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社區災害避難場所

2020-12-20 中國蚌埠網

 

果園社區災害應急避難場所

 

果園社區預計可容納人口3.5萬人,現入住1.5萬人。社區現已建成4處應急疏散場地共計6800平方米,基本可以容納本社區居民避險。並且,"應急避險場所""應急物資供應"等各種標誌牌懸掛到位。

室外:1、應急避險場所(1):志願服務廣場,面積約600平方米。可容納約2400人以上,負責人:張士俠。

2、應急避險場所(2):三期志願服務小廣場,面積約800平方米。可容納約2400人以上,負責人:方雲。

3、應急避險場所(3):四期群眾健身廣場,面積約4000平方米。可容納約12000人以上,負責人:陳素芳。

室內:4、應急避險場所(4):大會議室,面積約60平方米。可容納約100人以上,負責人:崔帥。

5、應急避險場所(5):一樓大廳,面積約200平方。可容納約500人以上,負責人:張麗。

 

 

 

 

果園社區綜合減災避難場所人均面積

統計表

 

序號

名稱及具**置

可容納人口數量(人)

避難所佔地面積

(**)

人均佔地面積(**/人)

1

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外小廣場

566

617

1.090

2

三期2930號樓之間晨晚練點、三期小涼亭處小廣場

997

1085

1.088

3

三期43號樓西側廣場

487

530

1.087

4

四期10號樓旁籃、足球場

4500

5000

1.11

5

四期十一號樓西側晨晚練點

3306

3580

1.083

6

果園社區黨群活動中心二樓大會議室

100

60

0.6

7

果園社區黨群活動中心一樓大廳

150

120

0.8

 

果園社區綜合減災避難場所

避難

場所

所在位置

大小(平方米)

容納

人數

是否有標識

是否儲藏有救災物資

 

 

 

 

 

 

室外

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外小廣場

566

617

三期2930號樓之間晨晚練點、三期小涼亭處小廣場

997

1085

三期43號樓西側廣場

487

530

四期10號樓旁籃、足球場

4500

5000

四期十一號樓西側晨晚練點

3306

3580

室內

果園社區黨群活動中心二樓大會議室

100

60

果園社區黨群活動中心一樓大廳

150

120

 

 

 

 

 

果園社區綜合減災減災教育場所

教育

場所

位置

大小

(平方米)

 

是否有標識

是否儲藏有

救災物資

室外

科普宣傳欄

5.0

居務公開欄

3.0

室內

社區閱覽室

80

社區會議室

100

 

