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寶寶身上有幾個部位很怕冷,寶媽注意做好保暖措施

2020-10-15 上官媽育兒

執筆:張蒙

定稿:蘇子後

最近的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氣溫下降得非常厲害,大人一天都要增減好幾次衣服,更何況是小孩子,稍不注意就容易著涼感冒。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不僅是多穿衣服,身體的一些部位也要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幾個比較怕冷的地方,寶媽千萬不能忽視。

寶寶的這幾個部位最怕冷

1、腳部

俗話說「寒從腳起」,並不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很多小寶寶經常生病,很可能就是因為父母沒有給娃做好腳部保暖措施。

腳部的脂肪含量最少,禦寒和保暖的性能也比較差,如果著涼受凍,很容易感冒,因此,除了及時給孩子穿襪子以外,還可以每晚堅持泡腳,水溫控制在38~42℃,每次泡20分鐘。

這樣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刺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腳部的禦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預防感冒。

2、肚子

即便是夏天,人們肯在睡覺的時候也會在肚子上蓋一條薄被,一肚子的保暖工作與脾胃健康息息相關,如果受涼,很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腸胃疾病。

所以,在天氣比較冷的時候,可以給寶寶穿一條小肚兜,這樣即使在穿脫衣服時也不會使腹部受風,晚上睡覺時也要做好保暖措施,不要把肚子露在外面。

3、 脖頸

有些家長生怕孩子出門被風吹感冒了,會特意給他們的頭上戴個小帽子,但卻忽略了脖子的保暖。

天氣冷有風的時候,除了戴帽子外,最好給脖子上也系個小圍巾,這樣能避免體溫下降過快,有效防止感冒發生。

4、背部

背部是人體面積最大的一個部位,起到一個抵禦防護的作用,一旦著涼,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有可能受到寒氣入侵,引發各種疾病。

寶媽一定要做好寶寶的背部保暖工作,多用溫暖的手去撫摸孩子的背部,看看是不是一直保持著溫暖,需不需要增減衣物。

這兩個部位可以適當「降溫」

1、頭部

雖然孩子的頭部不宜長期保留在外面受寒風吹,但也最好不要捂得太嚴實,如果溫度過高,很容易造成頭暈目眩、呼吸不暢,稍微有點透風會更加提神醒腦。

如果不是太冷,可以適當讓寶寶光著頭出門,等溫度稍微下降一點,再給他們帶上小帽子,以免受風著涼。

2、胸部

孩子的心胸部位是非常怕熱的,如果溫度過高或捂得太嚴,可能會嘎到口乾舌燥,悶熱難耐,並且引發上火、便秘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孩子的胸部儘量不要裹得太厚,適當透透風也是可以的。

入秋後,寶媽要注意這幾點

除了做好幾個部位的保暖工作,寶媽在以下幾個方面也需要多加注意:

1、被子的選擇

即便是進入寒冷的秋冬,孩子蓋得被子也不應太厚,以免壓迫呼吸,影響睡眠質量,最好選擇柔軟舒適的棉被,並且保暖功能要好,輕薄透氣,這樣寶寶蓋得才舒服。

如果擔心寶寶剛進被子時太涼,可以提前將被子預熱,再把孩子放進去睡。

2、尿布的保存

到了秋季,尿布的溫度對於人體來說也是非常冰涼的,為此,寶媽可以將紙尿褲放在溫度較高的地方保存,比如在取暖器上烘一會,讓其變得溫暖,再給寶寶換上,這樣他們會更容易接受。

3、外出保暖要做好

不管是在哪個季節,偶爾帶寶寶出門透透氣都是必不可少的,即便是寒冷的冬季,也要適當多出去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但帶孩子出門時一定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保護好寶寶的雙手、雙腳、耳朵以及脖子等部位,記得塗上潤膚霜,以免皮膚乾裂。

