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寶寶缺鐵焦慮?在給寶寶補充鐵劑前,家長先了解這四點

2020-10-13 當什麼媽

文/當什麼媽

上次分享了如何給孩子補充維生素A後,有粉絲問能不能說說「鐵」,言語之間滿滿的焦慮

記得小臭半歲體檢的時候,被抽了幾管血去做微量元素還是血常規的檢查了,結果果然缺鐵,醫生給開了一個月的補鐵劑。

說「果然」是因為已經做了心理準備了——和骨密度等檢查一樣,對這麼小的寶寶做這些檢查真的有意義嗎?可以詳見《寶寶長得好不好,這件事情很關鍵,但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體檢)。

回去後雖然沒有喝那個鐵劑,在輔食上多少也有意識地多補充富含鐵的食材,後面到8個月體檢的時候,果然一切正常了,給有類似焦慮的家長一個參考。

補鐵,和補鈣、補鋅等一樣,逐漸成為很多國人的迷之追求,仿佛寶寶啥都缺、仿佛缺了這點兒就長不了了。因為未知,所以焦慮。其實在輔食的相關文章一直強調,只要寶寶的飲食結構比較均衡,基本是不會缺啥的(除了維D);也提到在學習了健康管理師的相關課程後,不僅更堅定了自己的觀點,也能讓我更科學地回答:為什麼。

所以就來聊聊「鐵」吧——什麼是鐵?鐵有什麼用?缺鐵會怎麼樣?到底寶寶需要多少鐵?什麼食物富含鐵?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了解了這些,相信你自己就可以搭配出五種、五十種補鐵輔食,並且不會執著於補鐵了。當然,下一篇也會繼續分享幾種簡單、易做、好吃的補鐵輔食,給依然有需要的你。

一、人體內的礦物質——鐵

人體內的元素除碳、氫、氧、氮以有機的形式存在外,其餘的統稱為礦物質。在人體內含量較多,需要量較大的為常量元素,有鈣、鎂、鈉、鉀、磷、氯、硫7種;在人體內含量很少的稱為微量元素,有鐵、碘、鋅、硒、銅、錳、鉻、鈷8種;還有其他元素,這裡不再細表。

所以,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體內的一種礦物質

二、鐵的作用

鐵的生理功能主要有:

  • 鐵與紅細胞形成和成熟有關;
  • 催化促進β-胡蘿蔔素轉化為VitA、催化促進膠原的合成、促進機體抗體生成、促進脂類在血液中的轉運、促進藥物在肝臟的解毒;
  • 智力方面的影響。

從鐵的生理功能出發,寶寶如果缺鐵的話,有可能:

  • 出現缺鐵性貧血,導致血液的攝氧能力下降,使機體各組織出現不同程度缺氧
  • 影響細胞的免疫功能,降低寶寶抵抗力;
  • 使寶寶的胃酸分泌減少,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

等。

確實,缺鐵可能引發系列問題甚至疾病,這也是商家在宣傳鐵劑的時候最常說的。但是,你家寶寶真的缺鐵了嗎?

三、鐵的參考攝入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鐵的推薦攝入量是:

  • 0-0.5歲:0.3毫克(適宜攝入量);
  • 0.5-1歲:10毫克;
  • 1-4歲:9毫克;
  • 4-7歲:10毫克。

(單位:mg,EAR:平均需要量;RNI:推薦攝入量;UL:可耐受最高攝入量)

在第一口輔食的相關文章經常說,

6個月後母乳提供的鐵已經不夠寶寶吸收了,所以寶寶的第一口輔食還是優先選擇市售的加鐵的嬰兒營養米粉。

從表中也可以看出,6個月內的寶寶不需要操心鐵的問題,6個月到7歲,每天推薦攝入的鐵含量也穩定在9-10mg,並不是寶寶越大,需求的越多。所以上面才說,只要寶寶的飲食結構比較均衡,基本是不會缺鐵的。實在擔心,也可以每天給寶寶提供富含鐵的食物

