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購印度仿製藥,該被判刑嗎

2020-12-23 騰訊網

數倍價差讓印度仿製藥熱銷中國

印度仿製藥銷售已成「地下市場」

在中國熱銷的印度仿製藥,絕大部分都是抗癌藥,而他們在中國熱銷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便宜。由於印度對國外專利藥品的保護並不嚴格,所以印度的仿製藥非常便宜,印度仿製藥的平均價格只有專利藥的20%-40%,個別品種甚至相差數十倍以上。

以此次陸勇代購的格列衛抗癌藥為例,2002年,陸勇被確診患上慢粒白血病時,吃的是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格列衛,23500元一盒,而隨後他發現印度生產的格列衛僅為4000元一盒。而現在,他團購的價格僅為200元一盒。

印度店主正在銷售仿製抗癌藥

由於存在巨大的價格差距,代購印度仿製藥已然在中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地下市場」:一些代購甚至會提供正規的購買發票,然後直接寄到國內,作為「真藥」的憑證,還有印度當地人利用豐富的資源開展直郵的代購服務。綜合國內媒體的報導,最近幾年曝出的銷售「印度版抗癌藥」的犯罪案件已經有十幾起,有的案件交易金額甚至已超千萬。

這種亂象也引起了中國監管部門的注意,陸勇被刑拘正是中國相關部門加強打擊非法銷售印度仿製藥的一個例證,畢竟這些地下流通的藥品質量沒有保證,如果吃了假藥,輕則貽誤病情,重則造成更大傷害。但這樣的舉動不但沒有人叫好,反而是白血病患者為陸勇喊冤,網上也是爭論激烈,可見相關部門對印度仿製藥的打擊是一件很有爭議的舉動。

引發爭議是因為起訴陸勇有兩個問題值得商榷

對假藥的定義值得商榷

已取保候審的陸勇目前正在醫院治療。

根據我國《藥品管理法》規定,進口藥需要經過臨床監測,還要拿藥品進口註冊證號才是真藥。這就意味著在陸勇一案中,雖然印度仿製藥格列衛的療效得到了患者的公認,在印度也是合法生產的,但由於沒有認證許可,按照我國法律規定他們是假藥。對於這種一刀切的規定,那些因負擔不起昂貴進口藥,而把印度仿製藥當成救命藥的癌症患者自然不會買帳。這也是雖然藥監部門不斷強調,網上代購境外抗癌藥約有75%是假冒藥品,癌症患者的購買熱情卻依舊不減的重要原因。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阮齊林認為,在一些國家得到許可的藥品,只是因為沒有得到我國藥監部門的批准文號,就被認定為假藥,這其實是一種行政違法行為。經濟學家胡釋之這樣發問:「藥品真假與否,銷售是否有罪,不是看藥品本身,而是看有沒有經過政府部門的批准,這樣一來,你就弄不明白這法律到底是意在保護受害者,還是要不惜製造受害者以保護政府部門的審批權?」可見,學者們對於這樣的規定是否合適,怎樣才能真正保護患者,也有著不同的看法。

從查處假藥執法的角度看,只看有沒有批文,有其合理性。但從很多患者的角度看,這些沒有批文的印度仿製藥,分明是千真萬確的救命藥,怎們能說是假藥呢?所以,對假藥的籠統定義和打擊不僅無法保護消費者,甚至會損害消費者利益。有沒有變通的做法,切實為病人需要著想,這是主管部門需要認真考慮的。

團購印度仿製藥確實違法,但是該否承擔刑罰值得商榷

按照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的規定,只要具有主觀故意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不管是否牟利,也不管是否發生實際人身傷害,都構成犯罪。這一規定無疑加大了震懾製售假藥的力度,保護了消費者的生命安全,但卻忽略了陸勇這類代購者的特殊情況。在陸勇之前,已經有過代購印度仿製藥受刑罰的例子。

陸勇這類代購者的特殊情況就在於,根據報導,他不過是在幫助那些白血病患者。從更寬泛角度說,陸勇的代購行為都談不上有「社會危害性」,談何入罪?

即使在定罪的情況下,我國法律還有免予刑事處罰的規定:某種行為構成犯罪,但因犯罪情節輕微,而免予刑罰。而陸勇的行為不僅情節輕微,沒有社會危害性,甚至還有很大的社會公益性,連當地檢察人員也認為,「從普通百姓角度看,陸勇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是『英雄式』的」。可見,300名白血病人請求司法機關對陸勇免予刑事處罰的要求不僅合情而且合法。

今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的最新司法解釋中新增了一條:銷售少量根據民間傳統配方私自加工的藥品,或者銷售少量未經批准進口的國外、境外藥品,沒有造成他人傷害後果或者延誤診治,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雖然陸勇為上千病友代購,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說是「少量銷售」,但一來確實有這麼多需要印度仿製藥的病友,二來陸勇目的也不是為了牟利,是否該算作犯罪,應酌情考慮。

