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曜日洋菓子工房:守候周末甜蜜時光

2021-01-20 王森美食創意

「水曜日洋菓子工房」, 以日文的星期三「水曜日」做為店名,泛著輕快而滿滿紮實的糕點店,由曾赴日學習洋菓子的老闆強尼、喜歡做甜點的老闆娘葵娜,兩人攜手成立。


時間,一如往常獨自在休息室吃便當,看著一架飛機起飛划過那片藍色,天很藍混著一點泡沫雲,很像這陣子想念的自由。「青藍色,或許是星期三的顏色吧!」自言自語之餘喝了水衝洗掉鹹味,想在午休倒數的最後半小時裡,成為藍天裡的泡沫,自由的飛機,被甜點救贖的上班族。


「水曜日洋菓子工房」, 以日文的星期三「水曜日」做為店名,泛著輕快而滿滿紮實的糕點店,由曾赴日學習洋菓子的老闆強尼、喜歡做甜點的老闆娘葵娜,兩人攜手成立。「我們覺得吃甜點是令人放鬆的事,希望能在忙碌日子裡,讓大家放鬆且能獲得滿滿能量,所以選擇了小周末的水曜日(星期三)當成工作室的名字。」


一入口"水曜日洋菓子工房"的經典—"我家 Mario 檸檬塔",一股酸勁,一抹甜意。不如常見檸檬塔,總含著搖搖晃晃的果凍口感,卻有一番驚喜的新火花!鮮制檸檬醬,挑逗味蕾初戀的回憶,檸檬汁堅持不用濃縮液,乍看好像會酸溜溜的眨起眼睛,卻有來自棉花糖平衡味蕾的酸度。沒錯,就是棉花糖!而且酥脆派皮還塗上薄薄一層巧克力提味,驚喜的口感,即使只有短暫享受也覺得很值得。

在這裡,也分享幾款其它口味的甜點,介紹給大家!


森巧克力核果塔,老闆強尼的最愛。喜歡巧克力的人,真的不要輕易錯過!


南瓜布丁塔採用日本南瓜,纖維更細松、口感更甜美。怕南瓜的人也能徵服!


宇治金時富士塔,除了外形討喜,內餡紅豆更多了一道去澀手法。


芝麻重奶酪,奶香氣息加乘芝麻香氣,紮實的醇鬱口感。



加入我們,一起分享生活 !

1、手機掃描我們的二維碼,加入王森美食創意,一起享受美食帶給我們新奇、快樂!

2、輸入微信號「wsmscy」,加入王森美食創意訂閱號,與朋友一起分享你的美食發現!



