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物價是什麼水平?中學老師半年的工資,只夠買輛自行車

2021-01-09 西府趙王爺

作為那個時代的過來人,我對此可是記憶猶新啊!八十年代的時候,咱們國家剛開放,自行車可是個稀缺東西,價值不菲。記得82年還是83年的時候,我叔剛提幹,想著自我獎勵一下,跑去買了一輛的鳳凰牌兒自行車,二八大直槓,花了大概160塊。

千萬不要小瞧這160塊,那可是我叔攢了大半年的家底兒。因為那個時候物價水平低,工資水平更低,我叔一個月工資也就四五十塊,除去開銷用度,一個月也剩不下幾個錢。為了攢錢買車嗎,我叔完全就是陷入經濟危機,手中拮据得不得了,天天鹹菜一周難見葷腥。那幾個月每逢周末,我叔必來家裡串門,想著打打牙祭,補充一下營養。所以,買著這輛大鳳凰,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對於如此貴重的自行車,我叔自然是寶貝得不得了,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兒,那就是擦車。路上遇到坑窪地時,他一般都不會直接騎過去,而是下來推著走。

看到這裡,有些年輕人肯定不理解,不就一輛破自行車嗎,至於那麼寶貝嗎?

沒辦法,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確實是很難理解這種心理的。他們根本無法理解,在當時擁有一輛自行車是一件多麼拉風的事情。不誇張地講,在我叔那個年代,能夠騎上一輛大鳳凰,或者說大永久、大金鹿這樣的自行車,其風光程度絲毫不亞於你現在開一輛寶馬奧迪,甚至還要超過一些。

沒辦法,物以稀為貴,八十年代的時候,咱們的社會才剛剛起步,像自行車這些工業產品,生產成本高,供應量更少。一般人買不起,更買不到。當然了,這也比六七十年代的時候要好多了,至少沒有要票了。要知道在以前那個一切都要計劃生產的時代,國家高度壟斷市場。想買東西是需要票的。比如買肉,你得要有肉票;扯布做衣服,你得要有布票;買糧食,你得要拿票出來。

買自行車自然也是要票的,不過那不叫自行車票,而是叫「工業票」或者叫「工業券」,其乃是專門針對自行車等一些工業產品的購買門檻。而這個工業票一般只針對工廠職工和單位人員發放,一般人是沒有的,除非拿東西去換。至於發放的多少,會根據你的職稱、工齡等等有著不同的分配,級別越高,工齡越長,發得就越多。我記得我爸那會兒一年到手也就兩張,而他買輛自行車則是花掉了5張工業券。5張工業券,等於5個人一個月不洗衣服,5個鄉下農民一個月不點燈。

事實上,這還是因為他買得比較晚,門檻變低了。在70年代初那會兒,想要買輛自行車,估計得幾十張工業券。單位一個班組二十幾人,發的券才能買一輛自行車或者一臺縫紉機,大家都是輪流購買,互相借著用。

當然,如果再往前,在大金鹿縱橫全國的那個時代。像自行車這種指標類工業產品,私人根本就沒資格買,一般都是單位分配。針對於一些地方上的領導人員,比如公社大隊書記;或者是一些比較特殊的職業,比如郵遞員。在那時候如果能有一輛自行車,基本就說明,你的家庭背景不一般。至於汽車這種東西,一般人想都不敢想。

所以,我叔也就是沾了時代的光,要是再往前倒騰幾年,就算他攢夠了錢,也買不到。而且即便是當時不要票了,但價格還是擺在那裡的,一兩百塊不是能拿得出來的,尤其是像我叔這樣工作時間並不算長的年輕人。

所以,能擁有這麼一輛自行車,自然是風光無限,寶貝一下也在情理之中。那時候我愛扭著我叔的屁股後面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中了他的自行車。雖說他不給我騎,但只要是能在後座上蹭蹭那也是非常滿足的。雖說坐在那那鐵架子上膈應得很,但看到周邊同學投來羨慕的眼神,無疑是極大地滿足了我的虛榮心。

當然,只有經歷了那個時代,你才會理解這種所謂「自行車上的炫耀」。如果你經歷過那個年代,你就會知道,那時候的月工資標準普遍都是幾十塊,比如國營廠的普通職工,一般也就三四十元,中學裡面的老師,五十來塊,當然職稱高的會多一些。只有那些靠力氣吃飯的老百姓,挑著擔子辛辛苦苦走幾十裡山路,工錢可能也就一兩塊。

