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邊與領子-漢服裋褐製作詳細教程 第四課

2021-02-13 做衣服


其實這些收尾的細節處理才是讓初學者最為糾結的。由於我做這個處理,需要裡子露出一點用作裝飾,所以只能使用貼邊而不是包邊,包邊的技術,後面做領子的部分會闡述。先按照之前的預算,裁好一條紅布。再取一張邊緣平齊的硬卡紙做熨燙模板。我做的貼邊是2。

(七)做貼邊

本樓主要闡述底緣的貼邊。 

其實這些收尾的細節處理才是讓初學者最為糾結的。 

由於我做這個處理,需要裡子露出一點用作裝飾,所以只能使用貼邊而不是包邊,包邊的技術,後面做領子的部分會闡述。

先按照之前的預算,裁好一條紅布。再取一張邊緣平齊的硬卡紙做熨燙模板。我做的貼邊是2.5釐米寬。

先對齊邊緣,在壓緊卡紙,使用熨鬥由外向內掃動進行中溫熨燙,操作的時候左手不要動,應小心操作,避免燙傷手指。


燙好的折邊。

效果。


由於我這次使用的做貼邊的布料比較薄,所以需要在中間嵌入一條布條。

嵌入的布條寬度應稍小於貼邊寬度。

上機輯縫(注意邊緣縫線的顏色)

最後拆除當初固定裡子的疏縫線。

最後是貼邊部分的橫截面,黑布表示面料,黃色表示裡子,紅色表示貼邊,藍色表示嵌條,綠色表示輯縫線。

接著是做袖口的貼邊,至於袖口為何要做一條曲線,這個留在後面講,反正這條曲線很重要。

袖口的貼邊和底緣的貼邊在工藝和結構上一致,所以這裡只講不同的地方。

首先介紹下,紅色的是已經裁好的貼邊裁片,灰黃色是貼邊的版(含縫頭)版的使用,前面已經講過了,紅色的裁片就是用這個版做出來的。白色的是熨燙用的淨版。因為袖口是一條明顯的曲線,所以貼邊不能使用長條矩形貼邊。

將淨版置於貼邊裁片之上,調整好個邊緣的距離。

由外向裡掃動熨燙。

與燙直條不同的是,一邊需要折,一邊需要打剪口。

凹面打剪口,凸面打折。不然這個地方會彎不過來的。

熨燙完畢


這裡可以利用淨版,畫出嵌條,並裁好,置入,和前者貼邊一樣操作。

小心輯縫,因為這是一條曲線,注意邊緣留出2-3毫米的裡子。和前者的處理一致。

置於曲面上熨燙。袖口貼邊完成。


(八)做領子

其實做領子也沒有說明特別的難度,很多操作基本上和前面的貼邊一樣。例如燙版的流程一致,所以這裡只講不同之處。

領子不是貼邊而是包邊,不同之處就是燙好兩側的這邊之後,要對摺熨燙,但是在燙的時候要注意,有一邊要多出2毫米。輯縫的時候注意,多的這一邊向裡面,因為側縫線是從外側進入的,這樣是避免因微小位移造成機針扎不到底層邊緣。

做好領襯,我是採用的兩層布料摺疊,並在上部側縫兩道線,這樣是為了讓領子更加跟家硬挺不易變形。之前有種叫膠襯的東西,但是我覺得這個東西不是很好,貼膠襯的好處是好輯縫領子,但是部分人在製作時,乾脆就不做領襯了。這樣會出現一個問題,做出來當時還是很硬挺的,但是水洗幾次就不行了。相信很多人的漢服都遇到過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偷工減料造成的。

 

將領子的側縫線對齊衣片的側縫線,先進行輯縫。注意對位的方向,領子的裁片是翻折過來的。

還有一個難點就出處理領子的收尾處。

方法如下

將領子的裁片先翻折過來,然後使用直尺,通過衣片的延長線,在領子上畫出一條直線。然後沿此線側縫。


剪除多餘部分 然後翻折過來。

這個時候將領襯放入。

然後側縫,領子製作完畢。

另外,白色護領的製作工藝一致,看後面的截面圖即可,就不貼照片了。

黑色的是面料,黃色的是裡子,藍色的是領襯,紅色的是領子,紫色的是護領,綠色的是輯縫線。

現在開始揭秘袖子。

這是第一次製作的,袖口線是一條直線,這個做法確實省事,工藝也簡單很多。這樣的處理方法在處理長袖時問題不大,但如果用在半袖上,就會出問題。由於漢服採用的不是西式裁剪(西式的是要接袖並做袖山曲線的),這樣的處理會造成雙臂自然下垂之後,有很多的量被強行擠壓在肘部內側,造成手肘內側不舒適,整體衣袖的結構發生變形。

對比2次外觀和透視面都發生了變化

下面用一張白紙模型演示一下這個原理。

這這個模擬一下第一次的效果

展開之後,其實在一側也會出現一個不明顯的凹角,但是這個可以忽略。

剛才不是說,有一側多餘的量會影響手肘的舒適性嗎?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剪掉這個多餘的量,是的,這個沒錯,但是這個剪法卻有講究。如果直接用一條直線分割的話。

