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花教薩迦派與「道果法」,先修善,再破我執,除一切見

2020-12-16 普通人看世界

薩迦派是藏傳佛教中一度十分興盛的教派。因為它的主寺在後藏薩迦地方,所以就稱薩迦派,薩迦就是灰土的意思。薩迦派寺廟牆上常刷塗紅、白、藍三色條紋,俗稱花教。該派的發展與衰落與元朝政權的興亡密切相關,在歷史上曾起過獨特的作用。

薩迦派大致始於公元11世紀後期,創始人是貢卻傑布。其時西藏地區經濟、文化都有了新的發展,前弘期所傳的密教經典和宗教儀軌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一些遠見卓識的佛教大德們開始重新翻譯大量佛書,新密咒的翻譯傳播也日益興盛。貢卻傑布眼光不凡,首先在經濟上採取了改革措施,推行初具雛形的封建農奴莊園制。在宗教上貢卻傑布也胸懷遠大,廣學新密教法,在義理上另立宗門,創立了所謂「顯密兼攝,完滿具足,而無錯謬之道」的道果法和一整套宗教儀軌。1073年貢卻傑布創建薩迦寺,薩迦派正式形成了。貢卻傑布的兒子貢噶寧布在宗教義理、修持方面自成一派宗風,薩迦派在他手中得到興旺發展,所以薩迦派後世尊貢噶寧布為薩迦一祖。

薩迦派真正在政治上獲取重要地位和在社會上廣泛傳播應算在四祖薩班和五祖八思巴時期。

薩班的佛學造詣很是精深博大,通達大小五明,著述達19種之多,如《三律儀論》、《正理藏論)、《薩迦格言》等對藏傳佛教和藏族文化發展影響很大。公元13世紀30年代,蒙古統治者舉兵西徵,作為穩定後方的措施,元太宗窩闊臺的兒子闊端派大將達爾汗臺吉多達率軍入藏,鞭影起處直卷到熱振寺一帶。多達入藏,了解到西藏政治權力與各教派寺廟緊密相聯的特點,便向闊端建議,選用當時實力較為雄厚的薩迦教來維持在西藏的統治。於是闊端向薩班提出邀請。

薩班本人則協調各派勢力,充當西藏地區的代表人於1247年到涼州與闊端見面會談。經過妥協後,元朝統治者在西藏以薩迦派為代理勢力建立了一整套的統治體制。因而薩班在西藏劃歸元明統治的過程中可謂作用巨大。

薩迦五祖八思巴是薩班的侄子,談判時即已隨薩班到涼州1251年薩班歸寂,八思巴繼承了他的地位。八思巴對元帝的影響極大,這方面在整個藏傳佛教史上也難以再找一個可相提並論的人物。

薩班在世時八思巴已深受元朝王室的信任。八思巴的道法很高明,1253年,忽必烈親自請他為自己授密教灌頂。1260年忽必烈即位後,封八思巴為「國師」,並賜玉印。後又封為帝師,開了授封帝師的先河。帝師的權力很大,掌管全藏的宗教事務,同時還對藏區長官的任免有建議權,所以八思巴可以說是元王朝的一個顯赫的政治人物。

思巴在文化上貢獻也很大。1269年,他奉忽必烈的詔請創製「蒙古新字」,被加封為「大寶法王」。後來,八思巴又進言忽必烈,請求元朝中央免除西藏寺院的一切賦稅負擔,驛使、官兵不要沿途住宿寺院,都得到忽必烈的認可。此舉對於藏區佛教文化的發展作用極大。同時,元朝統治者對藏僧大加賞賜,僧侶官員中貪汙盛行,元朝國庫入藏幾達半數,對內地危害程度很深。

薩迦派教法的核心是「道果法」。道果法的修持此處略去不談,以下是道果法的理論路線,歸結為「首應破非福,次則破我執,後除一切見,知此則為智」。

首應破非福。道果法首先從輪迴因果觀出發,說明人身十分難得,獲得各種善報更是難得。因而修道之人首先要修福報,即行善積德尊佛累功等等,如此則須破除一切惡念,禁止所有惡事。這樣破非福後,至少可以保證來世不入惡道,而生入善道(天、人、阿修羅)中,可以繼續修道。

次則破我執。「破非福」雖然可以保證來世不受苦楚,但畢竟屬於有為法的範圍,可得則可失,並不是根本的解脫境界。所以修福修到了一個限度,就應該追擊苦惱的根源。這個根源就是「我執」這個妄念,認為真有一個我存在,不知人身、意念等等都不過浮雲過客,反而執著不放,對外物追逐不休,自然墮入無邊苦惱之中。斷除「我執」,就去掉了苦惱之源。這是除我相的工作。