因為收入水平低,所以物價也低,那時候的物價不是咱們現在的以十元、百元計;而是以多少角、多少分來計算。

那時候吃頓早餐一兩毛的事情,因為一個饅頭才5分錢,一根油條才3分錢,一碗鹹豆漿 4分錢、一張芝麻大餅3分錢;就算是一碗加了油豆腐和炒菠菜的菜湯麵,那也才兩毛錢,而且一碗絕對能管飽。哪兒像現在,一個饅頭都得一兩塊,隨便吃碗麵都得十幾塊。按照這個標準,物價無疑是翻了數十倍。

吃飯之所以這麼便宜,乃是因為蔬菜、糧食的價格低。在80年代初,家裡冬天囤白蘿蔔,院裡幾家人合夥囤一百斤,也就一塊錢,因為蘿蔔批發只要一分錢一斤。像什麼鹽、米、油等生活必須品,也都在一兩毛左右;唯一貴點的就是肉,記得那時候一斤豬肉差不多得花一塊錢。

當然,日用品也便宜,就以抽菸為例。當年我爸愛抽的上海牌兒,一盒只要五毛錢,這在當時都還算是比較貴一點的。像什麼紅櫻、天平。至於更便宜的還有一毛的錢的勇士煙、8分錢的生產煙。事實上也有很貴的,比如進口的駱駝牌兒那可是按元算的,而且一般得百貨商店才有,路邊的雜貨鋪基本買不到。但相比於現在也是要便宜不少了,此外還有3毛錢的肥皂、8分錢的奶油雪糕、6元錢的公交車月票等等。

當然了,不是所有的物價都低,當時咱們國家因為工業剛起步,產業不發達,所有工業產品大都是進口,即便國產,成本也很高。所以,價格一般都比較貴。比如我叔家裡那臺黑白電視機,12寸的大小,得要四百多塊。我家的彩電,14寸的彩色,花了差不多一千塊,而且還是弄了券才買到的。再還有什麼縫紉機、手錶、冰箱等等,那都是價值數百元的商品,而且大部分都依然需要憑票購買。所以,像一百多的自行車其實都還算比較正常。

沒辦法,物以稀為貴嘛,當時咱們缺這些東西,自然就賣得貴,門檻也高。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這些所謂的「奢侈品」,變得再普通不過。

以上這些,都是那個時代所特有的一些東西,想想現在動輒成百上千的物價,和自己那微薄的收入,情何以堪啊。

當然,那個時代也挺苦的。新衣裳得過年才有,大蒲扇總沒有空調來得涼快,冬天吃不完的白菜蘿蔔,零食只有醃冰棒梅子之類的。沒有天然氣,得自己扛著液化氣罐去換氣。沒有手機,有事只能寄信或者打公用電話。

有人吃不飽飯,有人看不了病,有人沒錢讀書……所以,回想起來,還是當下比較好。

雖然我討厭地鐵的擁擠,討厭北京的霧霾,討厭搖不到更買不起的房子,討厭愈發冷漠的人心,討厭當前的一切……

但是,我並不想回到那個年代!