四、什麼食物富含鐵

含鐵較高的食物如圖,每100g中含鐵量從高到低,依次有:紅蘑、髮菜、黑木耳、蚌肉、藕粉,各種血、肉、肝,等。和我們平時所認知的差不多,比如吃紅肉補鐵,但對含量的認知可能又有偏差。其實很好理解,因為這裡的100g是純這個物質的含鐵量,比如是100g藕粉,而不是100g藕。

對比100g食物所含的mg鐵量可以發現,寶寶一天的飲食下來,是很容易達到9-10mg這個推薦攝入量的。

另外還要注意一點的是,有一些因素會影響鐵的吸收,包括促進的和抑制的。這點我們在其他文章或回答中也偶有提到,比如《寶寶多大可以喝純牛奶?關於純牛奶的五個問題,這篇一次說清楚》中就有:過多的奶製品攝入會影響寶寶對鐵的吸收,等。詳見下表。

了解了這個原理,就能更好地搭配寶寶的輔食了,比如可以把富含鐵的輔食和富含維C的輔食結合,可以促進鐵更好地吸收。

鴨血炒韭菜:鴨血50g,韭菜100g(含鐵16.8mg,維生素C24mg)。

不過對於很多小寶寶來說,不一定能接受內臟的味道,所以下一篇推薦的補鐵輔食還是以紅肉為主,敬請關注~

更多閱讀:

(可關注後查閱或搜索歷史文章)

  • 還在糾結什麼時候給寶寶加輔食?第一口輔食,你搞明白這五點就好
  • 寶寶的第一口高鐵米糊,這四個問題,你搞清楚了嗎?附詳細攻略
  • 孩子天天上網課,維生素A補起來了嗎?其實吃這些食物就好啦

你給寶寶補過鐵嗎?通過補充劑還是食補呢?歡迎分享!

感謝閱讀!我是多平臺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當什麼媽 ,同時也是公務員媽媽、文學碩士、健康管理師。關注孩子和自我的成長,更新不定,選題隨心,盼你同行。

