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到底有多坑?從落地開始就遍布騙局,能宰兩個絕不落單

2020-10-18 行走在陌路

1950年,英國國會通過全面撤出印度的決議,最後一任英印總督蒙巴頓對甘地說:「我們走後,你們會把印度治理成什麼樣子?」甘地回答:「即使印度倒退,那也是我們印度人的事情。」

在甘地著作《我體驗真理的故事》中看到這段內容時,我很敬佩印度人謀求家國主權的勇氣,這也促成了我的第一次印度之旅。

出發前我花了很多時間做準備,但隨之而來的卻是鋪天蓋地的負面評價,從防不勝防的騙子和無賴到組團的騙子和無賴,從郊區的汙水橫流到市區的垃圾遍地,令人越看越心寒。這是我期待已久的印度古國嗎?

既然如此,那我就退而求其次,不再奢求當代印度有多麼美好,買了一本《大唐西域記》跟著玄奘去發現印度的文化底蘊。

為此,我選擇飛抵新德裡再去孟買、瓦拉納西、欽奈和班加羅爾,在印度旅行最精華的這五座城市裡,我處處小心卻被迫「迎戰」,時刻與各式印度人進行著「博弈」。但哪怕如此,我仍然見識到無數個印度人挖的坑,好在我加入了歐洲人建的「印度避坑/防騙指南群」,每天在群裡更新各種各樣的坑和騙局,總結起來就是:「從落地開始就遍布騙局,能宰兩個絕不落單」。

以下是整理後的印度旅遊防騙防坑指南,吃住行玩全方位攻略,希望大家不會去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

1:兌換貨幣

說實話,我怎麼都沒想到剛落地就有騙子組團來行騙,隨著人流還沒過海關就被強拉進了一家兌幣店,一名掛著機場工作牌的女子用流利的英文告訴我:「機場匯率都是同步的(實際有5-12%的差異),在哪裡換都一樣」。但二十米外就是自動取款機,當我一再表明沒有美元現金時,旁邊的三個「託」居然插嘴說「這裡可以刷卡」以及「我們剛剛拿到20000盧比」等等。

實際上,在印度任意銀行的ATM機取款都只要100盧比手續費,取多少都是100盧比,千萬別相信「換的多、折扣多」等等鬼話。

當然,印度街頭也有很多兌幣店可以兌換,但有很大概率會換到假幣,用親身經歷提醒各位,請隨身攜帶足夠的小額盧比,我曾經用1張2000盧比在一家商店找回5張假幣,1張500的、4張100的。別嘗試著去報警,印度警察會告訴你:「低於一萬不受理」,然後拿著你的假幣「拂袖而去」。

2:乞丐

印度有很多很多乞丐,官方公布就有40多萬,但「歐洲社會福利聯盟」卻指出印度至少有100萬乞丐,僅首都新德裡就有20萬,分布在各個主幹道的大街小巷以及各大景點。

現實中的印度乞丐往往是家庭式「作業」,甚至有預謀的組團乞討,他們會對過往遊客說「孩子兩天沒吃飯了」,如果遊客給錢就會繼續說「能不能給孩子買點奶粉」,緊接著就帶遊客去就近的商店買高價奶粉。2018年印度有500多個乞討團夥被搗毀,原因是給孩子餵鎮定劑後上街乞討。

3:的士與突突車

在去之前,一名德國老師在群裡奉勸各位「在印度千萬別打車,除非是網約車」。秉承「前輩」的教訓,我一直不敢攔的士,據說很多人都被宰的「體無完膚」,具體手段有三種。

第一種是改裝過的計價表跑的飛快,一般司機會先說不打表的價格,被拒絕後也不強求。

第二種是不打表,討價還價達成一致司機心滿意足,談不攏就下車,但要支付一半的錢。

第三種是不找零或找假幣,甚至有強迫給小費的先例,切忌在抵達目的地前支付車費。

還有很多種可能,比如說好是300盧比,到了目的地變成每人300或300美元。所以,在印度能不打車儘量坐巴士,雖然有點擠,但好歹明碼標價不會被宰,只要注意隨身物品即可。

如果你以為坐更廉價的突突車和人力車就能避免被宰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突突車和人力車埋的坑只會更多,其中最常見的手段是「你要去的地方已經關門、倒閉甚至是著火了,我知道有個地方比你選的還好,免費帶你過去」等等,所謂的「還好」其實就是跟騙子合作的「黑店」。