陸勇的事跡,被很多人認為是中國版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這部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作品,講述一個愛滋病晚期患者如何與病魔做鬥爭:主人公走私來自世界各地未經批准的藥物,來為自己和病友延長生命,為此與美國藥監局(FDA)進行了長期抗爭。影片中,法官的一段話引人深思,法官對FDA說,「你們直接幹擾連病人自身都認為無害的藥物流通,法庭深感困擾;藥管局的成立是為了保護人民,而不是阻止他們獲得救助。」「有時候我們的法律制定得不合情理,如果一個人被確認已經病入膏肓,他們應該有權使用他們認為會有幫助的方法。」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中即將面臨死亡的主人公指責FDA

要改變印度仿製藥地下熱銷的局面,國家可做的還有很多

改變進口藥層層加價的局面,可以讓癌症患者享受更廉價的抗癌藥

在今年「新東方名師李睿醫生教學生收紅包」的視頻中,名師李睿就曾直言,各個科室只有腫瘤才賺錢,靶向治療的藥,1個療程10萬……

這裡的「靶向治療的藥」,就是指一些跨國藥企生產的進口抗癌藥物。進口專利藥貴是事實,但是我國尤其貴。2012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31種在中國市場銷售的進口藥物平均價格是英國的兩倍。而2013年的一則報導稱,同樣規格治療乳腺癌的「赫賽汀」,在內地賣24500元,而香港藥房最低報價僅為約14800元。

有業內人士透露,製藥巨頭的物流和商務費用佔藥價的7%~8%,涉及的經銷商一般在3道左右,每道經銷商溢價5%~7%,在最後一級經銷商到醫院的鏈條上,會溢價7%~8%。在葛蘭素史克行賄案中,其3成藥費為行賄所用,治療乳腺癌的靶向治療藥物拉帕替尼正是葛蘭素史克生產,售價一盒上萬。

除此之外,中國內地藥品的增值稅率為17%,遠高於歐洲各國的平均值8.8%,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增值稅均為0%。如果昂貴的救命藥能實行一定的稅費減免,也能讓藥價更便宜些。

印度「嚴格」的專利限制也值得借鑑

專利藥問題一直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衝突最嚴重的問題之一。發達國家往往認為,若不保護藥品專利,新藥研製便會受到影響。但一些發展中國家認為,為本國民眾生產廉價藥物是一種道義上的責任,需要對藥品的專利權進行限制。在這方面印度的做法最為典型,雖然印度迫於國際壓力,於2005年頒布專利法,首次允許對藥品授予專利權,但僅限於1995年後發現的藥物。

以諾華公司生產的格列衛為例,早在2006年,為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諾華就將印度政府告上法庭,敗訴後又上訴至印度最高法院,但2013年仍遭敗訴,其上訴失敗的原因是法院認為新版本的格列衛與原來的版本差距不大,不算創新。

左為瑞士格列衛,右為印度格列衛

強制許可是發展中國家打破醫藥專利壁壘的利器

印度對藥品專利保護非常少,這在國際上也是個很特殊的例子。如果說沒有參照性的話,那麼「強制許可」(不經專利權人同意,直接允許其他單位或個人實施其發明創造)也許是發展中國家打破發達國家醫藥專利壁壘的利器,而國際上這種例子並不少見。以泰國為例,2006年前後,面對本國嚴重的愛滋病疫情,泰國就對抗艾藥物進行了「強制許可」。不僅如此,泰國還根據WTO規則,對格列衛等四種癌症治療藥品實施強制許可,結果,諾華公司承諾對泰國全民健康保險計劃內的癌症患者全部免費提供該藥。

除了泰國,巴西、南非、印度尼西亞等國也都有類似為了重大疾病病人的健康權為由,動用WTO規則對專利壟斷藥企進行討價還價的案例。

中國藉助13億人的巨大市場以強制許可和國際製藥巨頭談判大幅降低這些專利藥的價格並非沒有可能。2005年,中國頒布了《涉及公共健康問題的專利實施強制許可辦法》,雖然這僅是針對傳染病的,但2008年底修改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也已經明確規定,「為了公共健康目的,對取得專利權的藥品……可以給予強制許可」。然而到目前為止,國家知識產權局沒有收到一例專利強制許可的申請。原因據說是,公共利益目的「外延很大,很難量化,範圍無法具體衡量」。

結語

數百位白血病患者籤署的呼籲書中的一段話值得我們深思——「我們想問一問,法律到底是不是為人民服務來保護弱者的生存權的呢?為此我們呼籲相關司法部門為了我們白血病人能多活幾天,不要懲罰我們這種自救的行為並請給予陸勇免於刑事處罰。」