相關焦點

  • 寶寶「缺鐵性貧血」如何防治?丨補鐵攻略
    對於早產兒來說,由於早產兒寶寶的鐵需要量>足月寶寶,而母乳裡含有的鐵不夠,所以需要額外補充鐵強化劑。而正常發育的寶寶,到了6個月以後,對於鐵的需要量>母乳能夠提供的量,所以,及時補鐵也十分必要!缺鐵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如果鐵補充地不及時、不夠量,可能會引起寶寶缺鐵性貧血。
  • 寶寶「缺鐵性貧血」如何防治?收下這份補鐵攻略
    在日常膳食中,僅有小部分的鐵可以被吸收,這主要取決於其中鐵的生物利用度,比如:母乳中鐵含量僅0.3-1.0mg/L,生物利用度高(50%)。 所以,一般足月兒自出生後的第4個月開始就要補充鐵了,並且要持續至其可攝入足量的富含鐵的輔食為止。
  • 寶寶缺鐵性貧血怎麼辦?
    很多家長認為健康活潑的寶寶,突然出現了面色蒼白,皮膚乾燥,體力下降,頭暈眼花以及精神不振等情況,是由於不認真吃飯或者不愛鍛鍊造成的。這很可能是寶寶們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的信號。造成這種情況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寶寶患了缺鐵性貧血,導致身體營養缺乏。
  • 【寶寶不貧血並不代表不缺鐵】
    ● 缺鐵後第一階段:儲存鐵減少期● 缺鐵後第二階段:紅細胞生成缺鐵期● 缺鐵後第三階段:缺鐵性貧血期到第三個階段,貧血,這時缺鐵就已經很嚴重了,會影響到大腦和身體的正常發育。這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不要等到孩子貧血了才去檢查鐵,定期檢查真的很重要!
  • 寶寶「缺鐵性貧血」如何防治?收下這份補鐵攻略
    缺鐵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如果鐵補充地不及時、不夠量,可能會引起寶寶缺鐵性貧血。據世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有6億學齡前和學齡兒童患有貧血。其中至少半數是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會導致兒童期患病增加,並影響寶寶的認知發育。
  • 寶寶缺鐵貧血了,怎樣快速有效的補血?這裡就有好辦法
    關注@小愛悟生活,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助寶寶更加健康活潑!在日常兒科門診接診的過程中,發現有輕度貧血的寶寶很多,尤其是缺鐵性貧血居多。有些家長就百思不得其解,說我家寶寶看起來活潑健壯,而且我們在餵養方面非常注意,怎麼還會得貧血呢?
  • 寶寶出現缺鐵性貧血補鐵時需要補多久?
    一個患者的提問;根據你所描述的情況分析,寶寶這種情況最好是在繼續的補充鐵劑觀察一個月,雖然寶寶的這些數值已經接近正常了,由於鐵劑吸收慢,及寶寶現在正處於發育的高發期,也正是需鐵量高的階段,如果現在停止補充鐵劑,就很容易前功盡棄的。
  • 缺鐵,可能會讓寶寶腦子永遠變笨、笨、笨……
    因為,很可能是他們小時候缺鐵而父母沒有及時給補充而造成的。鐵缺乏會造成神經系統不可逆的損傷!換句話說,就是孩子小時候缺鐵,可能長大以後腦子會變笨!這對異常重視寶寶智力發育的年輕父母來說,可是晴天霹靂。除此之外,鐵缺乏還會導致貧血,嚴重時表現為乏力、面色蒼白、發育遲緩,以及頻繁的生-病-啊!
  • 如何預防小兒缺鐵性貧血?服用鐵劑時應該注意什麼?
    但是,這個時期的寶寶飲食仍以奶類為主,母乳所含的鐵已不能夠滿足寶寶的需要,所以,引起缺鐵的主要原因是寶寶鐵攝入不足。添加其他含鐵的食品是為嬰兒提供鐵的最好方法。
  • 給寶寶補鐵,該生病還是生病?這些誤區,家長別執迷不悟了
    前兩天帶寶寶去醫院做體檢,有幾個寶媽在待診區討論寶寶缺鐵的問題,雖然我家寶寶並不缺鐵,但是我對這方面的常識也了解一些,所以也參與了他們的討論。其實,缺鐵性貧血是由於體內鐵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量減少,以致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這也是最常見一種貧血類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但缺鐵性貧血為什麼還廣泛存在呢?我認為這是和家長對於缺鐵性貧血防治誤區有關係。
  • 三個月寶寶發育遲緩還精神不振?缺鐵的原因和補鐵方法——記得收藏
    據國家最新調查研究表明:缺鐵性 貧血 在我國兒童的比率非常高,是一種常被家長疏忽了的常見病。 1歲以下嬰兒患病率為 22-31%;1- 3歲幼兒為 14- 29%。即使在發達的歐美國家兒童的患病率也達到5%左右。
