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資問題,有時候不僅僅困擾著你自己,甚至還困擾著其他人。——羅sir
小李最近找我吐槽,「這幾天公司進新人總會明裡暗裡跟他聊工資問題,這個問題剛開始問還很耐心的解釋,後面也懶得向新人解釋,但也因此得罪了很多剛進入公司的新夥伴,我現在都快崩潰了。」小李說。
小李是我們新夥伴熟悉公司的「第一站」,因此難免會有許多新來的小夥伴找小李詢問公司的「錢景」。小李的煩惱,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過這種階段。
面對這種尷尬卻又不怕冒犯同事的「新人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回答才算得體恰當呢?
01
搞清你公司的薪酬制度
其實說到底,薪資是否要講出來,這個還是看公司的薪酬制度的。有些公司是講究「同工不同酬」,畢竟人有高低水平各不相同,針對這種情況,公司內部一般都有嚴格的保密協議。
另一種就是「同工同酬」,這種底薪大致都相同,就是提成不同,誰拿的多隻看提成和績效。這種公司一般還會「鼓勵」員工之間互相詢問薪資,因為這種情況下,能夠鼓勵員工多多開展自身「業務」。
總之,同事之間是否應該告訴工資多少,首先要看你們公司的文化;其次就是看你們公司的薪酬體系,是否是「同工同酬」。
這裡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點就是,如果不是公司必要的規定,或者公司確實不願意透露,我的建議是你應該儘可能的把自己的工資透露給同事。
當然,一個前提就是你的工資至少是足夠高的。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提升同事衝勁以及給自己的「權重」加砝碼。
但實際情況就是,大多數公司都不是「同工同酬」的,因為人並不是完全一樣的。
所以,是否要告訴同事工資,我們至少應該看自己的公司薪酬制度如何。
02
把皮球踢給對方
大部分職場人在面對「你工資多少?」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是不能說出來的。
這不僅僅是關乎到你自己的隱私,更重要的是事關公司的人員發展和內部團結。因此,在面對這種靈魂問題的時候,如何回答才能顯得有水準呢?
第一個策略就是,把皮球主動踢給對方。
假設,現在有一位同事問你這個問題,那你則可以回答:「我的工資,也就那樣,馬馬虎虎夠一家人生活還行,你的工資怎麼樣呢?」
你看,你先模糊回答了對方的問題,其次你又反問對方,「那麼你的工資是多少呢?」
這時候,如果同事明白,那麼自然也就知道冒犯了你,也會打個馬虎眼過去。可如果他依然不放,並且說出了他自己工資的具體數額,那麼你也就可以順著他說的這個數字視具體情況去增加或者減少。
如果他業務能力比你強,那麼你就可以回答說,我比要少那麼一兩千元,千萬不要說出自己工資的具體數額。如果你要他要優秀一些,反之就可以說多那麼一兩千元。
把皮球踢給對方,是要告訴對方,你的這個問題很敏感,我不願意回答。可如果對方依然接住了皮球並又給你踢了過來,那麼你就在對方的「皮球」上,上下浮動數值,具體依然要根據你所在崗位的大概工資浮動。
03
強制性轉移話題
這個方法可能是用的最多的。因為沒什麼大的不良後果,既不會得罪對方,也不會冒犯到自己。
在對方問你工資的時候,轉移話題的精髓就在於「假裝自己沒聽到」。你完全可以無視對方的這個話題,然後立馬扯到別的話題上,且一定要稍微深一點,可以讓對方能夠有思考的時間。
例如,在對方問你的時候,你可以假裝思考幾秒鐘,然後問對方「哎,你知道附近有一家中餐嗎?我覺得挺好吃的,要不下次我們去吃吃看?」
轉移話題切忌不要轉移到一些過於看起來莫名其妙的話題上,那樣會顯得很隨意或者很冒犯。同事問你工資多少,你不能一下轉移到「哎,你說這世界上有沒有外星人啊。」
這種轉移話題,就容易顯得過於浮誇,引起對方的反感。
轉移話題,實際上不僅僅是轉移你們之間聊的話題,最好是能夠轉移對方的注意力或者焦點,讓對方不再去想到「問工資」這件事。
這是轉移話題的方法的重要點。
04
與對方講利害
通常,同事問你工資,除了個別喜歡八卦傳播的人之外,一般都是無心或者說純屬好奇這個崗位的待遇的人。
這種情況,如果你踢皮球或者轉移話題呢,可能會感覺到不是特別「對得起」對方。
因此,遇見這種情況的話,那麼「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
我的建議是,與其同事不知道「吃一塹長一智」,不如你主動幫忙,為同事講明這個問題背後的利害。
讓同事得到改變以及長進不說,還能得到同事的好感,自己又避免了這種問題,這樣的好事情難道不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嗎?
對很多職場人來說,每年幾乎都會有一些職場小白進入公司,這種問題一直無法避免。那麼與其無法避免,為何不主動幫助那些「小白們」講明其中的利害關係呢?
「同工同酬」在現實職場中的局限性,薪資透明可能導致的一些問題等等。把這個問題給同事講明白了,收穫一個同事好感不說,還幫同事改掉了這個壞毛病。
儘管「講道理」這件事,在最近幾年被冠上了各種「不良標籤」,但依然有很多人不明白很多道理。
對那些純屬八卦還喜歡到處傳播的同事來說,講道理,自然是無法「說服」他們那顆八卦的心;唯有轉移話題,和踢皮球。
工資這個問題,對很多人而言,在職場問牽涉更多的還是公司管理以及協作,更多人可能並不在意這個「隱私」。
但若是春節回家,問及這個問題,我相信大部分上班族都會認為這是在侵犯自己的隱私。所以,轉移話題和踢皮球這兩個方法,不僅在職場中有效,在春節裡應付長輩、表哥表姐們,照樣行之有效。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專注職場拆解與個人精進,堅信思考是進步的本質,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