對了,如果突突車後面半路上來個小孩,別大意,十有八九是扒手,專門順遊客的提包手機等等。

4:酒店

好不容易到酒店住下了,別忙著打算去景點玩,先把房間內的拖鞋、水杯以及電器和布草等物品都檢查一遍,什麼缺了什麼壞了第一時間找酒店,否則離店時就是你的問題,到時候要承擔的責任可不是幾百盧比就能解決的。案例之一發生在2018年,一對法國夫妻從頭到尾都沒開過酒店的電視(晚上12點入住、早上8點趕火車),但退房時被以「電視機損壞」為由,賠了2萬盧比。類似事件也發生在租車時。

除此之外,最好把貴重物品隨身攜帶或放入保險箱(如果有的話),在酒店被盜的先例已經數不勝數了。

5:「熱情的好人」

去過印度的遊客都知道,街頭或景區門口有很多「熱情的好人」,他們用流利的英文跟遊客搭訕(尤其是單身女性),能從遊客的家鄉聊到天文地理無所不知。當你放鬆警惕後,他們會突然給你套上「祝福的項鍊/手環」,然後再找你要錢,不給的話就會有一群人圍著你。

當然,「熱情的好人」還會換著花樣跟你說,「我知道哪家店的價格很便宜」、「哪個景區更好玩」,甚至是「哪家餐廳衛生乾淨又好吃」,別低估了騙子的智商,他們通過幾句話就知道你最想要什麼,或者最缺乏什麼,最不濟也能以「提供嚮導服務」跟你要錢。

6:假和尚/假苦行僧

印度是「佛教聖地」不假,但同時也是假和尚最多的國家,幾乎每年都有幾百個假和尚被逮捕,但印度警方卻不敢對假和尚「動粗」,就連法院也很少受理假和尚行騙的案子(這類案子多了就臭名聲了)。所以,很多街頭騙子把頭髮一剃衣服一換,拿著佛珠等小禮物在街頭鬧市送給遊客,接了就是「有緣人」,不捐錢或布施你可走不了。

類似事件也包含印度各地的苦行僧,在《大唐西域記》中,印度苦行僧的修行方式被認為是「神聖」的,雖然破衣爛衫、蓬頭垢面,但過往的印度人卻十分禮敬。

而現實中卻是,真正的苦行僧除了化緣布施外,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深山老林或寺院中度過。遊客們看到的苦行僧多數都是假的,跟他說話要給錢,拍照也要錢。英國攝影師萊德曾經曝光了一名假苦行僧,說好擺拍半個小時500盧比,結帳時變成一張照片500盧比,最後的結局是,他和助理身上的所有現金都被搜刮一空。

7:印度「美食」

如果說英國是世界上最不懂美食的國家,相信多數人都會認可。但我卻想說,印度才是最缺乏美食的國家,至少在平民中是這樣的。在印度,沒有什麼菜是原汁原味的,除了洋蔥拌咖喱外,印度人還會加入多達十幾種香料,活生生把一道道菜做成統一樣式的「咖喱+雜燴+濃湯」。

當然,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飲食特色,但結合印度的溫度和衛生後,印度菜系就被賦予了「瀉藥」功能,除了土生土長百毒不侵的印度本地人,大部分外來遊客都在印度遭遇「滑鐵盧」。不僅如此,印度街頭廚師做菜時還是雙手並用的。

雖說衛生堪憂,但仍然有很多人被低廉的價格吸引,除了一份20盧比(約人民幣2元)的手抓飯外,街頭最受歡迎的一種名為Ram laddoo的炸面球,10盧比能買3-5個。要是沒看到製作過程的話,相信不少人願意嘗試,但現場看著那鍋比「煤球」還黑的油之後,我再也沒有信心去嘗試了。

在我前後去過三次印度的經歷中,唯一讓我有勇氣在街頭買的小吃是奶茶,畢竟經過高溫煮沸消毒,但請相信我,最好是自己動手,沒人會願意看到遞給你杯子的那雙手,以及手指上的汙垢。更別抱著「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的僥倖,輕則腹瀉、重者腸胃炎。

