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月17日消息:下午1時剛過,位於普陀區楓橋路梅嶺北路路口的偉燕浴室就熱鬧了起來,浴客接踵而至,10分鐘內就有近15人,其中以中老年男性居多,也有一些「母女檔」。一位母親帶著3歲的小女兒,端著臉盆、拎著塑膠袋,手裡還提著一把摺疊小凳子。老闆許攀說,最近是一年中浴室客流的最高峰,每天都有兩三百人。
在大眾浴室生意紅火的表象之下,其真實的盈利狀況卻一年不如一年,「最近10年,房租漲了3倍,人工費漲了3倍,輔料翻番,水、電、燃氣的價格多次提高,但浴資還是維持在10元到15元,照這樣下去,大眾浴室的未來實在是有點『懸』。」上海市沐浴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廖仲康說。
現場多遠都要來洗,愜意!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9年,上海的大眾浴室有1500家左右。老百姓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還需要去泡澡堂嗎?記者走訪了位於府谷街50號的麗水浴室,尋找答案。
這家國營老字號大眾浴室每天中午開門營業後,來「孵渾堂」的人就絡繹不絕。浴資10元,老人和孩子還可以享受8元優惠價。付過錢後,浴客會拿到一個竹製的「籌子」,憑「籌子」進場沐浴。
浴客中不少是附近居民,許多老人已經在這裡洗了五六十年了。「我還是個小毛頭的時候,爸爸就帶著兄弟幾個來洗澡,那時一個人才5分錢。」汪老伯說,後來周圍的房子拆遷,許多一起「孵渾堂」的鄰居都搬走了。但只要澡堂開業,老汪還是每天都來光顧,「習慣了,不洗渾身不自在。」
10元泡個澡,3元泡杯茶,閒了就在裡面聽小調、嘎三胡,困了小憩半小時,疲了可以找師傅搓背、扦腳,從澡堂出來只覺身心舒暢、神清氣爽,老汪說這是「窮人的養生療法」。
來浴室洗澡,圖的就是一個「暖和」。周老伯家在淮海路,家裡的衛浴設施齊全,但還是隔四五天就來洗次澡:「家裡也有浴缸,但要洗得這麼舒服得放多少水啊!」
經營個體生意的葉老闆也是麗水浴室的常客,他家住在滬青平公路附近,兩三天就會來一次,「這裡的水燙,又乾淨,我腰椎不好,泡澡有利於活血,洗完精神特別好。」葉老闆總是下午兩時半左右到,「每天兩點多這裡會放一次熱水,兩點半的水溫最舒服。」
麗水浴室經理王浩說,一些已經動遷了的居民,還要回來洗把浴。「盧灣、虹口、楊浦、閘北、寶山、康橋等地都有我們的老浴客,有人寧願花四五十塊打車來洗10元一次的澡。」
帳本每位顧客成本9元
與高需求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眾浴室的贏利空間越來越小。位於石泉路上的藍泉洗浴中心是本地區最氣派的也是生意最好的大眾浴室,前臺區域寬敞明亮,有沙發有吊燈。46歲的老闆陳太輝10多年前從浙江台州到上海打工,加入洗浴這一行當,前後經營過3家大眾浴室。700多平方米的「藍泉」是規模最大,也是經營時間最久的一家,已經10年了。
「這幾年成本都在漲,賺錢越來越難了。」陳太輝說,2010年顧客盈門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最近3年,保本成了經營的「主旋律」。
保本真的有那麼難嗎?在記者的再三要求下,陳太輝終於同意算一筆「盈虧帳」。以生意最好的冬季為例,浴室的成本主要包括6個方面:房租、水、電、燃氣、人工和輔料。
房租——每月大約1.8萬元。不過,這還是陳太輝5年前籤的合同,如果續約,租金肯定得大幅上漲。
水——月支出約3000元。浴室每天用水量在25噸上下,按照一個月30天計算就是750噸,每立方米單價大約是4元。2005年,上海曾上調特種用水的價格,大眾浴室人均浴資小於等於15元的,才能享受略高於居民用水綜合水價的價格。如果浴資稍一漲,則綜合水價一下子躍升至每立方米10元甚至更高。也就是說,無論是從便民利民的角度出發,還是考慮浴室的經營成本,浴資價格不能漲。
買水——每個月約5000元。「全部用燃氣,來不及燒,又貴,用不起啊!」所以陳太輝也會從外面「買水」。買來的水有七八十攝氏度,兌上冷水就能直接使用,也節省了燃氣。現在他隔天就要買5到10噸熱水,每噸熱水價格在40元左右。
買水這招並不適合所有的大眾浴室,偉燕浴室和東新路上的龍江浴室因為規模小,沒有那麼大的鍋爐來儲水,只能使用燃氣燒水,因此燃氣費用就更高一些。
電——每月大約5000元。
燃氣——每月近2萬元。以前「藍泉」是燒煤的,因不符合環保要求,幾個月前已改用管道煤氣,單價為每立方3元多。天氣越冷,燃氣用量就越多。
人工——9名員工,包吃包住,每個月總額近3萬元。輔料——毛巾、梳子、沐浴液等,都比3年前的價格漲50%。
以上各項相加,每月總支出約8.1萬元,按照日均300人次計算,平攤到每個浴客頭上的成本就達到了9元。現在大眾浴室的價格在10元到15元,也就是說冬季3個月還有點賺頭。但沐浴行業季節性太強了,「賺三月、吃一年」,春秋季「藍泉」每天的浴客數量銳減到三四十人,只能勉強維持成本,夏季要麼「空開」,要麼關門裝修,「浴室溼氣重,你看這天花板,很容易受潮滲水。」陳太輝說,這些年兩次大裝修就花了上百萬,「賺的錢基本上都貼進去了。」
對策控制成本各顯神通
記者上周打電話給龍江浴室的葉老闆聯繫採訪時,她正在藥房買藥,因為太忙,她頭疼的老毛病又犯了。聽說記者要問她關於經營成本的問題,葉老闆長嘆一口氣:「我也不知道還要不要開下去,這裡還有很多居民都沒條件洗澡,可我實在做得怨死了!」事實上,幾乎所有接受採訪的浴室老闆都在向記者「倒苦水」。如果浴室要開下去,控制成本就成了當務之急,小老闆們各顯神通,想出了不少招數。
