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給小學生發衛生巾 網友:對孩子成長有益(圖)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近日,重慶區米亭子小學六年級的老師,在課堂上給女學生們發放了一包衛生巾和一本青春期健康教育讀本。一些調皮的小男生見狀,不時起鬨取笑坐在身旁的女生……

近日,江北區米亭子小學,女學生領到的衛生巾和青春期健康教育讀本

  新聞背景

  男生鬨笑女生不好意思

  11歲的女孩可可,是江北區米亭子小學六年級2班的學生。她告訴記者,幾天前的午會上,班主任劉老師在教室裡,為全班50位男女學生講解了一些女生生理衛生方面的知識。接著,劉老師給全班28名女學生每人發放了一包衛生巾。「牌子是『護舒寶』,藍色包裝袋裡裝有一片日用型和一片夜用型」,可可的說法得到了同班女同學蕾蕾的證實。

  前日下午,記者來到江北區米亭子小學,對六年級的學生進行了隨機採訪。來自六年級3班的女生麗麗,以及4班的女生燕燕、男生軍軍等8人均表示,自己所在的班級都已在本周內向女生發放了衛生巾。

  全區65所學校同步發放

  昨天上午,記者就此採訪了米亭子小學。該校負責德育工作的譚老師向記者證實,最近幾天,該校的確向六年級四個班級的約百名女學生,每人發放了一包衛生巾和一份介紹青春期健康教育的讀本。

  「在發放衛生巾前,我們會先向孩子們講解一些相關的生理衛生知識、播放一些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影片」,譚老師說,「五六年前我們就這樣做了,每年都要發一次,衛生巾由江北區教育委員會統一提供」。

  「這是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一部分,目的在於教導孩子們怎樣保護自己的身體,告訴家長們如何關注孩子的成長」,江北區教育委員會德體藝衛科負責人稱,「十多年前,我們就已經開始對即將進入和已經進入青春期的女生發放衛生巾」。

  「這次發放對象包括全區45所小學的六年級女生,以及20所中學的初一年級女生,共計約五六千人」,該負責人表示,衛生巾和讀本均由生產廠家贊助。

  家長:對孩子成長有益

  「我上初中時就領到過學校發放的衛生巾。我覺得,正面的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益的。我贊成教委、學校、老師的做法」,蕾蕾的媽媽說,平日裡,她也會不定期地和女兒分享一些成長的心得和秘密。

  吳先生是一位單親爸爸,他的女兒也在米亭子小學讀書。對於學校的做法,他表示「堅決擁護」。「簡直是了卻了我的一塊心病,幫了我的大忙」,吳先生解釋,在向女兒講解青春期健康知識時,身為男性的他不免有些尷尬,「不僅我和女兒都覺得不好意思,我還擔心我告訴她的知識不夠正確和全面」。吳先生認為,向女生發放衛生巾,實際上也是在教她們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專家:值得提倡,但要注意順序

  對此,重慶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胡朝陽認為,學校向六年級女學生發放衛生巾的做法是健康的,值得肯定和提倡,「需要注意的是,在發放衛生巾前,一定要先向學生們進行相關的青春期健康教育」。

  胡朝陽強調,小學五六年級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的初期,已經出現了朦朧的性意識,需要老師和家長對其進行正面的教育和正確的引導。

  新聞解讀

  小學生發衛生巾 青春期教育不過一包衛生巾?

  重慶某區小學生發衛生巾的消息獲得不少家長的支持。我們不反對給小學生發衛生巾,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青春期的教育課被簡化成僅僅給小學生發衛生巾就需要反思了。因為,青春期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尤其是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已經有了朦朦朧朧的性意識,如何幫助孩子走過這段特殊的時期顯得尤為重要。

  女孩的青春發育期還有兩個重要方面的特點:其一,從約9歲半起,女孩的身高增長突然加速,高峰時每年長6-8釐米,然後再逐漸減慢,直至骨骺閉合不再長,約至18歲左右,身高可增加25釐米左右。其二,體內皮下脂肪沉積增多、髖、臀部尤其明顯,同時骨盆、髖部亦增寬,形成女性曲線柔和的體態。這一系列體格形態的變化,標誌一個女孩逐漸長成為一個少女。

