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食品警示語該立個規矩
張淳藝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為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標籤管理,便於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和藥品的區分,今年將研究借鑑菸草標籤管理方式,在保健產品標籤顯著位置標註「保健食品不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本品不能代替藥品」等警示語。
-
保健食品這些警示用語,必須寫上包裝盒並「一目了然」
「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保健食品最小包裝物,今後必須要寫上類似的警示用語並且要「醒目」。8月2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的公告(下稱《指南》)。《指南》稱,保健食品標籤設置警示用語區及警示語。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 要求醒目標註警示語讓公眾更加明白消費日前,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要求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者在標籤專門區域醒目標示「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等內容。
-
保健品印「不是藥」一片苦心,但警示語無法替代監管
資料圖日前,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編制的《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正式發布。按照該《指南》,保健食品標籤設置警示用語區及警示用語。警示用語區所佔面積不應小於其所在面的20%,警示用語使用黑體字印刷,包括以下內容:「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我們都知道,香菸的包裝盒上都強制性印有「吸菸有害健康」的警示語。從2020年1月1日起,所有的保健品也要像香菸那樣印上醒目的警示語了。當然,保健品的警示語不是「有害健康」,而是「不是藥物,不能治病」。
-
在兒童食品包裝上標註糖分含量及警示語
據有關部門的調查數據顯示,約有63%以上的青少年兒童每天都有吃零食的習慣,且時間多集中在晚上,地點多集中在學校周邊和家中。「廠商們掌握了以口味吸引兒童的若干『秘訣』。其中極為重要的口味就是『甜』。」安庭說,很多企業長期迎合兒童特有的口味及心理,且在無任何法律法規約束的情況下,各類蔗糖、果糖等添加劑,便成為了兒童食品,特別是零食類商品長期以來的「當家主角」。
-
保健食品標籤帶上警示語
保健食品標籤帶上警示語 2019-08-22 0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什麼區別?如何理性選購?
根據食用對象不同,保健食品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健康人群為對象,主要為了補充營養素,滿足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需求;另一類主要供給某些生理功能有問題的特定人群食用,強調其在預防疾病和促進康複方面的調節功能。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何區別?
-
科普|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什麼區別?如何理性選購?
根據食用對象不同,保健食品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健康人群為對象,主要為了補充營養素,滿足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需求;另一類主要供給某些生理功能有問題的特定人群食用,強調其在預防疾病和促進康複方面的調節功能。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何區別?
-
明年1月1日起保健食品包裝上須提示「不是藥物」
保健食品包裝上須提示「不是藥物」 明年1月1日起,保健食品生產日期及保質期應規範標註 8月2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發布《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如警示用語的具體內容應為「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警示用語區應當位於最小銷售包裝包裝物(容器)的主要展示版面,所佔面積不應小於其所在面的20%,此外,還要求文字與背景有明顯色差,使用黑體字印刷。 8月21日,針對目前市場上保健食品包裝上的警示信息及生產日期的標註,三湘都市報記者對多家藥店進行了走訪。
-
保健食品超出這27類功能的都是虛假宣傳 選購時認準「藍帽子」
根據食用對象不同,保健食品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健康人群為對象,主要為了補充營養素,滿足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需求;另一類主要供給某些生理功能有問題的特定人群食用,強調其在預防疾病和促進康複方面的調節功能。 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何區別?
-
中老年人可選擇這三類保健食品
雖然保健食品有諸多好處,但每種保健食品都有特定的適用人群,並非多多益善。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科技總顧問陳君石表示,保健食品屬於特殊食品,它有明確、特定的保健功能,但不以治療為目的,著眼點在於改善某項人體生理機能。
-
保健品≠藥品 明年起保健食品的包裝上要有這個變化
20日,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為指導保健食品警示用語標註,使消費者更易於區分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藥品,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編制的《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正式發布,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警示用語必須黑體字印刷按照該《指南》,保健食品標籤設置警示用語區及警示用語。
-
明年起,保健品上必須大寫加粗這幾個字!提醒父母認準了…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正式發布《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明年起全國所有保健食品須醒目標明: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明確,從2020年1月1日起,所有保健食品都需要設置警示區,並且標註「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警示語。
-
官方答疑「保健食品」
食品VS普通食品、藥品有什麼區別?允許聲稱的功能有哪些?消費者如何選購保健食品?11月28日,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就保健食品等話題與聽眾朋友進行交流。保健食品與藥品的區別保健食品與藥品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保健食品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沒有確切的治療作用,不能用作治療疾病,但可以聲稱保健功能,不能有任何毒性,可以長期使用;而藥品應當有明確的治療目的,並有確定的適應症和功能主治,可以有不良反應,有規定的使用期限。
-
解讀:普通食品與保健食品的區別
如果一個保健食品要取得批號在市場上銷售,就必須通過嚴格的動物毒理和人體試食試驗,確保產品無毒且有某種特殊的功能。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合法的保健食品批號有「衛食健字」、「國食健字」兩種,2003年以前通過審批的批號是「衛食健字」,2003年以後通過審批的批號是「國食健字」。批號一般印刷在包裝盒的側面,明確寫明「批准文號:×××」。
-
保健食品「隱身」術:養樂多變身普通食品
近日,有知情者向記者曝料稱,來自日本、佔國內乳酸菌飲品份額近5成的養樂多,本應該是保健食品,但企業並沒有按國家規定在包裝上標註代表保健食品的「小藍帽」,而是以普通食品的身份出現。商家如果將應該標註的「小藍帽」沒有標註,就導致一種信息不對稱,會對消費者構成誤導。 記者致電位於上海的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養樂多),該公司法律部一位姓俞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由於養樂多的「小藍帽」剛申請下來不久,產品標識還沒有統一。不過,一直以來,公司都沒有以保健品的形式對外宣傳。
-
交通警示語 原來也能這麼潮
昨天,璧山區交巡警支隊向記者獨家披露了這些警示語的來龍去脈。 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 夏祥洲 攝影報導 璧山交通警示語直抵人心 從大學城穿過隧道進入璧山,頭一個紅綠燈就有一塊LED顯示屏,上面正滾動播出幾句交通警示語:「你把汽車當神馬,汽車把你當浮雲」「來了就是璧山人,斑馬線前讓行人」……等紅綠燈的片刻,讓隨行的同事會心一笑。
-
陳超剛:減肥控糖,選擇保健食品有講究
如何將保健食品納入科學的體重管理減肥方案中?有無高血糖人群專用的保健食品?在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羊城晚報推出的《科學認識保健食品》科普訪談節目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廣東省營養學會營養教育與健康促進專委會主任委員陳超剛教授給出專業解答。
-
【食品安全】普通食品、保健食品、保健品、藥品之間有什麼區別?
【食品安全】普通食品、保健食品、保健品、藥品之間有什麼區別?、保健品、藥品之間有什麼區別?04藥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來治療患病者相應的疾病的,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服用量上必須嚴格的控制,不能長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