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黃醫生,真的很感謝您和尹靖宇主任對我家孩子的醫治!」
就在前天,來自梅州的陳女士致電廣東三九腦科醫院腦癱科,欣喜地向腦癱科黃林醫師講述她的兒子小永目前的情況,並發來了孩子最近接受康復訓練的視頻。
通過視頻看著孩子現在康復得這樣好,作為患兒的主管醫生,黃林也由衷地為他們高興,同時不禁想起了第一次見到小永的樣子……
2019年3月,陳女士第一次帶著孩子找到我院腦癱科尹靖宇主任。那時已經3歲大的小永,還坐不穩、不能獨自站立和行走。
據陳女士回憶,小永是個早產兒,出生後有缺氧及病理性黃疸的症狀。後來在醫院經過治療,各項指標有所好轉,小永便出院了。
在小永成長過程中,陳女士發現小永和同齡的小朋友有點不同。「遲遲不會抬頭、翻身,對外界的反應也很遲鈍。我們發現孩子的雙腳非常僵硬。」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情況還加重了,雙腳越來越緊繃。家人牽著小永讓他學走路的時候,發現他總是踮著腳尖,如果沒有人扶著,小永站都站不穩。
醫生在查體過程中發現患兒雙下肢肌力高,幾乎達到4級;小永在陳女士扶持下勉強能夠站立,但雙下肢明顯呈尖足剪刀步態。結合患兒雙下肢肌張力高、行走姿態和評估結果,小永符合痙攣型腦癱的診斷。
對於痙攣型腦癱,想要僅僅依靠康復治療改善下肢廣泛痙攣的症狀是比較難的。建議先通過SPR手術緩解痙攣,經過間期康復後再矯正畸形,術後再進一步康復治療。我院腦癱科專家團隊耐心地和陳女士溝通了治療方案。
徵得家屬同意後,2019年3月19日,患兒接受了「腰段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術」,手術過程很順利。術後,小永的肌張力明顯降低了。隨後,小永回到當地康復機構,堅持接受了半年的康復訓練。
去年11月,小永再次來到我院接受雙側股直肌、內收肌、膕繩肌、腓腸肌腱腹部松解+石膏固定術。矯正術後再配合系列康復訓練,小永下肢廣泛痙攣和攣縮得到緩解,藉助助行器已經能夠獨立行走。
▲術後
對於典型的痙攣型腦癱患兒的治療,建議先通過SPR手術緩解痙攣,經過間期康復後再實施手術矯正畸形,術後再接受進一步康復治療。這種治療模式完全符合目前國內腦癱治療界提出的腦癱手術康復一體化治療模式。
痙攣性腦癱患者如果只是單純接受矯形手術,在短期內可能會達到明顯的效果,但患者畸形復發率極高。而如果先通過SPR緩解痙攣,再輔以矯形手術矯正畸形,後期畸形復發率明顯降低。
腰段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術簡稱SPR,該手術適用於:
1、痙攣性腦癱及腦外傷、腦卒中、脊髓損傷等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所致的痙攣性腦癱;
2、肌張力在3級以上的患者;
3、軀幹與四肢有一定的運動功能的患者;
4、患者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年齡為3歲以上,以利配合術後康復訓練;
5、肢體嚴重痙攣和強直的患者,以及生活不能自理、康復訓練難以開展的患者也可以行SPR術。
SPR術是目前醫學界公認的解除痙攣的首選術式,它是選擇性地阻斷部分神經後根纖維,從而調節梭內肌、降低肌張力,並且不會影響支配肌力的神經前根。而且,該術法只需在腰部進行手術即可緩解雙下肢痙攣,不會影響患者腿部肌肉力量的恢復性訓練,可以較好解決「康復」瓶頸問題,因此有利於患者的肢體功能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