  青春發育的開始時間因遺傳因素、健康水平、營養狀況、所在地區的氣候、海拔高度、社會經濟條件、衛生習慣等的差異而不同。一般來說,女孩青春發育時間較男孩早1-2年。近年來許多國家女孩的月經初潮年齡有提早的趨勢,這與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有關。重度消瘦或肥胖、營養不良或劇烈運動過度的女孩往往月經初潮延遲;相反,中度肥胖的女孩月經初潮的年齡往往提早。

  心理特點:在心理方面,女孩到10歲以後,就萌發出了朦朧的意識,開始對兩性差異及兩性關係發生興趣,對異性的鑑賞思慕之情,亦開始潛滋暗長。所謂「情竇初開」便是形容這個時期。

  15-16歲後,隨著生理上第二性徵的發育,心理上也進一步成熟起來。她們開始認為自己是大人了,他們要求自立,要求別人(包括父母)尊重自己,平等對待自己,要求有獨立交友,獨立思考問題及有自己活動的小天地。同時,亦希望能與異性朋友進行思想感情的交流,對異性產生愛慕之情,甚至漸漸有了戀愛及性的要求,但是他們的心理畢竟尚不成熟,情緒很不穩定,性格、氣質、思想的可塑性很大,很易受社會風氣、周圍朋友、電影、電視、文學作品等傳播工具的影響。

  這個時期的女孩體格及大腦發育迅速,是她們智力才能迅速成長的時期,是事業發展的起點和人生旅途中最重要及珍貴的階段。因此對他們進行樹立遠大理想及志向的教育,引導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充實自己的真才實學方面是十分必要的。在這階段也應開展正面的性知識、性道德及法律的教育;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及道德觀,為今後事業及生活奠定下良好的基礎。

  新聞觀點

  目前各地的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都有許多空白和盲點,相對於一些國外而言更是滯後了。孩子的青春期教育不及格,必然會影響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要上好這一課,後面的路還很長,需要老師和家長一起去配合把關。

  微言大義

  @墨片時代7:社會越來越進步,不過這樣的事情應該更多的放到農村,那裡的女生更需要生理知識的普及啊!

  @誠誠三歲了:衛生部禁止醫院給新生兒家人發奶粉,以防變相廣告,這學校的做法和醫院沒什麼區別,變相廣告! 直接發性教育書給學校,讓她們自由選擇。

  @h冬冬1116:我小時候學校也發過!

  @虎澧糊塗:教育還需要改革 就從這裡開始吧。

(責任編輯:年巍)

