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營養標籤標註不規範 部分營養含量嚴重不達標

2020-12-12 民主與法制網

  某品牌蛋糕營養成分表

  營養標籤豈能隨意標:鈣含量實為標註一半 進口食品無中文標識

  您在超市購買食品的時候,是否注意到包裝上的一個方形表格?這個小表格叫作營養成分表,今年1月1日起,直接提供給消費者的預包裝食品都必須標註營養成分表後才能上市銷售。

  這一規定,依據的是原衛生部出臺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這是我國第一個食品營養標籤國家標準,屬於強制執行的標準。

  根據通則,營養標籤指的是,食品標籤上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營養成分信息和特性的說明,包括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根據通則,營養標籤應標在向消費者提供的最小銷售單元的包裝上,其標示的任何營養信息不得虛假。

  3個月來,這一規定執行得如何?記者在北京走訪了多家超市,發現大多數商品已經按照要求進行了標註,但一些商品存在標註不規範的情況,還有的商品根本沒有進行標註。

  記者調查

  有些食品營養標籤標註不規範,甚至未標

  預包裝食品,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食品,比如我們平時購買的包裝好的餅乾、飲料、速凍水餃、薯片、醬油等。

  根據通則,所有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必須標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4種核心營養素以及能量(簡稱「4+1」)的含量值及其佔營養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只有生鮮食品、現制現售食品、飲料酒類、包裝飲用水等才可豁免強制標示營養標籤。但其中,生鮮食品中的速凍餃子、包子、湯圓、蝦丸等預包裝速凍面米製品和冷凍調理食品,食品加工企業集中生產加工、配送到商場、超市、連鎖店、零售店等銷售的預包裝食品,以及雖然每天使用量少,但單項營養素含量較高、對營養素日攝入量影響較大的食品,如腐乳類、鹹菜、醬油、黃醬、肉醬、辣醬、豆瓣醬等以及複合調味料,不屬於豁免範圍。

  記者近日在北京走訪了超市發、家樂福、沃爾瑪、卜蜂蓮花等多家超市,發現今年1月1日之後生產的預包裝食品基本都標示了營養標籤,但也有部分廠家的產品出現未標註的情況。

  未標營養成分表的情況,在自製預包裝食品和進口食品中較多一些。

  進口食品按規定營養標籤應使用中文。就市面上現售的進口食品來看,一些食品雖然標註了英文的營養成分表,但中文標籤上卻沒有營養成分表或者未按要求採取列表式標明營養成分。

  另外,一些知名企業食品雖然標出了營養成分表,但存在不完整、不規範的情況。根據通則,如果食品聲稱含有鈣、鐵等其他營養成分,就必須標示其具體含量,並將強制標註的「4+1」成分突出顯示。

  例如北京義利麵包食品有限公司的「鈣奶麵包」,營養成分表中根本沒有鈣含量的標示;北京二商集團的「加鈣綿白糖」、天津市天豐裕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魔芋素犛肚」,營養成分表中將鈣、膳食纖維等其他營養成分並列排放,並未對「4+1」成分予以突出。

  實驗檢測

  營養實際含量僅為標示的一半

  針對現在一些食品企業誇大宣傳營養、忽悠消費者等問題,通則規定,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標示的任何營養信息,應真實、客觀,不得標示虛假信息,不得誇大產品的營養作用或其他作用;並對能量和營養成分的高低、有無、增減等描述,規定了具體的含量要求和限制條件。

  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消費者對營養成分表的信任度並不高。一位陳女士表示,「這些營養標籤上的數據是怎麼來的?如果是企業自己算出來的,我覺得不太可信」。

  記者隨機選取了三款聲稱含鈣的牛奶片、兒童高鈣面、雜糧高鈣鈣奶餅乾到權威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牛奶片鈣含量455.8mg/100g,高於其標註的375mg/100g;兒童高鈣面24.5mg/100g,低於其標註的50mg/100g;雜糧高鈣鈣奶餅乾155.3 mg/100g,低於其標註的300mg/100g。後兩款商品實際含量僅為包裝標示的一半,遠遠超出了通則允許的誤差範圍。

  數據標識

  一靠直接檢測,二靠間接計算

  營養標籤的數據如何獲得?又該如何監管?為此,記者採訪了《通則》的起草者之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所楊月欣研究員。

  「獲得營養數據,一是直接檢測,二是間接計算。」楊月欣介紹,直接檢測時,企業可以在自己的實驗室內測定,也可以交給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完成。利用原料的營養成分含量數據,可以根據原料配方計算獲得,或者利用可信賴的食物成分資料庫數據、根據原料配方計算獲得。

  關於誇大宣傳營養,楊月欣表示,以前對營養聲稱沒有標準和要求,也沒有管理,企業可以「隨意」標示。但如今行不通了,通則明確規定營養聲稱必須符合一些特定條件才可以寫入標籤中或產品包裝上。