相關焦點

  • 我所知道的印度仿製藥代購亂相
    得益於強制專利許可,作為世界最大的仿製藥出口國,印度國內近3000家仿製藥企業,生產了全球仿製藥總量的五分之一的仿製藥。根據2017年到2018年的數據,這些仿製藥過半數出口到美國、歐洲日本等地,而真正出口中國的仿製藥僅佔到百分之一。
  • 印度仿製藥國內走俏 價格不到進口藥1/10
    [導讀]因深圳南山的一對夫妻被曝因代購印度仿製的抗癌藥遭刑拘,印度仿製藥開始為普通公眾知曉。為何這種仿製藥得以在國內走俏?為何明知是「假藥」,患者卻依舊要冒險服用?  資料圖  9月4日,深圳南山的一對夫妻被曝因代購印度仿製的抗癌藥,在淘寶上銷售,被公安機關刑拘。印度仿製藥,開始為普通公眾知曉。
  • 陸勇:代購印度仿製藥被抓,300病友聯名寫信求情,現狀如何?
    2004年6月,陸勇偶然在網上看到了一篇韓國病友的文章,他這才得知印度有一種格列衛仿製藥,一盒僅要4000元,比真藥的價格低了5倍不止。實際上,4000元的價格也不低,對患病的普通人來說,這也是一筆極大的開銷。
  • 印度為何成為「全球藥房」?迅速崛起的仿製藥經驗我們可否借鑑!
    在印度,生產仿製藥的成本比美國低60%以上,這讓印度仿製藥在出口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印度仿製藥大量出口美國,對美國本土的仿製藥產業也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但近年來,印度仿製藥在美國市場上遭遇風雲突變。最直接的原因,是FDA加快了對仿製藥的審批,印度仿製藥企有了更多競爭對手。
  • 藥品代購也瘋狂 印度世界藥房東風代購靠譜嗎?
    然而,雖然海外代購藥品的價格只是國內市場上同類藥品的十幾分之一,但由於代購渠道缺乏監管,服用代購進口藥的患者的健康有極大風險。此外,從事海外代購藥品還面臨著違法的風險——根據我國法規,凡未經批准進口的藥品,均以假藥論處。     印度《專利法》     催生平價仿製藥     為什麼印度版抗癌藥和在中國銷售的原裝進口藥價格相差那麼大?
  • 仿製藥替換原研藥是「抄襲」嗎?美國近九成處方是仿製藥
    作者 | 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院·周亦川來源 | 搜狐健康近期,國家衛健委體制改革司監察專員賴詩卿在作《一致性評價對醫保支付的意義》主題發言時指出,開展仿製藥質量與療效一致性評價,就是鼓勵替代原研——仿製的目的就是為了替代。看到「鼓勵仿製」,這是表明不做「創新」了嗎?
  • 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 幫病友們買印度仿製藥
    對話 關於代購 北青報:當初你是怎麼接觸到印度仿製藥的?陸勇:我是2002年查出慢粒白血病的,當時抗癌專利藥瑞士格列衛價格很昂貴,也沒有任何慈善活動,患者得自費購買,每盒23500元。一年近30萬元,我吃了兩年。家裡負擔太重了,能否找到匹配的骨髓移植也是問題。
  • 打擊網上黑藥店 多家印度代購網站被曝光
    核心提示:類似於印度直郵腫瘤藥房這樣的假藥網站並不少。據統計,目前全球1/5的仿製藥產自印度,而印度產的仿製藥又有大約一半出口到其他國家。但根據我國法規,凡未經批准進口的藥品,均以假藥論處。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20家嚴重違法發布假藥信息網站名單。
  • 藥監局打擊網售假藥 多家印度代購網站被曝光
    記者從名單上留意到,曝光的假藥信息網中有5家是所謂的印度仿製藥代購網站。記者調查發現,由於無須支付任何專利費用,印度仿製藥價格低廉,腫瘤藥價格只是國內市場上同類藥品的十幾分之一。  在曝光的假藥信息網中,記者看到印度直郵腫瘤藥房、抗癌知識交流公益網、印度natco直郵藥房、中國間質瘤、印度仁康大藥房等均是所謂的印度仿製藥的網站,銷售印度特羅凱、多吉美、印度易瑞沙、印度格列衛、替諾福韋等。  不過,記者打開其中一個印度直郵腫瘤藥房(www.djm120.com)的網站,發現雖然該假藥網站已被國家藥監局曝光,但網站仍能正常打開。
  • 2020年數十種專利藥到期,印度仿製藥企和本土藥企,誰將搶佔市場?
    廉價的仿製藥不僅對發展中國家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事實上,印度的出口仿製藥60%以上出口到美歐日發達國家,其中美國市場上的仿製藥品近40%來自印度。 什麼是仿製藥?仿製藥為何價格低廉?印度仿製藥又為何受歡迎?
