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文主題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揭露了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強烈不滿。
二、生字
1、本篇課文要求會認13個生字:舊、餓、卷、掙、幾、燃、焰、蠟、燭、富、晃、劃、噴。
2、本課要求會寫13個字:柴、冷、舊、裙、憐、餓、乎、焰、蠟、燭、富、訴、離。
3、本課有4個多音字:掙、幾、晃、噴。
三、理解詞語
1、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討人喜歡。
2、哆哆嗦嗦:因受外界刺激而身體不由自主地顫動。
3、暖烘烘:形容溫暖宜人。
4、精緻:精巧細緻。
5、閃爍:(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
6、唯一:只有一個的;獨一無二的。
7、慈愛:(年長者對年幼者)仁慈而充滿憐愛之情。
8、強烈:極強的;力量很大的。
四、作者介紹
安徒生
丹麥作家,被譽為「現代童話之父」。
他出生於丹麥的歐登塞城。
父親是一個窮苦的鞋匠。
安徒生幼年未受到過正規學校教育,為追求藝術,他14歲獨自去哥本哈根,在劇院裡打雜。
後來經過自己的刻苦努力,他考入哥本哈根大學,並最終成為作家。
主要作品有《醜小鴨》《海的女兒》《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
五、課文解析
1、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
環境描寫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烘託出小女孩的可憐和孤獨。
2、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夜——大年夜。
此處的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
「大年夜」點名了故事發生的時間。
3、她穿過馬路的時候,兩輛馬車飛快地衝過來,嚇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隻怎麼也找不著,另一隻叫一個小男孩撿起來拿著跑了。他說,將來他有了孩子可以用它當搖籃。
作者花費這麼多筆墨寫那雙鞋是為了突顯出小女孩家境的貧寒——冬天裡連一雙自己的鞋都沒有。
4、小女孩只好赤著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
「紅一塊青一塊」說明小女孩凍得不輕,處境極其悲慘。
5、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
這句話讓我們體會到「人情之冷」——小女孩這麼可憐,卻沒有任何人同情她,幫助她。
6、她在一座房子的牆角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
「坐」「蜷」「縮」這些動詞形象地寫出了小女孩忍受寒冷的樣子。
7、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終於」一詞說明小女孩經歷了內心的掙扎,猶豫了許久。
8、唯一疼她的奶奶活著的時候告訴過她:一顆星星落下來,就有一個人要離去了。
這句話暗示了小女孩的死,也預示著在下一次小女孩擦燃火柴時,看到的將是奶奶。
六、課後習題
1、朗讀課文
本文主要寫了小女孩見到的美麗幻象和遭遇的悲慘現實,朗讀描寫美麗幻象的部分時,聲音要上揚、有力,語速加快,以表現小女孩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讀幻象破滅後的現實部分時,語速要變慢,語氣深沉壓抑,以表現小女孩的失望與惆悵。
2、小女孩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後看到了什麼,表達了她怎樣的願望?
3、和同學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說說你的感受。
我對小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赤腳賣火柴的部分印象深刻。
大年夜本是一家人歡樂團聚的時候,而小女孩卻為生活所迫,獨自在又冷又黑的街上賣火柴,她的生活太悲慘了。
與小女孩相比,我們真是太幸福了。
我想,我們在同情她的同時,更應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謝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