8:景點門票

印度景點門票素有「歧視性定價」嫌疑,就連維基百科都直言「印度旅遊並不友善」,因為外國人的門票價格是印度人的30多倍。

2019年,印度宣布上調A類景區門票價格,從原先的250盧比漲到750盧比,而印度能拿出手的A類景區都是外國人最想去的名勝古蹟,以「愛情聖殿」泰姬陵舉例,外國遊客要先購買750盧比的門票,再額外支付每人500盧比的「城建費」,如果是刷卡還要再加50盧比。從250盧比直接漲到1300盧比,而本國人一共只要40盧比,一瓶可樂的錢。

除了泰姬陵,印度其他景區也存在諸多亂象,古城齋普爾標榜「珠寶和銅器之都」,但近些年卻有不少遊客投訴這座古城「人心不古」,常見的有導遊/講解員講解一半就挨個索要小費,強制要求外國遊客購買珠寶等等,部分商店還有假首飾甚至強買強賣的惡劣事件發生。

9:火車

印度火車一度以「掛票」聞名於世,雖說近些年已經取消掛票,但每逢節日仍然可以看到火車頂堆滿了印度人。為了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在我身上,我提前就做足了功課,但現實仍然讓我倍感挫敗,因為印度每個邦的火車都不一樣,以致官方出示的購票指南也都是坑,說好的5種票,實際卻有9種,甚至同一輛車就能賣出6種不一樣的票。

在印度,火車票大致分為「無座普通票、二等座、二等臥鋪、三層臥鋪、兩層空調臥鋪、頭等空調臥鋪、特快二等座、一等空調座以及行政空調座」。由於印度人口太多,再加上「習慣性」佔座,在印度坐火車差不多成為外國遊客必修的課程,很有可能上個廁所的功夫,你的座位就有兩個人坐著,搞不好頭上的行李架還躺著一個。

當然,這些都不算什麼,最可怕的是印度火車也「習慣性」的不準時,遲到兩三個小時經常有,有時候還會提前,令人防不勝防。

10:購物

都知道印度物價很低,尤其是民族服飾和紀念品的性價比很高。但實際上,外國遊客在印度很少有不被宰的,要說價格貴點也就算了,在景區或遊客集中區域買到的往往還都是低質量的假貨,比如印度絲綢,景區賣的都是批發市場進的貨,出門拐個彎只要十分之一的價格。

在德裡,一名印度醫生跟我說:電影《我不是藥神》的熱播給印度帶來很多市場,但同時也催生了印度的假藥產業鏈。

可現實中,卻有「印吹」在散播「印度無假藥」的謊言,要知道,印度的假藥產業鏈(非仿製藥)早在2010年就被曝有5-10億美元的規模,世衛組織2017年的報告就指出,印度每10種藥物中就有2種是偽造或不合格的假藥。之後印度才錄入所有藥物的識別碼,可在線或通過簡訊進行識別驗證。

但奇怪的是,印度假藥規模在種種制約之下不降反增,目前預估產值有40-50億美元。顯而易見,這些假藥唯一銷售渠道是賣給外國遊客,因為多數外國遊客不懂得如何分辨真假。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海關大部分情況下不會阻止遊客帶著一箱兩箱藥品回國,但抽查要是有假藥的話,這罪可就大了。2019年初有個德國遊客誤購假藥被捕,直到現在還在監獄裡等待判決。

