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關於繪本,你要知道的事

2020-12-17 羽佳講繪本r

今天的深度專欄相當於一篇「科普」,羽佳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圖畫書(也就是繪本)的組成部分。

我們以繪本《謝謝您,阿嬤》來舉例。

大家可以通過羽佳錄製的視頻來快速了解今天的內容:

視頻時長約為6分鐘:

不方便看視頻的請看下面的圖文詳情:

一本繪本是由哪些部分來組成的呢?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腰封

我們上圖的書上有一個藍色的小條,這個相當於「腰封」,也叫腰條。

大部分腰封都是橫版的,這本書可能是為了保留封面圖的完整性,就把腰封做成了豎版,放在了書封的右側。

△《小學霸的一天》腰封就在最常見的位置。

而有些腰封也會放在左邊。

△《路邊花》的腰封在左邊。

腰封的存在,是為了讓讀者在第一時間,快速了解一本書而產生的。

所以腰封上會寫上一本書的賣點,比如獲獎情況等。

現在很多書喜歡找一些名人來推薦,把大V們的名字寫在腰封上。

但羽佳覺得,腰封是個有點浮躁的東西,也沒什麼收藏價值,買回來拆完可以直接丟掉了。

有些繪本的腰封為了吸引父母,會寫一些可能並不是作者想要傳達的東西。

比如黃春明老師的撕畫繪本《愛吃糖的皇帝》,講的是屈原、皇帝和靳尚的故事,還順便講了端午節的由來。

而腰封上寫的是:教孩子拒絕「甜蜜誘惑」,學會判斷是非對錯。

繪本的內容究竟怎麼樣,腰封只能做個很小的參考。

封面

封面會決定人們對一本書的第一印象,可以說,對所有繪本來說,封面都非常重要。

有的繪本封面圖,來自內文中的一副最具代表性的圖畫。

《外公的旅程》的封面就選用了一副內頁圖,是外公第一次離家踏上旅程的樣子。

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畫家會單獨繪製一幅封面。

繪本《花婆婆》的封面就是作者芭芭拉·庫妮另外單獨繪製的。

還有不少繪本將封面和封底展開,會形成一幅完整的圖畫。

繪本《家園》,通過一扇窗戶外面的景色變化,展現了時代的變遷,也為我們展示了在每個人的努力下,環境變好的可能。

這本繪本的封面和封底展開,會發現是一個完整的社區的圖畫。

封面的是右半個社區,還沒有綠化,看上去擁擠壓抑;而封底的左半邊社區由於經過了多年的努力,看上去宜居多了。

封面的必要組成有:書名、作者名(文字作者和圖畫作者),翻譯作品要有譯者名,還要有出版社(或出版公司)名。

獲獎繪本還會帶一個獲獎標識,《謝謝您,阿嬤》是2019年凱迪克銀獎的獲獎作品,封面上就帶了一個銀獎的標。

如果是金獎作品就會帶個金色的標識。

《等爸爸回家》是2018年凱特·格林威獎的獲獎作品,封面上就有一個金獎的標識。

(△這本書的封面上有兩個圓形的金標,下面的是金獎標,上面的另一個金色的標是國內引進的出版公司的logo。)

我們給孩子講繪本的時候,建議首先討論一下封面,讀一下書名和作者。具體如何講繪本,請參考羽佳的另一篇文章:親子閱讀該怎麼做?讀這一篇就夠了

護封

護封相當於一本書的「外套」。

護封的出現最初是為了保護封面。但後來慢慢取代了封面的地位,重要信息都印刷在護封上,內封面反而變得特別簡單。

△《謝謝您,阿嬤!》的內封面

現在的精裝繪本越來越喜歡做護封,似乎這樣顯得更高端。

但羽佳覺得,童書其實不太適合護封的設計,因為閱讀時真的不方便。

有人會用膠帶把護封粘在封面上,以免翻閱的時候容易掉。

但羽佳不希望膠帶把書粘壞,所以每次都是把護封拿掉,單獨收納,等到孩子不常讀之後,再把護封套上,放入書架。

給大家看看單獨的護封展開的樣子:

