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東芝卡迪GE等洋品牌們,為何相繼投靠海爾美的等中國家電企業

2020-12-20 家電圈

日本百年企業夏普,日本白電巨頭東芝、三洋,美國老牌巨頭GE家電,紐西蘭國寶級企業斐雪派克,德國電視品牌美茲,義大利家電巨頭卡迪等等,這些過去皆為中國家電企業學習、追趕的「對象」,或者曾經仰慕的「標杆」,近年來卻紛紛選擇賣身中國企業。

家電圈認為,這一發生在最近五年多的世界家電產業格局變化背後原因,並不複雜:並不是這些外資洋家電的品牌力下滑、競爭力衰退,或是發展前景暗淡,甚至是沒人要了。而是順應了中國人的那句老語:在天時地利人和背景下的「良禽擇木而棲」。

從全球家電業的競爭格局來看,過去歐美日企業一統家電江湖的局面,在經過最近20年的市場化爭奪和競爭後,正在呈現出一輪「中韓」企業主導的新局面。當然,這背後既有歐美日企業自身的經營戰略調整,商業競爭重心不再放到家電業務上;還有家電作為消費市場,自身的利潤空間和價值屬性偏弱,不屬於歐美日企業和背後資本追求的要地。

正所謂,一個新時代的到來,既是機會也是挑戰。過去,由歐美日主導全球家電產業競爭格局的時代,正在慢慢結束。而中韓企業在全球家電產業崛起背後,一個是背靠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以大規模、低成本製造能力實現崛起;另一個則是通過快速而強大的模仿式創新和全產業鏈一體化布局,悄然搶奪市場主導權。

具體來看,當前眾多的歐美日等國的老牌家電企業控股家族或投資者們,受到全球經濟和競爭格局的變化,以及商業競爭的迭代,整個企業的經營戰略調整。對於競爭已經白熱化、利潤微薄的家電消費市場,已經缺乏持續發展、做大做強的動力和志向;

同時,單靠家電業務的盈利能力和賺錢速度,正在急劇下滑,屬於餓不死而吃不飽,已經無法滿足老牌外資企業自身的可持續滾動發展。這些年來大量歐美日企業對於家電產品和技術上的創新投入呈現衰減的態勢,但品牌和技術積累仍然雄厚;這也是中國企業在短期內無法追趕上的。

此外,來自韓國、中國的企業們,憑藉大規模低製造優勢,以及全產業鏈創新實力,逐步衝擊歐美日等國企業的競爭優勢。導致他們面對這種持續白熱化的競爭,已經自感競爭優勢不足,不如趁著企業仍有發展實力背景下,選擇更好的買主。特別是相對於韓國企業,中國企業近年來的資本併購動作大、速度快,後勁足。

當然,我們也需要看到,這些外資家電企業,無論是在品牌影響力,還是用戶的號召力,以及用戶資源、市場網絡資源,還有在當地的工廠製造、人才運營團隊,均具備較強的競爭實力。可以說,在那些外資股東眼中,這些資源如果不提前處置,無疑只能貶值。

由此,對於急於拓展歐美日等海外市場的中國企業來說,這卻是一塊香餑餑。更重要的是,這些外資品牌在獲得來自中國企業的資本、技術,甚至是創新的思維和年輕的激情之後,也迎來新的發展動力。從而獲得在當地市場上「量利雙漲」的局面。比如,近年海爾對GE家電等外資企業收購的業績,就持續上漲。

可以說,對於大量中國企業來說,參與全球化市場競爭的道路,永遠都不只有「自主擴張、自主建廠、自主經營」一條道路。還可以通過收購全球各國當地的知名家電品牌和企業,獲得更加寬鬆的發展空間和經營視野。同時縮短自有品牌進入當地國家和市場的用戶認知、信任和認可時間。

最終,通過「自主發展+企業併購」的雙軌道運營模式,中國家電企業才能解決發展過程中的一系列意外和挑戰,快速贏得全球家電消費市場競爭的主導權。從而解決本土市場發展後勁缺乏等一系列矛盾和問題。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相關焦點

