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渴望站立的腦癱患兒看到希望

2020-12-22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黃醫生,真的很感謝您和尹靖宇主任對我家孩子的醫治!」

就在前天,來自梅州的陳女士致電廣東三九腦科醫院腦癱科,欣喜地向腦癱科黃林醫師講述她的兒子小永目前的情況,並發來了孩子最近接受康復訓練的視頻。

通過視頻看著孩子現在康復得這樣好,作為患兒的主管醫生,黃林也由衷地為他們高興,同時不禁想起了第一次見到小永的樣子……

2019年3月,陳女士第一次帶著孩子找到我院腦癱科尹靖宇主任。那時已經3歲大的小永,還坐不穩、不能獨自站立和行走。

據陳女士回憶,小永是個早產兒,出生後有缺氧及病理性黃疸的症狀。後來在醫院經過治療,各項指標有所好轉,小永便出院了。

在小永成長過程中,陳女士發現小永和同齡的小朋友有點不同。「遲遲不會抬頭、翻身,對外界的反應也很遲鈍。我們發現孩子的雙腳非常僵硬。」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情況還加重了,雙腳越來越緊繃。家人牽著小永讓他學走路的時候,發現他總是踮著腳尖,如果沒有人扶著,小永站都站不穩

醫生在查體過程中發現患兒雙下肢肌力高,幾乎達到4級;小永在陳女士扶持下勉強能夠站立,但雙下肢明顯呈尖足剪刀步態。結合患兒雙下肢肌張力高、行走姿態和評估結果,小永符合痙攣型腦癱的診斷。

對於痙攣型腦癱,想要僅僅依靠康復治療改善下肢廣泛痙攣的症狀是比較難的。建議先通過SPR手術緩解痙攣,經過間期康復後再矯正畸形,術後再進一步康復治療。我院腦癱科專家團隊耐心地和陳女士溝通了治療方案。

徵得家屬同意後,2019年3月19日,患兒接受了「腰段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術」,手術過程很順利。術後,小永的肌張力明顯降低了。隨後,小永回到當地康復機構,堅持接受了半年的康復訓練。

去年11月,小永再次來到我院接受雙側股直肌、內收肌、膕繩肌、腓腸肌腱腹部松解+石膏固定術。矯正術後再配合系列康復訓練,小永下肢廣泛痙攣和攣縮得到緩解,藉助助行器已經能夠獨立行走


▲術後

對於典型的痙攣型腦癱患兒的治療,建議先通過SPR手術緩解痙攣,經過間期康復後再實施手術矯正畸形,術後再接受進一步康復治療。這種治療模式完全符合目前國內腦癱治療界提出的腦癱手術康復一體化治療模式。

痙攣性腦癱患者如果只是單純接受矯形手術,在短期內可能會達到明顯的效果,但患者畸形復發率極高。而如果先通過SPR緩解痙攣,再輔以矯形手術矯正畸形,後期畸形復發率明顯降低

腰段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術簡稱SPR,該手術適用於:

1、痙攣性腦癱及腦外傷、腦卒中、脊髓損傷等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所致的痙攣性腦癱;

2、肌張力在3級以上的患者;

3、軀幹與四肢有一定的運動功能的患者;

4、患者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年齡為3歲以上,以利配合術後康復訓練;

5、肢體嚴重痙攣和強直的患者,以及生活不能自理、康復訓練難以開展的患者也可以行SPR術。

SPR術是目前醫學界公認的解除痙攣的首選術式,它是選擇性地阻斷部分神經後根纖維,從而調節梭內肌、降低肌張力,並且不會影響支配肌力的神經前根。而且,該術法只需在腰部進行手術即可緩解雙下肢痙攣,不會影響患者腿部肌肉力量的恢復性訓練,可以較好解決「康復」瓶頸問題,因此有利於患者的肢體功能康復。