  記者根據通則規定換算後發現,如果某種食品聲稱含有鈣,每100g中食品鈣含量應該不少於120mg;聲稱「富含鈣」、「高鈣」的食品,每100g中鈣含量應該不少於240mg。而記者送檢的宣稱自己為「高鈣」食品的兒童高鈣面和雜糧高鈣鈣奶餅乾,其鈣含量遠未達標。

  據悉,不標營養標籤或標註不合格的企業,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被查處。消費者可撥打工商部門熱線電話12315或質監部門熱線電話12365投訴。

  (蘭芳參與採訪)

  12315「坐席忙」(記者手記)

  本報記者曾試著投訴幾款營養標籤標註不規範的商品。3月25日、26日、29日,記者在不同時段、連續十多次撥打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熱線電話12315,一連串的選擇按鍵之後,聽到的都是:「對不起,現在坐席忙。」隨後,記者上網查詢到北京市工商局朝陽分局的投訴電話84912315,多次撥打後,也是「坐席忙」。

  3月29日,記者撥通了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熱線電話12365。接線員問清投訴情況後,告訴記者只受理關於北京地區生產廠家的投訴,非北京地區的,需到生產廠家所在地的質監部門進行投訴。對於記者關於北京地區生產商品的投訴,接線員詳細地記下了投訴內容、商品名稱、包裝含量、生產廠家、公司地址以及所依據的法規、標準,告訴記者在調查清楚後將給予回復。

  根據《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生產經營無標籤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標籤、說明書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第九十六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本報將持續關注此事。

