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極往事:蠔油、多糖神藥與百年老店李錦記-虎嗅網

2020-12-23 虎嗅APP

追溯無限極過往,「李錦記」是繞不開的三個字——這篇文章想告訴你的是,一家賣蠔油起家的公司為什麼會做直銷?產品和技術怎麼來?無限極健康產品的技術有認證嗎?



若干年後回顧2018與2019年之交,可能會被認為是繼1998年之後直銷行業的又一個「寒冬」。


內資第一大直銷企業,以「火療」而聞名的權健集團在2018年底的集體聲討中轟然倒下,另一推崇「電療」和酸鹼平衡理論的知名直銷企業華林也因為涉嫌傳銷而被調查。


幾乎在華林事發同時,來自陝西商洛的田淑平與她「心肌損害」的三歲女兒讓國內最大的直銷企業無限極也被推到了聚光燈下,隨後更多類似的案例紛紛被曝光。


直到此時,許多人才知道無限極是調味品巨頭李錦記集團的子公司。說到無限極,就得先從李錦記說起。


蠔油的故事


「李錦記不是賣醬油的嗎?」——這是人們想到它的第一反應。這家曾經的調味品巨頭確是以其醬油產品聞名,但它同時也是無限極的母公司,並且如今早已是一個橫跨餐飲、保健品、地產和運輸等領域的多元化集團。


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登上天安門城樓頒布了「明定國是」詔書,戊戌變法正式開始,來自廣東新會的梁啓超和他的老師康有為是這場變法的主力發起者和推動者。時光再往前走10年,他的新會同鄉李錦裳請人在自家的蠔油店鋪上書寫了一個「李錦記」的招牌,這是日後聞名全球的醬料帝國的名稱第一次出現。


自幼喪父的李錦裳生於1862年,青年時期與母親蔡民靠農耕為生,孤兒寡母受盡村中豪強欺凌,不得已從新會七堡遷至南水墟定居。起初李錦裳靠開設小食店謀生。


至於開小食店的李錦裳如何轉行做起了蠔油,網上流傳著兩個不同的版本。


一種說法是,在母親逝世後李錦裳聽從村人勸告,白天向蠔民收蠔,晚上熬製蠔油出售。南水歷來以產蠔出名,蠔油是調味佳品。那時南水有好幾戶人家靠熬製蠔油出售為生,而李錦裳的蠔油煎熬火候得當,濃度適中,加之他為人熱情豪爽,人緣極好,故前來購買者除附近百姓外,江門、石岐、廣州、澳門亦不少客商光顧。


而另一種說法則更加富有傳奇色彩,說李錦裳是意外發明了蠔油製法,他原本是要烹調蠔肉給餐廳客人,但卻忘記了關爐火,白色的蠔汁在鍋裡濃縮成咖啡色,可是品嘗以後,效果出奇地好,蠔油「秘方」就此誕生。


曾經有個著名的段子,大致是如果丘處機當年沒有路過牛家村,郭靖就不會去蒙古大漠了,成吉思汗就會無人相救而死,蒙古就不會統一,黑火藥就不會傳入歐洲就不會有文藝復興,日本會持續割據,南宋就不會被滅中國將會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


這麼說來,如果李老先生當年沒有烹製出美味的蠔油,應該也就不會有李錦記和無限極的商業帝國,田淑平與那些和她一樣的人們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遭遇。


走出新會


好景不長,1902年,李錦記蠔油莊連同著半條南水街一起在一場大火中被毀,隨後,已被人稱作「李錦記」的李錦裳帶著全家人遷至澳門。


20世紀初的珠三角是淘金者的樂土,無數的西方人抱著對東方和財富的幻想來到這裡,也有無數中國人離開故土,或是紮根港澳,或是走向更遠的東南亞和歐美。已經擁有相當知名度產品的李錦記迅速在澳門落地並發展壯大。


1922年底李錦裳去世,在他去世的前兩年,李錦記就已經交給其子李兆南接手。1932年李兆南年在香港開設了李錦記分公司,並將李錦記總部遷往香港。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雖然當時有位知名歷史人物提出「攘外必先安內」,但李錦記卻反其道而行之,以海外市場為起點,而後再致力拓展香港市場,在這種戰略下,李錦記的蠔油與蝦醬先是暢銷海外市場,後又在香港本地大量鋪貨,這也與那位知名歷史人物的最終結局大相逕庭。


在李錦裳老先生過世半個世紀後,1972年,李錦記推出了第三代掌門人李文達,在他的主導下李錦記在原有兩大產品舊裝特級蠔油和蝦醬外,開始研發日後更為國內消費者熟知的醬油,同時在營銷上也開始轉變。八十年代後期李錦記還曾一度在香港開設使用李錦記醬料烹製食品的「健一小廚」。


