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閱讀頭條號「羽佳講繪本」,本欄目旨在為寶爸寶媽推薦和分享優秀繪本,歡迎訂閱!
今天又是「深度」專欄。
我們前幾次聊了閱讀路徑,聊了如何選書,聊了什麼是好書,今天就來聊聊買書。
這個標題可能有點唬人,因為羽佳並不是個精打細算的人,教大家如何「省錢」——我心裡不太自信。
但這幾年,羽佳確實有一些買書的經驗,甚至「行業內幕」可以分享,相信這些分享可以讓大家買書時不再盲目。
在說「花錢的經驗」之前,羽佳想先說說「不花錢」的經驗。
「書非借不能讀也。」
在圖書館辦一張免費借閱卡,不僅可以獲取海量的閱讀資源,還能節約大量金錢,更重要的是,圖書館的閱讀環境,帶給孩子的是心靈的薰陶。
但圖書館借閱的缺陷也不少:
基於以上的原因,羽佳自己去圖書館一般都是查閱資料,或者補充閱讀。
儘管很喜歡圖書館的氛圍,但這幾年羽佳有很多接觸更多書的渠道,家裡的書孩子也已經讀不過來了,就很少帶孩子去圖書館了。
很多「聰明的家長」,會利用周末或其它休息時間帶孩子去書店的童書區遛娃。
這是個看似很理想的操作,既避免了孩子浪費休息時間,又能免費看到很多好書和新書。
但,真的省錢嗎?
就算不買書,孩子在商場吃吃喝喝也不少花錢。而且書店裡還經常賣玩具,很多書店還配有兒童樂園,這些都在不遺餘力地轉移著孩子的注意力。
你想的是帶孩子好好看會書,結果沒幾百塊錢回不了家……
其實羽佳蠻喜歡一個場景,在書店裡,一位媽媽拿著一本繪本,給寶寶讀了起來。母子(或母女)倆旁若無人地完全進入書中的世界,場面非常溫馨,讓人覺得非常美好。
可是,如果書店裡的每一位家長都這麼做,你能想像書店會變得多麼嘈雜嗎?
所以書店並不是理想的閱讀場所。親子閱讀更理想的場景是在家裡,是在睡前的床上。
------------------------
免費有點難,那有沒有比買書更便宜的方式呢?
下面就要說到羽佳最喜歡的方式——租。
現在許多城市都有繪本館,許多繪本館還開通了網上借閱的功能,在網上提交書單,工作人員直接配送,不需要家長跑繪本館,非常方便。
繪本館藏書不一定比圖書館或書店多,但無論從管理還是選書上都更精心一些,基本可以滿足孩子大部分的閱讀需求。
繪本館一般都是年費制,羽佳所在的城市瀋陽,平均租一本書花費大約在3-5元左右,還是很划算的。非常建議大家,有條件的都去辦一張繪本館的年卡。
由於工作的關係,羽佳能經常收到出版社寄來的樣書,這些書孩子都看不過來,但我們仍然沒有放棄繪本館的會員,很多經典的好繪本我們都是在繪本館讀到的。
現在很多書店也開展租書的業務,書店的更新比繪本館更快,只是一般不安排配送,需要自己去換書,如果住得近還是很理想的選擇。
雖然租書可以解決大部分的閱讀需求,但租來的書畢竟是要還的,對於那些孩子特別喜歡的書,還是建議大家購買。
我認為每個家庭都需要有一些藏書,不管是大人的書還是孩子的書,這是給孩子營造一個閱讀的環境,讓孩子想讀書的時候隨時可以取閱。
如果能夠選一些好書收藏,這也是給記憶儲蓄,對孩子(包括自己)內在的幸福感也是種提升。
