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逃往臺灣,帶走的這三個人比黃金古董還重要,很少有人明白

2020-12-20 騰訊網

剛剛回國時,蔣介石沒有想到自己以後會有什麼樣的成就。那時候他投資股票失敗,賠掉了自己所有的錢,還欠下了巨額的債務,沒有能力償還。當時很多債主催他還錢,自然也採用了一些比較特殊的手段,為了尋求保護,蔣介石還曾經向上海灘的一位大流氓--黃金榮求助。

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他選擇一個特殊的辦法,那就是拜黃金榮為老頭子。這是一項黑幫儀式,就是行大禮,加入他的幫派,好讓他保護自己的意思。黃金榮答應了他的請求,出面替他說了話,這樣才使得他擺脫了巨額債務,有了後來發展的機會。不過,在幾十年後,他還是徹底地敗給了我黨。

其實,蔣介石還是一個比較重情義的人。每當內心有什麼波動時,他總是喜歡回到老家奉化去。在那裡,有他熟悉的環境和人們。相親與他聊聊天,說說變化,他往往就能靜下心來。再去祠堂整理一番,祭了祖之後,他就能梳理出思路,考慮好下一步怎麼走。

不過,他最後一次回到老家時,卻沒有了這樣的功效。那時候,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徹底失敗,在大陸,再也沒有他翻身的機會。這一次,他遺憾也好、絕望也好,都是最後一次面對相親了。因為很快,他就要去臺灣了。

很多人都猜測,他究竟帶了多少寶貝去臺灣?其實,單就文化方面來看,臺北故宮博物館中就夠讓人吃驚的了。不過,對於蔣介石來說,更重要的是三個人。這幾個人,比財富重要,不管怎樣都要帶在身邊,他們又是誰呢?

首先是孔子的77代嫡長孫,孔德成。他的身份就是一種象徵,在中國,儒家文化居於文化中心位置幾千年,無數人將其奉為畢生的信條。其中,仁愛、忠君、孝義等等思想,是數千年來中國社會的統治者維持社會秩序的重要工具。

孔子的身份相當重要,所以直到今天,全國到處都能看到孔廟。如此,孔德成的身份也十分特殊,進而顯得很重要。他出生在清朝末年,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受到相當高的關注,後來北洋政府還給了他衍聖公的爵位。

當時早就廢除了封建制度,但是仍舊保持這個身份,可見其社會地位之高,影響之廣。當國民黨退到臺灣去時,他並不想離開家鄉,隨著一起。但是蔣介石如何能答應,他想盡辦法把他帶走,直到2008年,孔德成去世。

第二位是張恩薄。在當時的道教,他享有極高的地位,被人們稱為張天師。孔德成是儒家的代表,而張恩薄就是道家的中心人物,將他帶走,可見蔣介石還對通過迷信思想影響人民心存幻想。當然,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幻想必然不會再實現了。畢竟被迷信思想控制,那是封建社會的事情了。

最後一位是章嘉活佛。這個家族就很不得了,古時候的文人最高的追求是帝師這個職位,而他的家人就曾經擔任過帝師。在中國古代,這是文人極高的榮譽。張恩薄是道家中心人物,而他是佛家中心人物。民國時期,他還是大國師。

當時,很多錢財都來不及收攬,但是蔣介石還花時間將這三位帶走,可見當時蔣介石對恢復國民黨統治還存有幻想。他可能認為只要有這幾個人在,就能幫助他實現大夢。可惜這種幻想是沒機會再實現了。也許在他身居臺灣一段時間,就已經認識到了局勢的不同。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的大力發展,國家逐漸走向富強,人民生活幸福感快速提升。