南方醫科大學的複合多糖「神藥」


為什麼李錦記這樣一家企業會去創立無限極?許多人在界面新聞的評論區裡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顯示,1990年代初,由於不滿足於調味品事業上的成功,李錦記利用品牌知名度展開品牌延伸,致力拓展地產、餐飲、健康食品和運輸等業務,1992年,李錦記和原第一軍醫大學(現時的南方醫科大學)合作,推出中草藥保健品,初時稱為「南方李錦記」,近來改稱為「無限極」。


關於李錦記與第一軍醫大學的合作創立無限極的歷史,根據無限極中國官網上2016年底發布的一篇題為《24年合作如一,無限極與南方醫科大學舉行創業紀念座談會》的文章中稱,時任李錦記掌門人李文達、其子李惠森(即無限極創始人)在與時任第一軍醫大學校長趙雲宏交流一個小時後,決定創辦南方李錦記(即無限極的前身)。




而在無限極的經銷商的話術中還流傳著另一個故事。


1992年的一天,李惠森在李錦記私家遊艇上碰到了他的同學潘光宇,潘光宇建議李惠森發展中草藥,並向他推薦了第一軍醫大學研究的一個叫複合多糖的高科技科研成果。據稱這位潘光宇的母親是第一軍醫大學的教授,而他本人被介紹為「香港直銷協會主席,全球三位直銷博士之一」。


根據香港直銷協會2002年10月29日的一份公告,潘光宇被任命為香港直銷協會新會員審核委員會主席,其身份為關懷國際(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而這正是無限極中國的股東之一,而在2009年1月的一篇通訊中,其被任命為協會司庫,身份已經變為無限極(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


根據經銷商的表述,李惠森把消息告訴李文達後,李文達帶上自己的智囊團飛往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進行考察,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誰掌握了複合多糖,誰就掌握了21世紀人類健康的金鑰匙。


在無限極經銷商的話語裡,複合多糖的研究被稱為是國際上為了提升人體免疫力而交給各國的研究任務,而在國內交給了第一軍醫大學。從1972年到1986年以冼顯秀教授為首的團隊經過了14年的研究,研究出了包括香菇多糖,茯苓多糖,枸杞多糖和靈芝多糖等許多單一活性多糖,又經過了六年的時間在1992年,成功的將這些單一活性多糖複合,其研究表示複合多糖具有激活細胞,修復細胞,營養細胞和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的作用,它能全方位多靶點全面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好的免疫調節劑。


根據經銷商的表述並結合一些早期報導,第一軍醫大學以技術入股佔南方李錦記51%的股份,李錦記集團出資8000萬元港幣佔49%的股份,公司成立後李惠森任董事長。


1994年,南方李錦記的第一款增健口服液上市,根據經銷商的表述,最初南方李錦記走的是傳統模式,銷往各大醫院和各大藥店,但是上市三個月後銷售僅三萬元並且出現了假貨,此時潘光宇建議「走直銷」,於是,一個日後年營收超百億的直銷帝國就此降臨。


而值得一提的是,南方李錦記創立之初作為控股方中方首席代表任副總經理的趙小裡正是原第一軍醫大學校長趙雲宏的女兒。1999年由於政策變動,第一軍醫大學退出南方李錦記,2009年南方李錦記正式更名為無限極。


這位趙小裡也並非等閒之輩,1999年,趙小裡和同樣與南方醫科大學有密切聯繫的三九集團,合作成立廣東九極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同時還帶走了當時南方李錦記的一眾高層與技術團隊。2003年三九集團退出後,廣東九極成為民營企業,2011年剛於深交所上市不久的香雪製藥以3750萬元收購廣東九極母公司九極生物。


2013年九極生物拿到直銷牌照後,當時的香雪製藥總經理包遠韶甚至還曾喊出「將九極生物打造成第二個無限極」的口號,不過後續九極生物業績表現不僅遠遠未達香雪製藥預期,還多次被曝涉嫌傳銷。此外還有市場傳聞稱,早期香雪製藥正是靠給無限極做口服藥代加工而一步步做大的。


