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 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辜鴻銘成了張之洞麾下的一員大將,之後還成了張之洞的秘書,當時張之洞選擇辜鴻銘,就是看中了他身上的語言天賦,和腦子裡的知識。此人不但說著一口流利的外語,甚至對於西方國家的經濟政治很是了解。
六年之後,中國的小夥伴國家,俄國斯王子和希臘的王子,一起來到中國武漢,當時接待他們的就是張之洞,辜鴻銘擔任翻譯員,當時辜鴻銘總是可以準確的翻譯他們說的法語,之後他們一行人去飯店準備就餐,但是兩個王子卻在竊竊私語,似乎是對菜餚的衛生情況存在異議,他們為了怕我方聽懂的樣子,他們一直選擇用俄語交流,之後辜鴻銘用俄語告訴他們說,這個飯菜很乾淨衛生,請他們放心吃,王子聽完之後,儼然是沒有想到中國還有可以聽懂俄語的人,當下就顯示的很尷尬。
在宴席接受之後,張之洞拿出了鼻煙壺吸了一下,王子們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於是上前詢問,辜鴻銘此時拿過來鼻煙壺之後,用希臘語解釋給他們使用的方法,讓他們真正嘆服的不是使用方法,而是辜鴻銘的語言功底。
在遊歷結束之後,俄羅斯太子向辜鴻銘發出邀請,希望他以後可以遊歷俄國,並且將父親沙皇的金表送給他。傳言他回國之後更是逢人就說,中國的張之洞下面有一個名叫辜鴻銘的幕府,很有才華,是他遊歷了這麼多國家當中難得一見的奇才。
辜鴻銘在此之前,是北大的教書先生,但是在校內外都很有名氣,就連北大當時的教授見到他都十分的恭敬,他可以熟練的掌握很多國家的語言,英文,德語,法語,俄語,希臘語等真的不知道他的大腦當中,還有多少知識,雖然此人有時候會用各種語言罵人,但是他身邊的這些洋教授,最終都讓他罵的心服口服了。
雖然他的語言功底十分的深厚,但是他最看重的還是漢語,他說世界上最偉大的語言有三種,第一種就是漢語,第二種就是希伯來語,第三種就是古希臘語,但是很多人學習漢語都一直說難,出現了很多畏難情緒,這個時候他總是會勸誡大家說:「好東西自然是難學一點的。」
其實很多人在嘆服此人的能力之外,更加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人,才能記住這麼多國家的語言,其實這歸結於他自己有一套記憶方法,首先他選擇感動,之後就是保留,最後才是回憶,他總說一句話:你們都是用腦子記憶,我是用心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