隨著氣溫不斷下降,孩子的保暖工作必需要做到位,否則很容易引發感冒發燒等問題,寶媽們一定要注意,該「捂」的地方還得「捂」。

相關焦點

  • 秋季降溫,孩子身上的這幾個部位需要特別關注,記得做好保暖措施
    一到換季的時候,家裡有孩子的寶爸寶媽就顯得尤為忙碌。秋季氣溫變化起伏大,可能白天還陽光明媚,晚上就陰天下雨,給孩子穿多了,怕他們熱到了,穿少了還怕孩子感冒了,所以父母總是糾結不已。其實在換季的時候,家長掌握好孩子身上有哪些部位怕冷很重要,這樣既可以避免孩子因為突然降溫而著涼,也不會因為穿太多而熱到上火了。
  • 寒冬將近,寶寶這幾個部位最怕冷,寶媽做好防護,避免孩子常生病
    引言寶寶身上這幾個位置最怕冷,寒冬將近,寶媽千萬注意!眼看著十月過去大半,天氣也一天天轉冷,有時候早晚的溫差大的成年人都受不了,更何況是還在襁褓之中的孩子呢?給孩子保暖就成了爸媽面臨的首要工作。,寶寶身上的這些部位記十分怕冷,爸媽要注意做好防護。
  • 入秋後,孩子這幾個部位最怕冷,穿「保暖內衣」並不是最佳選擇
    寶寶哪幾個部位最怕冷比起大人,小孩子往往顯得尤為脆弱,抵抗力較低而通常情況下,身上會有衣物遮擋,可頭部卻全然露在外面,受到寒風吹,很有可能會著涼。很多寶媽會給寶寶穿肚兜,如此一來,便多一層防護,還有些寶媽會買長些的上衣
  • 入秋後,給寶寶洗澡要注意什麼?5個方面寶媽要記牢
    入秋了,天氣變得涼爽起來。隨著暑熱漸漸褪去,氣溫也開始忽冷忽熱,因為晝夜溫差大,所以很容易感冒,尤其是寶寶,抵抗力弱,受涼風的侵害概率加大。剛入秋的白天還是比較熱的,人們還是喜歡每天洗澡,但是秋天洗澡不比夏日,若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受涼感冒。小麗是一個特別愛乾淨的媽媽,寶寶剛滿1歲,白白胖胖十分討喜。
  • 入秋後,寶寶肌膚易出問題,除了做好保溼,三個護膚措施也不能少
    執筆:張蒙定稿:蘇子後入秋後,氣溫越來越低,寶媽們都開始忙著給孩子加衣服、穿秋褲,除此之外,寶寶肌膚乾燥問題也容易在這個季節出現。寶寶皮膚嬌嫩,洗澡後如果沒做好補水保溼措施,皮膚屏障遭到破壞,再遇上入秋後空氣溼度下降,皮膚出現乾燥、過敏等問題,就會引起溼疹。
  • 寒冬將近,寶寶這幾個部位最怕冷,寶媽要提前行動起來做好防護
    然而保暖並不只是簡單的多穿衣服多蓋被,寶寶身上這些部位都是又重要又十分怕冷的,爸媽要注意做好防護。有句老話說:「寒從腳起」,主要是因為足部相較於身體其他部位是脂肪最少的,也因此導致足部的防寒保暖性能比較差。如果不注意足部的保暖,很可能就會讓寶寶全身發冷,生病。
  • 天冷了,孩子這5個部位最怕冷,家長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
    步入到寒冷的冬季,氣溫一天比一天低,對於孩子而言,寒冬的季節稍不注意,就很容易生病感冒。於是很多家長在孩子的穿衣上面特別注重,但是給孩子穿衣也是有很多學問的,穿多了容易引起熱傷風,穿少了容易受寒感冒。其實孩子只需要保護好重要的幾個部位,避免這幾個部位被寒氣入侵,就能夠很好地預防感冒。
  • 入秋後給孩子的添衣指南,「春捂秋凍」靠譜嗎?寶媽們要了解清楚
    那麼,入秋後給孩子的添衣指南,「春捂秋凍」到底靠譜嗎?寶媽們要了解清楚。如果入秋後家長堅持「秋凍」,很容易導致寶寶的皮膚和血管受損。▼「一看」:看看孩子有沒有出汗,小臉是熱得通紅,還是凍得蒼白,嘴唇有沒有發紫,渾身有沒有打顫,等等。這些通過仔細看,還是很明顯就能判斷孩子的冷熱的。▼「二摸」:摸摸孩子身上是熱還是涼,可不是只摸小手小腳,而是要摸孩子的後背。後背溫熱,說明溫度適中,不用增減衣物;而後背出汗,很明顯孩子是熱了,要適當減衣物;等到後背發涼時,就說明孩子冷了,該加衣服。
  • 天涼好個秋,寶媽多注意孩子幾個部位的護理
    在秋季寶寶護理中,防秋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護理細節,很多新手媽媽都非常頭疼。為了驅趕秋老虎,做好防秋凍的問題,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做到這些部位的保暖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防秋凍時,家長一定要注意寶寶背部的保暖,背部的保暖能夠讓寶寶減少感冒的問題。
  • 深秋季節,寶寶這4個地方最怕冷,要注意保暖
    其實,保暖工作並非就是「穿厚衣服」那樣簡單,除了常規的一些保暖措施,寶寶身體其他部位,也十分怕冷,媽媽要注意保護起來。4個地方最怕冷,要注意保暖!腳部的脂肪,相對於身體其他部位來說,是最少的,因此禦寒保暖的功能,也相對較差。
  • 夏天坐月子,寶媽這5個部位要做好保暖,否則易落下月子病