雖然1999年校方退出,但無限極與南方醫科大學的「情誼」並未中斷。無限極官網文章稱,中間雖然經歷了「兩刀切」,無限極遷址、兩易公司名稱,但這絲毫沒有影響無限極與現南方醫科大學之間科研技術的合作和兄弟般的情誼。南方醫科大學仍一如既往地為無限極提供研發技術,其中「增健口服液」、「金昭膠囊」等拳頭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2011年11月8日,在南方醫科大學建校60周年之際,無限極中國捐贈100 萬元人民幣支持南方醫科大學圖書館閱覽室的建設。,而南方醫科大學也向李惠森頒發《捐贈證書》並授予無限極中國「捐資助校特殊貢獻單位」榮譽銅牌,李惠森還向南方醫科大學領導及學校圖書館贈送了自己撰寫的《思利及人的力量—成就一生的九個法則》一書。


在對外發聲中,南方醫科大學也多次提及李錦記與無限極,並把無限極作為學校創建與孵化企業的優秀案例,而如今網上甚至還能找到年代久遠的第一軍醫大學專家教授談無限極牌女仕口服液功效的健康節目視頻。


複合多糖技術


要理解無限極與南方醫科大學的關係,少不了「增健口服液」。


在無限極官網的產品一欄,界面新聞發現此前空白的產品詳情部分現已上線,不僅如此,產品欄中還加了「注意事項: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的字樣。在增健口服液的詳情欄中,文本如此介紹:「從茯苓、香菇、銀耳等天然植物中提取免疫調節劑—複合多糖,再配以茯苓、香菇、金針菇、枸杞子等精製而成。」或許「複合多糖」這幾個字看上去平淡無奇,但裡面卻大有文章。以」無限極+複合多糖」的組合檢索,不難發現在此前幾年都有過媒體報導一個叫polysac™複合多糖的技術,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學術會議上也得到過專家的背書。



這個技術在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官網上介紹如下:「無限極中草藥複合多糖進入腸道後,不像澱粉一樣容易被降解為葡萄糖,而是部分被小腸吸收,進入集體直接激活免疫系統,另一些則通過激活腸道免疫系統進而影響機體整體免疫系統。」這項技術還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認定。


什麼是複合多糖呢?查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得知,碳水化合物分為糖、低聚糖和多糖。多糖是由糖苷鍵維持的,在一條長鏈中有很多單糖單元組成的碳水化合物分子,也稱為多聚糖。多糖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澱粉,還有一種是糖原。而複合多糖,簡單來說,能看作是簡單糖類的複合體。




上文還強調,多糖,特別是中草藥多糖,具有免疫調節、抗腫瘤、抗病毒、抗衰老、調節血糖、血脂等作用,能有效地調節人體平衡狀態及提高人體免疫力。


知名營養師顧中一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複合多糖的效果比單糖的效果更出色的說法的確存在,也要有很多研究顯示多糖具有抗炎,改善免疫功能、抗氧化等效果,「但這種研究文獻證據等級往往都不是很高。」


「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並不能夠證明有效,這點大家千萬要注意。有沒有效果,要的是臨床試驗,要的是試驗的證據,而不是專利。」顧中一強調。


無限極的陰影


1998年4月,國家全面取締直銷模式。2個月後,雅芳、玫琳凱和安利等10家外國直銷公司被允許在中國開展直銷業務,而直到9年後即2007年上半年,無限極中國才正式拿到了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牌照。公開信息顯示其獲批的分支機構為30 個,服務網點2512、獲批直銷產品:4類125種,直銷培訓員362人。


直銷行業雜誌《知識經濟•中國直銷》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直銷90強業績排行榜」中,無限極以249億元的年度業績排名第一。


而根據其官網介紹,無限極中國目前已成功研發生產出5大系列、6大品牌共145款產品,並已在中國內地設立30家分公司、30家服務中心,擁有超過7000家專賣店。在中國內地擁有新會和營口兩大生產基地,而起在新會的生產基地正是一百多年前李錦記創始人李錦裳的出生地新會七堡。


雖然實為外資企業,但從眾多無限極講師的培訓視頻中可發現,將無限極包裝成民族品牌以激發聽眾的熱情與認同卻是其常用手段。


而除了直銷行業常見的傳銷質疑外,無限極被曝光的一些案例與權健事件相比並無太大區別。


除了界面新聞此前曾報導的陝西商洛「心肌損害女童」事件外,還有2016年重慶癲癇患者王勇服用了8天無限極產品後突然死亡事件、河南駐馬店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聞靜靜被推薦無限極保健品後去世等案例被曝光。


最新消息稱,針對媒體報導的「幼童疑因服用無限極產品致心肌損害」,西安市工商局已責成工商雁塔分局對無限極陝西分公司是否涉嫌虛假宣傳進行立案調查;責成藍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事件中經銷商樊樂是否涉嫌虛假宣傳進行立案調查。


與酷愛坐直升機的權健老闆束昱輝一樣,直升機也是無限極的宣傳片中經常出現的重要因素,而如今束昱輝已經「翻車」被依法逮捕,無限極這次能平安落地嗎?

