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專訪丨從GOGOVAN創始人林凱源到58速運CEO林凱源

2020-12-25 億歐網

年輕有為,敢想敢拼,把握機遇。這是與現任58速運CEO林凱源聊下來的總結。

因為一次合併,打破了一個行業的格局。58速運與GOGOVAN的合併開啟了一個新的篇章。億歐也恰巧見證了此次合併事件,由此專訪了58速運CEO林凱源,講訴創業與合併背後的那些故事。

創業歲月

2011年從美國伯克利大學畢業回到香港的林凱源,在申請了所有的香港銀行後,並沒有收到一份offer。

最後,決定自己開公司,第一家公司做的並不是太好,在採訪中他也沒有多提,反而是第二家創業的公司給他帶來了人生的轉折。

第二家創業公司是一家廣告公司,在外賣盒飯使用的一次性塑料盒子上面貼廣告,把盒子免費給餐館使用,然後收合作商的錢。從2011年開始做,做了9個月的時間,每天大概送500個盒子,到10個月之後,一天送10萬多個盒子。那時候全香港有600多個餐館在用這個盒子。

但隨著使用量的不斷激增,林凱源意識到一個問題,運輸這些盒子的車源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每天要在午餐之前把盒子運送到餐館,約車有時不能及時趕來,影響生意。

最後林凱源發現,可以把每天的司機加在一個交流群裡,早上發布任務誰應答快誰承運,但隨著交流群數量的增多,管理又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解決了車源問題卻又產生了其他的問題。

林凱源覺決定開發一個平臺,不能只自己用,要開放給有需求的大眾,而且還要比代叫中心快(在香港叫車一般都通過代叫中心)。

只懂市場的林凱源並不懂APP開發的技術,所以找到了中學同學一起創業,5個人2萬港幣創立了GOGOVAN,此時是2013年7月。

在決定創立GOGOVAN後,林凱源就關掉了廣告公司,「每個月最多能賺1000-2000塊錢,就夠我們自己用,多一塊錢都沒有。所以,我們認為還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一個地方,不要分散,就開始做GOGOVAN。」

奠定根基

2萬的港幣並不多,所以林凱源他們並沒有做很多東西,3個人在九龍一帶發傳單,2個人專心搞技術。

發傳單主要是和在路邊「趴活兒」的司機去聊天,告訴他們這個平臺可以帶來的好處(少花時間多賺錢),因為香港路邊「趴活兒」的司機和大陸的不同,他在路邊的話,你過去說我有一個活,你可不可以給我拉,他通常不會理你,必須要通過朋友介紹或是代叫中心。

林凱源說:「這些東西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做,早上找司機,上午發傳單。花了好幾個月,慢慢把這個平臺做起來。」

創業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到2013年11月份時,錢已經花完,要考慮融資的問題了,恰巧林凱源接觸到了自己在中學時認識的一位天使投資人,給他做了一些融資指導,並很慷慨的提供了30萬元資金。

聊到這裡,林凱源特意提到了一個小細節,就是這個細節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資金。當時那位天使投資人去公司考察(很小的一個辦公地點),發現公司的電話一直在響,很多人有找車需求,投資人感覺這幾個年輕人做的事情挺靠譜。回去之後這位天使投資人又介紹了一群搞金融的朋友給林凱源認識,憑藉自己的真誠和努力,林凱源又拿到這幾個人的100多萬港幣投資,暫時穩定了下來。

隨後通過其中一位投資人的介紹,去到新加坡考察,在與一位當地人(計程車司機)的幾天接觸中發現,這是在新加坡開展業務很好的人選,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的交流,林凱源在去機場那個的路上,成功挖到了新加坡的1號員工。

在去機場的路上,這位計程車司機的一句「最後一次開計程車」讓林凱源很感動。隨後新加坡公司的註冊、找辦公室等事情都是由這位1號員工完成的。

隨著業務在新加坡落地生根,一家媒體在報紙的頭版報導了這家新興的創業公司模式後,得到了投資人的關注,成功拿到A輪650萬美元融資,在東南亞發展。

2015年年初進入臺灣市場,隨後跳過日本(當地幾家巨頭公司已經佔據整個市場80%-90%份額,再去開拓意義不大),去到韓國之後,收到了人人網CEO陳一舟的邀請,經過長達6小時的交流後,陳一舟決定投資GOGOVAN1000萬美元,前提是進入中國市場。