相關焦點

  • 重慶小學課堂發衛生巾 男生起鬨女生臉紅害羞
    對於老師給女學生發放衛生巾一事兒,麗麗和燕燕都表示理解。她們認為,自己正處於青春期,這是學校對學生的正常健康教育。「只是,當拿到衛生巾的那一刻,我還是有一點不好意思」,燕燕說,「我領到後,坐在我身旁的男同學就笑著起鬨,還故意問我,『是什麼東西?老師怎麼不發給我?』」燕燕說,當時她覺得有些尷尬。
  • 支教老師給女生發衛生巾:很正常不用害羞,網友:換女老師好點
    支教男老師給女生發衛生巾:很正常不用害羞前段時間,廣西巴馬縣中的一位支教男支教老師,拎了一大堆的衛生巾,到女生寢室發放給女同學。視頻一上傳,就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位特殊的支教男老師叫楊非凡,是一位支教8年的資深老師。
  • 「老師,我需要一個衛生巾」
    多位網友留言,「暖心」、「值得推廣」。有網友認為此舉有利於破除月經「羞恥」,推動性別教育和性別平等。但也有些家長認為,這種公開談論女孩子月經的事情非常不合理。小學貼提示牌引發關注 圖據都市快報「今年九月,學校的女衛生間裡貼了月經提示牌。那是(貼提示牌後)來找我的第一個女生。」
  • 男老師給女學生送「衛生巾」,作風問題或另有蹊蹺,網友不淡定了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性」這個字,也是很多人避之不及的,由於很多父母觀念相對保守,本身就羞於談「性」,更別說對孩子侃侃而談。即使有個別家長認為有教育的必要,也是把責任推給了學校和老師,自己能避就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僅關注孩子學習成績,而不關注心理健康、人生態度的話,那孩子的發展前景也是非常有限的。
  • 女兒第一次「來事」別慌,若在這個「年齡」,對孩子的身高有益
    這對朋友來說異常難過,作為爸爸,他不得不離「來事」的女兒遠點,因為這,他發了一個長長的朋友圈這個「年齡」裡「來事」,對孩子的身高有益為什麼說「來事」對孩子的身高有影響呢?而現在很多女孩在12歲以前就會來,或在16歲以後才回來,因此,不在最佳年齡來的月經期,都會對孩子的身高有影響。
  • 退休校長推薦:適合小學低年級的18本課外書,對孩子成長非常有益
    退休校長推薦:適合小學低年級的18本課外書,對孩子成長非常有益大家好,歡迎關注【內容匠人說教育】,記得右上角關注哦!退休校長在談到課外書的時候,指出:雖然現在小學生的學習任務也比較多,課餘的時間有限,但是讓孩子從小養成多讀書的習慣非常重要,各位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閱讀,要合理規劃孩子的課餘時間,最好每天都留出課外閱讀的時間。
  • 山村支教老師每周給留守女生發衛生巾:這是不用害羞的事情
    楊老師說,每周都會發衛生巾,有捐贈的有自己買的。他說,光明正大地發給孩子們,是為了讓她們知道,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不用害羞。對此,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以及點讚。
  • 給女學生發衛生巾:讓貧困地區生理知識不"貧困"
    (原標題:給女學生發衛生巾的男老師:讓貧困地區生理知識不「貧困)
  • 給女學生發衛生巾的男老師:讓貧困地區生理知識不「貧困」
    給女生發衛生巾的老師楊飛凡。 視頻來源:受訪者提供(00:26) 看到自己給學生分發衛生巾的視頻上了熱搜,楊飛凡有些意外,但也感到開心,「我覺得大眾對貧困地區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關注都在增加。」
  • 網友怒贊!你的學校有嗎?
    說高年級的孩子,萬一來月經,讓她們不那麼狼狽,讓她們感到學校的溫暖。他也是一位女孩的爸爸,所以對孩子成長的困惑感同身受,和行政老師們一起討論後,最後由校醫來落實。」 9月23日,學校校醫章老師去廣告公司做了粉色的月經提示牌,「粉色溫馨一點。」
  • 【公益行動】人大「衛生巾互助盒」來啦~
    很巧,就發現有同學在朋友圈發華政的衛生巾小盒子,「衛生巾互助」和「拒絕月經羞恥」——可以說直擊我的兩大痛點,捧著我心愛的小手機,我為另一些女性的善意而感動。於是第二天,我就去找華政的同學要了宣傳圖,在便利蜂樓上列印塑封的海報,去聖宴買了打包用的塑料盒,再到品園超市選購幾包我喜歡用的衛生巾…因為我最常在明德樓群出沒,所以就選擇放在了明德樓裡。