相關焦點

  • 起底直銷無限極:保健品是李錦記第二夢想,人命官司不止一樁
    1992年創立的無限極(中國)目前已是國內直銷巨頭,直銷行業雜誌《知識經濟•中國直銷》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直銷90強業績排行榜」中,無限極以249億元的年度業績排名第一,權健則以176億元排名第四。李惠森背後還有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醬料王國」李錦記的背書,「無限極(中國)董事長是李錦記第四代傳人」是無限極對外宣傳時動輒提起的資本之一。
  • 百年品牌李錦記光輝歲月 蠔油原來這樣誕生
    李錦記已經連續12年蟬聯世界No. 1蠔油品牌。(圖片來源:大粵網 香港提供)【大粵網 香港】真正的家傳戶曉,就是家家戶戶都擁有她。「李錦記」這三個字,相信每家每戶也知曉。這個超級品牌,走過130多年的光輝歷史,並連續12年蟬聯世界No. 1蠔油品牌*。一瓶上乘的蠔油,可以令一道美味的佳餚錦上添花,李錦記的蠔油,背後載著的堅持與心思,相信沒有可以取代。
  • 無限極涉人命官司 659億品牌價值或塌方:李錦記真的躺槍?
    公開資料,1992年成立的無限極是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旗下成員。在一份美國直銷雜誌公布的《2018年全球直銷百強企業》的榜單裡,無限極中國在2017年獲得39.2億美元的營收,全球第五,中國第一。從低毛利的食品醬料的傳統生意,橫跨到高毛利、爭議重重的直銷行業,無限極背後李氏家族多年順遂的生意,正在迎來最大考驗。
  • 展示百年傳承 弘揚匠心品質:李錦記助力第29屆中國廚師節
    國際知名醬料企業李錦記作為中國烹飪協會的副會長單位及戰略合作夥伴,積極參與到本屆廚師節,向來自全國各地的餐飲界同仁及消費者展示131年的品牌歷史,弘揚堅守百年的匠心品質。陳姝在「李錦記之夜」晚宴上邀請大家近距離感受李錦記歷久彌新的百年發展歷程為了迎接本次盛會,李錦記還把澳門老店李錦記蠔油莊「搬」到了9月24日舉辦的「李錦記之夜」晚宴現場。創立於1888年的李錦記,在1902年遷往澳門,建立李錦記蠔油莊。
  • 110億倫敦買樓後,李錦記「無限極」剛又買了三棟
    李錦記醬料官網,主要賣醬料李錦記健康產品官網,主要賣中草藥和保健品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在今年一月份「無限極」被立案調查的時候,我在英倫投資客推送過《倫敦地標與中國直銷:李錦記旗下「無限極」被查,曾花110億在英國買樓》這篇文章。當時正好權健被查,關於無限極被調查的報導也一度鋪天蓋地。
  • 100-1=0,探秘百年企業李錦記醬油的優質奧秘!
    1888年,李錦裳先生在廣東南水發明了蠔油,創辦了李錦記。經過131年的發展,李錦記已從一個只生產蠔油和蝦醬的小作坊發展成為擁有逾220多款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國醬料集團。隨著不斷發展,除了蠔油和蝦醬外,李錦記醬油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高品質產品,得到消費者的青睞。
  • 【家族傳承】李錦記:我們用「家族憲法」撬動百年傳承
    與常規不同,調味品巨頭李錦記低調地以不上市、「家族委員會」、「家族憲法」、「永遠創業精神」支撐起126年傳承四代的驕人成績。 作為廣東省政協委員、李錦記第四代傳人之一的李惠民將經驗寫進了一份「關於廣東百年老店保護和發展」的提案中。「先有『家』,再有『企業』,企業要保持長青,一定要有『思利及人』和『永遠創業』的精神。」李惠民表示。
  • 李錦記收購倫敦地標「小黃瓜」
    李錦記收購倫敦地標「小黃瓜」,李錦記正與該大樓的業主商討收購事宜,但由於大樓並未對外出售,雙方未必會達成交易。1902年,一場大火將李錦記蠔油莊燒毀,李氏家族舉家遷往澳門重建家業;至1932年,第二代成員李兆南接手將總部遷往香港,經過多年發展,李錦記已成為香港四大醬油家族之一。  ▼李錦裳及澳門首家李錦記蠔油莊
  • 融合在細節:無限極激發企業文化潛能的秘方
    5月16日,由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企業文化管理專業委員會主辦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學習第一站暨「融合在細節」企業文化研修會在廣東新會無限極(新會)生產基地舉行。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常丕軍女士致辭,來自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中石油、南航航空、越秀集團、清華大學等企業、機構及著名學府的近百位文化代表和專家一起就企業文化展開研討。
  • 多「粽」幸福滋味,盡在李錦記
    今年端午,一起來用心、用愛、用李錦記,為家人帶來舌尖上的粽子節吧!百年李錦記,恪守品質見真味過端午,是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粽子因此成為了中華兒女特有的舌尖記憶。而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蠔油以及多款李錦記醬料也是現今大部分人的餐桌常客,已然是「你緊記」的味道。
  • 百年李錦記「讓消費更溫暖」
    百年民族品牌李錦記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誠信經營助力社會經濟復甦。在中國消費者協會倡議「凝聚你我力量 讓消費更溫暖」大型社會公益活動背景下,由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副主任張開仕率領的參觀代表團,包括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代表、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代表、消費維權專家、消費維權志願者代表及媒體代表在內的10餘位嘉賓,近日前往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的李錦記生產基地,實地感受李錦記的各項「溫暖行動」。