從騰訊挖過來一位負責人後,又從香港調過來兩名剛畢業的大學生,2015年春節後GOGOVAN中國業務(快狗速運)開始了。

聯姻58

林凱源告訴億歐,其實他在之前就已經有了陳小華(58速運董事長)的微信,只是在逢年過節時偶爾祝福一下,並沒有過多的交流,這次合併之前的深度交流也是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

「2016年聖誕節之前,我來北京出差,看我們北京分公司的業務做得怎麼樣,見了一些投資人,也見了陳一舟。剛好我們有一個朋友,說今天晚上你找我吃飯,我明天晚上找小華吃飯,要不然你們兩個人一起吧,不分兩天,他問我好不好,我說好,小華也說好。在頤堤港吃飯,本來說吃飯大概兩個小時左右,最後我跟小華談了三個多小時。」

本來是三個人在吃飯,但是林凱源一直在和陳小華談速運的事情,怎麼去打這個市場,怎麼去看,物流行業是怎麼樣的,還有怎麼做補貼。

林凱源和陳小華說:「不是因為你補貼,我這個命在國內也沒有那麼慘,2015年年底的時候,我們登記了非常多的司機,最後去打的小B2C的市場,本來覺得打的還是可以。有一段時間,我們登記司機的速度在全國競爭對手裡面還是最快的。我自己一個人要去深圳和廣州批發市場去找司機。」

「但這時『58到家』還有『58速運』出來補貼,最後我們所有的地推的同事跟我說要補貼,我說哪有錢補貼。人家拿幾個億美金來補貼,我們拿幾百塊錢。銀行那邊又沒有那麼多錢,要是今天補貼的話,明天就沒有這家公司了。」

他們還是要我補貼,說我不懂,國內的市場要補貼,那個時候吵了很長時間,最終決定不做小B2C的生意,避免跟「58速運」直接競爭,開始慢慢去開發中大B的業務。

正是這個決定,為之後的合併埋下了伏筆。

到2016年春節之前,林凱源團隊決定做了這個中型還有大B的業務,讓所有地推離開,重新招聘,招聘回來的全都是銷售。要不然讓地推去談大客戶,他們都不懂,有些地推人員很多都是大學沒有畢業,你叫他去談大客戶,就好比說陸軍和空軍去打,這樣不行。

而58速運在國內大B的生意也有,但是並沒有做的很好,林凱源認為,「之前58速運在國內就是靠地推去談大客戶,肯定不行。」

林凱源說,58速運靠著58的品牌就可以吸引來大客戶,快狗在國內又有自己的銷售團隊,做的也很不錯,陳小華也認為快狗的銷售團隊做的不錯,大客戶可以交給快狗銷售團隊跟進,車用58速運的,生意拿回來之後,賺的錢可以一起分。

林凱源順勢邀請陳小華去香港看GOGOVAN的小B業務,在2017年春節之後,陳小華來到香港交流,與林凱源吃午飯時,他們交流了很多想法,林凱源說:「要不要深入合作一下,要不就直接合併,反正咱們兩家公司沒有直接的競爭關係。GOGOVAN主要的市場是在東南亞和香港,這是58沒有的。國內快狗的市場是B2B,58速運是小B、2C為主,雙方沒有直接競爭關係,但是我們用的司機大部分是同一批司機。」

陳小華也認為這個建議很好,通知58速運的CFO連夜到香港,談了一整天之後,這件事情就定了下來,正是2月14日,情人節的這一天。

對於未來

林凱源認為,合併不等於GOGOVAN這家公司不會做大,「我們又不是把公司賣給58,只是現在如果我們自己去做這家公司,再要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會有效果。但是58速運已經覆蓋了一百多座城市的體量,合作以後明天我們就可以把生意做得更大。」

58速運與GOGOVAN的合併,在行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林凱源也從主角的角度分析了一下該事件帶來的影響:

第一,合併之後對兩家公司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林凱源之前跟陳小華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來了,GOGOVAN的團隊成為新公司裡面的銷售團隊,58速運原有的團隊成為運輸團隊。合併之後,一家公司有兩個事業部,就是這麼簡單。

「之後,這兩個事業部帶不同的客戶進來,我們還是同一個群,所以需求和供應其實都在,沒有特別大的衝突。剛好我們技術和產品的開發放在海外和香港,所以這一塊沒有重複。我們海外的團隊,從我們合併之後,就專門做海外的事情,國內的事情我們就用58的系統和體系,去搭建58速運國內網絡。很多海外的產品國內不能用,國內開發的產品海外不能用。既然是這樣,那我們就分開來。一家公司有海外還有國內的業務,國內的業務就是2B、2C的業務。」

第二,合併對於同城貨運行業帶來非常巨大的影響。之前沒有一家比較大的平臺,我們合併之後,不管是2B還是2C兩方面的需求都能解決。

到目前為止,58速運與GOGOVAN的合併已經有3個月的時間,作為CEO的林凱源也向億歐透露,「我們有運營B2B的城市訂單量已經翻了一倍了。我們訂單加起來,還有「雙十一」的貢獻,肯定會超出我們本來的預期,具體我不能說,但是肯定比我們想像的好很多。」

雖然現在訂單增長很快,但平臺上都是社會化運力,林凱源也說,短時間是不會發展自營運力的。他認為現在還不是時候,用共享平臺的方法去打這個市場,進展還是非常快的。

所以,要不要搭建自營運力平臺,現在談還是有點早。但是,未來會不會像滴滴、Uber一樣,和一些車廠合作,還是可以考慮的。但是會不會買這個車,養自己的司機,在短時間內是不會的。

雖然合併是一個共贏的事情,但是相對來看,還是有很大挑戰的。在林凱源看來,最大的挑戰就是怎麼和傳統的物流公司合作,傳統的司機怎麼接受平臺去維護自己的生意,這兩塊是非常大的挑戰。

「比如說今天運貨、拉貨、運東西的人,不同的企業運營的人,他們還是喜歡打電話叫司機,還是喜歡籤收運貨回單等,想改變這種傳統物流行業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雖然行業內也有同行在培養網際網路意識,將新思維、新方法帶入到傳統的物流行業中,但這些在整個物流市場裡面還是非常小的,不應該局限在內部,應該要看外部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做,所以58速運現在花很多的精力去提高自己平臺司機的服務體系、內部的服務體系、內部培訓等,林凱源也透露,這幾塊都花了很大的精力。

之後,58速運也會以中國市場為第一步,東南亞市場為第二步,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在海外的布局,包括基礎建設、一些其他方面的配套服務相應落地之後,58速運也會在當地地區落實服務。