勒口

護封折過來的部分叫做「勒口」,一本書會有前、後勒口。

勒口上也會印刷一些信息,比如作者介紹,內容介紹等。

勒口適合精裝書也適合平裝書,能保護封面,防止卷邊。

環襯

與內封連在一起的頁面叫做「環襯頁」,一本書會有前、後兩個環襯頁。

環襯是精裝繪本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每一本的設計也不太一樣。

有的僅僅是空白頁或沒有任何內容的彩頁。

《海底的秘密》環襯看起來什麼也沒有,但其實這是沙灘的顏色,仔細看還能看到沙粒呢!(照片有色差。)

有的帶有裝飾性的花紋、圖案。

《123,到動物園》的環襯是不同顏色的1-10的數字。

《小蠟筆大罷工》的環襯頁上全是五顏六色的蠟筆。

有的是裝飾性的圖畫。

《三隻山羊嘎啦嘎》的環襯頁是一幅「山水圖」,好多山羊在其中奔跑、跳躍、吃草……

簡單的線條,幾筆就勾勒出不同山羊的生動形態。

有的會在裝飾的基礎上,提示作品的內容。

《後來呢,後來怎麼了》的前環襯,是爺爺在寫《死後會怎麼樣》這本筆記的場景。

他決定要記這本筆記的時候,眼裡充滿了期待,但是他沒有馬上動筆,而是開始了思索。

當他開始動筆的時候是開心的,在這之後,他可能每天都要更新筆記,有時候他吃東西,有時在冥想,有時睡著了,有時摳鼻子……

當然,他也有不那麼開心和大哭的時候,最後,他終於把筆記完成了,他雙手捧起筆記本,既心滿意足,又鄭重其事……

當整個故事結束,後環襯上還是一組小圖,都是「我」的日常片段:玩遊戲,思考,記筆記,看電視,上廁所……

爺爺去世後的時光,「我」顯得有點孤單,但爺爺的筆記,確實在「我」心裡種下了不一樣的種子。

最後一幅小圖,「我」在後面緊緊抱住了正在刷碗的媽媽。

或許那正是「我」通過爺爺,感知到了某些重要的東西,那個重要的東西,叫做「珍惜」。

有的環襯會包含重要的情節,不讀環襯就讀不懂故事。

繪本《好餓的小蛇》,前環襯上的背景中,有一顆長滿了蘋果的果樹。

後環襯上,這棵果樹已經消失了,只留下了一個樹樁,而小蛇還在說:「啊——真好吃。」

原來這條「好餓的小蛇」,一口吞掉了這棵果樹後,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如果忽略了這本書的環襯,整個故事就不完整了。

《謝謝您,阿嬤》的前後環襯是同一個街區。

前環襯有一個窗子的鍋裡飄出香氣,飄了好遠。

後環襯是整個街區夜晚的樣子。

當你讀完整個故事,再看環襯,會感受到整個街區濃濃的生活氣息,每一個亮著燈的房間裡,都住著那些可愛的人。

扉頁

扉頁是繪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會讓整本書更有美感和藝術感。

《海底的秘密》扉頁上整齊地擺放著各種物品,這些東西似乎都來自海底,有一些屬於人類的東西,仿佛也是曾經遺失在海底的。

扉頁上的信息跟封面有點像,會包含書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

有的扉頁設計得很簡潔。

《瘋狂的星期二》的扉頁上,藍色的背景像一方靜謐的湖水。一朵盛開的睡蓮和幾片蓮葉浮在水面上。

這畫面如此沉靜、美麗,一點都看不出「瘋狂」的跡象,卻也仿佛暴風雨前的寧靜,好像在暗示我們:馬上要有大事發生!

有些繪本的扉頁會交待「前傳」。

《古納什小兔》的扉頁上,就用幾張照片的形式,回顧了翠西的爸爸媽媽結婚、生寶寶、帶孩子的歷程。

也會有一些繪本,從扉頁開始就在講故事了。

《奇怪的媽媽》的扉頁上有一朵奇怪的「黑色煙霧」,還有人說了一句話:「哎呀呀……墨汁倒在雲朵上了,這可怎麼辦呢?」

一場大雨就是這樣開始的……

也有的繪本,連貫的情節從環襯開始,扉頁繼續,一直發展到內頁,每一頁都不能單獨看。

《松鼠先生和月亮》的故事就是從環襯開始的:

