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個月大女嬰被棄 初診為肢體腦癱患兒(圖)

2020-12-17 半島網官網

  

  8月2日凌晨4點,天還有些黑。海陽路上,傳來嬰兒哇哇的啼哭聲。揪心的啼哭,劃破了夜的寧靜……誰家的孩子?一位晨練的老大爺經過這裡,透過黑暗的光線,循著嬰兒的哭聲,在一輛三輪車下面,發現了一個嬰兒。嬰兒裹著一條小褥子,旁邊放著一個白色塑膠袋,裡面有一些衣服。隨後,老大爺拿出手機,撥打了110。   

    孩子沒一點身份信息

  接到電話後,八大關派出所民警馬上趕赴現場,把妞妞(化名)接到了派出所,此時已經是凌晨四點多了。

  「妞妞一直在哭,可能是餓了,我們給孩子買了奶粉和尿布等。」一位民警告訴記者,妞妞狀況好點後,民警把她送到了一家醫院,隨後又被轉到了市兒童醫院接受檢查。

  「除了衣服和鞋子外,並沒有能夠表明她身份的信息,連她叫什麼名字也不知道。」民警在妞妞父母留給她的物品中沒有發現能夠確認妞妞和她父母身份的信息。記者在妞妞的病歷上看到,首頁的信息是空白的。   

    脖子上還掛著長命鎖

  當天上午9點多,兒童醫院人頭攢動,小妞妞趴在護士肩頭,異常乖巧,不哭也不鬧。

  妞妞黑黑的,非常可愛,身上穿一件白色無袖T恤,脖子上用紅繩掛著一個銀制長命鎖,鎖上寫著「長命富貴」。醫院的病床上放著一條小褥子和毛毯,還有一個白色塑膠袋,裡面裝著一雙手工做的嬰兒鞋和一些換洗的衣服,乾淨整潔。

  「從眼神和牙齒發育情況來看,也就七八個月大,但這個時候孩子已經可以認人了,如果看不到媽媽,她心裡會焦急不安。」急診室的徐主任心疼地拍著妞妞說。   

    初步診斷為腦癱患兒

  「妞妞是早晨8點半從另一家醫院轉過來的,送來後,徐主任立馬給她做了身體檢查,心肺和呼吸道沒有發現問題,但從肢體動作看來有些異常,比如,雙腳站立時腳尖著地,胳膊動作也很不自然。我們又把她轉到了神經康復科,初步診斷妞妞患有腦癱,但最終結果還有待進一步確認。」兒童醫院宣傳科遲主任告訴記者。

  妞妞的遭遇博得了不少好心人的同情,病床上,放著他們送給妞妞的氣球和玩具,還有民警買的奶粉和旺仔小饅頭。「父母怎麼能狠下心把她拋棄?孩子還小,通過康復治療還是有很大希望的,而且她這種肢體上的腦癱,對智力並沒有什麼影響。」遲主任說。

  有可能是農村的孩子

  八大關派出所的工作人員把妞妞從兒童醫院接到所裡,程指導員抱著妞妞下車,妞妞不哭也不鬧。程指導員說:「現在還沒有找到孩子的父母,已經聯繫了兒童福利院,正準備把孩子送過去。」

  「孩子這麼可愛,父母怎麼忍心把孩子拋棄在路邊?」程指導員說,即使有困難,社會和媒體也可以提供幫助,不能把孩子一扔就不管了。

  據程指導員推測,孩子的脖子上掛著長命鎖,一般農村的孩子會有,可能是孩子的父母把孩子抱到海軍博物館後才決定遺棄的。

  當天下午4點,記者聯繫了兒童福利院,工作人員表示,福利院已經接收了妞妞,「福利院有專門的保育員,會好好照顧妞妞的」。

  在跟隨妞妞的幾個小時裡,她的眉頭一直沒有展開過,無論工作人員怎麼逗,怎麼哄,她始終沒有露過笑容,只是不安地望著四周,或許是盼著媽媽的身影出現。(請郭先生到本報領取線索費60元)文/圖  記者 鄭凱  李曉芳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桑燕庭]  