問題卻是確實了,但展開後會發展出現了兩個尖角一凹一凸,很不美觀

但如果使用曲線分割,表面看上去起伏很大。

但首尾對接後,卻是一條平滑的曲線。

款式參考,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青銅鎏金屏風承坐。

關於衣領,可能看多了明朝的文物,會不習慣窄緣,但實際上在秦漢時期,窄緣的漢服很多,秦始皇兵馬俑,楊家灣兵馬俑,均有反映。我做的是4釐米的寬度。

其實主要還是考慮到夏天,寬的衣領,穿用者自己會很熱,旁觀者心理上也會覺得熱,所以衣領的夏窄冬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現實意義。

漢服裋褐製作詳細教程(共四課):

第一課:製版與裁剪

第二課:衣料預處理與彩繪

第三課:縫紉與上裡子

第四課:貼邊與領子



相關焦點

  • 超詳細披風的製作教程,簡單易做,超級防風!
    大家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款披風的製作過程整個過程清晰明了,就是新手朋友也能輕鬆縫製,適合剛入門的朋友好了,正式教程開始:成品效果圖樣板四周放出1釐米縫份裁剪前身:面料*2片(如果樣板上面有縫份,可以直接按照樣板剪)後中線對摺後,裁剪後片面料*1片 後片裡料*1片和後領貼邊*1片,注意中間不要剪斷前身裡料*2和掛麵面料*2片從左向右依次是:掛麵-領子-後領貼
  • 漢服穿衣教程來啦!十裡教你穿~
    原標題:漢服穿衣教程來啦!十裡教你穿~ 小編看留言的時候, 發現最近新關注的小夥伴, 都沒有看過以前發過的穿衣教程視頻, 紛紛留言想看穿衣教程。 配色領子 領子的配色與下裙互相呼應,相得益彰
  • 教大家如何製作漢服,新手小白也可以看懂的教程
    是不是女孩子都有一陣子漢服控呢,感覺自己穿上漢服好像就變成了仙女,就是那種一拂袖就要飛天的那種,哈哈哈!那時候才剛接觸縫縫補補的這些東西呢,想起來覺得自己心也真是夠大,從來沒有學過做衣服,打版也不會,縫紉機才剛買來就屁顛屁顛去市場買了布料。那時候是冬天,做了裡外兩層,裡層還是加了絨的,我就拿著襯衫做比對來裁剪,只是前面添加了兩前襟。
  • 原來圓領袍屬於通裁類的漢服,那麼你還知道別的嗎?
    在前面的文章裡面,已經給大家講過了一部分和男子漢服基本款式有關的內容啦!無論是正式的曲裾深衣,還是日常的短打裋褐,都是男子的基本漢服款式哦!當然啦,男子漢服的基本款式,還有很多其他的類別。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男子漢服基本款式裡面的通裁這一大類別吧!通裁類就是說,衣服的上面和下面是沒有接縫的,通體都是連在一起的一類服飾。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大類服飾,那就是圓領袍了。圓領袍是大家都比較喜歡的一類服飾,在穿著上,它最開始其實是作為內搭來使用的,後來才慢慢的變成外面的衣服。
  • 小科普|男子漢服的基本款式之上衣下裳篇
    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給大家介紹了許多和漢服相關的知識啦。但是呢,在進行介紹的時候,所講解的內容大多都是以女子漢服為例的。所以,對於男款漢服的認識,大家可能就知道的不太多啦!那麼,男子的漢服基本款式有哪些呢?
  • 同袍們:日常漢服除了繁瑣的貴族復原款,不妨試試便捷平民風!
    隨著漢服復原運動開展的盛況,相信大家生活中都出現了許多身著漢服的小哥哥和小姐姐,然而不論是各大社交媒體上所展示的美圖,還是小編親眼所見的同袍們,往往身著復原古代達官貴人們的款式,如長及拖地的六米擺齊胸襦裙、袖長過膝的大袖衫等等,加上層層疊疊的三層衫襦,穿著熱不說還容易拖髒裙擺!
  • 茶歇裙裁剪製作教程(附11款圖紙)
    點下面加入我們的頭條圈子首先可以得到200多款式服裝實戰打板視頻 +200課內部看圖打板視頻,再送800本服裝電子書,所有資源會不斷更新永久剛好收集到一款茶歇裙的教程圖紙+教程一併奉上~前幾天發的茶歇衫不會做的也可以參考~
  • 古風長飄帶手工蝴蝶結髮夾製作教程,漢服小姐姐可以自制髮飾了
    現在漢服可以說是越來越流行了,在很多場合都能看到身穿漢服的小姐姐。這些古風元素在我們身邊越來越常見了,可見很多人都是喜歡這些風格的東西的。雖然說每個人喜歡古風的原因不同,但是小編覺得喜歡它們是有共同的原因的,那就是古風元素的衣服也好配飾也罷都太漂亮了。
  • 小百科,漢服的發展與樣式分類,選對你的漢服去旅行吧
    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裝,近幾年在我們的視野裡經常可以看到有年輕人穿著漢服拍照,甚至逛街。不知不覺間漢服開始在普通的民眾中流行開來,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傳統服裝的美麗。那我們今天就來科普一下漢服是怎麼產生和發展的,漢服有哪些分類樣式。