  • 4家印度藥企巨頭集結 殺入5000億仿製藥市場
    該兩款產品分別為牛皮癬生物治療和乾眼症治療處方藥,也是太陽製藥首次獲準進入中國市場產品。根據協議,康哲藥業獲得了在大中華地區開發與商業化上述兩個產品的獨家的、可分許可的許可權利,協議的初始期間為產品在區域內首次上市銷售起算二十年,經雙方同意後可按三年為一個區間續期。
  • 首個國產必利勁獲批,快人一步,還用擔心原研藥的價格印度仿製藥的...
    鹽酸達帕西汀(商品名必利勁)是目前國內唯一獲得批准的治療早洩藥物,該藥由美國禮來公司開發,2003年出售給強生,義大利藥企美納裡尼公司獲得了達泊西汀的商業權利。
  • 醫生開"違規"仿製藥 患者:那些貴的藥肯定用不起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專家提及此事,認為所謂代購「假藥」,實際上是在印度經過批准的合法「真藥」。事實上,美國市場上的仿製藥品近40%來自印度。2013年美國製藥巨頭吉利德公司生產的索非布韋在美國上市後,沒過多久,吉利德公司就宣布以1%的價格在印度銷售索非布韋,並與邁蘭(Mylan)、蘭伯西(Ranbaxy)等11家印度仿製藥企達成專利轉讓合作,進一步降低索非布韋在印度的售價。
  • 「我不是藥神」情景再現:C肝患者買國外仿製藥續命
    「你有五十萬以上嗎?美國的原研藥一個療程三個月50萬以上,還需要到中國香港、美國去買,印度仿製藥1萬塊錢就夠了。」雖然感覺貴了點,但她咬咬牙,想買來試試看。藥並不從醫院的藥房拿,而要在醫生辦公室拿。醫生叮囑她,「只收現金」。她到醫生的辦公室,交了3500元的現金,先拿了一瓶「回來試試」。
  • 印度不想只做「世界仿製藥工廠」,它有更大的野心
    更重要的是,這種疫苗不僅是在印度製造或測試的,而且也是在印度研發的。 仿製藥製造大國 印度製藥業以生產仿製藥而聞名於世。就療效而言,這些仿製藥與品牌藥相同,但遠沒有那麼昂貴,因為它們是在品牌藥的專利過期後生產的。
  • 印度為何成為「世界藥房」?
    接受《環球》雜誌記者採訪時,「大海」已經在網店幫哥哥代購了印度版的格列衛5年之久。每盒1600元人民幣(諾華製藥的原版格列衛國內售價為2萬多元),5年來體檢各項指標達標。「我們也不知道買的是真是假,只能說買了吃吃看。」廉價的仿製藥不僅對發展中國家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事實上,印度的出口仿製藥60%以上出口到美歐日發達國家,其中美國市場上的仿製藥品近40%來自印度。
  • 印度代購電商「抄襲」中國拼多多,成為網上購物新潮流
    低廉的人力成本,讓印度從幾乎所有的勞動密集型經濟中受益——從當年的軟體外包,再到最前沿的AI數據標註。現在,電商平臺也看到了這個商機,利用起了家庭主婦和大學生的閒散時間,來促進產品的銷售,它們被稱為社交電商。印度代購電商正在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 他是「我不是藥神」原型,為救人代購仿製藥被逮捕,最後結局如何
    該影片的主人公叫「程勇」,是由徐崢飾演的。最開始他只是一個經營保健品店的商販,因為生意慘澹,收入不多,所以生活比較拮据。再加之,家裡有重病的老人和讀書的孩子,這無疑給他的人生又加重了一層負擔。不過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他發現了印度有一種仿製白血病患者急需的抗癌藥,在國內其實也有這種正規的抗白血病藥,但價格非常的昂貴,不是一般人所能支付的起的。
  • 一年出口1480億仿製藥,印度為何能成為「世界藥房」,背後3點是關鍵
    那麼,印度是如何一步步的成為「世界藥房」,這對我國醫藥行業有什麼借鑑意義? 1.每年出口1480億仿製藥,印度緣何成為「世界藥房」? 最終,兩大國際標準——《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議》(TRIPS協議)與《TRIPS與公共健康多哈宣言》正式落地,這給了印度仿製藥利用標準的機會,意味著國際市場已正式向擁有「正當性」的印度仿製藥打開大門。
  • 2018美國化學仿製藥市場概覽:仿製藥的處方量佔比連續10年上升
    在TOP20中,印度軍團入圍5家,位次最高的Sun製藥排名第六。Amneal和Impax合併後實力大增,躍居至前五。註冊審評2018年FDA共批准了1021個ANDA,包括843個正式批准和211個臨時性批准,略低於去年。其中首仿佔10%,複雜仿製藥佔14%。首仿中有18%屬於複雜仿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