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就是工資問題,誰的工資多,誰得工少?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語:「小李,你這個月的工資是多少?」、「小張,你的績效工資對嗎?我的怎麼不對?」、「小王,你才來工資都4000多了?」等。
面對這種談論工資的現象,其實被問者的心理是很尷尬的,不說吧!面子上過不去,說吧!不僅會違反公司明文規定的薪酬保密制度,而且還會引起員工之間的隔閡。
因不管哪個公司,員工與員工能力的不同,工作崗位 的不同,工作態度、工作業績等都直接影響著工資的多少。所以每個人與每個人的工資也會有所不同。
當這些差異擺放在黑暗的角落裡時,大家都能理智對待這種差異,因為這種差異沒有界限,沒有被具體化,是個虛化的存在。一旦這個落差具體化,並被擺到檯面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就會赤裸裸地被放大,從而引起一些員工心理的不平衡。
這種不平衡帶來的後果,不是引起工資低員工的逆反心理,造成消極反應,甚至還會使部分員工離職。另一方面還不利用員工內部的團結 。
一、探問同事工資的原因
一般喜歡探究別人工資多少的人,都是一些關注自我利益大於一切的人,他們不容許自己的利益有半點損害,對於自己的表現還極不自信,總想通過其它途徑來證實自己的想法。
這種愛刨根問底,探究別人私事的人,一般都是職場是不討人喜歡的人。
有的人,因為總想在職場上展示自己的優勢,總想要肯定自我,所以就會通過探問工資,從別人身上找到一點優越感!
二、問同事工資的後果
因為人之所以工作,80%的人都會因為工資,因為生活離不開錢,而錢的多少直接關係到人的自尊。
一些公司之所以規定工資屬於保密事項,就是因為員工私下討論工資會產生很多不良的後果。
1、影響員工人際關係。
職場是競爭的人際關係,表面看上去相親相愛,實則波濤洶湧。有人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分為一般距離、禮貌距離、私人距離、親密距離等四種。
其實每個人在自己心裡對距離的界限都有自己的定義,而職場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大多屬於禮貌距離。
這個距離在競爭的生存環境中,有利於人們在心靈上有一定的「安全感」!而工資屬於個人隱私,有的人的工資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更何況同事呢?
所以當你強行入侵到別人的安全距離範疇之內時,必然會給他人引起不勢,勢必影響兩人之間的關係。
2、影響工作狀態
一般人之所以關係同事的薪資,就是想知道自己的工資是不是比同事多。當自己一不小心,發現自己的工資不如他所認為的那個能力沒有自己強的人的工資高時,就會產生精神困擾,不但在工作是產生消極情況,嚴重時還會嫉妒,做出衝動的事情!
三、為什麼薪酬需要保密?
正是因為薪酬在職場上的敏感地位,所以很多公司對於員工的薪酬都是採用保密的態度。這樣有利物員工之間的團結,與團隊的發展建立。
薪酬的保密,還能給員工帶來一種變相的激勵,在自己想像的道路上不斷奮鬥,也沒有不健康的對比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另外,人會無意識的放大個人在某事件上的成就和功勞,這是人性的天然特徵,因此當薪酬公開後,以績效為解釋口徑的話,就會引起無休止的爭論和扯皮。
因此,薪酬保密的出發點在於,讓員工更多地將數字與自身的成就,能力匹配起來,而不是簡單地與他人的數字做比較,以保證薪酬的激勵作用。
當然,如果能夠通過文化的力量規避人性中過於負面的情緒,那採取完全陽光透明的薪酬公開,也不無不可。因此,評價的標準在於是否有利於公司的發展,公開與否只是一種管理選擇,並無絕對。
四、如何應對這種尷尬話題
雖然我們都知道工資話題的敏感性,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這種尷尬的話題時,應該如何應對呢?高情商的人一般都是這樣做的。
1、反問法。當同事問你工資多少時,你可以以輕鬆的語氣反問回去,即回答了問題,又把問題拋給了他。
2、轉移話題法。如果你不想與同事談論這敏感的話題,可以適時引起一個大家都關注的主題,來轉移關注點。
3、模稜兩可法。因為工資是個敏感問題,你當然可以以模糊的界限來進行回答!這種回答方式其實就是變相的沒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