王森美食文創致力於大型美食主題樂園、美食藝術會展、巡展的創意策劃和觀光工廠、美食博物館和美食街區的規劃及建設。



相關焦點

  • 小周末的美好甜點:水曜日洋菓子工房
    「水曜日洋菓子工房」, 以日文的星期三「水曜日」做為店名,泛著輕快而滿滿紮實的糕點店,由曾赴日學習洋菓子的老闆強尼、喜歡做甜點的老闆娘葵娜,兩人攜手成立。但"水曜日洋菓子工房"堅持真材實料、細膩手作,用雙手注入對生活的期望,用酸甜掀起微微的浪花,夾雜在糕點中簡單卻濃鬱的心意,大概就是這樣吧!所以他們的甜點總有一種樸實卻令人著迷的魅力。
  • 日本洋菓子 日本三大烘焙名校
    ②日元為單位 學費每年都有變動     ③日本性價比高的烘焙學校  ④日本主流名師兼任老師日本洋菓子學校1960年以日本菓子工業聯合會為中心,多家菓子大製造商協助而創辦的學校。
  • 匯悅城新貴‖美味可口、Q彈可愛的『摩提工房』「和菓子」,只需一口便不能忘掉..
    當小編來到負一的『摩提工房』,看到一個個可愛的「摩提」(和菓子)時,頓時覺得沒有疲勞感了!』品嘗美味「摩提菓子」,購買榴槤慕思、芒果慕思、抹茶味、巧克力慕思四種口味(組合)..在日本,和菓子師父需要擁有多種揉面技術和調製內餡的經驗,在不斷的研製下,才能做出一個個有如藝術作品般、蘊含豐富層次味道的日本甜點。
  • 臺灣菓風糖果工房 讓人瘋狂的水上玻璃屋
    去年暑假,宜蘭員山多了一個超夯的新景點「菓風糖果工房」,第一次在FACEBOOK看到格友po時, 繽紛的可愛糖果與夢幻的玻璃屋簡直讓我驚為天人!所以這次的家族旅行,我就私心大推「菓風糖果工房」。除了橘子咖啡,我們去瞭望龍埤,亞典菓子工房,橘之鄉,香草菲菲,宜蘭酒廠~首圖那張好像明信片一樣的地方就是「菓風糖果工房」的庭園水池造景,那一天幸運的有藍天白雲相伴,才能拍到這樣的美得像畫一樣的風景!
  • 洋菓子店ROSE食譜料理配方匯總大全
    導 讀 洋菓子店ROSE~溫馨悠閒重建記是一款溫馨可愛的模擬經營養成遊戲,遊戲中大家需要用食材來製作出各種食物
  • 還是和菓子?跟著日劇走入和菓子的絢麗世界
    最近,一部以老字號日本和菓子店為舞臺的愛情懸疑劇《我們有點不對勁》引發日本話題,濱邊美波和橫濱流星的帥哥美女組合雖然養眼,但各種繽紛多彩的和菓子更是讓人一眼難忘。來跟我走近劇中和菓子的世界,了解一些關於和菓子的新鮮知識。菓銘是什麼?
  • 《幸福洋菓子》蛋糕店裡的小小故事
    傳奇糕點師傅十村遼太郎(江口洋介飾)和從鹿兒島來到東京尋找未婚夫的鄉下女孩臼場夏目(蒼井優飾),在一家法式點心店意外相遇,在糕點店打工的夏目屢屢受挫,加上好不容易找到的未婚夫也跟人跑了,頓時之間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就在此時夏目的工作的糕點主廚依子意外跌倒受傷,眼看著糕點店就要暫停休業,夏目鼓起勇氣前去拜託遼太郎
  • 日本京都百年和菓子老店耍心機!打破傳統的新個性和菓子誕生
    表現四季之美的和菓子,是日本飲食文化的重要象徵之一,不過與新世代年輕人似乎有些隔閡,因此在京都有些和菓子老店,便以傳統制菓技術為本,融入洋菓子的食材與特色,開發出「和洋折衷」的創意和菓子。成功創造話題,吸引年輕族群回籠。這次小編就要來介紹三間創業超過二百年的京都和菓子老店,來看看他們的鎮店銘菓以及「很上鏡」的新商品吧!
  • 和菓子小歷史:江戶時代燦爛的和菓子文化
    由於江戶時代日本各地的聯繫主要靠海運,可以將贊岐出產的砂糖運至江戶和京都,細緻典雅的「和三盆」從此成為高級和菓子當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但並不是所有的和菓子都使用「和三盆」這種高級砂糖,一般便宜的菓子是使用純度較低的黑砂糖。
  • 國際烘焙名校職人專訪-日本菓子專門學校!「制菓衛生師」指定養成校
    教學樓一共四層,一間麵包科專用教室和一間和菓子專用教室(二年級和菓子科專用),其他教室根據課程輪換教學場地(和菓2間、洋菓子+麵包5間,另有高階科專用教室)。制菓技術學科兩年制,一年級不分專修,都統一是菓子科。麵包、洋菓子、和菓子的課程都要上,大約到11月,學校會開始統計2年級分專業的情況,根據個人意願選擇進入2年級洋菓子或和菓子科專修,也有部分選擇進入麵包科。
