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CPI同比上漲2.8%,其中,豬肉價格上漲46.7%,影響CPI上漲約1.08個百分點。豬肉漲價持續牽動市場神經的同時,國家也在大力推動政策支持,鼓勵生豬生產。就在10日,中國農科院也對外發布消息稱,非洲豬瘟疫苗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多力合圍下,高企的豬價是否有被平抑的可能?
豬價持續走高逼近27元/公斤
根據國家統計局9月10日公布的數據,8月CPI同比上漲2.8%,漲幅與上月相同,連續6個月處於「2時代」。其中,豬肉價格上漲46.7%,影響CPI上漲約1.08個百分點。
環比看,8月CPI上漲0.7%,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3.2%,漲價仍主要來自豬肉,豬肉供應偏緊,價格上漲23.1%,漲幅比上月擴大15.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62個百分點。
分析稱,豬肉價格同比上漲46.7%,漲幅比上月擴大19.7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上漲24.0%,漲幅回落15.1個百分點;牛肉、羊肉和雞肉價格漲幅在11.6%—12.5%之間。上述五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1.66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影響CPI上漲約1.08個百分點。
根據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今年第35周(即8月26日-8月30日),16省(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35.63元,環比漲9.3%,同比漲92.3%。
「國內生豬市場最近兩天再次出現上漲勢頭,之前全國廋肉型生豬出欄均價在26元/公斤附近震蕩了一周左右的時間,高點價格在26.5元/公斤,截至昨天,全國瘦肉型生豬出欄均價繼續上揚,已經接近27元/公斤的水平。」搜豬網分析師馮永輝指出,上漲的區域主要來自於上周豬價出現回落的東北、華北地區,這些地區的屠宰企業試探性壓低收豬價格的措施極為被動,只得再次提高收豬價格,同時全國的豬價也再次回漲。目前南方長江地區以南區域的豬價已經基本都突破了30元/公斤,區域性的價差在逐漸縮小。與此同時,仔豬價格近期也出現了「水漲船高」局面,7公斤的仔豬價格已達到1200元/頭以上水平。
生豬市場價格走強,相關上市公司受益明顯。9月10日,唐人神發布2019年8月生豬銷售簡報顯示,當月公司生豬銷量7.26萬頭,同比增加50.8%,環比減少9.02%;銷售收入合計1.06億元,同比增加96%,環比減少1.4%。
2019年1-8月,公司累計商品豬銷量66.09萬頭,同比增加56.9%;銷售收入7.38億元,同比增加70.8%。
此外,A股豬肉概念股也持續表現強勢。今日,豬肉概念板塊逆市上漲1.37%。天康生物、大康農業、益生股份漲幅均超過4%。
國辦發文鼓勵生豬生產
面對生豬價格持續走高的態勢,政府相關部門近期打出「組合拳」,多措並舉支持生豬生產。
8月31日以來,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銀保監會等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多部門相繼印發文件,出臺17條政策措施支持生豬生產發展。
據中國政府網9月10日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於近日印發《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繼續實施種豬場和規模養豬場(戶)貸款貼息政策,期限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並將建設資金貸款納入貼息範圍。多渠道供應銷售豬肉,保持豬肉價格在合理範圍。
意見明確發展目標,即生豬產業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穩步提升,穩產保供的約束激勵機制和政策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帶動中小養豬場(戶)發展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步健全,豬肉供應保障能力持續增強,自給率保持在95%左右。到2022年,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重要進展,養殖規模化率達到58%左右,規模養豬場(戶)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78%以上。到2025年,產業素質明顯提升,養殖規模化率達到65%以上,規模養豬場(戶)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
意見要求,促進生產加快恢復。繼續實施種豬場和規模養豬場(戶)貸款貼息政策,期限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並將建設資金貸款納入貼息範圍。對2020年底前新建、改擴建種豬場、規模養豬場(戶)和禁養區內規模養豬場(戶)異地重建加大支持力度,重點加強動物防疫、環境控制等設施建設。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加大生豬生產扶持力度。省級財政要落實生豬生產穩定專項補貼等措施,對受影響較大的生豬調出大縣的規模養豬場(戶)給予臨時性生產補助,穩定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