------------------------
終於說到「買書」了,因為現在線下買書的人很少了,羽佳今天主要聊線上買書。
這部分比較長,羽佳會分Part來寫,先把小標題列在下面:
這個問題大家可以結合「深度」專欄的前幾篇文章來考慮,特別是「」,以及「」。(點擊可回顧)
羽佳總結一下:
小寶寶(3歲以下)更應該買書來讀,因為他們的特點就是喜歡「重複再重複」。租借的書一般一兩周就要求還回去,但小寶寶們常常逮住一本(或一套)書聽幾個月。
好在小寶寶們不需要太多藏書,花費不大,媽媽們給他們選幾套經典的好書就能夠滿足需求了。
前面羽佳說到每個家庭都應該有一定藏書。
《花婆婆》《不可思議的旅程》《海底的秘密》《蘇菲的傑作》……那些孩子特別喜歡的,或者我們自己特別喜歡的,或者每個年齡都會有不同收穫的,都可以作為我們家庭的收藏,時不時拿來重溫。
這些收藏並不是「封存」,而是放進書架中,可以隨時取出閱讀的。
這些收藏也應該是經過精選的,畢竟精裝繪本價格相對高,即使不差錢,也要考慮家裡的收納問題。
為什麼平裝套書值得購買,也是基於孩子反覆閱讀的考慮。這些書租借的話容易出現「集不齊」的情況,不如全買回來慢慢讀。
而且平裝書的性價比更高,也不乏具有收藏價值的精品,比如《不一樣的卡梅拉》《女巫溫妮》等等。
跟前面的原因差不多,好的科普繪本既是值得收藏的,又是孩子喜歡反覆閱讀的。
比如《水下地下》《DK博物大百科》《人類簡史(繪本版)》等等。
羽佳一直在說「藏書」,有人可能覺得這個詞比較奢侈,普通家庭不需要。其實沒那麼複雜。你家裡所有的書就是你的藏書。
不過羽佳比較建議定期整理,處理掉那些不讀的,和讀過覺得不必要留的,剩下來的就作為「收藏」吧。如果你整理完只有孩子的書,那麼你自己也該充充電啦。
羽佳有個愛讀書的弟弟,喜歡的書會買兩本,一本閱讀,一本收藏。其實羽佳不太建議這樣「浪費」,孩子讀過的書都是有使用痕跡的,使用過的書也可以收藏啊。而且舊書有時候會帶有回憶感,和歲月的美感,不是嗎?
下一個問題很關鍵,最好在買書之前搞清楚: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行業秘密大披露)。
有位幼兒園園長託羽佳聯繫到了一個知名的童書品牌,想買1000-2000本精裝的經典繪本。
品牌給的是65折。
使勁講了一番價,也只給到63折。
品牌方表示,他們扣掉發票和物流基本不賺錢。
還有一個故事。
有一次羽佳準備開團一套非常經典的繪本,跟出版社價格團期都談好了,沒想到電商促銷「咣當」一下提前了,這套書的平臺售價比出版社給羽佳的還低。
讀者能買到更便宜的書,羽佳就沒必要再開團了。
這就有點迷了。
普通讀者在電商平臺促銷時買書,居然比出版社的進價更便宜!
其中的原因很複雜,但大家只需要知道,凡平臺促銷,買繪本都是划算的。
具體到幾折呢?
羽佳在跟出版社合作團購的時候,指導價都在6-8折左右,低於這個折扣基本沒有利潤空間。
但是到了電商平臺就不一樣了:5折是日常價,4折是好書入手價(因為好書不等人,再低折扣常常就售空了),滿減之後的3.5折到3折之間,是非常值得買的;如果你想買的書低於3折,趕緊買!