  • 缺鐵會影響智力發育,出現這些表現,再不給寶寶補就來不及了
    經常會看到寶媽們在聊天群裡討論如何給寶寶補鈣,但其實比起補鈣,寶寶更重要的是補充這個微量元素——鐵元素,鐵元素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尤其對於嬰幼兒來說,更是不可缺少的,長期缺鐵會引起寶寶缺鐵性貧血,還會影響其身體發育,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
  • 寶寶缺鐵究竟有多可怕?
    的確,寶寶缺鈣會造成很多問題,所以一般家長並不會忽略給孩子補鈣。然而,有一種微量元素寶寶更易缺,但是很多家長忽視了,那就是——缺鐵!據《中國0-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2012)》、《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 年)》表明,我國孕婦貧血率約為17%,13-24月齡貧血率約為20%。也就是說,我國目前依然存在很大比例的孕期和0-2歲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的問題。
  • 缺鐵?缺鐵性貧血?寶媽如何預防,及時給寶寶補鐵很重要!
    寶寶體內缺鐵不是很快會表現出貧血,在貧血出現前缺鐵就可危害寶寶的健康。缺鐵除影響血紅蛋白生成外,還影響肌紅蛋白合成,使體內某些酶活性降低,從而影響全身各器官功能。缺鐵性貧血寶寶表現為面色蒼白(特別注意唇、指甲部分)、乏力、不愛活動,有些大一點的寶寶會說頭暈、耳鳴,還有食慾下降、少數異食癖(喜食泥土、牆皮等),常有嘔吐、腹瀉,可出現口腔炎、舌炎、胃炎和消化不良等。
  • 缺鐵的孩子,身上主要會有這8個明顯特徵,如何給寶寶科學補鐵?
    《2016年中國嬰幼兒缺鐵情況紅皮書》中寫道:中國有超過一半的寶寶都有貧血的症狀,這其中80%都是由缺鐵造成的。 世界衛生組織也調查過,目前缺鐵性貧血是兒童最常見的營養性疾病之一,八成的寶寶都有缺鐵的情況。
  • 這不是危言聳聽:寶寶貧血危害大,你家寶寶貧血嗎?
    媽媽交流群裡有位媽媽說:前幾天寶寶拉肚子幾天沒好,就帶她去兒童醫院做了檢查。抽血化驗後,拉肚子倒問題不大,卻查出了另一個問題——貧血!「什麼鬼,這不是營養不良的孩子才會得的嗎?我家寶寶每天都是按照寶寶營養食譜搭配的啊!」
  • 寶寶缺鐵性貧血怎麼辦?這份補鐵攻略建議大家收藏
    在日常膳食中,僅有小部分的鐵可以被吸收,這主要取決於其中鐵的生物利用度,比如:母乳中鐵含量僅0.3-1.0mg/L,生物利用度高(50%)。所以,一般足月兒自出生後的第6個月開始就要補充鐵了,並且要持續至其可攝入足量的富含鐵的輔食為止。
  • 10個寶寶就有4個缺鐵,你家娃可能也中招了!
    而在鐵缺乏的早期階段,就可以影響到寶寶的智力和體能發育,消化吸收功能、肌肉運動功能、免疫功能、認知功能等都會下降,醫學研究發現,缺鐵性貧血對智力的影響不會隨著補鐵治療而得到糾正,對寶寶的影響是不可逆的。而中國7個月到7歲兒童鐵缺乏症的比例高達40.3%,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孩子缺鐵呢?
  • 寶寶輔食課0-2歲 鐵的補充
    想要補鐵,一定要吃對這 3 種食物0~3 歲的寶寶要這樣補鐵上個月,有位媽媽來找我,說她兒子加輔食後 6 個月體檢,醫生說有點貧血,問我怎麼辦?我就問她平時給孩子吃點什麼?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健康足月的寶寶在前 4 個月的時候,不論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都不需要額外補鐵。不過,隨著月齡增長,寶寶體內儲存的鐵也慢慢耗盡,缺鐵性貧血的風險也跟著增加。因此,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出於預防性的角度,從 4 個月開始我們就要為寶寶補鐵啦。當然了,不同的餵養方式,補充原則也略有不同,而且每天的補充量和寶寶的體重有關係。
  • 寶寶臉色蒼白,頭髮發黃,缺鐵嗎?需要補鐵嗎?
    醫心母嬰平臺邀請了來自全國知名三甲醫院的多名專科醫生,憑藉醫生們多年的臨床經驗,為寶媽和寶寶解惑答疑,分享母嬰育兒專業知識,同時根據國內外指南和專家共識為大家精選優質母嬰產品和服務,做創新的專業母嬰平臺。不管是兒保醫生還是身邊的寶媽,或多或少都會勸你給寶寶「補鐵」,那究竟需不需要補鐵呢?補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