到了。當初在他去往菲律賓慰問的時候,他就曾說自己可能要離開內陸了。對此,菲律賓總統表示菲律賓的大門隨時都為他而打開。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菲律賓非常歡迎蔣介石的到來。
  • 蔣介石退守臺灣,93師的3萬軍隊流亡此國,隊長的一句話,令眾人落淚
    解放戰爭結束後,很多人都只知道,國民黨的軍隊都跟隨著蔣介石退居到了臺灣,而蔣介石也在臺灣待了自己的下半生,不過,事實上,蔣介石是退守臺灣了,蔣介石的軍隊卻沒有全部都跟隨著到了臺灣,他們不是不想跟,而是跟不了。
  • 蔣介石當年為何選擇撤退到臺灣?最後帶走了多少金銀珠寶?
    ,糧食儲備能夠滿足200萬撤退官兵及家屬的需求; 2、臺灣島與大陸之間有一條100多公裡的「天塹」——臺灣海峽,因為當時我軍尚沒有空軍和海軍,所以張其昀表示,臺灣島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3、臺灣島自從1895年被日本人侵佔了之後,島內經濟基本與大陸隔離,自成一體,交通相對便利,工業上有日本殖民者留下的基礎,因此發展起來相對比較容易
  • 揭蔣介石百萬黃金運臺之謎 鼓浪嶼輾轉臺灣
    黃金一直被視為「準貨幣」,戰爭時期,黃金可以用來支付軍費。據統計,臺灣「央行」擁有全球排名第13多的黃金。當年,蔣介石要靠「黃金」延續政權,是如何將數百萬兩黃金進行乾坤大挪移的呢?從1948年12月起的10個月,中國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黃金搶運行動。
  • 被蔣介石帶往臺灣的幾百萬兩黃金、國寶級古畫、天價珠寶...
    按說現在查證這事已經很冷靜了,可是看了這些觸目驚心的黃金珍寶,我們依然很震驚。想到當年新中國建國時勒緊褲腰帶的先輩艱難,心中百感交集。蔣介石其實是有計劃帶走大陸財富的,按當年國民黨軍聯勤總部副總司令吳嵩慶自己記載,從大陸運往臺灣四批黃金,我幫他算了一下總帳,黃金約436多萬兩,銀元約3500多萬元,可以說國庫已經搬空。再看國寶級文物,當時在南京保管的特級國寶達五千多箱,量太大了,運了三批啊,這意味著什麼?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好的東西幾乎都搜刮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