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父親孜孜不倦地教導,使我懂得了5個做人做事的道理

2020-12-14 行者聊電影

2020年6月21日,父親節之際,各位父親均可享受一份大禮:夏至牽手日環食,甚至有乘客在飛機上拍攝到了日環食全程,非常難得一遇的天文奇觀。光芒萬丈的太陽,變成了一個圓環。本次日環食非常接近全食,也稱為「金邊日食」。

日環食、金邊日食

如此意義非凡的父親節,也讓我想起父親對我孜孜不倦的教導,無論是做人做事,還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父親的言傳身教,使我懂得了5個做人做事的道理,這些道理都讓我在今後的職場中,受益匪淺。

行者說職場父親的照片

01身外之物,分文不取

父親是一名地道的農民,也是一名木匠,讀書雖不多,但為人正直,頗受大家敬重。自我記事起,每每與父親一起出門,路遇鄉親時,他們總會主動與我父親打招呼,親切地叫我父親一聲:管師傅。父親禮貌地回打招呼之際,我心裡也是樂滋滋,父親是我的驕傲。

父親曾經做木匠時用過的工具

由於父親的木匠工作性質,需要到被僱傭的鄉親家修理門窗、桌椅、柜子、木床等工作,有的是從0到1製作,有的是修補。經常有鄉親因為農活要幹,全家人去田地裡幹活,留我父親一個人在鄉親家工作。父親教會我的第1個道理:不管有無他人管理、監督,不是自己的東西,身外之物,分文不取。作為手藝人,重要的是身正、誠信。就算有時候被僱傭的鄉親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測試,「錢財外露」,我父親也定然不會有私心。

自我開始工作以來,作為管理者,因為工作的權限,可以決定與一些供應商合作。籤批過不少的採購單、報銷單,以及對外的項目事宜,時常謹記父親的教導,從不為身外之財而蒙蔽。就算是受到供應商的誘惑,也會與之溝通,講明原則:若有議價空間,請逐步降價之,同時保證質量和交期。我的工作做好了,老闆自會獎勵我,與之合作是公司的平臺,不是我個人的魅力之大。婉拒的次數多了,供應商們之間也會相互傳遞,知道我的秉性,客套之類的,也就免了。工作起來,我也自然身正不怕影子歪。也能經受得住公司的財務審計

莫執著於身外之物

02一山還有一山高

父親對我的嚴肅管理,從我小時候起就已經開始了,也是有目共睹的。兒時因為我的好強性格,多與村裡的小孩進行摩擦與打架。一半是因為自己年長一兩歲的優勢,另一半是我的性子有些急。孩提時,我每每打完了別的小孩,回家就是被我父親一頓胖揍,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被細細的竹條抽成一條條的血印,半個月都無法正常洗澡。父親教會我的第2個道理:別以大欺小,以強欺弱,一山還有一山高。

自畢業工作以來,我一直是從事人力資源全盤管理、戰略經營管理工作,無論自己從0到1建立公司人力資源體系,還是廠報,或者績效管理,企業文化建設等,雖是主導者,但不會貪功於自己一人,也會向跨部門的同事請教,與本部門的下屬溝通,同老闆呈報,聽聽他們的建議,同樣一件工作,不同的角度,看待的東西會不一樣,理解也會不同。從某個點來說,同事們也會比我更專業,三人行必有我師,博採眾長,彌補自己的短板,一山還有一山高,群策群力,受益無窮。

一山還比一山高

03莫欺少年窮,人貴有志

早些年的農村,偶爾會有一些少年模樣的,流浪到村子裡。別人家有用土狗或者大聲呵斥流浪人員的,而父親時常會盛一些大米給少年,並勸導他們能自食其力。雖然那時我們家境也不太好。父親教導我的第3個道理:莫欺少年窮,人貴有志,有志者事竟成。

本人在工作時,曾經管理過40多人的團隊,涵蓋80後、90後、95後的年齡階段。不同年齡階段的同事,對待工作的態度與思考,真的不一樣。80後已步行40歲,90後已年過30歲,95後已到成家之時。雖然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在外工作也都不容易,有的人是小白期剛過不久,未到轉正時,我也時常指導他們工作的細節與工具本身的使用等,引導他們不光要明白所以,還要明白之所以,凡事多保持獨立思考的習慣。我有自知之明,雖然目前他們有的是我的下屬,但也不能用短視的目光看人,每個人的命運,都前途無量,都會有拐點、機遇到來的時候,說不定今日的下屬成為明日的領導,不能以目前的情況,為難他人等。莫欺少年窮,有志者事竟成。

