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西安火鍋外賣品牌香見外賣火鍋宣布與餓了麼合作,在此之前,成都火鍋外賣平臺來一火牽手餓了麼。與此同時,董火鍋更名、百天羊上線、呷哺呷哺送火鍋……一系列火鍋外賣的動態成為在線外賣行業近期的熱點。在業內看來,火鍋已經成為繼白領、早餐、B2B食材之後,在線外賣企業爭搶的又一領域,而這無疑給本就水深火熱的火鍋行業又添了一把火。
外賣之爭蔓延至火鍋
近日,多家在線外賣平臺上線餓了麼。9月28日,西安本地外賣火鍋品牌香見外賣火鍋宣布與餓了么正式在西安地區展開合作。截至目前,香見外賣火鍋19個站點已全面上線餓了麼,消費者可在整個西安市區享受到火鍋一小時送上門的服務。
在一周之前,來一火宣布與餓了麼聯手,北京、成都門店上線餓了麼,此後,餓了麼將和來一火就火鍋配送環節開展深入合作。
與此同時,新的火鍋外賣平臺也於近日上線。永發集團旗下的百天羊時尚火鍋召開外賣平臺新聞發布會,宣布正式上線,消費者只需要在微信平臺搜索「百天羊」,就可以在平臺上訂餐享受外賣服務。北京地區誕生的火鍋外賣平臺董火鍋近期完成更名,目前集中力量發展線上火鍋品牌。
作為餓了麼的競爭對手,美團外賣近日也開始布局火鍋外賣。9月1日,呷哺呷哺火鍋上線美團外賣平臺,藉助第三方平臺配送開啟外賣業務。目前,呷哺呷哺外賣僅銷售食材,不包括送鍋,菜品價格及分量與門店保持一致。呷哺呷哺方面表示,今年內,將在北京增加一些門店提供火鍋外賣服務。
「網際網路+單品」彎道超車
隨著餓了麼、美團等外賣平臺競爭持續不斷,火鍋、小龍蝦、大閘蟹為代表的「專而美」成為發展趨勢。有業內人士認為,「專而美」無論從長遠還是從市場營銷來說,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才能使企業更有可能真正做強。網際網路行業中京東、順豐等都被認為是「專而美」逆襲成功的例子。具體到火鍋外賣上,創業者認為,火鍋將成為外賣行業類似白領、早餐的下一個細分領域。
不過對於火鍋外賣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直營品牌才能賺錢」已經成為多家火鍋外賣企業的共識。來一火執行總裁李聘熙曾公開表示,「只有自營品牌才賺錢,且這一點在聚美優品等多行業電商品牌都是驗證後的真理」。
董火鍋創始人董國斌也介紹,在決定做直營火鍋品牌之前,也曾嘗試做在線外賣平臺,「投入600萬元之後市場規模的拓展進展很慢,越來越看不到未來的盈利空間,最終放棄平臺模式」。董國斌認為,經營平臺盈利點單一,前期市場培育周期太長,遠不及單品類經營易見效果。
在董國斌看來,火鍋外賣的先行者「Hi撈送」之所以規模不大,主要原因是不能搶實體店的生意。「重點推廣火鍋外送業務,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現有店面的吸引力,對實體店壓縮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i撈送要求與店面一樣的售價,對此有消費者認為,店內消費主要是為了體驗海底撈的服務,送到家很多服務都無法體驗,再收一樣的價錢顯然不公平,並且還要收配送費。
加劇實體店競爭壓力
火鍋外賣平臺「挑食」CEO竇高峰表示,移動網際網路逐漸發展成熟,各類外賣軟體的興起讓越來越多的用戶養成了手機點餐、家裡就餐的習慣。餐飲O2O熱潮,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革新,加上生鮮物流配送技術日趨專業,火鍋外送的新商業模式才逐漸熱了起來。
無論是平臺商,還是垂直電商,高毛利是選擇火鍋品類的直接原因。在業內看來,通過網際網路可以讓火鍋的毛利有明顯提升。火鍋店的毛利率一般在50%以上,正常情況為60%,火鍋上門外賣則可達到70%以上。
《2014年度中國餐飲百強企業和五百強門店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度餐飲百強企業中,火鍋企業依然保持穩定的發展勢頭,營業收入佔百強總營收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營收同比增速也保持在10%以上。2013年餐飲百強中,火鍋是惟一平均單店收入、淨利潤率都呈現正增長的業態。
但事實上,Hi撈送所擔心的問題,正隨著火鍋門店增加和火鍋外賣的拓展逐漸被激化。分析人士表示,作為曾經僅有的持續盈利的業態,火鍋成為不少餐飲品牌的救命稻草,但一陣跟風開店之後,市場飽和,又導致火鍋店經營壓力劇增,甚至是倒閉收場。有報導表示,今年上半年僅鄭州地區就有700家火鍋店關門。北京商報記者 賀陳慧
(責任編輯:韓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