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上網看新聞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則關於亞洲最時尚面孔的評選,得獎的人是倪妮。說實話,一直以來我都非常喜歡倪妮的長相。雖說她不是很驚豔的那種美,但每每笑起來,總有一種莫名的感染力。那種感染力,是那些動刀多次的網紅臉無法比擬的。
01 美應該是多樣化的
前段時間,正在準備高三衝刺的表妹突然神秘兮兮地跟我說,等高考結束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做雙眼皮。她說: " 沒有雙眼皮就是不太好看啊,而且我們班現在就有很多女生做了,再說了,如今做雙眼皮都算不上整容了。 " 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刷屏的一則新聞:高中一個班級全都割了雙眼皮。接受採訪的時候,有家長公開表示: " 整容要趁早 " ,甚至還有人說: " 孩子考試成績不錯,墊個鼻子以資鼓勵 " 。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當然,每個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但美應該是多樣化的。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美的標準竟然成了削骨、墊鼻子、做雙眼皮?當這種固定而低級的美,成了當下社會的審美正確,甚至被尚未成年的孩子所推崇,難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嗎?
02 一味模仿的美,已經不是美了
江蘇有一個女生,花了八年時間,動了幾十次手術,只為了把自己整成範冰冰;一位20歲的女生,兩年時間整容20多次,花費80萬,只為了變成最受歡迎的 " 網紅臉 " ……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都會心生恐懼。
大眼睛、高鼻梁、尖下巴自然是好看的,但美的定義從來都不該單一,如果所有人都強行追求歐式雙眼皮、鼻梁假體和玻尿酸臉,這樣的 " 美 " 又有何意義可言?更可怕的是,我們幾乎不曾思考過一個問題:究竟是誰在定義這樣的美?網紅臉這樣的審美,又何嘗不是在物化女性呢?女人的美,只能通過割雙眼皮、注射玻尿酸來體現,這跟口紅一定要買ysl、包包一定要買lv、嫁人一定要坐寶馬,並沒有本質區別。更讓人遺憾的是,這不僅僅是整個社會看待女性的標準,甚至還成了女性衡量自己的眼光。
我還記得《如懿傳》剛開播的時候,周迅親自出演年輕時的如懿,被觀眾狂批 " 又老又醜 " 。後來接受採訪時周迅說,那段時間看著網上的評論,自己一個人坐在家裡,什麼都不幹,就是嗚嗚地哭。她無法接受自己已經不再年輕的事實,更無法接受別人對她長相而非能力的苛責。女明星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我們普通人。
有多少人,生怕臉上多出一道皺紋,拼命除皺打針;有多少人,擔心自己的美不被接受,努力動刀迎合;又有多少人,為了一句虛無的 " 好看 " ,付出了無比沉重而心酸的代價。
可這樣放棄自我、一味模仿的美,已經不是美了。美是由內而外,是由骨及皮,是相由心生。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同一張臉,透露出金錢和膚淺的味道,濃妝豔抹之後,便天真地以為自己換了模樣。
03 美得各有特色,才是真正的高級
我始終記得,韓劇《請回答1988》裡那句名臺詞:" 窮有什麼罪啊?醜才有罪 " 。每一個女生出生、長大的過程同樣也是被顏值評價裹挾的過程。你太胖了,你沒有胸,你長得太醜,你眼睛太小,你單眼皮太難看……我們聽慣了這樣的評價,便下意識開始折磨自己,逼著自己成為符合別人要求與期待的人。可我們本可以不這樣的。我們本可以,喜歡自己微胖但健康的身材,喜歡自己臉上每一道起伏與褶皺,喜歡自己因為開心大笑而長出的小小皺紋。我們本可以擁有自己的高級臉,而不是一味追求膚淺的低級美。
什麼才是真正的高級臉?舒淇的大嘴,劉雯的方臉,辛芷蕾目空一切的眼神,陳衝傲視群雄的氣質……這些活出自己特有氣質的姑娘,她們與眾不同的氣質,就是一種高級。因為高級臉本來的含義,就是不需要迎合,不需要讚頌,只遵從自己的內心, " 我的世界裡我是最重要的,因為我知道自己足夠好 " 。
美得各有特色,才是真正的高級。美是沒有公式的。世上任何打著 " 評價 " 的幌子,行著審美歧視的行為,都是耍流氓。女孩子這一生註定要受到許多不公,但請千萬不要被別人嘴裡的所謂 " 顏值 " 裹挾。
04 落花寄語
願每一個你,都能像黃永玉先生所寫的那樣:" 明確的愛,直接的厭惡,真誠的喜歡。站在太陽下的坦蕩,大聲無愧地稱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