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在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需要檢測乳腺癌嗎?應該如何檢測?
檢測乳腺癌,這是什麼意思?沒聽過這種說法,我想是說檢查有沒有得乳腺癌吧?在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需不需要檢查是否得了乳腺癌呢?
怎麼說呢,既可以說需要,也可以說不需要,因為要看具體情況,比如年齡就是一個最基本要考慮的因素,一個5歲的女童可以明確地說不需要做這方面的檢查,因為5歲的女童也有得乳腺癌的可能,但非常罕見,沒有任何表現的情況下主動去做乳腺癌相關的檢查,這是完全不必要的,也是非常可笑的。有的人會說我們當然是說成年女性,可這個問題並沒有限定成年女性啊。
那如果是成年女性,在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需要檢查是否得了乳腺癌嗎?也得看情況,這個問題的本質其實是問需要進行乳腺癌篩查嗎?
所謂篩查,其實就是針對沒有症狀的健康人群 ,如果已經有症狀,說明已經很可能有問題,只是還不知道是什麼問題,這種情況下不叫篩查,而是通過檢查去弄清楚診斷,檢查目的是為了查明症狀背後的病因到底是什麼疾病導致的。只有在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才需要主動去進行篩查。
那是不是所有人都要進行篩查,有的人會說當然需要啊,這樣才保險。其實,沒有所謂絕對保險,醫學上很多處理是概率的,想著求個百分百保險,那是不可能的,我們的選擇都是衝著高概率,如果某個事是低概率,儘管也可能發生,但不必要太過糾結,否則就沒法做事了,也難於選擇。回到這個問題,儘管所有年齡的人都可能得乳腺癌,但顯然,概率有高有低,對於得乳腺癌可能性極低的人,就沒必要去篩查,比如,男人就不必要去做乳腺癌篩查(儘管男人也會得乳腺癌,但極少見,而且目前也沒有推薦的有鏟的男性乳腺癌篩查方法,注意,是指篩查,而不是指已經發現異常時的檢查診斷,已經有異常,那就針對這個異常去檢查,這不是篩查)。又比如,幼兒青少年,通常20歲以下的女性,也都沒有必要做乳腺癌篩查,儘管她們也可能得乳腺癌,但相對來說這種概率很低,如果大家都為了所謂的保險而過度篩查,反倒受害。
應該如何做篩查呢?關於乳腺癌篩查,根據國內外相關指南,以下建議可供參考:
對於一般風險人群婦女的乳腺癌篩查,20至39歲女性不推薦篩查。而對於40至45歲的女性,建議每年進行1次乳腺X線檢查(也就是鉬靶檢查),如果是緻密型乳腺,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對於45至69歲的女性,建議每1至2年做1次乳腺X線檢查(鉬靶),如果是緻密型乳腺,同樣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而如果已經70歲以上,建議每2年1次乳腺X線檢查(鉬靶)就可以了。
如果是屬於乳腺癌高危人群,建議提前篩查(也就是在40歲以前就要開始篩查),篩查間期也推薦每年1次,而篩查手段除了應用一般人群要用到的乳腺X線檢查(鉬靶)之外,還可以考慮應用磁共振(MRI)等新的影像學手段。
那什麼是乳腺癌高危人群呢?指的是以下幾類人群⑴有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者。⑵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LCIS)的患者。⑶既往行胸部放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