一個大大的黃色奶酪從推車上滑落下來,滾落進了森林,於是才有了後面松鼠先生的爆笑故事。

《謝謝您,阿嬤!》的扉頁也是故事的開始,阿嬤買了東西回來,很快就要開始煮她美味的湯啦。

正文

繪本的正文是整本書最重要的部分,羽佳每次寫精讀都會分析很多,今天就不展開了。

這裡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繪本是圖文並重的作品,兩者不能割裂來看。

好的繪本,一定是用圖片推動故事的,所以讀圖非常重要,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的讀圖能力。

版權頁

每一本書都會有的版權頁,是羽佳很喜歡閱讀的部分,裡面會包含很多信息,包括書名、著譯者、出版者、印刷者、發行者、版次、印次、開本、印張、印數、字數、出版年月、版權期、書號、定價等及其他有關說明事項。

版權頁還會有編輯團隊的名字,會讓你了解到每一本繪本的背後,都凝結著許多人的心血。

導讀手冊

現在的繪本大部分都配有導讀手冊,目的在於給父母一定的閱讀指導。

建議家長們在給孩子講繪本之前,認真讀完導讀手冊,以便自己講故事的時候更有方向。

《謝謝您,阿嬤》的導讀手冊有十多頁,包括繪本和作者介紹,大V的書評,國內外專家、媒體和讀者的評論等。

彭懿老師的攝影繪本,每一本都有很厚的導讀手冊,拍攝故事甚至比內文還精彩。

《姆明經典繪本系列》的導讀手冊是羽佳目前看到過的最長的導讀。有20幾頁,簡直就是一本書,裡面的大V書評,值得反覆閱讀和收藏。

一般的導讀手冊隨書附贈,也有的繪本直接將導讀文章印在書後。

如果是附帶的導讀,夾在書中閱讀不太方便,建議單獨收納。

封底

封底是一本書書皮的底,一般會有定價和條碼,現在也經常能看到出版社的微信或公號二維碼。

繪本的封底圖畫有時是繪本的延續。

《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的封底圖,美依和寶寶都喝到了牛奶,美依膝蓋上的傷口也被處理好了。

有時會讓我們再笑一次。

《跑跑鎮》的封底,碰撞後的兩個小夥伴,頂著頭上的大包,含著淚和平地說再見。

有時又會讓我們對故事久久回味。

《活了100萬次的貓》的封底,是曾經的黑貓和白貓依偎在一起的樣子。

這多少讓我們對這個悲劇故事,感到稍稍安慰。

很多封底還會有文字,有時是繪本的介紹,有時會點出繪本的主題。

《謝謝您,阿嬤》的封底上,阿嬤又在煮美味的湯了。上面的文字「分享和感恩一樣,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點出主題,又讓我們再暖一次。

現在好多封底還會有故事音頻的二維碼,這個大家在閱讀的時候不妨找一下。

書脊

基本說完了,還有一個地方,叫書脊,就是連接封面和封底的部分,可以看到繪本的厚度,我們把繪本並排碼到書架裡,看到的部分就是書脊了。

(△騎馬釘的繪本一般沒有書脊,也有帶書脊的。)

今天的內容差不多了,羽佳「科普」了這麼多關於繪本的知識,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認識和閱讀一本書,希望能提醒大家,一本繪本包含了很多細節,值得細細閱讀。

最後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本文圖片來自實物拍攝,僅供預覽,感興趣的讀者請購買正版。