當然文字書可以折扣更低,精裝繪本就比較難了,因為繪本的彩色圖片對紙張和色彩還原的要求更高,圖畫書本身的成本就比文字書要高。
有人可能覺得羽佳在騙人,羽佳在公號開團,也曾經出過1-2折,2-3折的團品。
這就涉及到公眾號等新興購書平臺的特點,我們最後再說。
其實這個話題羽佳在2017年聊過,當時還有四家主要的線上購書平臺,噹噹、京東、亞馬遜、大V店。
後來,亞馬遜離開了中國市場,我們很難再買到外文原版書了。
大V店19年以後羽佳也不再推薦了,原因是羽佳的讀者在大V店買了一個包,遇到了點問題,客服處理非常緩慢,導致購物體驗很差。
其實羽佳自己在大V店買繪本是從來沒遇到過問題的,質量、價格、包裝、配送都不錯。
羽佳也沒有推薦過大V店繪本以外的東西,但是有讀者通過羽佳的分享進入了大V店,看完書又逛到了別的產品,當購買遇到問題之後,如果大V店自己的客服不能及時處理好,羽佳是沒有精力去處理那些客服投訴的。
再說我也沒有能力處理,我連供應商是誰都不知道,只能跟大家一樣去問客服。
這個事情之後,羽佳對這個平臺有點失望,就不再推薦了。
現在就剩下了主要的兩家:噹噹和京東。
這兩個平臺羽佳感覺區別不大,趕上活動都挺划算。而且大部分城市都有本地庫房,配送速度快。
這兩家都有自己的獨家書,所以我也不覺得非要認準哪一個平臺。
羽佳推噹噹比較多,是因為能要到噹噹的優惠碼。
這裡一定要提醒大家一句:買自營。
這個事兒羽佳說過好幾次了。羽佳在噹噹非自營店買到過盜版書,後來保險起見只買自營。
而且在促銷的時候,一般都是自營產品才參加活動。
可能有讀者發現羽佳永遠不提「淘寶」,一個是因為我從來不在淘寶買書沒什麼經驗,還有就是淘寶沒有明顯的區分「自營」「非自營」,不好分辨。
如果你們誰有經驗可以跟羽佳分享一下。
下面重點來了:一年中有哪些適合買書的好時機呢?
一年中會有三個大的促銷時機:雙十一,書香節,618。
雙十一是全網大促,書香節是噹噹主場,618是京東主場,基本全年最低價會集中在這三次促銷中。
排第二的促銷時機:寒暑假+開學季。
這兩個時機是連著的,促銷力度也不小,參與活動的基本都是童書。
剩下的時機可以查缺補漏:兒童節、聖誕節、新年和春節等。
看吧,我們一年中買書的機會挺多的,所以也不需要一次囤很多。大促的時候集中買一些,遇到喜歡的還可以在其它時機補。
這就是算術題了,除了抓住時機,還要利用好促銷規則,才能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多的好書。
促銷辦法多種多樣,基本上集中在以下幾種:滿減、折扣、直降、參團。
滿減,適合多買;折扣、直降或參團,適合買單品。
趕上大促的時候,滿減+用券是最划算的。
兩者各有優勢。大促開始時貨源充足,但滿減池裡的書可能不是最多,越往後,售罄的書越多,進入滿減池裡的書也更多。
一般促銷最後一天的力度是最大的。比如雙十一,活動從11月1日開始,11月11日當天是價格最低的,但也有可能想買的書斷貨了。
羽佳個人的建議是先買。因為書不像別的東西,買不到可以用其它的來代替,書賣完了就是沒了,萬一沒有補貨,可能就錯過了。
給大家一個小建議,平時多關注圖書的信息,自己列一份「心水書單」,書單上要有成套的書,更要有單本。在書單上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標註「必買」和「想買」。
活動開啟後首選「必買」,剩下的用「想買」的單本來湊單。
如果要買的書比較多,建議多個手機下單,每一單都「滿減+用券」,就把省錢做到極致了。
當然,如果你有真心喜歡的書,想馬上閱讀,其實可以不等,直接買。管它何時促銷,管它什麼價格,因為真的會有書你越等越買不到。
羽佳比較贊同細水長流式買書,不建議孩子還小就提前屯很多書,也不建議逢大促就幾箱幾箱買書。
希望大家避免「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
與孩子一起邊成長邊買書,慢慢買,細細讀,選書時多花點時間,買回來後認真讀,多讀幾遍。
1.大家不要盲目相信電商平臺的「暢銷榜單」。
暢銷書往往是家長愛買的書,並不一定適合孩子;還有些上榜的書,存在刷榜的可能,照著榜單買不是很靠譜。
書怎麼樣還是需要做做功課先了解。
2.還有一個坑提醒大家避免,當你把一本書放進購物車,會發現很多「相關推薦」,比如同一作者的,或同一主題的,這時候就容易被「催眠」,不知不覺買了很多相似的書。
有時候一個主題買一兩本經典就夠了,比如入園之前的「分離焦慮」主題,孩子只在那個特殊的階段讀得多一點;還有同一個作者的作品,除非你特別喜歡,也不一定要買全。
最好還是以自己手裡的「心水書單」為準。
以上羽佳說的都是經典的書,那麼對於「新書」,我們應該怎麼買呢?