相關焦點

  • 讓渴望站立的腦癱患兒看到希望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黃醫生,真的很感謝您和尹靖宇主任對我家孩子的醫治!」就在前天,來自梅州的陳女士致電廣東三九腦科醫院腦癱科,欣喜地向腦癱科黃林醫師講述她的兒子小永目前的情況,並發來了孩子最近接受康復訓練的視頻。
  • 寶寶輕度腦癱有哪些表現?哪些康復訓練能夠幫助患兒康復
    病兒表現為四肢痙攣性癱瘓,上肢比下肢嚴重,還常會伴有一些舌、咽喉部輕度麻痺症狀,非常特殊的是上肢比下肢重;病兒常有一些不自主的動作,如扭動肢體,上肢最為明顯;病兒多顯得智力低下,個別還伴有癲癇發作。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腦癱是先天性鬆弛性雙側癱瘓,和以上兩種情況又不一樣,主要表現為關節活動範圍較大,肢體鬆弛無力。這種病例在臨床上比較的少見,預後最不樂觀。那麼,輕度腦癱有哪些康復訓練方法?
  • 醫生7小時順利完成12名受資助腦癱患兒手術
    9 月 4 日,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神經外科攜手北京的腦癱患兒教授共同為 12 名受資助的腦癱患兒進行手術,方女士 6 歲的兒子石頭(化名)就是其中一名,下午 5 時許,新快報記者在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神經外科病床外,看到石頭正在病床上安睡。
  • 「晨光之愛」腦癱患兒救助公益大行動落地新疆10名患兒診斷評估
    12月1日,在國際助殘日(12月3日)即將到來之際,一場以「慈善為源 愛滿天下」為主題的「晨光之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腦癱患兒救助公益大行動在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兒童康復科全面啟動。12月1日一大早,國內具有豐富經驗的腦癱治療專家梅宇波主任便親臨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為新疆腦癱兒童進行全天免費評估。截至目前,已有80名腦癱患兒通過評估、體質檢查和前期體質治療,並有10名符合條件的腦癱患兒接受此康復項目,免費享受一個療程(三個月)的康復訓練。「晨光之愛」將制定有針對性的腦癱患兒檔案,密切跟蹤腦癱患兒的康復進展情況。
  • 一個腦癱患兒母親的自救計劃
    音樂聲落下的時候,有孩子突然大聲地喊了句「謝謝大家」,然後用盡力氣為自己鼓起了掌。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因為「腦癱」聚集在一起,這場「失控」的表演,在腦癱患兒母親眼中是個「小奇蹟」。2015年,馬曉天的母親孫玥啟動了一個名為「行者計劃」的項目,出發點是聯合境遇相似的家庭,一塊對抗命運。
  • 詳解腦癱患兒能活多久
    核心提示:腦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患上腦癱會時時刻刻的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患者們很想了解腦癱的常識,那麼腦癱病人一般可以活多久呢?想必這是大家都十分關心和在意的問題,接下來大家就來聽聽我們的介紹吧!
  • 造血幹細胞讓腦癱患兒重獲希望
    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始終沒有發現腦癱的有效療法,通常以對症康復為主,幫助患兒改善運動功能。可喜的是,近些年來造血幹細胞醫學事業的發展為腦癱患兒的治療提供新契機。
  • 54萬資助廣州福利院腦癱患兒
    大洋網訊 今日,記者獲悉,在「廣州市社會福利院、東莞市社會福利院益蕊小海豚CP(腦癱)康復中心」的啟動儀式上,廣州好百年慈善基金會再捐數十萬元作為腦癱患兒的康復費用。據現場了解,目前福利院內被遺棄的腦癱患兒佔比較大,大部分是被父母遺棄的孤兒。「由於腦癱患兒的康復周期較長,花費較大,很多家庭不堪重負被迫遺棄患兒。這部分腦癱患兒很需要社會機構及愛心人士的關心和幫助。」社會福利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這種情況下,好百年基金會向益蕊慈善基金連捐三年善款共54萬元,在廣州社會福利院設立「腦癱康復中心」,為被遺棄的腦癱患兒進行免費的康復治療。
  • 小兒腦癱4大表現
    正常小兒在l歲以內尚未形成右利或左利,而痙攣型腦癱偏癱型則表現為經常只利用一隻手持物或觸物,另一側手的活動減少,而且手常呈握拳狀。  二、肌張力異常  肌張力是安靜狀態下肌肉的緊張度,通過被動地屈曲、伸直、旋前、旋後肢體,了解其肌張力。小嬰兒可握住其前臂搖晃手,根據手的活動範圍了解上肢肌張力。
  • 【名醫福利】腦癱患兒可接近或達到同齡兒童的狀態?關鍵是出生後6...
    幾天後,又有媒體報導,合肥12歲腦癱女孩小區內身亡,兇手疑為親生父親。被至親殺死,看似殘忍和令人費解的背後,累積著腦癱孩子及其家庭巨大的生存壓力。「我們不奢望他們將來有所成就。」絕大多數腦癱患兒家長表示,「我們所關心如何讓孩子能夠生活自理,進入學校正常學習,將來能走入社會。」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腦癱兒患病率在3‰~4‰之間。