相關焦點

  • 深度 | 關於繪本,你要知道的事
    感謝閱讀頭條號「羽佳講繪本」,本欄目旨在為寶爸寶媽推薦和分享優秀繪本,歡迎訂閱!今天的深度專欄相當於一篇「科普」,羽佳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圖畫書(也就是繪本)的組成部分。我們以繪本《謝謝您,阿嬤》來舉例。
  • 深度|繪本的最高境界——無字繪本
    今天又是「深度專欄」。羽佳的深度專欄已經寫了7篇文章了,可能有些偏理論(實用內容也不少哦),但如果全部看完,一定會讓您對繪本有更深的理解,對您與孩子的親子閱讀也一定有幫助。今天的深度專欄,羽佳想給大家說一說「無字圖畫書」,也就是無字繪本。
  • 深度 | 繪本的最高境界——無字繪本
    感謝閱讀頭條號「羽佳講繪本」,本欄目旨在為寶爸寶媽推薦和分享優秀繪本,歡迎訂閱!今天又是「深度專欄」。羽佳的深度專欄已經寫了7篇文章了,可能有些偏理論(實用內容也不少哦),但如果全部看完,一定會讓您對繪本有更深的理解,對您與孩子的親子閱讀也一定有幫助。今天的深度專欄,羽佳想給大家說一說「無字圖畫書」,也就是無字繪本。
  • 關於小雞雞,你至少應該讓小男孩知道的4件事
    原因很簡單,對性的看法,我們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兒童時期已經被壓抑或扭曲,有些人甚至到現在都不能自由地討論性方面的事。我見過很多父母,受到傳統觀念制約的父母,在面對孩子關於性的問題時,不是含糊其辭敷衍了事,就是用嚴厲的語言來壓制孩子的好奇心,導致孩子只能從其他的途徑去尋找答案,所謂「建立健康的性認識」更是無從談起。
  • 關於繪本如何拓展,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這應該是多數家庭在親子閱讀中存在的疑惑和問題,那麼就涉及到一個關於繪本利用的重要技能——繪本拓展。如果你參加過一些親子故事會,或者是給孩子參與過一些繪本教育類的課程,大多數時候會在繪本共讀結束後開展延伸活動,非常有趣,和繪本的結合又十分緊密,孩子也會十分投入地參與到活動中。
  • 【關於 NLP】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經典會議論文研讀篇¡ 理論學習篇¨ 經典論文研讀篇¨ 【關於 transformer 】 那些的你不知道的事¨ 【關於 預訓練模型】 那些的你不知道的事¨ 【關於 信息抽取】 那些的你不知道的事¡ 【關於 實體關係聯合抽取】 那些的你不知道的事¡ 【關於 命名實體識別】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 繪本沒讀對等於白買,陪孩子讀繪本,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想要明星同款的閱讀效果,比同款繪本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們好的伴讀方法。當你的孩子對閱讀提不起興趣,你就該看看你有沒有踩中繪本閱讀的坑。所以在你給孩子讀繪本之前,先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有辦法讓孩子理解這套繪本的內容嗎?我能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閱讀氛圍,讓孩子喜歡讀書這件事嗎?我會關注孩子的閱讀進度,抓住他們的思路嗎?
  • 三本繪本,溫柔地告訴孩子關於死亡這件事
    今天我給孩子講了三本關於死亡的生命繪本。人生難測,即使是像嘉琪這麼小的寶寶,也不免要直面死亡,清明剛過,生活中也發生一些令人扼腕嘆息的事,所以就特別想和寶寶一起讀讀有關死亡的繪本。第一本《獾的禮物》這是非常經典的一本繪本,語言優美淡雅,語氣平靜柔和。在這裡,我們會覺得死亡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因為身體太衰老了,反而是桎梏。
  • 繪本專家教你怎麼玩轉繪本
    現在閱讀繪本你和孩子還是抱著一本書看圖和朗讀文字嗎?那可就OUT了。新型的體驗式閱讀在親子共讀或家校互動中,更好地拓展了閱讀的容量、趣味和深度,相比那些引進版的圖畫書,中國原創作品因與孩子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成為體驗式閱讀的最好作品,獨領深度閱讀的前沿,帶孩子走進圖畫書去感受繪本獨特的魅力,已經成為許多學校、幼兒園和家庭最時尚的新閱讀方式。
  • 通過繪本了解幼兒園,關於幼兒園的繪本推薦
    家長可以先給小朋友讀一讀關於幼兒園的繪本。01《我愛幼兒園》幼兒園到底是什麼?剛從託班升入幼兒園的小萊昂也許很有發言權。這本繪本從小朋友的角度,將幼兒園的生活介紹給小朋友。大衛開始要學會與同學相處,並且遵守規則。有很多校園規矩要遵守,比如上學不能遲到、上課不能吃東西、上課發言要先舉手等。小朋友上了幼兒園之後,同樣要學會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 繪本怎麼講?知道這些就夠了