相關焦點

  • 衛生部通知印發《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全文)
    食品營養標籤是食品標籤的重要內容,它顯示了食品的營養特性和相關營養學信息,是消費者了解食品營養組分和特徵的主要途徑。為指導和規範食品營養標籤的標示,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食品,促進膳食營養平衡,保護消費者知情權和身體健康,衛生部日前組織制定了《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將於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 衛生部就"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定義標示等答問
    2.為什麼我國要制訂食品營養標籤?    制定營養標籤管理辦法的主要目的是指導和規範企業食品營養標籤的標示,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食品,促進膳食營養平衡, 保障人民身體健康。    3. 還有那些國家制訂了食品營養標籤?
  • 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籤變了,你看得懂嗎 修訂後的《預包裝食品營養...
    劉金峰介紹說,營養標籤是當前國際上普遍採用的、向消費者提供規範的食品營養信息的有效途徑,也是消費者直觀了解食品營養成分、特徵的有效方式。我國第一個強制實施的《標籤通則》(GB 28050-2011),於2013年正式實施。7年間,營養標籤標準的國際發展形勢和我國國情、社情都發生了變化,因此國家衛健委從2016年就著手組織修訂《標籤通則》,希望使其更加適應國內規範化生產和消費者營養需求。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常見問題解答(中)
    是否可使用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國外標準等標準作為營養成分的檢測方法?請給出一些營養成分的參考檢測標準,如《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推薦的一些檢測標準。  答:對於食品營養成分的檢測,應首先選擇國家標準方法,如有並列方法時,可根據適用範圍選擇適宜的方法。
  • 解讀│進口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
    不適用於保健食品及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的營養標籤標示。每日食用量≤10 g或10 ml的預包裝食品;   G. 其他法律法規標準規定可以不標示營養標籤的預包裝食品。   特別要注意的是,符合以上豁免條件的預包裝食品如果有以下情形,則應當按照營養標籤標準的要求,強制標註營養標籤。
  • 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籤變了,你看得懂嗎
    另外,當在預包裝食品中強化了某些營養成分,或者要強調說明某些營養成分的含量水平及其生理作用時,例如某種食品想要標示『富含某某營養素』,這些營養成分信息也要強制在營養成分表中標示出來。此外,如果在食品生產過程中使用了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可能會將反式脂肪酸帶入食品當中,此時,營養標籤中必須標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信息。
  • 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籤變了,如何選擇才健康
    修訂後的《標籤通則》對標籤格式、文字大小、營養聲稱等方面都明確規定了標註方法,包裝正面也允許採用圖形、文字等方式對營養素含量補充說明。根據我國標準規定,脂肪含量不高於3g/100g(或1.5g/100ml)的產品可以聲稱低脂。肥胖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和脂性腹瀉患者等人群建議儘量選擇低脂食品。
  • 市監微課|解讀進口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
    適用於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上營養信息的描述和說明。不適用於保健食品及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的營養標籤標示。預包裝食品標籤上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營養信息和特性的說明,包括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是預包裝食品標籤的一部分。
  •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問答(修訂版)
    根據《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為指導和規範我國食品營養標籤標示,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預包裝食品,促進公眾膳食營養平衡和身體健康,保護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原衛生部在參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和國內外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組織制定了《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以下簡稱「營養標籤標準」),於2013年1
  • 化肥標籤不規範標註的常見招法
    原、被告對複合肥產品中各單一養分及總養分含量沒有異議,爭議焦點圍繞包裝袋標籤標識展開。根據訴訟爭議標籤標識可見:1.兩種產品的外包裝均以元素符號「(cl)」或「cl」進行標註,且均未用漢字標註「含氯」;2.標註位置不同,其中山東產複合肥料把(cl)直接連在生產許可證號後面;無錫產複合肥料把cl直接附加、連在肥料登記號後面。
  • 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籤,你知道該怎麼看嗎?
    另外,當在預包裝食品中強化了某些營養成分,或者要強調說明某些營養成分的含量水平及其生理作用時,例如某種食品想要標示「富含某某營養素」,這些營養成分信息也要強制在營養成分表中標示出來。  此外,如果在食品生產過程中使用了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可能會將反式脂肪酸帶入食品當中,此時,營養標籤中必須標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信息。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常見問題解答(上)
    4.產品外包裝上是否可以對原料進行營養聲稱,如果可以,需要標註營養成分表嗎?如何標註?  答:企業按照本標準規定,正確、規範地在營養成分表中標示營養信息後在不違背相關法律和標準的前提下,允許採用圖形或者其他方式對營養標籤進行解釋說明,如對營養成分的數值進行說明、解釋營養素參考值(NRV)的概念,佔營養素參考值百分比(NRV%)高低的含義等,以方便消費者更好地理解。
  • 關於加拿大食品標籤及營養標籤的解讀
    本次修訂案主要內容如下:   1)每份食品的份量(Serving Size)規格   目前每份食品的份量(「serving size」 or 「stated serving」)作為組合包裝食品(multi-serving prepackaged products)營養標籤中營養含量的基礎信息,在法規中沒有強制的規定,每份食品份量的大小由製造商視情況而定
  • 在兒童食品包裝上標註糖分含量及警示語
    安庭說,目前我國並沒有制定兒童食品的專門定義,對「兒童食品的營養指標、安全指標、添加劑使用應遵循的標準」並無明確說法。這就導致以追求「口感」為市場目標的兒童零食類商品中,其糖分含量及其表達不受約束,兒童與家長不易從包裝中識別,從而很容易受到商品包裝信息的誤導。造成兒童食品消費的不科學、不合理,極易造成少年兒童攝入過多的糖分,誘導肥胖問題的發生。
  • 預包裝食品營養成分表標註單位千差萬別,100%果汁不一定是「原榨純...
    購買薯片等高熱量食品前,大家都會通過外包裝的營養成分表看能量數值,選擇能量較少的同類型產品購買。不過,記者走訪發現,在同類型產品中,不同品牌的食品在標註「能量」、「鈉含量」時,選擇的單位克數(或毫升數)標準並不相同,消費者稍不注意就會「看走眼」。
  • 護膚品看成分表,食品保健品的營養標籤同樣重要
    相信各位愛美的粉絲都養成了買護膚品看成分表的好習慣,對於食品、保健品,除了看成分表以外還有一個東西也值得一看,就是營養標籤。有些人覺得太專業了看不懂,尤其是有些海淘回來的還是外文標籤,看著就頭大,其實營養標籤並不複雜,看懂了不僅可以幫我們合理膳食,避開不健康的食物,還可以幫我們計算保健品的攝入。
  • 今年起預包裝食品必須加營養標籤
    據郴州日報報導(記者 周慧)今年元旦起,衛生部發布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正式施行,速凍餃子、湯圓、醬油等預包裝食品都必須在包裝上添加營養標籤,否則不得銷售。營養標籤對市民生活會帶來什麼影響?郴城的預包裝食品是否已經換上「新衣」?1月2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 廣州市消委會:8批次特殊膳食用食品樣品標籤不合格
    現今市場上流通著大量的特殊膳食用食品,其標稱的營養成分、產品質量情況如何,是廣大消費者非常關注的焦點。廣州市消委會在6月開展了特殊膳食用食品(營養食品)比較試驗工作。結果顯示,35批次受檢樣品中有8批次不達標,達標率為77.1%。
  • 衛健委:食品營養標籤需明確標註油鹽糖含量 鼓勵企業進行「低糖...
    對此,丁鋼強認為此次營養膳食專項行動所採取的系列措施比以往要更具體也更有力。如在減糖方面,行動特別提出,要加快修訂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增加蔗糖等糖的強制標識,鼓勵企業進行「低糖」或者「無糖」的聲稱,積極推動在食品包裝上使用「包裝正面標識(FOP)」信息,幫助消費者快速選擇健康食品。
  • 進口葡萄酒標籤的常見錯誤及規範標註指引
    進口葡萄酒(紅酒)的價格一般較高,對於進口商而言一旦標籤標註出現問題所涉及的賠償額往往也較為可觀。因此在職業打假案件中,打假人對進口葡萄酒的投訴較多。本文系從進口葡萄酒的標籤標註風險防範的角度,圍繞食品安全標準在進口葡萄酒標籤標註中的基本規定及特別規定,結合常見標註錯誤,提供規範標註的依據及操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