其實新書上市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
羽佳再披露一個行業秘密,現在很多新書上市,會先推自媒體和社群,然後再在電商平臺上架,大致的路徑是這樣的:
預售→自媒體大V→其它自媒體→電商平臺限價期→電商平臺開放售價。
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個月到一年甚至更長,價格會越來越低(有時候預售稍微低一點,但不會低於電商平臺)。
在「限價期」之前,即使有活動,新書價格也不會太低(比如不能低於8折),等到開放售價之後,就會跟其它繪本一樣參與滿減。
不同的書不一樣,有的上市半年就不限價了,有的上市幾年還在限價。
如果大家看到大V推薦新書,但是囊中羞澀,可以先等等看,等到電商開放售價就能更便宜了。
所以,如果孩子還小,看到新書真的不著急囤。
當然,好賣的書,或者本身印量不是很多的,也有可能會在等待中沒貨了。
如果遇到很喜歡的書,或者孩子正書荒,不妨先睹為快。
------------------------
最後我們來說一個新平臺:自媒體。
羽佳剛「入行」的時候還沒有這麼多自媒體平臺,現在公眾號、社群、微博、抖音等等,都可以買書。
自媒體一邊直接對接出版社,另一邊直接對接讀者,省去了「中間商賺差價」,推薦的產品一般都有更高的性價比,很受讀者歡迎。
羽佳對公眾號比較了解,就以公眾號來舉例,給大家說說:
公眾號推薦的書主要分兩種:一種是新書,一種是專供自媒體的團購書。
前面提到了,現在出版社出新書,很多時候會在自媒體開展第一輪推廣。
新書有精裝繪本也有套裝繪本,一般都是從內容到質量都非常過硬的好書。價格上也會給一定折扣,但不會特別低,好處是能先睹為快。
等這些書在自媒體平臺銷售過幾輪後,才會在電商平臺上架。
喜歡繪本的媽媽們可以關注一些童書公眾號,就能得到最早的新書資訊。
下面說說專供自媒體的團購書。
越來越多的出版社發現了新興的自媒體平臺是個很好的市場,會專門策劃專供自媒體的團購書。
這些書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媽媽們在公號參團這類繪本的時候,基本可以不考慮價格,因為售價都是統一的。
出版社或供應商會給一個「指導價「,要求公眾號不低於這個價格,可以往上加價,但公眾號一般都不會加價,所以大家不需要在價格上糾結。
但是買這類繪本要考慮內容,不要因為便宜就買。
因為這類書更傾向於」媽媽愛買「,卻不一定適合孩子。
什麼書適合孩子,大家可以參考羽佳之前的文章。
好啦,今天這篇寫了好久,羽佳也披露了好多行業秘密,希望能給大家在買書的時候作參考。
正值六一促銷季,618也不遠了,趕快找機會實戰一下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