相關焦點

  • 80年代的中國家庭,擁有1輛桑塔納汽車,到底需要多少錢?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80年代生活水平和工資標準。當年,出現了赫赫有名的萬元戶。今天,我們聊聊80年代的汽車數量。當時,自行車也是需要車牌的。對於這些,作者的印象深刻。在作者的童年時代,父母都是騎著自行車上班。作者的爺爺,在家裡飼養了兩頭騾子。1978年,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經濟開始持續發展。百姓們的生活逐步改善,如果誰家有輛摩託車,基本上屬於當地首富的標配之一。打一個比方,80年代擁有摩託車的家庭,基本上相當於現在的奧迪或者奔馳、寶馬。
  • 80、90年代的農村「四大件」您知道是什麼嗎?是什麼牌子?
    但是作為縫紉機,基本上在那個年代的農村地區,家家戶戶都會有一臺。在那個年代,這四樣東西也被稱為「結婚四大件」。當時的自己在農村出生,在我80、90年代的印象裡沒有買過自行車,但是其他三件東西都買過。第一臺黑白電視機:金星牌,在90年代中期買的,當時的價格在400元左右一臺這個牌子的電視機是原來上海電視機廠生產,在當時也是屬於一個比較出名的牌子了。那時候父親是小學老師,一個月工資30元,因此要買這一臺電視,要花掉父親一年多不吃不喝節省下來的工資收入。
  • 在20世紀80年代,一輛永久性的28輛自行車值今天的多少錢?
    然而上世紀代,國內永久自行車的價格是180元左右,那麼現在的永久自行車多少錢呢?事實上很多人心裡都有這個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當時的物價水平和購買力都無法與相比。這輛永久自行車是「三大事件」曾經結過婚的車之一,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都在想他。在20世紀代,一輛永久性的28輛自行車值的多少錢?說吧,下一跳首先,以工資收入為基準進行調整。
  • 80年代每個月收入300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答案你可能想像不到
    相信很多70後80後對物價感受頗深,在過去那個年代,人們雖然收入不高,但是幸福指數卻很高,每個月幾十塊錢就能夠養活一家子,然而現在每個月幾千元都不一定夠。有人會問,現在每個月6千元的收入,相當於過去什麼水平呢?過去,我們手裡即使有幾毛錢,可能也會放在兜裡不到萬不得已不花出去,然而現在即使是十幾塊錢丟了也不心疼。
  • 上世紀80年代,一輛自行車賣180塊,現在值多少錢呢?
    現在這些交通工具放在80、90年代,根本不敢想像會走進千家萬戶中。在當時有一輛自行車已經是非常榮耀的事情,而且也是一個家庭的「奢侈品」,在80年代,有縫紉機、自行車、手錶、收音機都是富裕家庭。不過這些東西已經被慢慢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方便快捷的工具。那當時的自行車賣180塊,現在它值多少錢呢?那我們一起去看看。
  • 80年代一輛鳳凰自行車,放到現在多少錢?網友:難怪是結婚三大件
    但在新中國成立那會的50年代,難以想像國人結婚只需要「嗩吶、轎子和一把糖」。當時的婚禮可謂相當樸素,約上親朋好友,擺上一桌酒,嗩吶一響,轎子一抬,這門親事就算定下了。 到了80年代那會,祖國的綜合國力壯大了,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與之水漲船高,結婚三大件又有了新的改變。而在當時,組建家庭的3大件是「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加收音機」。
  • 上世紀80年代,一輛鳳凰牌自行車售價180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那時候最流行的交通工具便是自行車,騎著自行車上下班,騎著自行車送小孩上學,騎著自行車迎娶新娘子,嘿,要有輛北京吉普車那就更有面了。 那時候,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就是中國家庭的「三大件」。
  • 80年代一輛鳳凰自行車,相當於現在多少錢?80後90後絕對想不到
    那麼鳳凰牌自行車在最輝煌的時候是怎樣的呢?僅僅從價格上便可見一斑了,且不說六七十年代吧,哪怕是經濟已經全面復甦的80年代,還是有很多家庭不捨得買一輛鳳凰牌自行車。
  • 八十年代一輛永久自行車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八十年代的一輛永久牌和飛鴿牌自行車,憑票購買,一輛永久牌自行車不超過時價120元。我家在那時買過一輛這個牌子的自行車。所以,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它的價格。如果單從自行車銷售價120元計算,那時1元錢,可以買憑票供應的0、65元的鮮豬肉約1斤5兩,可以買憑糧票購買的饅頭、包子20個,可以看一個感冒發燒之類的小病還有餘。
  • 70-80年代的記憶(騎自行車,學自行車,坐自行車)你是否還記得