意見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積極支持生豬產業發展,不得對養豬場(戶)和屠宰加工企業盲目限貸、抽貸、斷貸。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在做好風險防控的基礎上,要把支持恢復生豬生產作為當前的重要任務,對發生過疫情及撲殺範圍內的養豬場(戶),提供便利、高效的信貸擔保服務。
同時,意見還要求持續加強非洲豬瘟防控。進一步壓實政府、部門和生豬產業各環節從業者責任,不折不扣落實疫情監測排查報告、突發疫情應急處置、生豬運輸和餐廚廢棄物監管等現行有效防控措施,確保疫情不反彈,增強養殖信心。堅持疫情日報告制度,嚴格實施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對瞞報、遲報疫情導致疫情擴散蔓延的,從嚴追責問責。落實好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助政策,加快補助資金發放,由現行按年度結算調整為每半年結算發放一次。對財政困難的縣市,省級財政要加大對撲殺補助的統籌支持力度,降低或取消縣市級財政承擔比例等。
農科院:非洲豬瘟疫苗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2018年8月開始在我國出現的非洲豬瘟疫情,無疑是推助本輪生豬價格快速上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前,市場關於非洲豬瘟疫苗「出爐」的假消息已偶有發生。
2019年6月,A股上市公司海印股份擬與許啟太及海南今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用於防治非洲豬瘟的今珠多糖注射液產業化運營的相關事項,並在公告中誤稱「今珠多糖注射液」為「非洲豬瘟疫苗」,表示可實現對非洲豬瘟不低於92%有效率的預防等。經查,海印股份在此次公告中存在多處披露不準確行為,相關事項涉及信披違規,受到廣東證監局處罰及交易所紀律處分。
而就在9月初,市場上廣為流傳的一款哈獸研出產非洲豬瘟疫苗,也被證實為假冒偽劣商品,不僅不是出產於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而且「非洲豬瘟活疫苗」的可信度也極低。
不過9月10日,中國農科院官方發布消息稱,我國非洲豬瘟疫苗研製在今年4月實驗室研究工作取得成功後,今年8月,疫苗研發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重要進展。一株雙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已完成了實驗室安全評估與有效試驗,突破了規模化生產技術瓶頸,近期已向農業農村部提出生物安全評價申請,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這則消息的意義主要在於提振市場信心,激勵養殖戶補欄意願。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非洲豬瘟疫苗全面實現推廣或仍需要一定過程和時間。」一生豬養殖行業上市公司董秘與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交流時稱,按照以往規律,動物疫苗從研發到上市往往需要5年到8年的時間。此前非洲豬瘟在其他國家也已風行已久,至今仍未有有效防疫的方案。不過我國作為生豬消費第一大國,對於疫情防控的迫切程度已達到相當水平,國家也在大力投入疫苗研發的推廣,不排除能夠加快疫苗研發推進速度的可能。目前國內生豬價格已遠高於歷史最高點,但市場補欄意願依然不足,因此公布疫苗進展,將在有效提振市場信心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中信建投期貨養殖產業研究員魏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表明我國非洲豬瘟疫苗的研製處在平穩有序的過程中。不過,臨床階段也是疫苗研發的最關鍵、風險最大的階段,疫苗真正誕生還需要耐心等待。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研究總監林國發認為,後期主要是檢驗臨床效果,並進行相應評估後決定是否可以商用使用。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唐人神董秘孫雙勝在「2019年湖南轄區上市公司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活動上表示,公司秉持「最大的生物防疫成本投入、最多層的生物防疫手段、最嚴厲的督查與處罰舉措」的理念,建立豬流、物流、人流三大保障體系,切斷一切可傳播非洲豬瘟病毒的物流、人流、豬流途徑,協同政府清除豬場周邊三公裡範圍內的社會小豬場,已初步做到了非洲豬瘟的可防可控。
對於防範非洲豬瘟的經驗,孫雙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最重要的還是要加大防禦力度,提高防範措施。「公司在政府協助下,在養殖場周邊三公裡內的小型養豬欄都需要清掉,杜絕一切與病毒接觸的可能。」他說。
來源: 證券時報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