後除一切見,知此則為智。以上的諸種見解雖然正確,但畢競是針對煩惱的狀態而說的,如果真正解脫了話,那麼連什麼「破我執」之類的見解也是空穴來風,水花鏡月,不足為憑了。這就是說,一切見解都是針對當事人的狀態而建立的理論。好比對病開方,病好了,方子也即棄捨不用。當事人離開了煩惱的狀態,一切見解自然隨之消解。所以修法之人破我執必須破得乾淨,隨之一切正見邪見都如冰釋雲開。無所執著,這樣就可能達到涅槃的妙境。

薩迦派的佛教思想具有明顯揉合雜成的特點,論其來源有中觀自續派、中觀應成派、唯識相實派、唯識相假派等多種源流,論經典則有《華嚴經》《楞伽經》、《究竟一乘寶性論》、(密集法》、《喜金剛法)等,多種顯密經典。薩迦派佛教思想超越門戶之見,博採眾長自成體系的特點,可以看作是佛教藏化的重要表現。

元朝中期以後,蒙古皇室統治力量逐漸削弱,薩迦派內部爭權奪利之風盛行,其勢力逐漸衰弱微。不久,噶舉派的帕木竹巴勢力取而代之,掌握了藏區的政教大權。但薩迦派的教法並未因此煙消雲散,相反沿襲至今不衰。