相關焦點

  • 內鄉縣政府關於建設應急避難場所的通知!
    應急避難場所是發生破壞性自然災害或其他緊急狀態下,提供居民緊急疏散、臨時避難和生活的安全場所,是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省市工作要求,為增強城市綜合防護功能,提高全縣防災減災能力,確保避難場所在需要時發揮其作用,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構建和諧平安社會,結合內鄉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 龍崗112個室內應急避難場所,你知道在哪裡嗎?
    龍崗112個室內應急避難場所,你知道在哪裡嗎?根據2019年12月印發的《深圳市應急避難場所管理辦法》,應急避難場所是指為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經政府規劃、建設或改造,用於群眾避險安置的安全場所。應急避難場所按照場地類型,分為室外應急避難場所和室內應急避難場所兩類。目前,深圳擁有室內應急避難場所613所,室外應急避難場所218處。
  • 日本便利店觀察(五):應對災害時的安全場所
    作為發揮著日益重要的社會作用的公共設施,除了前文提到的那些經營方式上的公共性外,日本各大便利店公司也在積極地探索並發揮便利店的其他一些社會性作用,讓便利店不僅作為一個為市民提供便利的場所,還能是一個提供公共安全的場所。這些功能主要表現在防盜、防災、對高齡者的照顧和認知症患者的相關應對措施等。
  • 應急避難所能否開放?
    針對7·21暴雨導致不少市民在外被困,有網友提出既然有應急避難場所,再遇到類似暴雨的情況,是否可以開放這些應急避難場所,供難以回家的人員暫時休息。  大多避難場所為應對地震設計  據「北京市應急網」介紹,應急避難場所是應對突發事件的一項災民安置措施,是現代化大城市用於民眾躲避火災、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發事件的安全避難場所。網站顯示,全市應急避難場所已有33處,多為公園和綠地,分布於東城、西城、朝陽、海澱、石景山、門頭溝、昌平。合計面積為510.24萬平方米,可容納159.6萬人。
  • 西安73個應急避難場所 看看你家附近都有哪些?
    [摘要]2008年汶川地震,當時西安市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只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明德門社區廣場、兵工社區綠地三處。  按照國家標準,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分為三類:  Ⅲ類(三類)要具備基本設施配置,能保障避難人員的基本生活需求,可安置受助人員10天以內。
  • 不慌張,公園就是避難所
    深圳哪裡有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在蓮花山公園、大沙河公園、荔枝公園等場所,市民可以看到一類標識:藍底白的箭頭、奔跑的小人圖案、寫著中英文「應急避難場所」字樣。一旦發生突發重大災害性事件,這些公園就會改變「身份」,成為應急避難場所。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將如何為危險中的人們提供生存保障呢?
  • 深圳應急避難場所列表收好了!
    30號彭鐵柱842065612003大鵬新區葵湧官湖官湖社區應急避難場所大鵬新區葵湧辦事處官湖社區官湖東路88號王觀福842369121004大鵬新區葵湧葵湧葵湧社區應急避難場所大鵬新區葵湧辦事處延安路6號廖善歡842098061505大鵬新區葵湧三溪三溪社區應急避難場所大鵬新區葵湧辦事處金業大道138號黃榮友842074181506大鵬新區葵湧土洋土洋社區應急避難場所大鵬新區葵湧辦事處土洋社區嚇門
  • 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緣何市民不知曉 這幾個公園改造後標牌不見了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地方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運營存在不少問題。應急避難場所附近應設置明顯的標誌牌,為居民提示應急避難場所的方位及距離,並配備應急設施,劃定應急避難功能分區。在南山公園北門外的停車場旁,記者雖然看到了設立在草坪中的應急避難場所的綠色指示牌,但除此之外再無更多信息。
  • 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關於下發《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標準》的通知
    4.定期邀請有關專家、專業人員或志願者,對社區管理人員和居民進行防災減災培訓,適時開展社區間減災工作經驗交流。   5.每年印製分發社區各類防災減災宣傳材料。   (五)社區防災減災基礎設施較為齊全   1.通過新建、加固或確認等方式,建立社區災害應急避難場所,明確避難場所位置、可安置人數、管理人員等信息。
  • 強化社區的防災減災功能
    社區,是居住於一定地域的具有歸屬感、守望相助的人們組成的活動區域。我國城市社區,一般是指居民委員會轄區。作為社會管理與建設的基礎,社區是防災減災機制的基本單元。社區不僅要有警察和保安,還要有應對災害的安全管理人員。「9·11」事件後,美國政府為強化整體防衛,積極推動建立具備三大功能的防災型社區,即災前預防及準備功能,災時應變及抵禦功能,災後復原及整體改進功能。
  • 實用英語口語:「應急避難場所」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口語:「應急避難場所」怎麼說 2007-11-02 15:42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 如何應對洪澇災害對果園造成的危害?聽聽專家怎麼說
    針對洪澇災害對果園造成的危害,日前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專家制定管理技術意見,強調要及時疏通溝渠,加強園區排水和樹體管理,嚴防疾病。對已接近成熟的果實,要在下雨間歇期及時採收,待果實晾乾後再包裝,以提高果實品質。
  • 青島有6處綜合避難所 均設在廣場和公園(圖)
    3月16日,記者專訪青島市地震局相關領導,了解到青島目前共有6處綜合避難場所和179個臨時避難所,市民可在避難所得到物質、醫療 、供水 、供電、住宿等緊急救助。功能完備避難所有6處     據了解,目前青島已建成6處功能完備的應急避難場所:市南區八大峽廣場(容納3.1萬人)、四方區海琴廣場(容納2.4萬人)、李滄區文化公園(容納5.5萬人)、黃島區市民文化廣場(容納2萬人)、城陽區世紀公園(容納15萬人)和即墨市墨河公園(容納16萬人),只要青島發生重大地震災害,這些廣場和公園就將搖身一變,成為地震中有飯吃、有水喝、
  • 中聯運動公園成國家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日前,青島市市北區中聯運動公園國標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通過驗收,能夠同時容納5000人在避難場所內居住、生活30天。驗收組成員對避難場所內的標識標牌、功能區設置、應急設備設施、應急物資儲備及應急指揮系統進行了實地查看,並聽取了市北區政府關於避難場所建設的情況匯報。驗收組一行對青島市應急局、市北區人民政府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給予了高度肯定,認為市北區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設備設施齊全,功能劃分合理,能夠滿足地震避難需求。宣布市北區中聯運動公園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達到國標I類標準,通過驗收。
  • 即墨鼎泰豐社區獲評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
    日前,國家減災委、民政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公布2017年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名單的通知》,經審核,青島市12個社區被評選為「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即墨通濟街道鼎泰豐社區入選。   「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即墨通濟街道鼎泰豐社區入選。
  • 濰坊昌樂縣三和社區榮獲「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
    齊魯網訊(記者 劉叢靜)日前,昌樂縣寶都街道三和社區被國家減災委員會、民政部聯合表彰為「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    昌樂縣寶都街道三和社區建成單體住宅樓275座、多層住宅樓9座,常住居民1082戶、3393人。
  • 南京市應急避難場所已達313處,你家附近有嗎?
    平時休閒、娛樂、健身的好去處,遇到地震等突發公共事件時竟成為人們緊急避難的港灣。近年來,南京市持續推進防災應急避難場所建設,記者從南京市建委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應急避難場所313處。其中固定級以上避難場所53處,有效避難面積約214萬平方米,可供32萬人中長期避難。
  • 市北區中聯運動公園 國標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通過驗收
    市北區中聯運動公園 國標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通過驗收
  • 七裡河西果園鎮南站社區開展青少年禁毒知識講座
    為深入推進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6.27」工程縱深發展,強化禁毒宣傳教育工作,西果園鎮南站社區組織轄區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動的禁毒知識講座此次禁毒知識講座的主題是「健康人生、綠色無毒」,南站社區邀請專題講師為孩子們講授了什麼是毒品
  • 南京應急避難場所已達313處,看看你家附近有沒有
    記者12月11日從南京市建委了解到,通過持續推進防災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應急避難場所313處。其中固定級以上避難場所53處,有效避難面積約214萬平方米,可供32萬人中長期避難。作為今年新建成的固定避難場所,校園內可用於應急避難場所的面積約13000平方米,可滿足3500多人避難要求。據介紹,項目實施過程中,結合學校原有功能進行應急避難設施設計,構建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活安全、有效覆蓋的應急避難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