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認為,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得到全部的好處 ,這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知足常足,知止常止」的道理。所謂「知止」,簡單理解,就是適可而止的意思。以下分享的一個故事告訴你:做人做事,懂得「知止」,是一種極高的人生智慧;看完這兩個故事,我才明白:有一種極高的人生智慧,叫懂得「知止」。
來看這個故事:
有一個獵人,在森林裡設下了機關捕捉火雞,他在火雞經常出沒的地方,放了一個箱子,在箱子外面和裡面都撒上了火雞愛吃的玉米。箱子有一個門,門上繫著一條長繩子,一旦火雞進入箱子吃玉米時,他只要一拉繩子,門就會關上,火雞就會被捉住。
一切安排就緒後,獵人捏著繩子,遠遠地躲在在草叢裡,耐心地等著火雞進入箱子。他原本的計劃,是捕捉十隻火雞。事情進展得很順利,十隻火雞很快就進入了箱子,可就在他準備拉繩子時,有一隻火雞卻跑了出來。
「還是再等等,等到它再進去,我再拉繩子。」獵人心想。可是,就在他等待的過程中,又有兩隻火雞跑了出來,現在箱子裡只剩下七隻火雞了。
「看來,今天不可能捕到十隻火雞了,我還是等到有九隻火雞在裡面時,就拉繩子吧。」獵人主動降低了自己的目標。可就在這時,又有三隻火雞跑出了箱子,箱子裡只剩下四隻火雞了。
「唉,運氣真不好,看來捉九隻火雞都不可能了,我就等到有七隻火雞就拉繩子吧。」獵人再次降低了「目標」。但是,就在獵人調整完目標以後,箱子裡剩下的四隻火雞也都吃完玉米全部跑出來了。結果,獵人這一天一隻火雞都沒有捉到。
回到家裡後,獵人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了妻子,妻子大罵道:「你真是太貪心了!假如箱子裡有九隻火雞時,你拉繩子,就能捉到九隻;有七隻火雞時你拉繩子,就能捉到七隻;有四隻火雞時你及時拉繩子,那也能捉到四隻。可你就是太貪婪了,不懂得知足,這才一隻也沒有捉到。」
獵人的妻子說得很有道理,這個獵人就是因為不懂得「知止」的人生智慧,才會一無所獲。其實,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犯這樣的錯誤,他們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被名利之心所控制,一條道走到黑,從來都不懂得「知止」,最終反而毀掉了自己的人生。
須知,「知足常足,知止常止」,該收手時就要及時收手,學會見好就收,才能提前規避未知的風險,才能在相對滿足和絕對追求之間重建一種平衡。人不可能無欲無求,但是若懂得「知止」,能夠及時收手,滿足已經得到的,就可以減少欲而不得的焦躁和空虛。
所以說,在人生旅途中,每過一個時期,或者每走完一段路程,我們都應該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身後,看看自己還能不能走回去,或者乾脆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問一問自己:我到底要走多遠?我到底是要去幹什麼?只有經常這樣進行反省,我們才可以放棄對名利的過分執著,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而後悔,也不為得不到的東西而煩惱;我們也才能用一種超然的心態對待人生中的一切人和事,在萬丈紅塵的誘惑中神凝氣靜,既能合理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又能堅守住自己內心世界的精神家園,而不是被欲望的深淵所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