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衛辦基層〔2018〕20號
關於組織做好2018年縣鄉村衛生人才
能力提升培訓工作的通知
各縣(區)衛生計生委(局)、社會事業局,委直屬有關單位:
根據省衛生健康委《關於組織做好2018年江蘇省縣鄉村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工作的通知》(蘇衛基層〔2018〕18 號)文件要求,為做好2018年縣鄉村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進一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現將有關培訓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項目目標
以培訓需求為導向,以補短板為目標,以提高家庭醫生籤約團隊實用技能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重點,2018年我市計劃培訓181名縣鄉村衛生人員,重點提高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能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以及實踐操作能力,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滿意度。
二、項目任務
(一)縣級醫院骨幹專科醫師培訓
各縣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從縣級醫療機構遴選10名骨幹醫師(具體名額分配見附件1),結合培訓內容完成一定學時的線上學習,併到對應的江蘇省基層特色科室孵化中心學習實踐,每人累計線下培訓為1年,原則上脫產連續學習12個月,工學矛盾特別突出的地區,可結合實際在2年內分次完成學習。
(二)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師培訓
1.培訓臨床醫師(含中醫師)8名。由各縣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從包含相應特色科室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遴選骨幹醫師(具體名額分配見附件1),指導培訓對象結合培訓內容完成一定學時的線上學習,併到對應的江蘇省基層特色科室孵化中心學習實踐,提高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能力,每人每年累計線下培訓120天左右。
2.培訓骨幹全科醫生13名。由各縣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安排,擇優從今年確認的基層衛生骨幹人才中選出相應數量的全科醫生,結合培訓內容完成一定學時的線上培訓,就近到有全科規培基地的市屬醫院、縣醫院或江蘇省人民醫院全科孵化中心實踐培訓(具體名額分配見附件1)。重點強化全科醫學理念,提高基層常見疾病的診斷治療、危急重症病人急救、常見症狀的鑑別診斷和處置等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健康管理、康復、公共衛生等服務能力,每人線下培訓累計時間不少於1年,原則上脫產連續學習12個月,工學矛盾特別突出的地區,可結合實際在2年內分次完成學習。
(三)培訓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30名。由各縣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擇優選拔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理骨幹進行培訓(具體名額分配見附件1),包括在社區衛生服務站從業護士,並向薄弱地區進行人數傾斜。結合培訓內容完成一定學時的線上學習,並到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開展線下培訓、臨床實踐,提高醫療質量管理能力和家醫團隊籤約相關服務技能,每人每年累計線下培訓5天左右。
(四)鄉村醫生培訓
1.培訓村衛生室人員80名。由各縣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選拔鄉村醫生培訓,並向薄弱地區進行人數傾斜(具體名額分配見附件1)。要求結合培訓內容完成一定學時的線上學習,併到基層衛生人員實訓基地或綜合能力比較強的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學習實踐,培訓重點是高血壓、糖尿病、兒科常見病、中醫診療技能,也可結合本地常見病多發病情況調整培訓重點,每人每年累計線下培訓7天左右。
2.培訓骨幹鄉村醫生25名。由各縣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擇優遴選骨幹鄉村醫生(具體名額分配見附件1),結合培訓內容完成一定學時的線上培訓,併到基層衛生人員實訓基地學習或綜合能力比較強的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學習實踐。培訓以實操為主,根據當地實際,重點掌握各種適宜技術,包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常見慢性病的管理和健康教育,常見診療技術操作規範等。每人線下培訓累計時間不少於1年,原則上脫產連續學習12個月,工學矛盾特別突出的地區,可結合實際在2年內分次完成學習。
(五)培訓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人員15名。由各縣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選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人員,並向薄弱地區傾斜(具體名額分配見附件1)。督導培訓對象結合培訓內容完成一定學時的線上學習,併到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交流實踐,提高管理理念和醫療質量管理能力,每人每年累計線下培訓5天左右。
三、項目實施
建立線上基礎培訓與線下實操培訓相結合的培訓制度。
(一)線上培訓。國家衛生計生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負責開發建設線上培訓平臺——中國繼續醫學教育平臺(www.ncme.org.cn),線上培訓內容由平臺統一製作,並向基層衛生人員免費開放,所有基層衛生人員均可註冊後進行線上學習。學習結束後,獲得相應的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縣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收集和審核本轄區內參加培訓的學員基本信息,填寫學員信息登記表,並於2018年11月15日—30日期間,登錄平臺管理系統(www.ncme.org.cn/zxxt/),將學員信息登記表上傳至系統備案。縣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管理系統登錄帳號和密碼由項目辦統一發放。在基地信息和學員信息備案成功後,培訓學員可於2018年12月1日起,登錄基層衛生能力建設平臺(jwpx.ncme.org.cn)進行PC端學習或微信關注「NCME助手」進行移動端學習。學員在線學習登錄用戶名為學員手機號,密碼為身份證後六位。