■節水很多浴客龍頭打開任憑水譁譁流,「碰到一個關上水打肥皂的,我們看著都老激動的。」陳太輝說,後來他想了個辦法,把蓮蓬頭的數量削減了一半:「同樣是10個人來洗澡,提供10個龍頭還是5個龍頭,用水量差很多。」
■控制輔料去年年中,偉燕浴室的老闆許攀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取消向女賓供應輔料——毛巾、梳子、沐浴露、牙刷、吹風機,「這些東西的損耗太大了,吹風機一個月內被偷了3把,夏天的時候拖鞋都會被換走。」但在男賓部,這些輔料還是照常供應,許攀說這是因為男賓部有搓背的員工在,可以留心著。
事實上,「重男輕女」是大眾浴室的普遍現象,因為一般女賓來浴室,只是洗澡,花10元錢,卻要衝洗兩小時,太浪費水了。而男賓大多喜歡泡澡,還會額外花錢搓個背,既節水,又比女賓「大方」。
■縮短營業時間為了留住客源,浴室不能漲價,可是原材料費卻噌噌往上漲。麗水浴室的經理王浩說,現在柴油價已經漲到7.66元/升,比起2005年的3.67元/升翻了一番,燃料的開銷要佔浴室總成本的30%以上。為了維繫生計,只能縮短營業時間,到中午12時才開門營業。
【焦點關注】
為降成本鋌而走險竊氣
近年來,中小型浴室為節約成本鋌而走險去盜竊管道燃氣的現象尤為普遍。2009年至2012年初,燃氣市北公司查獲一批中小型浴室盜竊燃氣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3起,涉案總金額達200餘萬元。這是記者近日從由普陀區人民檢察院聯合上海燃氣市北銷售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上海市沐浴行業盜竊燃氣行為規制研究暨檢察機關和燃氣企業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研討會」了解到的信息。
「這些盜竊燃氣的作案人員大多來自同省,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市沐浴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小老闆們大都是親戚、老鄉關係,相互介紹來滬從事該行業,又普遍採取抱團聯營的方式經營。這些小老闆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法律意識淡薄,心存「燃氣屬於國家的,不用白不用」的觀念,把盜竊燃氣當成降低經營成本的首選方法。
燃氣的盜竊手法也越來越隱蔽,包括改裝、損壞法定用氣計量裝置、私裝私接管線、設施、繞越法定用氣計量裝置、私挖地下燃氣管道,對燃氣設備、燃氣管道具有較大的破壞性,對周邊公共安全及他人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的潛在危害。
由於燃氣改裝的專業性,逐漸滋生出一支「專業隊伍」,形成「一條龍」服務產業鏈。這支「專業隊伍」在浴室經營者盜竊燃氣的行為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些人員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在上門改裝並收取費用後,並不參與浴室的後續經營。案發後,經營者會遵守「行規」,即使自己被查獲、被處罰,一般不輕易供出這些「專業人員」,也就難以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
【焦點連結】
助浴券為何不受「待見」?
在偉燕浴室採訪時,一位中年女子領著80多歲的老母親來洗澡,她拿出一張街道下發的冬季助浴券,詢問能否使用。作為本社區的兩個助浴點之一,偉燕浴室每年冬季會收到400多張助浴券。
向經濟較為困難且家中不具備冬季沐浴條件的老人發放冬季助浴券,是市老齡辦的惠民項目之一,在「冬季為老助浴」項目實施期內(1月初至3月底),每位老人會領到6張助浴券。
如此浴室又增加了幾百位顧客,老闆們既做了好事又賺了人氣,應該很滿意。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幾乎所有的浴室老闆都「不待見」這塊「餡餅」。
一方面,每張助浴券面值是11元,比偉燕浴室的女賓價格高一元,但比男賓價格低4元,「虧本」生意誰樂意做?更重要的原因是,有些老人腿腳不便,如果沒有子女陪同,單獨來洗澡,實在讓人放心不下。「摔一跤可怎麼辦?!」
對於助浴老人的安全問題,各區和街道也想出了一些對策,比如在曹楊新村街道,曾經要求子女籤一份「告知書」,承諾會陪同老人前去洗浴;如果不能陪同,而老人因自身原因在沐浴過程中發生意外,將由家屬承擔第一責任。
而長寧區在2011年則明確規定,要按1:1的比例匹配陪浴人員,並為享受助浴的老人以及陪浴人員購買專項意外保險,還要求浴室要指定專人負責老人的沐浴安全工作。
然而,種種措施並無法完全打消大眾浴室老闆們的顧慮。「助浴券的確惠及了一部分有洗浴需求的老人,但對浴室來說,並沒有從中受益,反而承擔了一定風險。」市沐浴行業協會的相關人員表示。
據悉,為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今年發放的每張沐浴券都包含1元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金額上限可達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