相關焦點

  • 58到家CEO陳小華的情人節:58速運與GOGOVAN合併始末
    陳小華也是在那個時候從58同城拉隊伍單幹,創立58到家。以58到家CEO陳小華、河狸家創始人雕爺等為代表的O2O創業者以「敢講話」著名,向來不會像現在的創業者一樣背發言稿,也不會用「一切以公關口徑為準」搪塞問題,參加他們的發布會總不會空手而歸。  陳小華今年35歲,人到中年卻一點沒有中年人該有的樣子——當然,這也未必是件壞事。第一次見陳小華是在2015年中國O2O·58嶽麓峰會前夜。
  • 七夕這天,58到家將「女兒」速運嫁給GOGOVAN,內幕是怎樣的?-虎嗅網
    58到家持有新公司大部分股份,58到家創始人兼CEO陳小華將擔任合併後新公司董事長,GOGOVAN創始人兼CEO Steven Lam(林凱源)將擔任合併後新公司的CEO。截至目前,58速運服務覆蓋範圍已達到100多個城市,單日訂單峰值突破40萬單,擁有300萬用戶,100萬註冊司機。聚焦的抉擇在陳小華眼中,這次合併純屬「姻緣到了」。作為58到家的CEO,在2016年年底,他已經確定,速運業務與公司的主航道——到家上門服務不太符合,需要分拆。
  • 58速運合併GoGoVan 將下沉到地級市
    (原標題:58速運合併GoGoVan 將下沉到地級市)
  • 58速運宣布與GOGOVAN合併 陳小華任董事長
    【TechWeb報導】8月28日消息,58到家今天正式對外宣布旗下速運業務與東南亞同城貨運及物流平臺快狗速運(「GOGOVAN」)達成合併,新公司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同城貨運平臺,並繼續沿用GOGOVAN作為英文品牌,及58速運為中文品牌。
  • 58速運與GOGOVAN合併 亞洲最大同城貨運平臺誕生
    8月28日,58到家宣布旗下速運業務與東南亞領先的同城貨運及物流平臺快狗速運(「GOGOVAN」)達成合併,新公司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同城貨運平臺,並繼續沿用GOGOVAN作為英文品牌,及58速運為中文品牌。在此次交易中,華興資本擔任雙方的獨家財務顧問。
  • 58速運與東南亞物流平臺GOGOVAN合併
    ,及58速運為中文品牌。58到家持有新公司大部分股份。華興資本在此次交易中擔任雙方的獨家財務顧問。  58到家創始人兼CEO陳小華將擔任合併後新公司董事長。GOGOVAN創始人兼CEO Steven Lam(林凱源)將擔任合併後新公司的CEO。作為亞洲地區唯一全業務線布局的同城貨運交易平臺,新公司將為企業和個人用戶提供專業配送、實時貨的及搬家服務。
  • 58速運宣布與東南亞同城貨運及物流平臺GOGOVAN合併
    DoNews 8月29日消息(記者 向密) 58到家宣布旗下速運業務與東南亞同城貨運及物流平臺快狗速運(「GOGOVAN」)達成合併,新公司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同城貨運平臺,並繼續沿用GOGOVAN作為英文品牌,及58速運為中文品牌
  • 重磅首發丨58速運與GOGOVAN(快狗)合併,同城貨運市場再起風雲
    億歐8月28日消息,58速運與東南亞的同城貨運及物流平臺GOGOVAN(快狗)合併,58到家持有新公司大部分股份。雙方成立新公司後,繼續沿用GOGOVAN作為英文品牌,及58速運為中文品牌。58到家創始人兼CEO陳小華將擔任合併後新公司董事長,GOGOVAN創始人兼CEO Steven Lam(林凱源)將擔任合併後新公司的CEO。合併後新公司將為企業和個人用戶提供專業配送、實時貨的及搬家服務,服務領域包括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臺灣、韓國、印度等亞洲等地。
  • 58速運與GOGOVAN合併 或成亞洲最大同城貨運平臺
    網易科技訊8月28日消息,今日上門服務平臺58到家正式宣布其旗下速運業務與東南亞同城貨運及物流平臺快狗速運(GOGOVAN)達成合併,合併後的新公司將成亞洲規模最大的同城貨運平臺,同時將繼續以GOGOVAN作為英文品牌,以」58速運
  • 58速運、GOGOVAN強強合併 共創全亞洲市場領軍者
    2017年8月28日,中國最大的上門服務平臺58到家今日宣布,旗下速運業務與東南亞領先的同城貨運及物流平臺快狗速運(「GOGOVAN」)達成合併,新公司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同城貨運平臺,並繼續沿用GOGOVAN作為英文品牌,及58速運為中文品牌。58到家持有新公司大部分股份。華興資本在此次交易中擔任雙方的獨家財務顧問。
  • 58速運與GOGOVAN合併 華興擔任雙方獨家財務顧問