相關焦點

  • 藏傳密宗之薩迦派及其「道果」法
    另外,薩迦寺的牆上刷紅、白、藍三種顏色,不少學者以此為由在自己的著作或文章中,將薩迦派俗稱為「花教」,這種稱呼極其不妥。  十三世紀,薩迦派受到元朝中央的冊封和支持,在西藏第一次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權,從此西藏正式納入祖國版圖。薩迦派的勢力也因此而遍及整個藏族地區,元末明初,薩迦派的法王權勢被噶舉派奪取,其實力逐漸衰落。
  • 薩迦派
    薩迦派中的「薩迦」 (sa-skya)藏語意為灰白色的土地。因北宋熙寧六年(1073)昆?袞卻傑波(1034一1102年)在後藏薩迦縣薩迦寺弘法,故名。薩迦派有血統、法統兩支傳承。元代以後,薩迦派內又出現俄爾、貢噶、察爾3個支派。此外,薩迦派的重要寺院還有四川德格的貢欽寺,青海玉樹的結古寺、稱多縣的示藏寺,西藏林周的那爛陀寺,今錫金境內的結蔡寺等。
  • 會議|菩提道果:薩迦派文本、教法與歷史
    2019年5月30日,由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主辦的「菩提道果:薩迦派文本、教法與歷史」學術研討會暨《明代漢譯藏傳密教文獻研究》(安海燕著,中國藏學出版社,2019年)新書發布會在清華大學凱風人文圖書館召開。
  • 藏傳佛教各教派教育的形成和發展——薩迦派
    到13世紀中葉後,在元朝中央的極力扶植下,薩迦派掌握了全藏的政教大權。為了適應當時社會政治、經濟地位發生變化的這一需要,他們在宗教傳承關係上由家族傳承變為師徒傳承。薩迦派的主要教義是顯密兼攝,完滿具足,而無謬之道的道果見教法。 薩迦派至之薩迦四祖為止,在此之前,僧人也可以娶妻生子。
  • 薩迦派的特點
    所以薩迦教法的特點,就是融有噶當的教授從顯入密,本派有名要門《道果》就是以顯教打基礎,以密法為究竟的法門。根據眾生的根器說法,極重修道的次第。在見上先以小乘的出離,大乘的唯識中觀之見,然後再導入密乘的最高之見--輪迴涅磐無別見;在修法上也是先修顯教的修心和止觀法門,然後是入密法的生圓二次第。在行持上極重律戒也是從小到大。《三律儀辨別論》就是薩班提出來的。
  • 山西風物:「花教」是最早傳入五臺山的喇嘛教
    喇嘛教是源於西藏神教,是巴思教與印度佛數——密教相融合的一種宗教。當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初期,唐天寶六年(747年),有印度那爛陀寺高僧蓮華生來至西藏,弘揚中論,盛唱密教。其形式接近西藏神教,所以二教逐漸融合形成了西藏化的佛教——喇嘛教。
  • 藏傳佛教薩迦派五大名僧,認識三個才算了解佛教精髓
    梵林金剛杵他曾跟隨卓彌·釋迦益西、瑪譯師、哇日譯師、布尚譯師等許多大德上師,親嘗法味甘露,學習以「道果論」為主的新譯密法。他身著白色法衣,是薩迦「白衣三祖」之一,著有《喜金剛續第二品註疏一太陽光》、《入菩薩行論詮釋》、《人法之門》等多種論著。扎巴堅贊薩迦·扎巴堅贊,中國藏傳佛教僧人。薩迦派五祖中之第三祖。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從絳賽達瓦堅贊受梵行近事戒。二十六年,聞習二十律儀和蓮花修行法。
  • 【修持之解】「見思」二惑皆破即可見性入道
    修持之解(一)分別、執著、取捨心仍堅固者,為「見惑」未破故,對治之法除座上修定外,座下修慧尤為重要!我見、是非、取捨心仍堅固者,為「思惑」未破,對治之法除座上觀假觀空之外,座下修慧時應在日常中常與「自我」逆,在事事物物現前時,每有自我「習性」翻動、取捨時需當下凜覺,以「不取不舍」之心歷境煉心。
  • 農曆十月五日 薩迦派第五代祖師八思巴誕辰
    薩迦寺八思巴大師坐像(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曹立君) 2015年11月16日,農曆十月五日,薩迦派第五代祖師八思巴誕辰紀念日。乃西藏喇嘛教學僧,為薩迦派第五代祖師。 八思巴出生於薩迦派之一族,十五歲為元世祖忽必烈授戒,並成為宗教顧問。十七歲時,被臨終的薩迦班智達任命為自己的法位繼承人,即薩迦寺住持和薩迦派教主,薩迦班智達去世後,八思巴開始擔任薩迦寺住持和薩迦派教主職位,成為薩迦派第五祖。十九歲時以佛教觀點批判老子化胡經,論破道士。
  • ...勾招法界一切福氣命力,猛烈加持財運事業順緣成就,殊勝法寶僅三...
    通常認為,寧瑪派最殊勝的教法是「大圓滿」,噶舉派最出名的是「大手印」,薩迦派以「道果」聞名於世,格魯派以「大威德」廣受讚嘆,而覺囊派最完整的傳承則是「時輪金剛」。「時輪金剛」的淵藪,源自釋迦牟尼佛應香巴拉國月賢王之請,在印度南部吉祥山聚米塔裡的親授。
  • 佛說:一心正念速得道果,莫生慢心,把眼前事做好才好做未來事
    注茶半託迦回答:「像我這樣的愚笨之人,怎麼能加入殊勝的佛陀僧團呢?我甚至連最簡單的偈頌也記不住,每個人都知道我愚笨無比。」半託迦說:「習學佛法不分高低種姓、貴賤和智力高下,最重要的是遵循佛陀原教義,並付諸實踐。如果你真心誠意地想成為僧人,那麼你就能做到。」
  • 修行,到底是先修善,還是先修德?
    比如前幾天有人問我:修行,到底是先修善呢?還是先修德?他說他已經修了五年多,但是修來修去,越修越糊塗。開始的時候,還主動做點好事,打打坐,看到別人困難,也主動去幫助別人。但是,經過幾年的修行,他發現,有很多人就專門利用自己的這一點,來「坑」自己。對於他的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也都遇到過。包括雲來自己,也遇到過。
  • 明代西藏歷史 _文史_中國西藏網
    1370年河州地區的故元吐蕃宣慰使何鎖南普降明,明太祖派人深入烏思藏地區招撫政教首領,1372年薩迦派的故元攝帝師喃加巴藏卜等歸降明朝,並帶領六十多人赴南京朝見了明太祖。哺加巴藏卜被明太祖封為「熾盛佛寶國師」,他還先後兩次向明朝舉薦故元的藏族舊官一百多人,他們都受到明朝的封賞。
  • 明代西藏歷史_文史_中國西藏網
    1370年河州地區的故元吐蕃宣慰使何鎖南普降明,明太祖派人深入烏思藏地區招撫政教首領,1372年薩迦派的故元攝帝師喃加巴藏卜等歸降明朝,並帶領六十多人赴南京朝見了明太祖。哺加巴藏卜被明太祖封為「熾盛佛寶國師」,他還先後兩次向明朝舉薦故元的藏族舊官一百多人,他們都受到明朝的封賞。
  • 西藏薩迦派與大黑天的淵源
    2010年12月28日,藏曆11月23日,是西藏薩迦寺冬季大黑天法會開始的日子。這天一早,全體僧眾在天井持法器,戴法帽,誦經,準備迎請大黑天護法神。早在阿底峽大師來到西藏時,看到薩迦奔波山上有兩頭野牛,曾預言說:「將來會有兩位大黑天在此建功立業」。大黑天護法神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期已見記載,後為那蘭陀寺最大的護法神王。大黑天護法的極密法本由龍樹上師傳播,到大譯師仁欽桑波從印度金剛座迎請到西藏後,傳入薩迦昆氏家族。大黑天為八思巴的內屬之神。
  • 微視頻 | 破見思惑 證一切智
    ●破見思惑之後,就證得一切智。證分兩種,一是理證,二是事證。理證就是理上見惑破過去了。什麼叫一切智呢?就是你觀察一切法,都能看到它的本來面目。我用這個比喻,你看到一支筆的本來面目是空的,然後你接下來看一切法本來面目都是空,這就是一切智了。然後在事相上你能證得一切智,事相上的一切智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