莫欺少年窮

04做人不能只顧眼前,要著眼於長遠

父親除了自己是木匠,有一技在身,也要求我多考一些證書,證明自己的能力,技多不壓身。因為我的讀書緣故,早年父親與母親,受過很多累,借錢交學費是常有的。有一次,為了向一位遠房的親戚借錢,父親半夜三更,挑著百來斤自家種的桔子,步行3公裡去親戚家。最後,借錢雖不如意,但父親還是將那挑去的桔子,悉數給了遠房親戚。父親教導我第4個道理:做人不能只顧眼前,要著眼於長遠,這次沒借到,或許下次有其他事情可以幫到我們。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不能埋怨他人。

有次與父親聊起工作之時,父親教導我,隨著年齡的增長,工作機會亦將會相對減少。不如一技在身,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進行深造,例如考取某方面的證書來證明自己,對找工作來說,也是一種資本,也是讓老闆認可你的一種方式之一。不能因為目前的工作崗位還過得去,就自我滿足,要與時俱進,著眼於長遠。今年的這場疫情時期,給了「裸辭」的我一陣警醒,還好在職場中,早年就布局,成為人力資源領域的實戰者,無論是工作之餘得心應手,還是兼做自媒體的職場領域,都有乾貨在身。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只顧眼前

05路要靠自己去走,沒有人會陪你一輩子

父親教導我的第5個道理:路都是要靠自己走出來的,沒有人會陪你一輩子但要感恩陪你一陣子的人。

這些年的職場走來,感恩一路遇貴人相助,加上自己的努力,還算順利,崗位至總監級別多年。幫助他人,也被他人幫助。職場的黃金時間畢竟也就20年左右,如同乘坐列車,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時間與時機一到,各奔目的地。未來之路,還很長,養成職場的規律時間,自律自己,無論創業,還是兼職,都要靠自己摸索前進。踏步遠方,不忘初心。無論生活之路、工作之路,到向何方,都要靠自己去「闖」,一切在於自己的努力與選擇。在路上,感恩一路陪伴我的家人,只為溫暖我的人。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感恩父親,一直以來不求回報的付出,在此,祝我最敬愛的父親:節日快樂!因為您的教導,使我在無論生活,還是工作職場中,都受益匪淺。

最後,祝福天下所有的父親,節日快樂,健康幸福!一首張也演唱的父親送給您們!

我是@行者說職場,分享職場點滴故事和管理乾貨,我有話說。本文由@行者說職場原創,歡迎關注我,帶你一起長知識。共同探討職場領域話題,享受進步的喜悅,創作的樂趣。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若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刪除之。