    最近兔媽在群裡收到很多關於親子閱讀問題:@豆媽:不知道怎麼給孩子挑選繪本?@會飛的花:孩子聽著聽著就去做別的事,我應該繼續給孩子講嘛?@忘塵:如何引導孩子從畫中拓詞組句?@平:不知道怎麼給孩子繪聲繪色的講繪本?
  • 繪本-建立深度親子連接,解決成長煩惱
    孩子大了,有很多事憋在心裡,問也不說,怎麼辦?孩子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怎麼辦?孩子不敢一個人睡覺,怕黑怎麼辦?---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你是否也曾經歷或正在經歷這些繪本作家是一群最懂孩子的大人,他們願意蹲下來,願意彎下腰,從孩子的角度講那些我們希望他們的小腦袋瓜可以理解的「大道理」,讓孩子們願意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繪本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為孩子認知世界提供了最初的窗口,也為父母認識孩子,甚至是重新認識自己提供了最好的路徑,最關鍵的是,繪本能讓親子之間建立起其他方式無法建立的深度連接。
  • 深度文章 | 為什麼很多在繪本裡泡大的孩子,上學後卻不會閱讀?
    因為從繪本到閱讀,至少有三個坎要邁。孩子去理解其中的意味,才能更好地增加文字理解的深度。換句話來說,讀繪本的不是目的,不是為了刷繪本數量,也不但是為了讓孩子去複述、背誦;而是讓孩子積累知識,並且通過閱讀獲得有效的信息,這就是從閱讀到理解的第三個坎了。
  • 繪本的精選和精讀,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跟寶寶講故事時要及時回應寶寶,對於寶寶的咿呀學語更要給予肯定,少用代詞(你我他),多用寶寶語。,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我的情緒小怪獸系列》很多時候,我們遇到孩子不聽話發脾氣總是覺得很被動,我們總是習慣發號施令去壓制,看似最後孩子被強迫妥協風平浪靜了,但實際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很好的宣洩,我們並沒有很好的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
  • 「果子狸可吃」繪本惹爭議,關於孩子的繪本,家長到底該如何挑選
    最近,因為疫情的問題,一本繪本中一篇關於果子狸的文章,導致該讀物下架,其中寫道:「果子狸全身都是寶,肉可吃,屬於山珍,皮毛可做手套」。要知道,在非典的時候,果子狸它的確不是病毒的自然宿主,它只是因為各種的原因,再加上自身繁衍保命的要求,才不得已成為了中間宿主,替真正的「爸爸」背了黑鍋。
  • 《媽媽,你愛我嗎》三分鐘深度剖析,巧用繪本教會孩子讀懂愛
    要說關於「愛」的繪本,市面上太多了,比較熱門的也不少,像《猜猜我有多愛你》、《逃家小兔》等等,而《媽媽,你愛我嗎》這本書的知名度遠遠不及它們。但是這本書在我講了很多次後我越來越感受到它的優秀,繪本裡獨具一格的畫風,童謠句式的寫作手法都深切貼合小孩子的心理特徵。
  • 繪本推薦 |《因為我愛你》一本關於父母對孩子無條件愛的溫情繪本
    ,陪孩子閱讀,就是做一件很美麗的事!今天格子醬給大家推薦的是經典繪本《因為我愛你》,這本繪本通過兔媽媽對兔寶寶的情感傾訴,藉助四季中一個一個生動的場景,帶領小讀者領略四季風光,在閱讀的過程中又可以直接感受到親情的可貴,獲得撫慰和安全感。那麼,今天就讓格子醬帶你一起走進繪本故事《因為我愛你》吧!
  • 關於睡眠你不知道的五件事 女性深度睡眠時間長更健康
    陌生環境睡覺一半大腦醒著我們知道像海豚一類的海洋動物在睡覺時一半的大腦還保持著清醒,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人類在一些特殊環境下也會出現類似的狀態。研究者讓參與實驗的人在實驗室睡一晚,結果發現,實驗對象在深度睡眠時,左腦的活躍程度明顯高於右腦。
  • 繪本深度閱讀 | 媽媽買綠豆
    那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一次深度閱讀,一起去尋找書中那些值得品味的細節,然後陪伴孩子共度這本故事。發現生活中最真實的感動,觀察生活中各種細節是這本書帶給我們閱讀的重點,因為這本書涉及日常生活中細緻的觀察,甚至有數學和科學的學科內容。
  • 3歲寶寶的中文繪本推薦,不知道給孩子買什麼繪本的,進來看看
    它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給孩子講述關於心靈成長的故事,幫助孩子塑造強大的內心,每個故事都自然流露出某種重要的主題,充滿了想像力。適合親子閱讀或獨立閱讀。這套書由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彭懿、楊玲玲等童書譯者傾情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