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威科技2020年一季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業務回顧和展望
報告期內驅動業務收入變化的具體因素本報告期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為:一方面,受益於下遊生物醫療、通訊、工業科學、消費電子等應用市場的高景氣度,以及瑞典工廠新增產能的陸續投放,公司具備全球競爭優勢的MEMS(微機電系統)業務繼續實現增長,且保持了強勁的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為把握市場機遇,公司繼續加大對半導體、特種電子等相關業務的投入,相關管理及研發費用增長。受常規季節性因素影響,疊加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因素,公司導航、航空電子業務的產品定型、用戶審價、產品交付等進度均繼續延遲,相關業務子公司普遍虧損。與此同時,受相同因素影響,公司對外投資參股的子公司亦出現虧損。
為把握市場機遇,公司繼續加大了對半導體、特種電子等相關業務的投入,相關管理及研發費用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前5大供應商的變化情況及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供應商的部分變化系業務活動導致的正常變化,不會對公司未來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公司不存在向單一供應商採購比例超過採購總額30%或嚴重依賴少數供應商的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前5大客戶的變化情況及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的部分變化系業務活動導致的正常變化,不會對公司未來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公司不存在向單個客戶銷售比例超過30%或嚴重依賴少數客戶的情況。
年度經營計劃在報告期內的執行情況。
公司2020年度經營計劃在報告期內得到正常執行。
對公司未來經營產生不利影響的重要風險因素、公司經營存在的主要困難及公司擬採取的應對措施。
1、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風險
2020年初以來,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在全球陸續爆發,各國紛紛採取不同措施抗擊疫情,但疫情的未來發展、持續時間以及對全球經濟、產業協作、資本市場的影響或衝擊難以預測。公司半導體、特種電子、產業投資業務都離不開國際交流與合作,尤其是半導體業務,採購、生產、銷售各環節都具有突出的國際化特徵。公司目前在境外國家或地區如瑞典、美國、加拿大、香港均設有子公司,尤其在瑞典擁有兩條高效運轉的6&8英寸MEMS代工產線,若該等國家或地區的疫情在未來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存在該等子公司的經營運轉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的風險;此外公司位於境內的MEMS、GaN子公司的建設、發展也面臨受到疫情背景下全球產業協作生態變化影響的風險;該等風險因素疊加將使得公司的整體經營情況因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而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2、匯率風險
公司業務遍及全球,因業務結構的變化,近年來直接源自境外營業收入的佔比逐年提高,從2017年的53.17%提高至2018年的56.04%以及2019年的70.00%,且公司直接源自境內營業收入中還存在部分合同以外幣計價並結算;與此同時,公司日常經營中的部分原材料採購以及半導體業務的大部分機器設備採購亦採用外幣結算。公司及境內外子公司的主要經營活動涉及美元、歐元、瑞典克朗、人民幣等貨幣,該等外幣之間以及該等外幣與人民幣之間的匯率變動具有不確定性。儘管公司為部分外幣之間的結算開展了外匯衍生品交易,但若上述貨幣間的匯率變動幅度加大,將可能對公司報表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3、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
公司半導體業務直接參與全球競爭,如MEMS業務的競爭對手既包括博世、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惠普、松下等IDM企業,也包括純MEMS代工企業Teledyne Dalsa Inc.、IMT(Innovative Micro Technology)、Tronics(Tronics Microsystems)等。MEMS行業屬於技術及智力密集型行業,涉及電子、機械、光學、醫學等多個專業領域,技術開發、工藝創新及新材料應用水平是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公司GaN材料與器件業務及部分特種電子業務也直接參與全球競爭。若公司不能正確判斷未來產品及市場的發展趨勢,不能及時掌控行業關鍵技術的發展動態,不能堅持技術創新或技術創新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將存在技術創新遲滯、競爭能力下降的風險。