相關焦點

  • 做人做事,務必要懂這3個道理!(受益終生)
    做人做事有智慧,不忘本初得始終。在為人處世中,內心保持流水般澄澈,明白做人的原則和底線,在與別人打交道中,別忘了常懷一份善意,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素養。為人一世,要懂得這個三個道理,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好運,讓你在人生路上越走越順。01做人,心存善意,是最好的通行證。
  • 父親的教導:說話要懂得有分寸感,否則人生會毀在一張「破嘴」上
    找我分享你的故事,點擊右上角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往往不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的人,即使工作能力再強,也很難受到重視。每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多時候總會遇到一些失敗和挫折。有的人在遇到失敗和挫折的時候,會懂得反思自己,讓自己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但是卻有的人,總是喜歡把自己的苦惱掛在嘴邊,逢人就說,說話完全沒有分寸感,口無遮攔,這樣會讓人對你產生厭煩感。
  • 安徽省兒童醫院裡的「師徒情」:一個毫無保留地教導 一個孜孜不倦...
    在安徽省兒童醫院康復醫學科,也有這樣一對毫無保留教導、孜孜不倦學習的醫者「師徒」。「『無怨的付出,無悔的奉獻』——這是每位兒科醫生心中的信念,童主任教導我如何行醫,更教導我如何為人。」安徽省兒童醫院康復醫學科住院醫師規培學員唐慶凱說道。27歲的唐慶凱,是安徽醫科大學2017級兒科學專碩在讀研究生,三年前,安徽省兒童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童光磊成為他的導師。
  • 一個故事告訴你:做人做事,懂得「知止」,是一種極高的人生智慧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認為,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得到全部的好處 ,這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知足常足,知止常止」的道理。所謂「知止」,簡單理解,就是適可而止的意思。以下分享的一個故事告訴你:做人做事,懂得「知止」,是一種極高的人生智慧;看完這兩個故事,我才明白:有一種極高的人生智慧,叫懂得「知止」。
  • 那些年,父親教導我的日子(下)
    我哥哥已經進了巴富街中學,是官校。我父親卻需要帶著我到處奔走,找一間願意收留我的私校。第一所就是培正中學,當然這是名校,不容易考取。培正中學校長是林子豐博士,很懂得辦學,他曾經邀請父親到培正任教,父親婉拒了這個邀請,但也因此結識了林校長和他的秘書長林雁峰。因為這是最後一次的機會了,我為了準備入學考試,花了不少時間,破釜沉舟,終於考上了培正,但我也不排除林雁峰老師幫過忙。
  • 孩子做錯事,父母講道理適得其反,通過3個案例,了解教育的本質
    很多時候,孩子犯錯,父母苦口婆心地講道理,講了很多次,孩子不但不聽,還有了逆反心理。下面大家一起看三個案例:第一個案例:孩子做錯事,媽媽喋喋不休前些日子,我在肯德基用餐時見到了這樣一件事: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把飲料灑在了衣服上,然後媽媽不停地指責孩子,說著諸如「你都已經5歲了,這點事都做不好,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平時告訴你很多遍要用雙手拿飲料,怎麼就記不住呢?」之類的話。
  • 孩子做錯事,父母講道理適得其反,通過3個案例,了解教育的本質
    下面大家一起看三個案例:第一個案例:孩子做錯事,媽媽喋喋不休前些日子,我在肯德基用餐時見到了這樣一件事: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把飲料灑在了衣服上,然後媽媽不停地指責孩子,說著諸如「你都已經5歲了,這點事都做不好,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平時告訴你很多遍要用雙手拿飲料,怎麼就記不住呢?」
  • 丘成桐:那些年,父親教導我的日子
    我在數學上或有異與同儕的看法,大致上都可溯源於父親的教導。我在這裡述說我少時的經歷和當日父親教導我的光景,或可作為諸位的一個參考。我出生不久,與父親合影,攝於汕頭我父親丘鎮英在廣東省的蕉嶺縣長大,蕉嶺縣是一個比較偏僻的小縣,毗鄰的梅縣則為大縣。兩縣居民以客家人為主,我母親是梅縣人,所以我們家中以客家話交談。
  • 為人理性、廢話很少的星座,懂得沉默是金的道理
    文 | 老 妖生活裡,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很理智的人,他們不會長篇大論講道理,大多數時候都能夠保持緘默,幾乎不隨意出風頭。他們明白什麼沉默是金的道理,不講廢話,但開口卻總是一針見血,就像下面這幾個星座的人一樣。
  • 魯子問:跟著《小王子》,學英語、學做人做事(老師轉給家長)