相關焦點

  • 蔣介石戰敗,離開大陸前說億萬黃金可以不要,但這三人一定要帶走
    1.蔣介石退守臺灣,帶走了大量黃金然而當時的國民黨處處針對著共產黨,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讓多少同胞流下了失望的淚水。痛徹心扉之後,很多中國人徹底的清醒,他們明白國民黨早就已經變質了,利慾薰心的蔣介石,所想要的只是權利而不是人民的幸福。
  • 蔣介石退守臺灣之時,還專門點名帶走了3個人!全都是國寶級人物
    最後深得民心的中國共產黨以絕對的優勢戰勝了國民黨的八百多萬裝備精良的大軍,蔣介石慘敗,輸得徹底。敗局已定,蔣介石倉皇逃離大陸,全體撤往臺灣休養生息。在全面撤退之前,他已經把要帶走的東西全部打算好了,並已在籌備之中。 他把大陸銀行裡存儲的大量現金和黃金全部取出來,用軍艦全部運往臺灣。還把故宮裡的許多名貴字畫也順走了,紛紛運到臺北博物院。
  • 蔣介石撤退臺灣,不僅帶走了金銀珠寶,還帶走了這三位高人
    抗戰勝利後,大家都沉浸在戰爭勝利的喜悅中,因此對於戰爭深惡痛絕,但是蔣介石卻執意在此時發動內戰,導致民心盡失,而且加上戰略失誤節節敗退,三大戰役全部失敗,蔣介石不得不退守臺灣,但是在走之前他不僅帶走了全國百分之八十的黃金和財富,無數價值連城的文物,還帶走了三位高人,他們個個大有來頭。
  • 國民黨敗退臺灣時,蔣介石帶走了多少黃金?
    1949年,蔣介石帶領國民黨開始退守臺灣,在撤退時帶走了大量的黃金,那麼究竟帶走了多少呢?數量之大,就連臺灣學者李敖都曾放話直言:對不起大陸同胞。蔣介石早在1949年2月份的時候,就發了一份電報給自己的親信俞鴻鈞,讓曾任上海市市長、財政部部長的俞鴻鈞想想辦法,把國庫裡面的黃金提出來,再秘密送到臺灣。在電報最後,蔣介石再三叮囑一定要保密。為何要保密?原因很簡單,蔣介石已經料到一旦國共開始和談,那麼李宗仁一定會將國庫裡面的黃金作為和談的籌碼,蔣介石雖已自知無力回天,但是他絕不可能看著這些黃金就這麼沒了。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臨走下死命令必須帶走三個人,三人是誰?
    而且還強行帶走了三位,被其視為國之重寶的人,那麼這三人是誰呢?會被蔣介石如此看重。第一人是孔德成,他是孔子的第77代玄孫。眾所周知,孔子的嫡系後人被封為衍聖公,而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國幾千年文化中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而當時的孔德成是孔氏家族的希望,他從一出生就被備受國家關注,他也代表著儒家文化的傳承。
  • 蔣介石究竟運了多少黃金去臺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每人一袋金豆子
    國共之間的交鋒最終是以中國共產黨的勝利結束的,國民黨最終是灰溜溜躲到臺灣去了,但他們也不是空手去的,在解放上海之前,也就是5月份左右,蔣介石已經開始悄摸摸地往臺灣運輸黃金了,其實這遠遠不是蔣介石最早開始運送黃金的時間節點,早在48年的時候,國民黨在淮海戰役中處於劣勢,被迫放棄徐州這個重要的交通樞紐的時候,蔣介石就已經開始為逃往臺灣而運輸黃金了
  • 這三個人是國之重寶,蔣介石去臺灣時,強行帶走,稱:不帶走不行
    1949年,蔣介石在大陸沒了營盤,只好連夜搬家去了對岸。作為大財主的蔣介石,在搬家過程中,除了將大量從大陸搜刮的金銀細軟裹挾走以外,還一併帶走了三個人。並且蔣介石表示:這仨是國之重寶,必須帶走。那麼,蔣介石到底帶了哪三位大佬,難不成是「天狼星人」,讓老蔣如此重視?
  • 敗走臺灣,蔣介石帶走的8千麻袋破紙是啥?為何被稱為無價國寶
    1949年,蔣政府徹底失敗,不得已帶著人馬逃去了臺灣。但是,當時蔣介石雖然一心想要反攻大陸,但也留了不少小心眼,比如我國值錢的東西都被他打包帶走了。在他帶走的若干寶貝當中,有一樣東西比較特別,那就是被當時人們視為「廢紙」的明清檔案。
  • 蔣介石侵吞國家財產,退守臺灣帶走大量黃金儲備,是如何運轉的?
    1945年日本戰敗,籤訂投降承諾書,這是國共兩黨共同奮戰的結果。之後又籤訂了《雙十協議》,雙方達成和平建國,一起執政的理念。但沒過多久,蔣介石就撕毀協議,發動內戰。只不過因為國民黨內部腐敗,再加上違背百姓久經戰亂,盼望和平生活的意願,他很快就面臨失敗,最後退守臺灣。
  • 蔣介石去臺灣都帶了啥?除了黃金還有三個重要的人,卻少有人知
    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許多的歷史名人青史留名卻褒貶不一,蔣介石便是其中之一。作為執掌國民黨最久也是最重要的領導人,在抗日戰爭中的積極貢獻是毋容置疑的,他的傳奇一生也成了歷史愛好者們茶餘飯後必不可少的談資。
  • 蔣介石當年從廈門轉運了多少黃金到臺灣
    字數:2400,大約閱讀時間:4分鐘1、眾所周知,解放前夕,蔣介石從大陸運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和黃金到臺灣,那些珍貴文物,後來成為臺北故宮的館藏文物,黃金則成為蔣介石從事戰爭、政治活動以及後來臺灣經濟起飛的重要資金保障。蔣介石什麼時候開始,總共從大陸運走了多少黃金到臺灣呢?