  • 背靠李錦記,年入39億美元!最大直銷公司攤上事,官方已立案調查
    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新天地的無限極大廈。背靠李錦記,無限極年入39億美元最近一段時間,權健、華林接連被查,引起社會對直銷行業的關注。無限極的「成功」和它背靠李錦記息息相關。無限極官網介紹,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是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旗下成員,成立於1992年,總部位於中國廣州,是一家從事中草藥健康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大型港資企業,旗下僱員超過4700名。
  • 「企業零距離,消費更放心」,走進百年醬料集團李錦記
    多位來自廣州、佛山、中山、肇慶等地的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代表,一同前往李錦記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新會生產基地,通過零距離走進醬料集團李錦記,實地感受李錦記在企業文化,以及產品品質上的卓越踐行。「企業零距離 消費更放心」走進百年醬料集團李錦記探索百年李錦記歷史李錦記新會生產基地內,「創業精神樓」特別顯眼。
  • 李錦記蠔油上黑榜?擺了烏龍!(圖)
    李錦記蠔油復檢合格當日發布的2015年第二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顯示,李錦記(新會)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味蠔鮮蠔油因山梨酸超標赫然在榜,不過,隨後證實這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擺烏龍」。據李錦記(中國)銷售有限公司回應,2015年1月4日,李錦記收到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寄送的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結果通知書,通知書上顯示該公司生產的味蠔鮮蠔油(680克/瓶)山梨酸超標。隨後,李錦記提請對該批次產品進行復檢,並得到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同意。根據復檢結果,該公司相關產品復檢合格,並得到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認可。
  • 中秋「家」節,把李錦記的愛帶回家
    王俊是一名來自廈門的青年企業家,7月底,他獲選了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公益體驗官」,8月1日-4日,他與李錦記工作人員一起,參與到了希望廚師項目雲南祿勸站的面試、家訪等環節中。他想通過這次難得的公益體驗官的機會,了解一家百年企業是如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也想找一些值得借鑑的方法或經驗用於自己的企業。令人開心的是,陳燕被錄取了。
  • 「企業零距離 消費更放心」,走進百年醬料集團李錦記
    廣州2020年12月23日 /美通社/ -- 近日,李錦記與消費者報導雜誌共同組織邀請20多位來自廣州、佛山、中山、肇慶等地的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代表,一同前往李錦記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 -- 新會生產基地,通過零距離走進醬料集團李錦記,實地感受李錦記在企業文化,以及產品品質上的卓越踐行
  • 李錦記、海天、廚邦、千禾,這些蠔油和醬油,怎麼區別好壞?
    其實很多人對於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醬油、醋、味精、蠔油、味極鮮、豆豉油等,感覺還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區別,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特別是蠔油和醬油。李錦記、海天、廚邦、千禾,這些蠔油和醬油,怎麼區別好壞?
  • 李錦記:百年傳承 用心釀造好味道
    北京2015年2月9日電 /美通社/ -- 一點鹽,多少糖,幾滴蠔油、醬汁,些許花椒、豆豉……人們眼中的平凡,卻是李錦記眼中的不平凡。李錦記誕生於1888年,至今已有127年的歷史。
  • 第四屆世界廚師藝術節落幕 百年匠心李錦記再獲「烽火杯」
    國際知名醬料企業李錦記連續第四年受邀參加世界廚師藝術節,與此同時,憑藉百年匠心精神,以及與世界中餐業聯合會攜手在全球「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方面所作出的傑出貢獻,李錦記榮獲「烽火杯——最佳餐飲合作夥伴」獎。世界廚師藝術節是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創辦的國際性品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