公司特種電子業務如慣性導航、航空電子參與競爭的領域目前主要是國防裝備、航空航海等特種或專業級領域,進入門檻較高,客戶訂單較難獲取,公司必須憑藉產品品質、性價比及服務優勢與同行業軍工院所或公司進行競爭,由於我國推動發展高端軍事裝備的不斷努力以及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領域的政策考量,軍工體系內軍工企業/院所及民營資本對該等領域的熱情不斷高漲。在上述市場上述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公司存在市場競爭地位削弱、產品利潤率降低並導致經營業績下滑、出現虧損的風險。
4、新興行業的創新風險
公司現有MEMS、GaN、慣性導航、航空電子等業務均屬於國家鼓勵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該等產業技術進步迅速,要求行業參與者不斷通過新技術的研究和新產品的開發以應對下遊需求的變化。如公司對新技術、新產品的投入不足,或投入方向偏離行業創新發展趨勢或未能符合重要客戶需求的變化,將會損害公司的技術優勢與核心競爭力,從而給公司的市場競爭地位和經營業績帶來不利影響;此外,近年來,公司研發費用支出的絕對金額逐年攀升,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亦不斷提高,而研發活動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公司還存在研發投入不能獲得預期效果從而影響公司盈利能力的創新風險。
5、應收帳款風險
2019年末,公司應收帳款金額仍較大,且佔同期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較高,與往年各年末的情況相似,本期末應收帳款(尤其是帳齡超過一年的部分)主要是由特種電子業務如慣性導航、航空電子所形成。公司近幾年各期末的應收帳款均主要來自於國防裝備、航空航海等領域的大型客戶,該類客戶付款審批手續繁瑣、流程較長,由於公司特種電子業務的特點,該類客戶產生的應收帳款金額一直處於較高水平。公司存在因應收帳款規模較大而影響公司的資金周轉、帶來營運資金壓力的風險,同時還存在應收帳款發生壞帳或壞帳準備計提不足而影響公司損益的財務風險。
6、境內出口業務銷售模式導致的風險
公司特種電子部分產品的境內出口業務需要通過由國家授權的貿易企業代理或由該等公司以總包買斷的模式進行。在代理模式下,可能出現交貨大幅延遲、訂單取消及款項回收大幅延遲等風險,不僅影響公司收入的實現,而且導致公司的存貨及應收帳款增多,造成資金佔用,對公司造成較大的運營資金壓力;在總包買斷模式下,該等貿易企業一般根據境外用戶需求選擇部分較為成熟的產品類型進行總包買斷,在獲取超出代理費的價差收益的同時,承擔產品買斷後的風險。但若持有相應資質公司不能及時實現買斷產品的對外銷售並取得新訂單,則買斷模式不可持續,且該等貿易企業不能及時對外銷售並收回款項,不排除會影響公司應收帳款的按期收回。
7、產品銷售的季節性波動風險
公司特種電子業務仍佔營業收入一定比重,由於慣性導航、航空電子產品客戶主要為國防裝備、航空航海等領域的客戶,這類客戶通常會在上半年度制定全年採購計劃和指標,在下半年進行相關產品的技術交流、性能測試以及批量採購;而向境外出口的產品,在正式籤訂銷售合同前,需要先通過國家相關主管部門的審查批准,並由國家授權的貿易企業實施出口,審批程序複雜,耗時較長,因此相應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大部分在下半年實現,具有明顯的下半年集中銷售特徵。因此,雖然公司半導體業務一般不具有季節性特徵,但特種電子業務的季節性波動仍較為明顯,仍存在某一季度收入很低、甚至出現季度經營虧損,進而拖累公司當季整體業績的風險。
8、募集資金運用風險
公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綜合考慮了當時的市場狀況、技術水平及發展趨勢、產品及工藝、原材料供應、生產場地及設備採購等因素,並對其可行性進行了充分論證,但如果國內外的行業環境、市場環境等情況發生突變,或由於項目建設過程中的主客觀因素影響,將會給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帶來不利影響,存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不能順利實施、不能達到預期收益、折舊攤銷影響經營業績的風險。
9、公司規模迅速擴張引致的管理風險
公司已積累了一定的管理經驗,建立了適應公司當前發展狀況的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但隨著資產、業務、機構和人員規模的快速擴張,資源配置和內控管理的複雜度不斷上升,公司現有的管理架構和流程可能無法完全適應業務擴大帶來的變化。如果公司的管理體系和資源配置的調整和人才儲備不能滿足資產規模擴大後對管理制度和管理團隊的要求,公司存在管理水平不能適應業務規模快速擴張的風險,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內部約束不健全的風險。
10、投資併購風險
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多起投資併購,投資控股或參股了多家公司,同時參與了部分產業基金的投資。根據發展戰略的需要,公司未來可能會實施新的併購重組或投資,以提高產業鏈及業務拓展效率,實現跨越式發展。如果將來選擇的投資併購標的不恰當、所投資公司發展方向偏差、所合作核心團隊出現不利變動,或者投資併購完成後未能做好資源及業務整合,將存在投資併購的目標不能實現或不能完全實現的風險。
對於外部系統性風險因素,公司將通過採取各項積極措施,如防疫措施、外匯衍生品交易、關注行業發展動向、提高研發針對性及效率等,以增強自身應對並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對於內部個別性風險因素,公司將通過採取各項主動性措施,如加大催收力度、改進業務模式、嚴格項目管理、加強業務及內部管理等,以增強自身經營風險管理能力。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