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峨眉山:遊客餵食猴子垃圾隨手丟 一地狼藉
餵猴子垃圾隨手丟
餵猴子垃圾隨手丟
央視網消息:峨眉山靈猴,一直以活潑可愛的形象深受遊客喜愛,但是在國慶小長假期間,峨眉山生態猴區卻時常發生不太和諧的一幕,猴群離開後,遊客也走了,但留下的卻是一地的果皮紙屑塑料瓶。
延伸閱讀:
揚州動物園孔雀遭遊客拔毛成「公雞」
孔雀遭遊客拔毛:一個孩子在餵孔雀
孔雀遭遊客拔毛:原本美麗的孔雀被揪光尾羽
最近兩天,揚州動物園孔雀遭遊客「拔毛」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揚州動物園內有4隻公孔雀遭遊客「拔毛」,其中兩隻尾羽基本被拔光,另外兩隻尾羽受損嚴重,並因此出現發炎症狀。目前動物園已經將受傷的孔雀單獨隔離養護,並加大巡查力度,以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美麗孔雀成了「公雞」
養了20年孔雀的揚州動物園遇到了頭疼的事。就在最近,他們發現散養的孔雀遭遇遊客「拔毛」,這讓飼養員糜森州心痛不已。
糜森州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動物園內的孔雀是藍孔雀,春季正是孔雀求偶的季節,成年公孔雀會通過「開屏」和舞蹈的形式,向母孔雀「示愛」,展示自己最美麗和強壯的一面。
據介紹,以前孔雀散養在整個動物園內。「兩年前也曾出現孔雀被遊客拔毛的情況,為了加強管理,我們就專門開闢了2000平方米的孔雀園。」但在4月15日,動物園工作人員發現有部分孔雀的尾巴竟被人拔光了。揚州動物園主任李文斌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動物園內共有40多隻孔雀,都是這些年來動物園自己繁殖的,其中兩隻雄孔雀尾羽基本被拔光,另外兩隻尾羽受損嚴重,並因此出現發炎症狀,而其他雄孔雀也有零星尾羽被拔。
受傷孔雀被單獨照顧
「拔掉尾羽會對孔雀的心理造成傷害。」糜森州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受傷的孔雀已經養了七八年,「我們養的時間長了,它們通過我們說話時的口型,就能明白我們的意思。」
「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非常心痛,第一時間對受傷孔雀進行救助,有外傷的就及時治療並加強營養,」飼養員糜森州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目前受傷的雄孔雀已經被保護觀察中,暫時與遊客隔離。
就在4月29日上午,現代快報記者在孔雀園內見到了其中一隻受傷的雄孔雀。在隔離的大籠子裡,當其他雄孔雀盡情開屏時,它卻只能在旁邊默默行走,拖著殘缺的尾羽,顯得有些孤單。
而在籠子外面,還有一隻尾羽幾乎被拔光的雄孔雀,由於不能開屏,它們獲得雌孔雀「青睞」的機率已經明顯下降。
遊客被勸阻時還吵架
揚州動物園主任李文斌向記者表示,清明之後,來動物園春遊的遊客越來越多,極少數家長和小朋友在與孔雀互動時,趁機拔掉了孔雀的尾羽或冠羽。一位飼養員也向記者表示,自己也看到過有家長和小朋友拔孔雀羽毛,「但拔毛過程非常快,等我們勸阻時,羽毛已經被拔下來了。」
據介紹,有的小朋友在追趕孔雀時用腳踩住孔雀尾巴,少數家長還會在一旁幫忙。在管理人員對其進行批評時,對方還會跟管理人員吵架。
糜森州也表達了自己的無奈:「2000平方米的孔雀園,我們即便不斷巡查,還是會有不文明遊客趁機拔下尾羽。」
目前,揚州動物園已經加強人手勸阻遊客的不文明行為,而就在29日中午,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動物園內所有工作人員都是在各個園內邊吃盒飯邊值班,以防止不文明行為的出現。
梅花鹿死於「塑料結石」
據了解,2006年,揚州動物園一隻梅花鹿因病死亡;2008年,又一隻梅花鹿死亡。動物園獸醫解剖後發現,它們的胃內有拳頭大小的結石,而結石內是一團一團的塑膠袋、塑料繩、塑料吸管等。還是在2008年,動物園又發現兩隻梅花鹿不吃不喝,隨後獸醫從梅花鹿胃中取出「塑料結石」,最終挽救了它們的生命。
2016年,一名遊客將小狗藏在包中帶入動物園,結果小狗叫聲驚嚇了袋鼠園袋鼠,袋鼠在室內一個多小時候才安靜下來,其中一隻還在奔跑中撞壞了門牙。
揚州動物園主任李文斌介紹說,常見的不文明行為除了拔毛以外,還有私自投餵食物、攜帶寵物、寵物放生、敲玻璃等,這些都會對動物健康和安全產生不利影響,「比如攜帶寵物狗入園,寵物狗可能攜帶細菌、病毒,威脅大熊貓等動物的安全。「這裡我們也呼籲大家,要文明遊園、善待動物。」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臧曉松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