印度人經常自詡是個「見證奇蹟」的國家,但我在印度所見證的奇蹟都是髒亂差和坑蒙拐騙,這就是很多沒去過印度的遊客,一開始都覺得是「偏見」,但最終都證實了並不是偏見。

相關焦點

  • 印度央行劍指比特幣騙局後,越來越多印度公司開始挑戰該國禁令
    現在,有一種學術派觀點認為,比特幣因不同那些傳銷品,因此不符合龐氏騙局的特徵。事實上,這只是狹義的分析了比特幣的算力特徵,但從比特幣種種神秘性來看,比特幣是毫無爭議的龐氏騙局。比如,巴菲特在昨天的第53屆股東大會重申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沒好下場,是依賴別人用更高價錢接盤。
  • 蜀黍提醒 | 養「肥」了再「宰」?警惕「殺豬盤」騙局!
    你以為遇上了「真愛」但對方只把你當做待宰的這些人到底是怎麼「下套」的呢?「我現在什麼都有了,也不缺錢,最缺的就是你。」「我要和你結婚,和你一起做投資賺錢,我會給你最好的生活!」「殺豬盤」騙局看似很遠,其實近在身邊,一定要牢記蜀黍的警示喲!
  • 「公攤面積」到底有多坑
    「公攤面積」到底有多坑 經濟日報   2018-08-01 09:38 [摘要] 近日,一篇題為《買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
  • 【走進BEP】BEP到底有多坑!
    歡迎觀看本期走進BEPBEP到底有多坑?學過的小胖友一定深有體會課程水成太平洋考的跟學的一點不一樣所以為何淹水,為何野湖忽然多了一個那都是小胖友們傷心的淚!還沒正式入學就已經掛了一次還要被迫再extension 5周聽學姐說上次的extension通過率就不怎麼樣學校掛人掛的還是毫不留情搞不好在進UQ之路上還要被Double Kill還有即將考試的Standard 的小胖友有的上課上的也是一臉懵逼有的考試心裡也沒什麼底
  • 印度男人有多可怕?印度導遊: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去坐公交車
    我們對於印度一直都是很好奇的,因為印度擁有太多不平凡的事情,也有太多封建的習俗,當然那一條恆河水是最讓我們好奇的,到底擁有什麼魔力能讓印度人這麼「維護」這條恆河水。 當然,印度女性的地位也是我們很好奇的,看過印度那麼多性侵事件發生,我們也不得不懷疑印度男性是不是有點毛病?
  • 印度前總理:莫迪編造了一個史上最大騙局
    如今,5年時間過去了,印度又迎來了議會大選。根據選前民調,國大黨相較上一次選舉,支持率有了很大的回升,但還是稍微落後於人民黨。最大的騙局辛格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在莫迪當總理的這5年時間裡,對印度的年輕人、農民、商人和民主制度造成了毀滅性傷害,差點毀了國家。所以,他呼籲選民,在這次選舉中,一定得讓莫迪下臺。辛格稱,過去5年,腐敗的「臭氣」達到了「難以想像的程度」,並稱莫迪在2016年實施的廢鈔令,是印度歷史上,獨立後的「最大騙局」。
  • 「殺豬盤」騙局突然泛濫,一億單身女性成「待宰羔羊」!
    2018年,「殺豬盤」騙局泛濫,「殺豬盤」盯上了單身女性。據統計,2017年,中國單身女性人數已經超過一億,她們都是待宰羔羊。據相關媒體報導,近期,女性受害者越來越多,太原、杭州、煙臺、上海、溫州、深圳等多地警方都曾破獲「殺豬盤」騙局。
  • 【警方提示】「殺豬盤」騙局泛濫,單身女性成「待宰羔羊」!
    2018年,「殺豬盤」騙局泛濫,「殺豬盤」盯上了單身女性。據統計,2017年,中國單身女性人數已經超過一億,她們都是待宰羔羊。據相關媒體報導,近期,女性受害者越來越多,太原、杭州、煙臺、上海、溫州、深圳等多地警方都曾破獲「殺豬盤」騙局。
  • 廣東話百科:落單(「落單」是什麼意思?)
    廣東話百科:落單  點樣讀:  落單(lok daan)  乜意思:  「落單」是下單的意思。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點造句:  佢好鍾意用手機落單買嘢。(他很喜歡用手機下單買東西。)  我最近落單買咗好多嘢。
  • 扎中國父母心的印度神片:父母的《起跑線》,孩子的大騙局
    這句中國父母人人皆知的話,到底是至理名言還是坑人謊言?沒有起跑線嗎?當然有,富二代、星二代從小上不一樣學校、看不一樣風景、接觸非一般的人,他們的起點就是別人的終點,怎能說沒有起跑線?爸爸拉吉:每個角落都有乞丐乞討,我們不用介紹他們是誰吧。老師:這些你們自己想想就好,怎麼能在面試時這麼說呢......
  • 大學生容易後悔的兩個專業,看起來很高大上,畢業時才知道有多坑