    到了80年代,國內的自行車飛速的發展。有幾個大品牌,估計大家都不陌生,像「永久」「鳳凰」,「飛鴿」,「紅旗」,「金獅」等。到了80年代以後買自行車,相比以前,會好買多了。(各地區的情況不同,早期可能還需要憑票購買,),雖然還是屬於大件商品,但隨著國家的發展,自行車在那個年代,開始了爆發式的增長。
  • 現在的月薪5000元,相當於80年代的多少錢?答案有些出乎意料
    與現在相比,相信跨過八九十年代的人感觸最深。80年代是一個值得懷念的時代。似乎那個時代的人沒有煩惱和煩惱,過著幸福的生活。每個人都懷念在那時候,那時候我們能以四五十元的工資養家。現在,我們一個月只能花四五千元只夠自己花,用來養家就有點勉強。那麼現在每月5000元的工資在當時算是什麼水平呢?
  • 上世紀80年代的5塊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上世紀80年代對於許多國人而言,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代。那個時候,剛改革開放不久,國有經濟正在轉型,人們開始追求時髦,也開始熱衷於文學。興起的錄音機、喇叭褲、自行車,都是那個年代裡最具有潮流的時尚。也有人認為,80年代是一個充滿英雄主義、浪漫主義、理想主義的年代。
  • 上世紀80年代考上大學二本屬於現在是什麼水平?
    網友一: 80年代,全國能有多少個大學?那時候沒有,211,985。那時候高考難度,是非常變態。高中只有2年,上完課複習都來不及,就去高考。我父親是89年參加高考。 那時候文憑含金量是今日所不能比。別小看那時候大學文憑,現在什麼985,也是無法匹敵的。
  • 80年代的一臺洗衣機放現在值多少錢?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在上世紀80年代,洗衣機與彩電、冰箱並列城市職工家庭生活三大件。在物質匱乏的八十年代,誰家能有一臺洗衣機是那麼是極有面子的事情。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洗衣機供不應求,非常難買到手,要憑票券才能買到;再一個就是價格昂貴,普通家庭哪裡承擔得起。當時人們結婚,家裡如果能有一臺洗衣機,是很多新娘夢寐以求的事情。
  • 80年代初,50元足夠學生一月的生活費?可能跟你想像的大不一樣
    我是60年代末出生的,80年代初在縣城初中就讀,直至高中畢業,就是八十年代中後期了。50元在80年代初期值多少錢呢?夠高中生一個月的生活費嗎?或者說,40多年前的50元值多少錢?讀個高中一月生活費夠嗎?
  • 上世紀80年代左右,5塊錢有多少購買力,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當然如果對比現在的,肯定是沒法比,不過在80年代社會一股新鮮風氣的注入下,整體有了很大的改觀,很多人也開始有了明顯的愛好,只是當時人們生活並不富裕,根據一些人經歷的時代來看,
  • 老師,2018你的工資夠養家嗎?一張圖道出所有酸甜苦辣... | 精選
    網友@這個殺手不太冷:平均工資6000左右,我們只能拿到3000。讓我們怎麼活!媳婦兒都討不到,何以養家。    男老師成家難、養家更難,但女老師也不輕鬆。在昆明某公辦幼兒園任教的小張老師介紹,她每個月不到2000塊的工資,「2000多元是什麼概念呢?現在每斤生薑的價格都漲到15塊錢以上了,2000多塊錢的工資,在這裡只能維持最低生活水平。
  • 上世紀80年代,一輛永久牌自行車賣180塊,放到現在是多少錢呢?
    ▲「永久」自行車圖片03那麼言歸正傳,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永久」自行車價格是一百八十塊一輛,換成今日的消費水平來看上世紀七十年代,豬肉的價格大約是0.79元一斤,一百八十塊能買大約220斤豬肉,目前全國豬肉的平均價格極其不穩定,暫且按照25一斤來計算,那麼220斤豬肉就大約是5500元。但是,由於豬肉價格近兩年因為各種原因,漲幅波動不定,其實以豬肉價格來計算不怎麼合理,我們可以以工資為對照再來計算一次。
  • 民國時期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和生活水平呈現
    當時北京中小學教師工資水平是:一般公私中學老師月薪約一百幾十元(約今人民幣1.5萬元),高初中都能教的教員,尤其是國語(語文)、英語、數學教員,月薪則在200元(約今2.2萬元)以上。小學教師月薪約為30—70元(約今3300—7700元),小學校長約是100元(約今1.1萬元)。和底層百姓相比,中小學教員的月薪不算低。
  • 中國的八九十年代,公安民警的工資,每個月到底有多少錢?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很多關於我國八九十年代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我國八九十年代,公安民警們的工資情況。認真的說,在八九十年代,人們的工資收入普遍不高。尤其是在80年代,萬元戶的名聲不是白叫的。那麼,在八九十年代,我國各地公安民警的工資水平,到底在什麼水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