    名著之所以著名,在於講清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與方法。名著是人類先進文化的結晶,是文化傳承的核心,是學習做人做事的不二法門。那麼,我們如何學會做人做事?一般而言,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學會很多道理,尤其是讀中外名著。讀中文名著,做中國人,做中國事;同時要讀英文名著,做全球人,做世界事。無論做人還是做事,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是基礎。讀英文名著,還能提高英語能力,可謂一舉兩得。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如何通過閱讀《小王子》,學會做人做事。
  • 我們懂得很多道理,卻活得很沒有道理!
    聽了太多太多的道理,也懂得很多道理,也可以說得很頭頭是道,但是還是沒有辦法過得很舒適。講講我自己的事,因為某些原因,離開天才他爸團隊。那段時間很抑鬱,沒有感受到價值,沒有看到未來,一切都很迷茫,感受一切都是冷的,連從七樓上往下跳的想法都有。(寫在這裡,謝謝支持自己的恩人。)
  • 這5個壞習慣,最容易讓孩子有樣學樣,父親千萬要改正
    每一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這張白紙日後如何書寫一半在於孩子自己一半則在於家長的教導。作為父親,一定要嚴格的約束自己的行為。把孩子生下來之後,父母就要負責任,既然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孩子,那麼就一定要嚴格的要求,自己千萬不要有以下五個習慣。
  • 赫行明師∣孜孜不倦學者路 矢志不渝教改人——九年級數學教師範貴志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他是一個嚴格的班主任,卻又不失慈父般的溫柔,他也是一個嚴謹的教學者,卻又讓學生在笑聲中牢記知識,他是初三(6)班全體學生的良師,更是益友,他就是範貴志老師。他總是比學生來得早以督促學生讀書,他總是與學生同甘共苦,操場上總能見他陪學生跑步的身影,他以自己幽默風趣的講課方式,讓學生理解了一個又一個知識點。
  • 遇見慈祥的父親,教會我不少做人的道理!
    我的父親是個老實、本分、性格溫和的人,很少與人發生矛盾和爭吵。小時候因為我的調皮被母親鞭打,都是父親阻止了母親,把我拉到他的身旁護著我,他經常對母親說:孩子,教育會比挨打要好得多!因為父親的慈祥,我從小就跟父親比較親切,常常像個小跟班一樣跟隨在父親身後,而父親通過他的一言一行,也教會我不少做人的道理!有一年正趕上播種時期,可是卻好久沒有下過雨,鄉親們只能到很遠的水渠道那裡放水,可是隔自己的田地都好遠,要白天黑夜的守著,才能到達自己的田地裡。
  • 笑談做人做事與規則
    笑談做人做事與規則 厚道地做人 文學史上有這樣一則佳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一次向道林禪師請教什麼是俄法大意。樣師只回答了8個字:「諸思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聽了有點不屑地一笑:「這樣的道理,3歲的孩子也說得嘛。「禪師嚴肅地回答:「3歲的孩子說得,80歲的老翁卻不一定行得。「白居易聽後不由心下服膺,並有所感悟。 這則軼事在提醒人們:做人的道理不難聽到,也不難理解,但要真正躬行實我卻絕非易事。炎黃子孫尊稱為聖人的孔子對此就感唱不已,他說:「如果說學問知識,我已差不多了,但躬行君子,我還沒做到。
  • 辜振甫之子辜成允:我從沒想過要接父親的班
    「最大的變化是,不再推行父親時代的高福利制;通過重新設立的績效考核,實施多勞多得。這對一個老舊的公司,很多老同事心態上沒有辦法適應,所以我受的壓力非常大。」  2005 年,辜成允失去了最堅強的後盾——父親去世了。但改革沒有停下來。「最多的時候,同時有七八個水泥廠廠長甩手不幹。」那段時間,辜成允時常流著淚去和臺泥元老們溝通、交涉。
  • 馬東敏向母校捐贈1億元 感謝父親教導
    馬東敏向母校捐贈一億元 儀式上特別表示感謝父親教導9月16日,百度董事長特別助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1995年,馬東敏與同在美國留學的李彥宏相識,並於當年結婚,5年後參與了百度公司的創立,並與李彥宏一起打拼至今。馬東敏在發言中表達了對母校的感恩和難忘之情,「我在中國科大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讓我收穫了一生中最寶貴的知識財富。所以今天我一定要回饋母校,回饋少年班,這是我一生的榮譽。
  • 父親節,我用一句感恩的話語送給父親最真摯的祝福|30歲讀懂父愛
    ——高爾基對於這段話,年少頑劣的我不曾讀懂「父愛」這部巨著所蘊含的意義是什麼。直到看著滄桑面容佝僂脊背正在慢慢步入年邁的父親,我才開始有所讀懂父愛所蘊含的意義。父愛對於年少輕狂叛逆的我們來說,一個嚴肅的眼神便會心生怯意想要閃躲,一句嚴厲的話語便會唯唯諾諾不敢面對,就算再頑劣,在面對父親的時候也總會安靜不再吵鬧,但嚴厲的父愛卻無時不刻的在諄諄教誨我們如何做人做事的方式和道理。父愛對於成家立業的我們來說,是無聲無息的靜看,也是背後默默支持的繼續付出。
  • 父親節——我要聽父親的話
    通常,在我們的印象中,在一個家庭裡,相對而言,父親的話是比較少的。因此,在孩子的心中,父親是比較有權威的。因為父親話不多,顯得比較嚴厲的樣子,讓人心生懼怕。既然父親的話不多,因此,當父親開口說話的時候,我們就要珍惜,認真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