    大學的專業很多,每年都讓高中生挑花了眼,很多學生選了看似不錯的專業,但是最後學完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那麼大學有哪些看似高大上卻有些坑的專業呢?這是大學生容易後悔的兩個專業,看起來很高大上,畢業時才知道有多坑。第一個是醫學專業。
  • 裝修新房這兩個地方萬萬別貼瓷磚,後悔當初不懂,入住才知有多坑
    裝修新房這兩個地方萬萬別貼瓷磚,後悔當初不懂,入住才知有多坑臥室臥室是我們每天多用來休息的地方,所以我們裝修這裡一定要十分小心,如果我們在這個地方全部都貼上了瓷磚,就會讓臥室的氛圍看起來冷冰冰的,而且感受不到一點的溫馨,我們平時睡覺都會很不舒服,而且到了冬天還會更加的冰冷
  • 俄羅斯加速向印度供應武器,印度真的能玩出花兒來嗎?
    大伊萬一開始注意到了這麼一個消息,但並未予以足夠的關注,因為咱覺得按照印度人那磨磨唧唧的德行,買個飛彈啊飛機啊什麼的,等上一年屬於常規操作,後年這個時候能落地算燒高香,沒準一年以後咱們再寫這個話題啊,它都不見得過時。故而,在一眾公眾號和媒體一窩蜂地談「印俄軍售」的話題時,咱就很識趣地避開了這一個熱點,倒是真沒想到印度軍隊這回執行力夠強,半個月就能把這事兒落地。
  • 看她們落單才下手,不落單是沒有機會的
    看她們落單才下手,不落單是沒有機會的社會萬象新京報07-10原標題:姚常鳳落網後向警方交代52起隱積案:感覺害人無所謂[摘要]姚常鳳稱,他第一次在浙江作案是想強姦小女孩,當時20歲。新京報:你在七甲坪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那麼多人來抓你?姚常鳳:以前沒有遇到這種情況,心裡很慌張。新京報:第一次作案是什麼時間?姚常鳳:在浙江那一次。新京報:那時候你多大年齡?姚常鳳:差不多20歲。新京報:在浙江新昌那一次為什麼作案?姚常鳳:想強姦那個小女孩。
  • 印度經濟持續大跌,經濟奇蹟騙局或被揭開,印度人:離不開中國製造
    一直以來,印度一度被稱為全球經濟的增長奇蹟。但是,最近幾個月以來,印度卻正出現斷崖下墜的跡象,印度經濟過去的高增長也被一些分析師認為現在正是揭開這個龐氏經濟騙局的時候了。事情的最新進展是,彭博社近日報導,在過去的六個月裡,印度的經濟活動明顯放緩,它開始於汽車和一些耐用品銷售的放緩,並向多領域蔓延。
  • 看過這些精巧的騙局,我開始擔心自己的智商
    本文轉載自鳳凰WEEKLY(ID:phoenixweekly)現在的騙局可以有多高明?被捲入騙局的,除了不精通網絡的老人,更有不少高學歷的學生。比如前不久批量遭遇電信騙局的北大學生們。具體對方是如何一步一步誘騙葉女士網賭不得而知,但像葉女士這種維權群裡的溺水者為了自救脆弱和僥倖的心態早就被騙子們研究了個透。葉女士沒能逃開。在對方推薦的賭博網站上,葉女士前期如魚得水,一次次的小贏並順利提現。和所有的網絡賭博騙局一樣。
  • 到底什麼是商業?什麼是騙局(割韭菜)?
    最近成功學大師真的是特別火,無數人在探究他們到底是不是個騙子,是不是個割韭菜的同時,也會有人跑過來問我:「您怎麼看這些成功學大師?」我覺得想要弄清楚,誰是不是騙子?是不是割韭菜的?咱們有必要跟大家去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 印度軟體業到底有多「厲害」?其實美國、中國和印度各有千秋
    印度和中國不管在什麼事上,都有一爭。近日,關於軟體業方面,很多網友把美國中國以及印度都拉出來作比較,那麼這三個國家的軟體業到底是怎樣的發展現狀呢?很多人都只知道印度很落後很貧窮,但是印度的軟體業其實在世界都站得住腳的。因為印度是一個很重視高等教育的國家,印度的高等教育最著名的就是印度理工。
  • 被開除賣電器小姐透露:廚房別傻傻用這種油煙機,用過就知有多坑
    被開除賣電器小姐透露:廚房別傻傻用這種油煙機,聰明人就知多坑裝修房子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不僅要各個地方都仔細小心,買電器的時候也不能太大意,廚房裡會用到很多的電器,其中抽油煙機是必不可少的,廚房裡做飯時會產生油煙,這樣就需要抽油煙機來抽油煙,
  • 淨水器到底是不是騙局?看看央視怎麼說
    淨水器到底是不是騙局?來看看央視怎麼說。央視曾報告過,關於農村「免費」淨水器騙局的模式。稱某淨水器品牌的一售賣團夥在農村一人流量比較多的地方擺了一個攤,每天晚上7點到9點,都會準時在那裡開「座談會」,來聽的人都送他們雞蛋,盆等等一些小禮品,每天晚上都會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