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父母之間除了喜歡拿孩子的成績作對比之外,還特別在意誰家孩子長得高,只要自家孩子長得高大挺拔,父母臉上就有光,而矮小的孩子則像是異類,在人群中會受到其他人的異樣目光,所以父母才會這麼關注自家孩子的身高問題,積極去尋找造成孩子矮小的原因,而且時間也很緊迫,等到孩子骨骺線閉合就長高無望了,不能讓孩子一輩子都因為身高而自卑。
為了讓兒子長高,寶媽天天熬骨頭湯,結果悲劇了
寶媽阿晴的兒子已經上三年級了,但是在男生裡面是屬於比較矮小的,老師也安排他坐在第一排,雖然坐靠前一點對學習有幫助,但是阿晴就覺得心裡不是滋味,總擔心兒子會因為矮小被人欺負。
阿晴就聽婆婆的話,孩子身高長得慢,肯定是缺鈣了,於是阿晴就天天買豬骨熬湯給兒子喝,就這樣一個月過去了,兒子有一天跟媽媽講自己膝蓋很痛,阿晴覺得應該是湯水見效了,骨頭痛說明要長個了,心裡還很高興。
可第二天發現兒子膝蓋腫起來了,下不了地走路,急忙把兒子送去醫院後,才知道兒子因嘌呤過高患上了痛風,阿晴相當地懊悔,覺得當初自己太盲目了。
相信在孩子身高長得慢的問題上,90%的父母都會認為是孩子缺鈣造成,於是就開始盲目地煲湯,或者買很多的奶製品讓孩子喝,這樣做無異於拔苗助長,孩子身高矮小是一種很複雜的病症,造成的原因也多種多樣,父母沒了解清楚就不要隨意去猜測。
孩子身高是發育不足還是長得慢?靠這幾點甄別,7歲前很關鍵
1:定期去做體檢
造成矮小症有疾病性和非疾病性兩大類原因,所以在孩子7歲前,父母要定期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排查出孩子矮小的原因,然後跟醫生溝通要怎麼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父母要注意的是檢查間隔最好是固定在半年。
2:記錄孩子成長曲線圖
父母不能僅僅因為孩子長得慢就認為營養不良,還需要和其他指標一起看,父母記錄下孩子的身高、體重和年齡指標,然後根據這些指標來繪製孩子的成長曲線圖,與國家公布的平均曲線作對比,如果跟國家標準持平,那說明孩子很健康發育正常,父母不用擔心,讓孩子慢慢成長就好。
3:觀察孩子
父母可以留意下孩子的胃口如何,如果飯量特別少,還經常肚子痛拉稀,那可能孩子腸胃有問題,平日的營養都無法很好的吸收,自然會發育不良,不僅是矮小,還偏瘦。而反向的就是孩子過度肥胖,同樣會影響孩子對鈣的吸收,還會導致骨齡提前,縮短孩子長高的周期,所以孩子太瘦或太胖都不利於身高的發育。
4:骨齡是最重要的工具
上面提到的骨齡,它和身高的關係是最密切,通過骨齡還能預測出孩子未來的身高,另外骨齡和年齡之間是有一定的時間差,這也是判斷孩子矮小的重要數據。
當兩者相差1歲以內,孩子就是正常發育;相差2歲就是疾病引起的異常,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相差值在1歲和2歲之間的話,如果是骨齡比年齡大,則孩子屬於早熟,可能是營養過剩,骨齡比年齡小則是晚熟,孩子營養不良。
孩子身材矮小,肯定讓父母親心裏面發愁,通過上面介紹的4種方法,在孩子7歲前就可以甄別出是發育不足還是長得慢,最後希望每位小孩子都能快高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