  • 海爾買GE 富士康吞夏普 美的拿東芝 中國或將買一個家電強國?
    在移動網際網路風起雲湧的中國商業舞臺,被打上「傳統行業」標籤的家電業日漸邊緣化,甚至被視作夕陽產業。不過,自2016年初開始,幾樁影響未來全球家電製造業格局的併購案重新將公眾視野到聚焦中國家電身上。
  • 日本家電品牌齊甩賣 國產巨頭忙接盤-日本,家電,索尼,東芝,夏普...
    曾幾何時,日本家電以技術優勢領導全球的多個市場,但近些年來,隨著中國廠商的迅速崛起,日本家電的領先優勢已經大江東去,中國家電企業開始全面接管日本在全球的市場。除了對中國市場的接盤,在海外市場這種「託管」同樣沒有停止。今年7月底,海信集團與日本夏普同時宣布,海信集團出資2370萬美元收購夏普墨西哥彩電工廠,和夏普電視美洲地區(巴西除外)五年品牌使用權,這也就意味著今後美洲地區的夏普電視業務正式劃入中國彩電陣營。
  • 日本家電品牌相繼被中國企業收購
    導讀:談起老牌的日本家電品牌,消費者首先可能會想到東芝、夏普、三洋電機等。  隨著時代的迭更,家電行業發展到今天,這些日本大牌仍然是日本製造的嗎?沒錯,東芝、夏普等部分產品確實是在日本研發和生產,但是,品牌已經被中國家電企業收購了。
  • 松下夏普東芝相繼被收編,日本彩電品牌是如何一步步衰退的?
    導讀:短短二十年間,曾經被國人捧上神壇的日本電視品牌夏普、東芝、松下、日立等,如今卻在國內的家電市場中日漸凋零。2011年,松下將旗下三洋家電出售給海爾集團;2015年,長虹集團獲得三洋電視品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使用權;2016,夏普被代工巨頭富士康斥資35億美元收購,佔股66%;2017年,東芝電視業務被海信以129億日元收購,擁有其今後40年能在全球範圍內出售電視機時使用「TOSHIBA」品牌的權利;
  • 夏普、東芝、三洋:日本家電都成了「國貨」
    就在3月30日那天,東芝還宣布將白電業務的80.1%股權作價537億日元(約合31億人民幣)出售給美的。更早些時候,海爾還以54億美元巨資收購了通用電氣的家電業務,只能說有錢任性吧。至於曾經的家電巨頭三洋,也是被海爾和松下瓜分。由此可見,日本家電品牌逐漸衰弱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 東芝電視成中國企業 中國品牌全球化之路再續新程
    中新網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 程春雨)「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東芝電視這一廣告詞曾風靡中國,至今很多人仍耳熟能詳。但從今以後,這個全球著名的日本電視品牌成為中國企業。
  • 夏普/ 東芝 / 松下 / 索尼:沒落日系家電品牌如今在幹嘛?
    曾經大受歡迎的日本家電品牌逐漸在中國市場風光不再甚至銷聲匿跡,在全球市場日本家電品牌也被中韓家電品牌嚴重擠壓,一些老牌企業甚至乾脆放棄全部或部分傳統家電業務,拓展新業務領域,他們現在都在做什麼買賣呢?
  • 夏普東芝空調淡出家電賣場
    近日夏普空調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在行業內不脛而走,《IT時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儘管日系空調在中國市場佔有率大幅縮水,夏普、東芝空調已難覓蹤影,但日系空調實力不容小覷,掌握著大多數國產空調壓縮機的「脈門」。
  • 東芝被美的競購 中國企業比10年前強在哪?
    【中國家電網訊】繼夏普全盤售賣給代工大王臺灣鴻海集團後,又一家日本家電企業東芝昨(15)日傳出將出售家電業務,其中與東芝接洽的企業包括中國兩家企業美的集團與創維集團、一家土耳其企業阿奇立克(ARCELIK),繼而中國企業國際化併購再掀高潮。
  • 東芝,要全面退出家電市場?!
    除出售海外的電視機工廠外,東芝正在探討與夏普合併洗衣機等白色家電業務的方案,儘管這一方案正遭受「產業革新機構(INCJ)聯姻夏普」失敗的威脅,但依舊難以改變東芝重組家電業務的決心。   東芝止損迫在眉睫   「公司正在探討與夏普合併白色家電業務的方案。」東芝公司總裁室町正志此前公開了這一自救方案。
  • 中國大咖美的收購東芝、鴻海收購夏普
    現在東芝白電在中國市場早已被邊緣化。  而對於美的收購東芝白電業務的初衷,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指出,主要是因為美的的產品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一直處於中低端,東芝是百餘年的老品牌,白電產品定位中高端,收購東芝白電將有助於美的在發達國家打開高端市場。
