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的時候除了簡歷內容要寫得好,突出自己的優勢和工作經驗,在面試的時候更是需要注意和公司人資之間的談話內容,如何應對人資的初次面試,是每位求職者都需要掌握的面試技巧,其中問得最多的就是人資問求職的期望工資時,這個點對於求職者來說是難回答也是一定要仔細回答的,那麼面對人資的提問,求職者該怎麼回答呢?
初入職場,以學習經驗為主
每個在去公司面試之前,都會對自己投簡歷的公司先進行第一步的了解,即使是初入職場的人也會有自己想去的公司。如果面試的時候公司人資聊得還可以,而且覺得公司也符合自己的崗位職責和學習的目的,那麼可以直接說根據公司的規定,按照公司的定價走是沒有問題的,畢竟初入職場,不要以工資作為唯一的判斷條件,要看看公司是否能夠給自己一個機會,是不是能和公司一起成長,這個回答對於人資來說也算是比較標準的了。
但一般情況下人資對於初入職場的新人是有個標準去衡量,比如公司對實習生相同崗位有一套工資標準,對不同的學習的實習生又是另一套標準,總之,人資心裡有底之所以問實習生預期工資,是想試探下他是不是真心實意想在公司工作的,所以直接說按公司定價就可以了。
不想回答問題,以退為進
如果是對職場有一定經驗的老員工,在面試的過程中人資再三談到工資預期的問題,就需要仔細斟酌下自己的回覆是否是合理的。首先如果不想回答,就直接表示自己看中這次機會和鍛鍊,然後聊聊公司崗位的職責和內容,叉開薪資的這個話題,就聊下業務和工作中挑戰。
但是一般的人資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而且他並不會那麼容易就被你的三言兩句就轉移過去,那麼你就要從你的經驗以及你解決問題的能力談起,大家都知道一般公司招聘的崗位都是會附帶工資區間的,但往往開的工資都是區間最低價,最高價只是吸引求職者投簡歷而已,所以回答人資的工資預期需要從實際出發,說出自己心目中能接受的價格就可以了。
直接說出預期,以實際能力為準
很多能力比較強的人其實對自身的認識是很準確的,尤其是招聘的領導層級,那麼在提前了解公司背景的前提下,更會將公司對這個崗位的要求和薪資情況在心裡會考慮一遍,這個時候人資問預期的薪資,其實就是想知道這個求職者對自己的一個態度和判斷是怎麼樣的,如果價格太低肯定是無法突出這個崗位的價值的,太高公司可能又承擔不起,所以需要求職者的工資預期和公司崗位工資相匹配。
但其實求職者還是不能夠直接把自己的底線拋出來的,除非真的是非常非常優秀的求職者,他在崗位創造的價值值得公司付出這麼多的薪水,這就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對於不同層級的求職者,面對不同人資的提問都應該保持良好的態度以及謙虛的口吻回答問題,畢竟人資就是面試的第一道坎,後面的面試階段還多著呢,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