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家庭和社會的希望。1993年,29歲的吳海棠同志受組織安排到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兒園任園長。自踏入校園的那天,她在心裡就暗暗告訴自己:「要讓每一位入園的孩子都得到最優質的學前教育,得到輕鬆愉悅、健康快樂的成長。」
為了實現自己當初的心願,從事民族幼兒教育35年來,吳海棠秉承「培養健康、睿智、富有創造性的新一代蒙古族兒童」的辦園宗旨,一心撲在幼兒園的建設管理上,不斷吸取先進教育理念,摸索總結符合蒙古族兒童智力開發、身心發展的新教學方法。
2002年,吳海棠組織本園教師編寫出版《城鎮蒙古族幼兒園教師用書——蒙古文》,獲得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二等獎;同年還承擔研發「幼兒學具教學法」,使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兒園成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幼兒園學具教學法試驗示範基地;2003年,她承擔大陸和香港「多元智能創意課程」課題研究任務;2007年,她承擔自治區課題《蒙古族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民間文化、藝術教育部分研究任務;2008年,她承擔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十一五研究課題《提高城市蒙古族幼兒母語表達能力的研究》,又組織編寫出版《幼兒蒙古文教育資源》課件,供八省區蒙古族幼兒園使用,填補了國內幼兒蒙古文課件空白。
有了好的教學方法,辦園條件的改善又成了吳海棠心中的大事、要事。「幼兒園環境的好壞,決定了幼兒園給孩子提供的發展空間的大小。」為了改善幼兒園條件,吳海棠積極爭取有關政策和資金,2007年先後籌集資金3500萬元改擴建6200平方米的教學樓,使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兒園一躍成為擁有18個教學班700多名蒙古族幼兒、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自治區級示範性幼兒園。此後,為了滿足我市日益增長的蒙古族兒童入園需求,吳海棠積極協調賽罕區政府於2013年增建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兒園南園區。新園區佔地面積30075平方米,建築面積23480平方米,投資1.24億元,於2016年1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至此,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兒園發展成一園兩址、共有46個教學班1861名入園兒童、首府地區辦學條件辦學質量一流的大型民族特色幼兒園。現在,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兒園儼然成為一片育人樂土,處處散發著濃厚的民族教育氣息,孩子們在這裡快樂地學習,快樂地生活,快樂地成長。
在吳海棠的帶領下,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兒園這些年先後被評為自治區民族教育先進集體、自治區文明單位、呼和浩特市幼兒教育先進集體、呼和浩特市「最美兒童樂園」、呼和浩特市民族學校5A級管理單位、呼和浩特市綠色生態校園、烏蘭夫蒙古語言文字獎先進集體、自治區節水型單位、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吳海棠個人也獲評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自治區巾幗建功標兵、呼和浩特市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呼和浩特市第三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賽罕區「優秀校長」、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優秀校長」等各種獎項和榮譽。
35年來,吳海棠立足本職、甘於奉獻,為民族幼兒教育工作的改革發展和成千上萬的蒙古族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付出了青春,付出了事業生涯的全部,贏得了幼兒、家長、教職工的尊敬和愛戴,其事業成就和個人魅力得到社會的認可。
記者 劉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