相關焦點

  • 造血幹細胞讓腦癱患兒重獲希望
    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始終沒有發現腦癱的有效療法,通常以對症康復為主,幫助患兒改善運動功能。可喜的是,近些年來造血幹細胞醫學事業的發展為腦癱患兒的治療提供新契機。
  • 腦癱兒童的站立康復訓練|特教經驗
    點擊「特教觀察」關注更多內容 站立訓練是很重要的 腦癱患兒常存在站立困難也有的腦癱患兒只是一側肢體受影響,上肢肩關節內收、內旋,肘關節屈曲;手指呈握拳或半握拳位,髖關節屈曲、內旋、膝關節呈屈曲或過伸展位,足內翻、底屈。 不難看出,對這些孩子進行站立訓練是很重要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如何對腦癱患兒進行站立方面的康復訓練。
  • 1歲8個月腦癱寶寶不會站立,做了這個運動成功站起來!媽媽說……
    片中一個20個月大不會站立的腦癱寶寶奇蹟般地站立起來了!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她的故事! 在這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當她想做某件事時,你可以看到她(因為行動受限)臉上的沮喪。
  • 85%腦癱患兒或同時患有癲癇!寶寶凸顯4個行為異常,警惕腦癱前兆
    腦癱是指寶寶出生之前、出生的過程中或者是出生後一個月內,各種各樣的致病因素導致的、不是進行性的以及永久性的腦損傷症候群。它是中樞神經性的運動及姿勢不正常為主要症狀,並且經常伴有精神發育的遲滯、語言及視覺、行為和感知出現異常等等的障礙。小兒時期最為常見的中樞神經傷殘就是腦癱,腦癱患者也是兒科康復中的主要對象。
  • 醫生7小時順利完成12名受資助腦癱患兒手術
    9 月 4 日,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神經外科攜手北京的腦癱患兒教授共同為 12 名受資助的腦癱患兒進行手術,方女士 6 歲的兒子石頭(化名)就是其中一名,下午 5 時許,新快報記者在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神經外科病床外,看到石頭正在病床上安睡。
  • 腦癱患兒致殘率高達45%,孕期謹記這四點,可有效預防!
    有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腦癱患者600餘萬,其中0—6歲患兒近200萬,每年新增腦癱患兒3—4萬例。由於眾多家長對腦癱這一疾病的認知欠缺,加之延誤診療及逃避診療的情況有很多,導致我國腦癱患兒的致殘率達42%—45%!腦癱患兒的治療,特別是康復訓練,刻不容緩。
  • 詳解腦癱患兒能活多久
    核心提示:腦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患上腦癱會時時刻刻的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患者們很想了解腦癱的常識,那麼腦癱病人一般可以活多久呢?想必這是大家都十分關心和在意的問題,接下來大家就來聽聽我們的介紹吧!
  • 【康複課堂】共濟失調型腦癱患兒運動康復訓練
    運動發育落後,翻身10個月,坐12個月,爬15個月,3歲時家長發現患兒運動水平落後於同齡兒,獨站不穩,曾在當地醫院診斷為「腦性癱瘓」,未經治療。患兒現已7歲多,仍步態不穩,門診以「腦性癱瘓」收入康復科。診斷:共濟失調型腦性腦癱康複評定(1)觀察:患兒精神狀態良好,認知較好,無異常行為表現。
  • 合肥康華醫院幫助痙攣型腦癱患兒站起來
    聽到爸爸的話,小欣好似看到了希望,堅定地邁起腳步,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往前走去。這是發生在合肥康華康復醫院加速康復骨科病區裡的一幕。小欣是一位4歲的小女孩,出生在六安金寨縣一個農戶家,稚嫩的面龐上,忽閃著一對黑寶石般清澈的眼睛,長長的睫毛分外好看。
  • 54萬資助廣州福利院腦癱患兒
    大洋網訊 今日,記者獲悉,在「廣州市社會福利院、東莞市社會福利院益蕊小海豚CP(腦癱)康復中心」的啟動儀式上,廣州好百年慈善基金會再捐數十萬元作為腦癱患兒的康復費用。據現場了解,目前福利院內被遺棄的腦癱患兒佔比較大,大部分是被父母遺棄的孤兒。「由於腦癱患兒的康復周期較長,花費較大,很多家庭不堪重負被迫遺棄患兒。這部分腦癱患兒很需要社會機構及愛心人士的關心和幫助。」社會福利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這種情況下,好百年基金會向益蕊慈善基金連捐三年善款共54萬元,在廣州社會福利院設立「腦癱康復中心」,為被遺棄的腦癱患兒進行免費的康復治療。