  • 一個人的」和菓子」......
    我喜歡茶菓子,一個人的茶菓子,在菓子裡,我們大概能參透一些茶道之美的背後,那執著進取的匠心。和菓子(日語:和菓子/わがし wagashi)是一種日本式「餜子」(糖果糕點和甜品冰品的總稱)的食品。從明治時代開始,為了與歐洲流傳過來的「洋菓子」(西式糕點)區別,因此將日本傳統的菓子改稱為「和菓子」。
  • 日本和菓子夢幻圖監!集結四季、文學、藝術於一體的和菓子小宇宙
    ▋三分鐘了解和菓子的種類和菓子是指日本傳統的點心,為了與西方傳來的洋菓子對照,才加上了「和」這個字。最基本的分類法,是以材料、含水量多寡來區分,可分為生菓子、半生菓子與幹菓子(幹菓子)三大類。季節感是日本和菓子最大的特徵,此外,上生菓子還特別重視命名(菓銘,kamei),靈感多半來自於大自然、節氣與古典文學作品。清新可愛的春色菓子以和服的袖子為靈感淡淡三月天,乍暖還寒,此時日本隨處可見菱形的菱餅,這是3月3日女兒節(ひな祭り)的應景菓子。
  • 神保勝司的幸福菓子店----【月之戀人】
    走入【月之戀人】,法國進口的轉印壁紙栩栩描繪著花草蟲鳥,每一種精緻的蛋糕都讓人賞心悅目,那浪漫優雅的氣氛正如櫥窗裡田村映二所創作的藝術品:坐在月勾上的戀人們給予另一半甜蜜驚喜
  • 「甜品控」熱衷的日式和菓子店
    一次北海道的旅行,讓一名東京大學博士,原東京大學工學系特任研究員,走進了日本頂尖烘培名校東京制菓學校潛心學習兩年,本著以學術研究之去鑽研「如何做出能讓自滿意的甜點」這個小複雜的命題,並在多年的實踐中不斷研習精進,於2015年將這派講究「輕盈感」與「空感」的日式改良西點帶京城,以更適合亞洲人口味的和風洋菓子呈現給食客。
  • 端木| 和菓子線下精品系列課程
    和菓子10天高級課程內容(高級課程包含中級課程所有內容)1 從原材開始講解並製作低糖煉切皮(傳統配方配塘率過高,課程對比講授兩種不同配方)2 講解展示和菓子中各種材料及用途,以及國內材料代用方法(為學員後期自學以及自主研發新品指引方向)
  • 日本美食之花:「和菓子」
    日式糕點在古代日本被稱為菓子,是主食外的果腹食品。現在和菓子的原型起源自唐朝傳入的「唐菓子」 ,之後為了與歐洲流傳過來的「洋菓子」區分,便將日本傳統的菓子改稱為「和菓子」。短片主人公福島家族就經營著一家 170 年的和菓子老店。我們找到了現在的店長,聽他們講述與這一經典日式甜品的淵源與堅持。你真的想認真學西餐嗎?
  • 海澱巧娘故事—舞蹈女孩和「菓子」的相遇
    付子懿:海澱巧娘,「菓子」烘焙師。
  • 史上最全和菓子學習資料
    * 註:端木和菓子系列課學員可以免費獲得電子版日本原版及國內多種和菓子資料。---分割線----以下是端木查看過的部分和菓子書,端木做了一個歸類並就書的內容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點進行購買。端木練切菓子線上高級課程以及生菓子系統課的學員可以免費獲取相關資料。
  • 當科技遇上百年歷史的和菓子,這位年輕人為傳統注入未來感
    「當我要向世界傳達和菓子的美和意義時,我得畫出界線來定義和菓子是什麼。但在界線裡,我可以玩的還有很多。」用一個不超過手掌大的形體,表現出如花的細緻,或是禪的空靈意境,日本傳統甜點「和菓子」是日本職人精神的具體呈現。
  • 「幸菓」背後的故事:一個城市災難專業博士的跨界創業之路
    "幸菓「創始人餘青葭一個城市災難專業博士後畢業後成為了一家和風洋菓子店的老闆,這個身份的轉換很容易讓人產生 「不務正業」,「大材小用」的聯想。於是她決定在北京開家和風洋菓子店,在滿足自己的味蕾的同時也可以和更多的朋友分享。正是因為當時北京像這樣的和風洋菓子店很少的原因,很快「幸菓」就在微博火爆起來,供不應求。對客戶美好體驗感的堅持始終如一剛開始的時候,市場的需求度遠遠超過了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