  • 給山村女學生發衛生巾,需要政府免費提供,不能只靠支教老師
    近日,廣西河池鄉村支教老師楊非凡給女同學發衛生巾一事走紅網絡。楊老師表示,衛生巾有捐的也有買的,希望藉此多普及生理知識,讓她們明白這是不用害羞的事。鄉村學校支教老師給女學生發衛生巾,這與杭州一小學女廁所現粉色提示牌的做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暖心舉動,都是對生理期女生的真切關愛。按照女生的發育規律,一般進入小學高年級的女生就會月經,需要使用衛生巾保護健康,這對廣大城市女生來說,早已經是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
  • 專訪|衛生巾互助盒發起人梁鈺:我們談論衛生巾,就像哈利波特說出...
    這個活動再次將衛生巾議題帶入輿論漩渦。有網友認為這是女權主義在作秀,也有人質疑將衛生巾互助盒放在廁所外是否真的能改善月經羞恥文化。受訪者供圖界面新聞:最早你在10月14號發微博的時候,是否考慮過衛生巾互助活動會受到這麼多關注?截止目前,高校的響應情況如何?梁鈺:當初完全沒有想到衛生巾互助盒的想法會被推廣開來。 截止到10月29日21點,一共有206所高校的學生參與。每天收到的私信太多了,數不清。
  • 送去大涼山的400箱衛生巾:「月經羞恥」成了她們必須面對的成長課題
    成都和昭覺兩地的女孩,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和成長軌跡,但在一些關於月經的事情上,她們找到了共鳴:初來月經時的難以啟齒,同齡異性有失分寸的玩笑,以及來自長輩「藏好衛生巾」的善意提醒。 無論在城市還是大山,當初潮來臨時,那些心中的困惑和旁人的目光,成了女孩們必須要面對的成長課題。
  • 支教老師給山村女孩發衛生巾 這是不用害羞的事情
    支教老師給山村女孩發衛生巾 這是不用害羞的事情時間:2020-12-16 12: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支教老師給山村女孩發衛生巾 這是不用害羞的事情 15日,廣西河池,巴馬縣一山村支教老師楊非凡給女同學購買發放衛生巾。
  • 小學生學英語標註雷人
    bus(公共汽車)、yes(是)、girls(女孩們)、miss(想念)、school(學校)……這幾個英語單詞,本身很普通,但如果你看到這位小學生給出的中文標註,就不會這麼想了!日前,一個網名為「我是豬」的網友,在某知名網站上發了一個名為「雷人的小學生學英語標註圖」的帖子,被網友笑評為「雷死人不償命」。
  • 一片優質衛生巾成本約3毛錢,「散裝衛生巾」的背後……
    廠商告訴荔枝新聞,一片優質衛生巾成本大約在兩毛五到三毛,銷售渠道推高了售價,散裝衛生巾不完全等於三無產品,有些尾單未包裝也流入了市場。引發爭議的「散裝衛生巾」並非三無產品事件的起因是一位網友發布的兩張圖片。
  • 小學生為何不發學生證?(圖)
    昨天,市民常女士向本報反映,正在上小學的女兒從未發過學生證,而旅遊景點「只認證不認人」,小學生購買學生票頻頻受阻。  尷尬  小學生無證買半價票受阻  上周末,常女士帶著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去南京訪親。後她帶著孩子前往景點旅遊時,因為沒有學生證,身高超過1.5米的女兒只得買了一張成人票。
  • 怎樣陪伴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更有益
    婷婷生完孩子後,就一直自己帶孩子,好像是為了彌補自己小時候的遺憾,婷婷對孩子的付出有點用力過猛。孩子長到十幾歲,無論大小事都替孩子操辦。婷婷自認為自己對孩子付出了全部,一直都陪伴著孩子,可孩子越大越不聽話,而且還有一堆的壞習慣,還經常頂嘴,什麼事都跟婷婷對著幹,婷婷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犧牲掉自己的事業來陪伴孩子成長,可孩子卻依然那麼不懂事。
  • 武漢內褲式衛生巾銷售火爆 銷售價格貴一倍(圖)
    武漢內褲式衛生巾銷售火爆 銷售價格貴一倍(圖)   「有了內褲式衛生巾,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例假。」知名衛生巾品牌蘇菲近期推出的褲型衛生巾掀起一陣搶購熱潮。日前,記者走訪市區多家大中型超市,發現這款衛生巾銷售火爆,有的超市甚至已經斷貨10天,褲型衛生巾真的那麼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