  • 「八大金剛」之首的何應欽,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後過得怎麼樣?
    眾所周知,蔣介石身邊有八大金剛,這八大金剛從黃埔時期就追隨蔣介石,一路隨蔣介石走來,深得蔣介石信任。而蔣介石的八大金剛排名第一位的就是何應欽,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何應欽的故事。因為蔣介石留學日本時就讀的也是日本振武學校,因此,何應欽在振武學校留學時認識了蔣介石,並逐漸接受革命思想,追隨孫中山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何應欽回國,並逐漸在貴州站穩腳跟。不過1921年,何應欽卻在貴州的內鬥中失敗,險些被人暗殺,在家賦閒半年後才重新出山。1924年,蔣介石奉孫中山的命令成立黃埔軍校。
  • 四大家族之一的陳氏家族,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後過得怎麼樣?
    不過,曾經如日中天的四大家族隨著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最終煙消雲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四大家族之一的陳氏家族在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後過得怎麼樣?四大家族之一的陳氏家族是指陳果夫與陳立夫兄弟,陳氏兄弟把持著國民黨的黨務,因此有「蔣家天下陳家黨」的說法。
  • 蔣介石往臺灣運送了多少黃金?臺灣復興全靠這批黃金,至今沒用完
    臺灣是亞洲四小龍,臺灣人很有錢,但你可能不知道,臺灣的黃金是大陸運送過去的,據說現在還沒用完,這是怎麼回事?蔣介石的人生可謂起起伏伏,光是下野就三次,分別是第一次1927年7月—1928年初;第二次:1931年12月—1932年3月;第三次1949年1月。如果說前兩次是蓄勢待發,那麼最後一次是窮途末路。
  • 蔣介石的連襟孔祥熙,在蔣介石逃往臺灣前到了美國,結局如何?
    不過這並沒有阻擋孔祥熙探索世界的欲望,孔祥熙從幼年時就對基督教感興趣,10歲就進入了當地基督教辦理的學校就讀,之後孔祥熙一直熱衷於與傳教士交往。 不過,最終蔣介石的信任換來的卻是對孔祥熙的失望。孔祥熙長期把持國民黨政府的「行政院」與財政大權,而且又身居高位,這讓他有機會渾水摸魚。
  • 中國最貴重的寶物,被蔣介石帶到了臺灣,既不是黃金也不是文物
    中國最貴重的寶物,被蔣介石帶到了臺灣,既不是黃金也不是文物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歷史的長河中,我們能夠看到先人給我們留下的巨大的財富,有精神層面的,也有物質方面的。在每一位皇帝的陵墓中,同樣埋藏著無數的寶藏,就我所知道的,秦始皇的皇陵,建造時間長達三十八年之久,聽到這個數字就可以想像出來,裡面是多麼的輝煌壯麗了,難怪從古至今,總有人想要做盜墓賊。畢竟從陵墓裡面隨便拿出一件東西,就可以讓你一世衣食無憂了。
  • 「黃埔三傑」賀衷寒,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他的最終結局如何?
    1924年,蔣介石奉孫中山之命在廣東成立黃埔軍校,黃埔軍校正式對外招生。在黃埔一期學生中,有三名學生的能力特別出色,他們被稱為「黃埔三傑」,這三人是蔣先雲、陳賡與賀衷寒。不過,1925年後,賀衷寒受蔣介石影響思想發生了轉變。尤其是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賀衷寒更是成為了蔣介石的忠實爪牙,到處幫助蔣介石攻擊民主革命人士。賀衷寒是蔣介石的黃埔嫡系,又是「黃埔三傑」之一,深得蔣介石信任。1936年,在蔣介石的提拔下,賀衷寒成為陸軍少將;沒過幾個月,賀衷寒又被蔣介石提拔為陸軍中將,並且成為復興社的實際負責人,風頭一時無二。
  • 馬鴻逵:攜帶7.5噸黃金出逃,死後魂歸中國
    1950年10月,馬鴻逵偕同妻兒無奈之下離開中國臺灣,前往美國。雖然他們帶走了7.5噸黃金卻沒能讓他的晚年快樂。馬鴻逵的晚年,更多是在遙望中國,盼望回歸故裡,直至1970年他離開人世。出逃臺灣 忍氣吞聲眼看五星紅旗飄揚在祖國大江南北,蔣介石也狼狽逃往臺灣。1949年10月,馬鴻逵帶著家人以及寧夏政府1700兩黃金飛往臺灣。
  • 1949年蔣介石要逃往菲律賓,此大學教授力勸後說道:還是去臺灣好
    1949年蔣介石要逃往菲律賓,此大學教授力勸後說道:還是去臺灣好 1948年9月開始,解放軍(野戰軍)相繼發起了遼瀋、淮海、平津戰役。解放軍(野戰軍)所到之處,攻勢凌厲,兵鋒所至,所向披靡。國民黨軍隊則元氣大傷,一路潰敗,兵敗如山倒。
  • 揭蔣介石百萬黃金運臺之謎 鼓浪嶼輾轉臺灣
    黃金從上海、南京、廈門,分批搭輪船、搭軍機運抵臺灣,總計357萬兩。56250個木箱分別進入臺灣銀行、中正紀念堂的地下金庫,這批黃金換算成現值,約50億美元。蔣介石為何選擇臺灣作為黃金最後的落腳之地?搶運黃金的過程如何與時間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