    夏天坐月子,寶媽這5個部位要做好保暖,否則易落下月子病。在炎熱的夏季坐月子,對每一位寶媽都是煎熬的事情。很多老人說不能開空調,但其實空調是可以開的,否則潮溼悶熱的環境對寶媽恢復不好。但是開空調的時候,坐月子的寶媽要護好身體上的這5個部位,否則很容易落下月子病,趕緊看看吧。
  • 深秋季節,寶寶這幾個部位最怕冷,媽媽要注意保護好
    如今的天氣真是一天比一天還要冷,氣溫也是急劇下降,對於父母來說,小寶寶的保暖工作絕對是所有事情中的重中之重。保暖工作並非就是「穿厚衣服」那樣簡單,除了常規的一些保暖措施,寶寶身體其他部位也十分怕冷,媽媽要注意保護起來。
  • 寶寶身上這幾個地方最怕冷,請保護好
    寶寶保暖成為爸媽心中一樁大事,那麼,孩子哪些部位需要重點保護起來呢?其實,除了腹部,其實頭頸部、背部等寶寶也是很怕冷的。下面就來告訴各位寶爸寶媽,如何針對性的給寶寶這些最怕冷的部位做好保暖工作?研究表明,寶寶反覆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原因,與父母忽視寶寶腳部保暖有直接關係。由於寶寶腳的表面脂肪很少,較成人而言保溫能力要差,因此,做好寶寶雙腳的保暖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寶寶冬季不生病。如何做好寶寶足部保暖工作呢?
  • 冬天寶寶的兩個部位發涼,寶媽別忽視了,說明寶寶身體已經很冷了
    醫生告訴李雪,如果給孩子穿的衣服太多,孩子就會出汗,衣服也會被弄溼,等孩子身上的汗幹了,孩子就更容易著涼,反而比較容易生病。李雪也很後悔,趕緊向醫生請教了一些天冷給孩子穿衣服的注意事項。「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冷。」
  • 寶媽坐月子,想要不落下月子病,這4個部位的保暖工作很重要
    寶媽產後是可以吹空調的,但是注意,千萬別讓空調的風,對著自己吹。還有就是,洗頭也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注意,不能用涼水洗頭,洗頭的時候,需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洗頭後,儘快將頭髮弄乾。因此,寶媽產後就需要注意做好腰部保暖工作,避免腰部受涼,不然也是容易落下月子病的。寶媽產後,可以經常熱乎腰部,使用熱水袋敷一下都是可以的。此外,避免寶媽產後腰酸背痛問題,還需要注意避免久坐、久躺、就睡,這些都會增加腰部的壓力,並且還需要注意不要乾重活,以及需要彎腰的家務活。寶媽產後適當下床活動是可以的,這樣還可以促進腰部恢復,以及身體恢復,對於寶媽身體有好處。
  • 深秋季節,寶寶這幾個部位最怕冷,媽媽要注意保護好,才能不生病
    保暖工作並非就是「穿厚衣服」那樣簡單,除了常規的一些保暖措施,寶寶身體其他部位也十分怕冷,媽媽要注意保護起來。,媽媽要注意保護好1) 足部研究表明:小寶寶之所以會出現生病反覆的情況,往往和父母忽視孩子腳部保暖有直接關係。
  • 入秋後,哄娃睡覺要寶媽要做到「四注意」,寶寶睡得好寶媽更輕鬆
    馬上就要到十一國慶了,據說十一期間要有降溫,早晚溫差很大。大人都能感覺到涼意來襲,在平時照顧寶寶的時候,更是要多多注意。尤其是換季降溫的時候,正是流感高發期,很容易生病,生了病還不容易恢復。因此大人和小孩都要格外注意保護自己。
  • 為何孕早期怕冷 做好保暖工作
    一、孕早期怕冷的原因  1、胎盆開始發育階段懷孕後前三個月,腹中胎盤還處於發育開始階段,因為身體各部分都在為了胎兒發育而做準備所以孕婦在孕早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在備孕期間或者孕早期到醫院檢查甲狀腺功能,可預防甲減對寶寶的傷害。
  • 寶寶身體這4個部位很怕冷,媽媽要知道
    每輪降溫,隨之而來的都是媽媽們對小寶寶保暖問題的擔心。小寶寶餓了會哭、困了會鬧,但是這衣服穿多穿少、感到冷了熱了,ta可是完全說不出來呀!那怎麼辦?就只能憑感覺了唄!也就是那句「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其實,洋蔥穿衣法和基本溫度疊加穿衣法,媽媽們都熟記於心,但卻經常忽略一些小細節,比如小寶寶身上有4個部位是非常怕冷的,一定要注意保暖!
  • 秋冬季節,孩子這幾個部位最怕冷,寶媽們做好防護了嗎?
    有很多寶爸寶媽們一到冬天就頭大,自己家的孩子仿佛跟冬天「犯衝」,一到冬天就大病不停、小病不斷,三天兩頭跑醫院,在醫院的時間比在家都長。這耽誤爸媽工作都是小事,關鍵是孩子遭罪、爸媽心疼。其實孩子冬天易生病,除了抵抗力低之外,還有可能是寶爸寶媽們忽略了對孩子這幾個地方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