    2017年8月28日,北京-中國最大的上門服務平臺58到家今日宣布,旗下速運業務與東南亞領先的同城貨運及物流平臺快狗速運(「GOGOVAN」)達成合併,新公司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同城貨運平臺,並繼續沿用GOGOVAN作為英文品牌,及58速運為中文品牌。華興資本在此次交易中擔任雙方的獨家財務顧問。58到家創始人兼CEO陳小華將擔任合併後新公司董事長。
  • 從58速運改名快狗打車引發質疑,揭秘網際網路公司起名的秘密
    CEO陳一舟,2015初年他在跟這家公司創始人林凱源聊了6個小時候,決定投資1000萬美元,但前提條件是GoGoVan要進入中國市場。在2017年8月份,經過58到家CEO陳小華和GoGoVan創始人林凱源的商定,58速運與GoGoVan進行了合併,而當時雙方的決定是英文名沿用GoGoVan,而中文名則用58速運,合併後的公司由陳小華擔任董事長,林凱源擔任CEO。
  • 58速運宣布和GOGOVAN合併 下一步要怎麼走向東南亞和國際化?
    上門服務平臺58到家今日宣布,旗下速運業務與東南亞領先的同城貨運及物流平臺快狗速運(「GOGOVAN」)達成合併,新公司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同城貨運平臺,並繼續沿用GOGOVAN作為英文品牌,及58速運為中文品牌。58到家持有新公司大部分股份。華興資本在此次交易中擔任雙方的獨家財務顧問。
  • 快狗速運GoGoVan 宣布 C 輪融資
    快狗速運(GoGoVan)創立於 2013 年 7 月,是亞洲領先的車貨匹配物流平臺,業務已成功擴展到香港、新加坡、臺 灣、中國大陸、韓國和印度的13個城市。憑藉超過 2 百萬的 App 下載量以及 150,000 名註冊司機,其平臺已處理超過 2 千萬訂單,總交易額超過 2 億美元。
  • 58速運更名快狗打車,換套馬甲拉客?
    今天下午5點,由58速運更名的「快狗打車服務號」正式在微信服務號中宣布58速運品牌升級。據其透露,這個名字來源是去年58速運和GOGOVAN(快狗速運)合併,取名「快狗」沿用了GOGOVAN的中文名稱,「寓意『我們是一個既快速又可靠可信賴的拉貨打車平臺』。」
  • 58速運更名「快狗打車」惹怒司機,官方回應稱沒任何含義指向|鈦快訊
    此次58速運更名如此疏忽大意,新京報評論稱,這樣的名字或許在很多人的眼中不僅是對司機師傅、消費者的不尊重,甚至也是對企業自身價值的輕視。8月17日,58速運進行了品牌升級,更名為「快狗打車」,58速運的微信公眾號改名為「快狗打車服務號」。
  • GoGoVan:貨車司機Uber起來
    創始人林凱源認為GoGoVan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像Uber那樣全球性擴張2012年8月的一個早晨,香港銅鑼灣謝斐道上的拔萃商業大廈9樓,24歲的香港青年林凱源(Steven Lam)正在為堆放在倉庫內的2萬個外賣飯盒發愁。
  • 58速運與快狗合併,抄了貨拉拉東南亞的後路
    58到家創始人兼CEO陳小華將擔任合併後新公司董事長,GOGOVAN創始人兼CEO Steven Lam(林凱源)將擔任合併後新公司的CEO。華興資本董事總經理、併購業務組主管蔡偉定則表示: 「58速運和GOGOVAN的此次合併,是內地和香港初創公司之間發生的規模最大的併購交易,改變了同城貨運這一萬億級市場的競爭格局。」
  • 58速運和GOGOVAN一起的日子
    今年七夕58速運和GOGOVAN正式宣布在一起,消息一出外界紛紛送來祝福。同城物流平臺洗牌襲來 ,如何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無疑是兩家共同的願望。深耕高端市場GOGOVAN創始人Steven Lam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和58速運達成此次戰略合併,並且十分榮幸能夠繼續帶領新公司繼續深耕行業,感謝58到家和陳小華先生的信任與大力支持。
  • 【頭條:德邦物流IPO中止審查;亞洲最大,58速運與GOGOVAN宣布合併;阿里正式大舉進軍線下小店,財年底改造10000家】
    58速運與東南亞物流平臺GOGOVAN合併】8月28日,中國上門服務平臺58到家今日宣布,旗下速運業務與東南亞領先的同城貨運及物流平臺快狗速運(「GOGOVAN」)達成合併,新公司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同城貨運平臺,並繼續沿用GOGOVAN作為英文品牌,及58速運為中文品牌。58到家持有新公司大部分股份。華興資本在此次交易中擔任雙方的獨家財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