  • 廣州小兒腦癱醫學研究院:腦癱患兒和正常孩子的區別?什麼原因導致...
    我們希望自己的寶寶出生之後一直是正常健康的寶寶,但是,有很多嬰兒都會有腦癱的情況出現。那麼,腦癱兒和正常兒有什麼區別呢?腦癱的原因是什麼?接下來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晨光之愛」腦癱患兒救助公益大行動落地新疆10名患兒診斷評估
    12月1日一大早,國內具有豐富經驗的腦癱治療專家梅宇波主任便親臨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為新疆腦癱兒童進行全天免費評估。截至目前,已有80名腦癱患兒通過評估、體質檢查和前期體質治療,並有10名符合條件的腦癱患兒接受此康復項目,免費享受一個療程(三個月)的康復訓練。「晨光之愛」將制定有針對性的腦癱患兒檔案,密切跟蹤腦癱患兒的康復進展情況。
  • 一個腦癱患兒母親的自救計劃
    孫玥承認自己的「私心」,她想給腦癱患兒的母親們找一條退路,「有一天我們走了,希望這個計劃能替我繼續護佑孩子」。朋友說孫玥像個打不垮的女戰士,孫玥說自己只是一個為了兒子「重出江湖」的普通母親,幫助腦癱的兒子「做個正常人」是孫玥的夢想,她家牆上貼著一句英文,翻譯過來是一句很俗的句子,也是孫玥正在做的事情:「為了更好的未來去奮鬥」。
  • 「封針療法」扎患兒幾十至近百針治腦癱?別拿那些患兒當小白鼠
    圖片來自鄭州大學第三附院醫院官網從昨天起,號稱往穴位裡打營養藥物就能治療腦癱的「封針療法」,就被推上風口浪尖。每次封針患兒需要被扎入幾十至近百針不等,給患兒及家長帶來難以承受之痛,還有患兒在接受封針療法後,突發癲癇或腦梗;3.誇大肌張力增高的腦癱風險,以「封針」療法搭配高價神經營養類藥物,有過度醫療之嫌。治療腦癱之難,國內外皆然。
  • 【科普工作委員會】腦癱兒童家庭姿勢管理
    因此,指導家長對患兒進行姿勢管理至關重要。本期科普小編給家長們介紹常用的腦癱兒童家庭姿勢管理方法,從兒童治療性體位對家長進行家庭姿勢管理指導,一起來學習吧!一、臥位姿勢管理痙攣型腦癱患兒的最佳臥位姿勢是側臥位。
  • 成年人腦癱的症狀
    核心提示:成年人腦癱的症狀腦癱症狀表現主要是什麼?腦癱的症狀成年人腦癱的症狀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以上就是專家給大家介紹的腦癱症狀表現主要是什麼,通過以上專家的介紹,想必您對腦癱的知識的了解也有很多了。專家建議: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腦癱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家長們要多注意這些問題。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直接諮詢在線專家。
  • 從重度腦癱患兒到哈佛才子,一位普通媽媽有何能力,讓愛創造奇蹟
    從重度腦癱患兒到哈佛才子,一位普通媽媽有何能力,讓愛創造奇蹟因為這個孩子是一名重度的腦癱患兒,在大家都認為這個孩子沒什麼希望的時候,他的媽媽卻把他培養成了哈佛才子,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才。這個考上哈佛的小男孩便是丁丁,出生時就被診斷為重度腦癱,醫生曾經說,這孩子基本沒希望了,長大會變得更傻,甚至會癱瘓在床。
  • 兒童(腦癱患兒)的核心穩定性(力量)訓練
    看到一位行走不便的男孩緩緩走向自己,總理趕忙扶住他,鼓勵他「相信關愛你的人們」,將來一定會走得更快更好。李克強看望腦癱患兒,該兒童在健身球做核心穩定訓練以下是李曉捷教授的資料--腦癱患兒的核心穩定性力量 李曉捷教授為黑龍江省高校重點建設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醫學碩士、研究生主導師
  • 孩子從腦癱患兒到哈佛才子,這位單親媽媽,用愛創造了奇蹟
    在我的心中就有這樣一對「神仙級」母子,兒子曾是一名重度腦癱患兒,在大家對他不抱希望的時候,她的媽媽卻把他培養成了實實在在的人才。從腦癱患兒到哈佛才子,媽媽從來沒有放棄過這個考上哈佛的男孩叫丁丁,他有一位偉大的媽媽——鄒翃燕。
  • 七八個月大女嬰被棄 初診為肢體腦癱患兒(圖)
    記者在妞妞的病歷上看到,首頁的信息是空白的。       脖子上還掛著長命鎖   當天上午9點多,兒童醫院人頭攢動,小妞妞趴在護士肩頭,異常乖巧,不哭也不鬧。   妞妞黑黑的,非常可愛,身上穿一件白色無袖T恤,脖子上用紅繩掛著一個銀制長命鎖,鎖上寫著「長命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