  • 喜歡穿漢服卻不懂漢服文化?漢服知識也很關鍵,重要的漢服科普!
    很多人覺得漢服和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有很多元素是一樣的,其實是因為和服和韓服都是從漢服演變過來的,最終形成自己本國本島的服飾,雖然經過演變但是始終是存在漢元素的,這樣說,我國的漢服還是很受歡迎的,不僅在古代如此,現代很多人也是喜歡古風,喜歡漢服。漢服作為一種民族文化的呈現,能夠穿出文化自信也是很好的事情。
  • 清新典雅的漢服摺紙,不看你就虧大了!(附教程)
    沒信心的話也沒關係,可以參照古代繪畫,或者某寶上漢服真品的配色。2、先做上襦。裁取一張正方形的紙。長度9.5釐米(為什麼是9.5,我也不造,以後有機會問問教程主人)3、把正方形紙對摺兩次。裡面顏色淡的的朝外,便於隱藏畫上的裁剪線。
  • 漢服的入門知識快來get~
    藝人林志玲曾為專門製作明制漢服的商家「明華堂」代言,並登上了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   不過,有同學表示,雖然躍躍欲試,但面對那麼多種類的漢服,還是望而卻步,不知該從哪裡下手_(:з)∠)_   畢竟,傳承了數千年,漢服的款式和形制也在隨著歷史的變遷而改變。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漢服「小白」如何購買自己喜愛的漢服
    世人常以「青青子衿」指代漢服,此句源出於《詩經鄭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首句,意思是對方的衣飾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之念念不忘。這讓人念念不忘的「漢服」,經歷了夏、商、周、秦等多個朝代的改進,到唐宋達到了高峰。
  • 簡單的漢服髮型教程來了,穿漢服時最簡單的髮型!
    原標題:簡單的漢服髮型教程來了,穿漢服時最簡單的髮型! 引導語:原諒玉面小嫣然太懶了,妝也不畫,衣服也不換的就拍穿漢服時最簡單的髮型教程。 【髮型教程】簡單的漢服髮型教程來了,穿漢服時最簡單的髮型!
  • 漢服的基本文化內涵科普,漢服有哪些特點?該怎麼穿?
    漢服起源於上古時代,在那個時候呢就已經有了漢服,整體的特點為上衣下裳,除了以上的這些特點,其實漢服它整體有很多的分類,比如說深吸衣,或者是說直裾曲裾之類的都是有很多不同的區別的,但是有一個統一的特性就是漢服的垂墜感非常的強,而且整體穿上非常的有一種規矩之感。
  • 老文新發過年必備的中式唐裝對襟上衣詳細製作過程+裁剪圖
    上次的領子做的不滿意其實關鍵就是領子頂部的弧度部分如下圖製作過程袖子中心點對準肩部縫份這樣上袖子翻過來很順在處理裡布縫合裡布的肩部以及袖子方法和之前表布一樣這裡就不再詳細說明了處理好後衣片先放一邊開始處理領子話說上次我做的領子自己覺得不滿意都不敢拍細節圖
  • 把漢服人像拍美?要先了解漢服的主要特點
    廣裁衫袖長制裙,金鬥熨波刀翦紋——白居易近年來,漢服隨著各種視頻平臺以及古裝電視劇的火熱,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知。更是有了「華服節」、「西塘文化節」以及「漢服出行」日,而漢服人像,也成為了很多攝影者的非常熱門的題材。
  • 古風髮簪教程,搭配漢服簡直太美了,DIY手工製作粘土中國結髮簪
    (附教程)小編最近沉迷於新版的《封神演義》,為了「鳳凰」而來,又被王麗坤的新版「妲己」給驚豔到了!拋開劇情內容,這服飾是真的讓人心潮澎湃哈~不知道小夥伴們是不是也是這樣子的呢?其實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古裝戲現在越來越精緻了,精在哪裡呢?細緻入微的裝飾,例如——髮簪!
  • 杭州漢服製作培訓班開始招生!一對一0基礎漢服課程班
    你曾為無法找到自己心儀漢服焦慮麼?為重金漢服卻荷包空空憂愁過麼?為低廉漢服喪氣過麼?那就一起加入漢服製作班吧!在這裡你可以自選布料,裁衣、縫製出自己心儀的漢服奧!不記歸文創不遺餘力追求傳統文化實現落地、切合實際的復興,因而特設漢服製作培訓班,為漢服愛好者搭建自製漢服的平臺。
  • 杭州出現漢服製作培訓班 十天課3688元 前景如何?
    「漢服好貴哦,自己買布料可能好一點。」黃靜宜說。正是發現了自製漢服這一需求,最近,杭師大科技園內一家名為大知閒閒的文創公司開出漢服線下製作班。創始人李玉婷自信地說:「我們應該是江浙滬首家(線下製作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