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一篇7年前刊發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曾引發輿論關注——焦點在於,論文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
昨日(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官網公布了《2020年查處的不端行為案件處理決定(第一批次)》(下稱《決定》),該論文的作者徐中民就名列其中,原因為在項目申請書中提供大量虛假信息。
處理結果是:撤銷項目,追回200萬元已撥資金,取消徐中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資格2年(2020年7月7日至2022年7月6日),給予其通報批評。
在項目申請書中提供大量虛假信息
《決定》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以下簡稱「監督委員會」)在對基金項目進行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原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徐中民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黑河流域生態-水文過程集成研究」(批准號91125019)申請書中,多名參與人員的身份信息與他們發表論文中標示的身份信息不符。
經調查核實,該項目第4至第9參與者共6人的職稱均填寫為助理研究員,但其中5人在項目申請時(2011年3月)是徐中民指導的在讀碩士、博士研究生,另1人是徐中民項目組臨聘人員,無職稱。徐中民在其項目申請書中提供了大量的虛假信息。
經監督委員會五屆六次全體委員會議審議,自然科學基金委2020年第15次委務會議決定,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對科學基金資助工作中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試行)》第十六條第二項的規定,撤銷徐中民2011年獲資助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黑河流域生態-水文過程集成研究」(批准號91125019),追回已撥資金,取消徐中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資格2年(2020年7月7日至2022年7月6日),給予徐中民通報批評。
《決定》指出,徐中民的工作單位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對上述問題的發生負有疏於監管的責任,給予通報批評。
回顧:贊導師與師娘論文引爭議
中科院二連發回應
今年初,徐中民在2013年發表的兩篇論文《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I):集成思想的領悟之道》、《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II):理論框架與集成實踐》引起公眾廣泛關注和討論。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兩篇論文稱其項目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1125019)資助」,正是此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報的項目,資助金額為200萬元。
這兩篇論文於2013年11月25日刊發在《冰川凍土》雜誌,其中對作者導師及師娘進行了大量讚美,例如稱導師「胸懷博大,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已20年,『移山造海』的成果豐富,實乃國之棟梁,望之可讓人頓生一種崇高感」;稱師娘「雍容華貴,儀態大方,性格溫柔體貼,近處讓人能感到春草的芬芳,優美感四溢。」
徐中民在論文中表示:「圓滿的人生不只是詩中的字眼,也有生活中的寫真,導師和師娘的人生就堪稱圓滿。因此,這裡首先探討了美和道的問題,然後以導師和師娘的事例為例,闡述了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接著,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帶普適性的人的發展之路。」
《冰川凍土》是由原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已併入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主辦的中文核心期刊,徐中民為該研究院研究員,而其導師程國棟當時為《冰川凍土》主編。
事件引發關注後,1月12日,程國棟曾回復媒體稱,自己對這兩篇文章的發表一無所知,已正式申請引咎辭職。
「我2011年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對期刊的關心很少。這兩篇文章的發表我事先一無所知,但作為主編事後沒做任何處理,應負重要責任。我已正式向領導申請引咎辭職,辭去主編的職務,並對由此造成的不良影響,誠懇地向廣大讀者道歉!」
徐中民當時接受上遊新聞採訪則稱:
「自然科學家需要情感注入,需要點文史哲的知識,萬事視為水,有情才生春。自然科學沒有情感的注入,就是冷冰冰的。」
「熱議論文只是其中一篇,其他篇就進入論文要點。熱議文章表面上看起來有點問題,實際問題潛伏得非常深刻,對目前地理學沉溺於科學的預測未來是很大的補充,主要就是探討如何攀登上共同發展之路。」
1月12日深夜,@中科院之聲 接連發布了兩條微博。
兩則微博顯示,《冰川凍土》決定對相關論文做撤稿處理。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經調查認定:涉事文章部分內容與《冰川凍土》學術定位不符;《冰川凍土》編輯部刊用涉事文章存在「三審三校」制度執行不到位、學術把關不嚴的問題;時任編輯部主任兼專職副主編沈永平對期刊學術質量把關履職盡責不到位,對涉事文章不當刊發負有直接責任;原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作為《冰川凍土》主辦單位,對《冰川凍土》監管不到位。
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決定:自2020年1月起對《冰川凍土》進行停刊整頓;免去程國棟《冰川凍土》主編職務;免去沈永平《冰川凍土》專職副主編職務並調離期刊編輯崗位。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此前公開報導等
【聲明:本號是為服務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決策的官方公益帳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