  • 免費術前評估 泰安市立醫院開展「國際殘疾人日」腦癱患兒救助項目
    下肢康復機器人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繼澤 泰安報導2020年12月3日是第二十九個「國際殘疾人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泰安市立醫院了解到,為了救助更多腦癱患兒,泰安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於12月3日—12月12日特開展「國際殘疾人日」腦癱患兒救助項目,期間,凡到醫院就診的腦癱患者均可享受免費腦功能檢測及手術評估,該項目旨在通過手術治療,結合康復訓練,幫助患兒生活自理,回歸社會。
  • 首兒所初診不帶患兒不予開藥 膚樂霜一周只能開一次
    原標題:首兒所初診不帶患兒不予開藥   本報訊(記者 張小妹)春季來臨,不少兒童出現溼疹的情況,作為治療溼疹的明星兒童藥,首兒所的膚樂霜非常受家長們歡迎。不過,今年膚樂霜的開藥方式有了新的變化,3月1日起,在首兒所初診不帶患兒的不能開藥,複診未帶患兒,需提供一個月內就診病歷作為記錄。
  • 腦癱患兒手臂的康復訓練家長都知道嗎「康複課堂」
    腦癱患兒基本因為肌張力存在不足,患者的手臂常常存有拇指內收、飛機手、垂腕發育畸形這些不正常病狀,這對手部作用有非常大的傷害,在此最好是在嬰兒時就開展訓練控制。腦癱患兒的手臂康復治療該怎麼做呢?針對這樣的狀況的訓練方法是,將患者置於仰臥位,家屬一手握住兒童的肘部,另一手握住其手掌,使手腕、肘伸直平舉、外旋,手高於頭頂,肩、肘、腕、指關節充分的伸展,姿勢要輕柔來回不斷讓患者肢體能緩慢的達到關節行動的較大範圍,此刻再指引患者伸手運動功能。
  • 北京那家治療小孩腦癱醫院好
    13年前,新疆的熱依羅娜收養了一名漢族女嬰(熱娜)。這只是一個開始。13年時間裡,熱依羅娜和丈夫賣掉新房四處籌措資金為孩子看病,為孩子築起一個充滿愛的家。在熱依羅娜心裡沒有維族和漢族之分,她說,「不管是維族還是漢族的孩子,孩子都需要母親的愛。」
  • 「封針療法」扎患兒幾十至近百針治腦癱?別拿那些患兒當小白鼠
    我們不反對有些醫生探索中西醫結合的療法治療疑難病症,但倘若利用患兒家庭的焦慮心態去「割韭菜」,就另當別論了。全文1260字,閱讀約需2.5分鐘▲資料圖。每次封針患兒需要被扎入幾十至近百針不等,給患兒及家長帶來難以承受之痛,還有患兒在接受封針療法後,突發癲癇或腦梗;3.誇大肌張力增高的腦癱風險,以「封針」療法搭配高價神經營養類藥物,有過度醫療之嫌。治療腦癱之難,國內外皆然。
  • 衡水市阜城首批貧困腦癱患兒獲免費救治
    近日,衡水市阜城縣霞口鎮大皇莊村12歲的管世偉和蔣坊鄉何屯村8歲的高碩,通過九三學社河北省委亮康行動小兒腦癱免費救助活動,在石家莊腦系醫院接受治療並成功進行了手術。    亮康行動小兒腦癱免費救助活動是九三學社河北省委發揮自身資源優勢,與石家莊腦系醫院聯合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的幫助社會弱勢群體,更好地服務社會的一項活動。活動開展之初,阜城縣委統戰部積極與九三學社河北省小兒腦癱救助中心聯繫,在縣殘聯的大力配合下,九三學社河北省亮康行動小兒腦癱免費救助活動走進了阜城。
  • ...徵集10名腦癱患兒免費手術》·患兒不符合手術條件也可申請救助
    本報南昌訊 記者王歡報導:18日,本報報導了聯合江西省慈善總會徵集10名江西籍腦癱患兒免費做手術一事。當日,已經有讀者趕到南昌大學四附院做前期篩查,結果顯示,5名患兒其中有2人符合手術條件,屆時將入院接受詳細檢查。
  • 這個手術在治療腦癱患兒吐字不清方面獨樹一幟
    欣欣的父母開始意識到孩子可能有問題,遂帶欣欣到當地醫院檢查,當時醫生診斷為認知及語言功能發育滯後。這幾年來,欣欣斷斷續續地接受了相關的藥物治療和康復訓練,可多動、吐字不清等症狀卻沒有明顯改變。在親友的介紹下,欣欣媽媽帶著孩子輾轉找到了廣東三九腦科醫院腦癱診療中心主任接診時,發現患兒說話時吐字不清、音節發音不準,口肌舌肌張力有增高的現象。
  • 女嬰被棄九江市婦幼保健院 出生僅兩個月(圖)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李餘報導:近日,九江市婦幼保健院的護士在醫院門診大樓撿到一名兩個月大的女棄嬰。目前,該名女嬰已被送到九江市兒童福利院。民警譚雲鵬抱著被棄女嬰  6月8日,九江市潯陽區分局甘棠派出所民警譚雲鵬向記者介紹了事情經過。6月5日20時許,九江市婦幼保健院的護士在門診大樓3樓過道上發現一名棄嬰。孩子身上裹著一床淡黃色毛毯,身旁放了一包尿不溼和一袋奶粉,並未找到任何身份相關信息。  經醫院檢查,女嬰身體健康,且未見到有身體缺陷。
  • 腦癱寶寶的頭部控制方法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指嬰幼兒在出生前到出生後腦發育時期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症候群。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和姿勢障礙,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癲癇、視覺、聽覺、言語、行為、情緒等障礙的一組綜合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