(二)線下培訓。以參觀和研討等方式為主。以市衛生計生委為主組織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師、護士、骨幹鄉村醫生開展線下培訓,在當地基層衛生人員實訓基地、省級基層特色科室孵化中心以及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開展培訓。以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為主組織鄉村醫生開展線下培訓,以實操為主,建議在當地基層衛生人員實訓基地開展培訓。鼓勵各地結合基層實際,進一步創新活動方式,豐富活動內容。通過項目的實施,不斷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同時打造一批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基地和一支師資隊伍。2018年11月15日後,將向各地下發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基地管理員帳號。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可登陸培訓管理系統查看本轄區內學員信息和基地信息;基地管理員可登陸培訓管理系統,進行項目線下教學管理工作,包括學員籤到、培訓考核等。
(三)組織培訓。由各培訓單位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繼續教育中心下發的培訓大綱,結合培訓人員能力水平,制定個性化教學計劃,增強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培訓效果與質量。2019年年底前培訓單位要完成學員全部培訓內容。培訓期間,市衛生計生委將跟蹤督導培訓單位定期開展過程考核,各縣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也要跟蹤督導培訓單位定期開展過程考核,要通過中國繼續醫學教育網-學員信息管理平臺建立學員學習檔案,記錄學員學習過程、出勤情況、實踐操作情況和業務學習情況等內容。
(四)結業考核。結業考核由省衛生計生委統一組織,培訓期間過程考核合格將作為參加結業考核的依據。結業考核合格者由省衛生計生委統一頒發培訓合格證書,並視同完成本年度繼教學習任務。
四、經費安排
根據中央財政的要求,省衛生計生委現已印發《關於下達2018年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培訓中央補助資金的通知》(蘇財社〔2018〕91號),補助標準為:縣級醫院骨幹專科醫師每人每年1.5萬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臨床醫師、護士每人每天補助標準為120元,鄉村醫生每人每天補助標準為80元,骨幹全科醫生和骨幹鄉村醫生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年1.5萬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人員每人每天補助120元。
市衛生計生委將結合實際,統籌安排並使用好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地方財政補助資金及其他部門、其他渠道支持的資金,切實做好培訓工作。各地各培訓單位也要加強資金管理,根據培訓方案合理安排和使用項目經費,全部用於與本培訓項目相關的活動支出,確保專款專用,不得挪作其他項目使用。
五、時間安排
請各縣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抓緊時間落實該項任務,認真選拔培訓人員,按照序時進度推進培訓相關工作。11月14日前以縣區為單位匯總參加培訓人員基本情況表,並加蓋單位公章報市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處。同時,將電子版發送至lygwjwjcc@163.com。聯繫人:王靜(85820196)。
六、工作要求
(一)做好組織實施。各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加強培訓項目制度建設。根據培訓要求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際需求確定培訓重點,指導、跟蹤、總結、評價和報告本地培訓的開展情況,並做好迎接國家不定期的現場調研、飛行檢查的準備。
(二)遴選培訓學員。培訓學員要有一定覆蓋面和代表性,發揮第一批培訓學員的帶頭作用。縣級骨幹醫師需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或從事本專業3年以上的執業醫師。基層衛生提升培訓優先安排基層衛生骨幹人才、中級以上職稱的基層衛生人員。臨床醫師(含中醫師)培訓優先考慮省級特色科室的在崗醫務人員。鄉村醫生骨幹培訓優先考慮開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鄉村醫生。培訓合格人員優先吸納為省級基層衛生實訓基地師資。
(三)加強基地建設。統籌協調各方優質醫療衛生教育資源支持培訓項目,發揮基層衛生人員實訓基地示範作用,實現教學相長。實訓基地要認真遴選師資,組織課程開發和教案編寫,做到課程開發有針對性,師資教學受歡迎,教學組織有章可循。
(四)做好需求對接。堅持以需求為導向的原則,各縣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做好需求對接,將培訓與學員的職業發展緊密結合,調動學員學習的主動性。通過開展需求調查,進一步細化線下培訓重點。需求調查結果與培訓基地的培訓能力和培訓容量要相匹配,既符合學員的培訓意願,又發揮培訓基地的培訓專長。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動申報培訓內容,鼓勵探索利用業餘時間開展彈性線下培訓。
(五)加強績效管理。市衛生計生委將對培訓項目進行跟蹤、監測督導和評估,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2018年績效考核的重點包括培訓項目的制度建設、組織管理、基層衛生人員培訓參與情況和培訓效果等。對培訓走過場、組織不得力的學員和機構將進行通報批評,對短期和中長期培訓效果明顯的學員和機構予以表揚和宣傳。
附件:1、2018年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人數計劃表
2、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基本情況登記表
連雲港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2018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