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生下來心靈就是一張白紙,從開始經過家庭的氛圍,一點一點的成長。
孩子的性格有千萬種,都有自己的小思維,這對他們來講他們的所作所為他們也不知道對與錯,他們就在自己的世界裡肆意奔跑,自由撒歡,就像一顆小樹苗,有可能長得枝杈繁多,如果沒有好的園林師來剪枝,樹苗就成不了棟梁之材,也會順著支出的樹杈延伸下去。
孩子們就像小樹苗,人生的起步沒有老師正確的引導和開發,孩子們有可能就會沿著錯誤的樹枝生長。
我們總會期待好的老師的出現。可以對自己的孩子更好一些。&34;這個形容比較籠統。 如果具體來說的話,大概是這樣,一是專業水平、講課水平高,二是更加關愛學生。
教師是學生心中的楷模,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校園生活的陪伴者,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師生實際並不平等,教師的言行在學生心目中又具有象徵或符號意義。那麼,學生們當然會&34;教師的態度,教師的態度也必然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
凡是事業有成的人經常會說:&34;。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各種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對待學生的態度(如語言、口氣、眼神、手勢、面部表情等)是否有同情心、正直、誠實、有禮貌,還是生硬、虛偽、粗暴等,都對學生的心理活動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其作用直接反應在實際教學效果中。學生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體察到教師的態度。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都在試圖傳播和接受某種價值觀念。對學生來講,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在很大程 度上取決於教師,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會被教師在人際關係、工作態度、教學風格等方面的榜樣作用所有意無意地影響著。有些教師雖然沒有時刻把扮演道德榜樣 作為自己角色的一部分,但因為價值觀內含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決不可能避免教師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有足夠的自信,有明 確的目的;才能信賴別人,與人為善;才能重視每一個學生;才能一貫認真備課、準時上課,經常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己。這些表現最 終會通過教師的表情、態度、言語和行為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由於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在學校所處人際關係的複雜性。其中師生關係的融洽與否對學生之間建立良好 的人際關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師生關係和諧最突出的表現是:師生之間了解彼此的權利和義務,互相尊重,願意溝通。心理素質較好的教師在處理人際關係時能 做到:客觀公正地評價每個學生,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與學生相處時,信任、讚美、欣賞等正面態度多於厭惡、憎恨、歧視等反面態度;對學生以誠相待、關 愛有加。這樣的師生關係不僅能幫助教師樹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指導學生健康地成長,尤其在促進學生的團結與合作方面起到了楷模作用。教師的這種為人處世的 優秀品質不是靠說教灌輸給學生,而是身體力行潛移默化地感染了學生,內化積澱為學生固有的品質,使得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形成積極、健康、進取的 精神風貌。相反,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粗暴、沒有愛心;對學生的教育敷衍了事,無視學生的主動性。他們思想狹隘,斤斤計較,胸無大志,遇困難退縮,見榮譽就爭。面對這樣的教師,學生們也會去爭名奪利,忘記了做人的坦誠。由此可見,教師的心理素質對學生良好人際關係的形成影響之大。
如果這個社會太過苛責老師,對老師不友好,老師也不能專心工作,專心的教書育人了,還有可能把社會上的這些不友好、苛責的情緒帶進教室,到時候受害的還是學校裡的學生------我們的孩子。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如果孩子受到傷害就是國家的未來受到了傷害!我們必須要善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