  • 傳夏普東芝日立白電合併 松下已哭瞎
    最新消息稱,日本官方背景的官民基金——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有意撮合這一日本家電產業大整編,以解除日本家電企業之間的過度競爭,並藉助日企家電聯合的方式積極強化下一代技術開發和研究,抗衡中國和韓國家電企業。
  • 前後收購日本夏普、東芝電器,中國的電器市場就從此輝煌了嗎?
    就在2016年,日本夏普宣布被富士康收購,富士康控股66%夏普,要知道夏普在日本的地位可是「教父」級別的,由於夏普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液晶電視,人們都稱之為「液晶之父」!但是還是因為經營不善而虧損,在2016年為中國富士康所收購。日本電器的市場走低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早在2015年夏普就因為虧損巨額不得不出售夏普身在日本大阪總部的大樓,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日本的電器市場已經在不斷的萎縮。
  • 中國企業奪得全球家電霸主 日本為何真輸了?
    中國家電從當年的「一窮二白」到「全球家電霸主」,在這場全球家用電器市場的商業競爭熱潮中,中國家電企業是如何戰勝老牌巨頭日本企業、歐美企業,以及新銳巨頭韓國企業的?為何風頭強勁的日本企業,最終會敗給新軍中國企業?
  • LG家電為何難在中國東山再起 三大角度全面解析
    編者按:LG的衰落也表明了一個屬於外資洋品牌在中國家電發展並主導的舊時代,已徹底結束了。   今年以來,在中國家電市場上日漸式微的LG,雖然藉助啟用中國人擔當最高負責人,並且謀求藉助洗衣機這一產品在市場上引爆,釋放出LG在中國家電欲捲土重來的信號。
  • 美的收購東芝白色家電業務 東芝品牌將得到保留
    【環球科技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3月17日報導,處於經營重組期的日本東芝公司17日宣布,已經與中國家電巨頭美的集團達成基本協議,將向其出售洗衣機、冰箱等白色家電業務。雙方正就沿用位於新潟縣加茂市的工廠及愛知縣瀨戶市的研發基地、保留現有員工進行協調。預計東芝品牌和東芝產品的售後服務也將得到保留。
  • 日媒:又一日企巨頭淪陷 東芝家電產業被美的收購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朝日新聞》3月15日報導,繼鴻海收購日本夏普之後,另一家日企巨頭東芝將其家電產業全部出售給中國美的集團。報導稱,美的集團將收購東芝旗下包括冰箱、洗衣機等在內的白色家電業務,目前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預計交易額可達數百億日元。
  • 日本家電巨頭不堪虧損集體退出電視製造業 東芝關停大連廠
    隨著日企紛紛遭遇虧損之痛,甩掉一直虧損的電視業務成為日本家電巨頭們的首選,而且腳步正在加快。這其中,東芝關停大連工廠只是一個縮影。曾經以電視作為市場敲門磚的日系企業,早在努力抹去市場對其作出的「家電企業」定位,多元化已經成為了普遍選擇。現在,退出家電製造業的日企到底去了哪裡?
  • 夏普收購東芝PC業務重回個人電腦市場
    夏普近日表示,將以40億日元(約合3600萬美元)收購東芝旗下個人電腦(PC)業務,該交易將從10月1日起,讓夏普獲得東芝旗下PC業務80.1%股份。夏普被富士康收購後實現了復甦,而這也意味著夏普將回歸到8年前曾經退出的個人電腦市場戰場。
  • 東芝擬將包括冰箱、洗衣機在內白色家電業務售予美的
    據日本媒體報導,深陷「會計門」醜聞的日本東芝公司擬向中國美的集團出售包括冰箱、洗衣機在內的白色家電業務。這是拋售醫療器械業務後,東芝推進大規模戰略重組計劃的又一重要舉措。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東芝計劃在今年夏季之前,出售全額出資子公司「東芝LifeStyle」大部分股權。日本共同社表示,東芝希望通過出售虧損嚴重的白色家電業務,努力改善經營業績,爭取在2016財年恢復為正收益。東芝此前就出售該業務與土耳其家電巨頭阿奇立克公司進行過談判,但未能達成協議,有分析稱可能是美的在價格等方面提出了更為優厚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