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站裡的全家便利店關門了?今年便利店市場或仍將爆發

2020-12-19 樂居網

最近幾天,習慣了去地鐵站全家充值市民卡的林先生發現,他那邊地鐵站的全家便利店關門了。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無錫已經有4家全家便利店關門。但是,更多的便利店仍然在緊鑼密鼓地開起來。僅全家和蘇寧的開店計劃,今年在無錫就會開出近300家!

4家地鐵站內全家關店

記者來到1號線的錫北運河站,站內的全家便利店已經處於「鐵將軍把門」的狀態。門口貼著告示,顯示從1月5日開始因設備內部調試暫停營業。但是撥打告示上所留張先生的電話,其卻表示關店是因為合約原因,合同快到期了。

隨後,全家無錫區域相關工作人員證實,無錫地鐵站內已經有4家全家便利店關店,並且暫時不會再開出來。這只是正常調整。

近兩年,無錫的便利店數目瘋狂增長。品牌連鎖便利店進入無錫有10年光景,可的、良友金伴率先搶灘,但彼時這種零售模式並未被市場接受,甚至一度出現收緊甚至倒退。在大型商超唱主角時,「便利店僅僅是一種補充。」2012年,遍布全市的可的曾有過一輪關店潮,曾經的120家門店關了30多家。當時業內普遍的看法是擴張太快導致競爭太過激烈,生意下滑。

但最近一兩年便利店開得有多瘋狂?從今年年初的城市便利店發展專題會議紀要中可以看到,截止到2018年,全家開設了111家店,中石化在無錫有250多座加油站,基本都設便利店;蘇寧小店2018年剛起步,去年一年在無錫開了70多家;可的目前在無錫有60多家; 華潤萬家63家; 羅森18家;依託中石油加油站的崑崙好客81家。這僅僅是連鎖便利店,還沒有包括喜士多等品牌。2018年2月24日,記者用百度搜索無錫的便利店,總數達到2802家。一年時間過去,如今總數已經達到3193家。

50米兩三個店不是傳說

在這股開店浪潮裡,幾乎所有的便利店品牌都採取了全速「跑馬圈地」的做法。單看2019年各大品牌的開店計劃:全家無錫區域相關負責人確認計劃今年再開20多家;蘇寧小店負責人華美確認今年進入江陰宜興,今年整個無錫總開店數目達到300家;華潤萬家發展社區便利店9家; 羅森負責人關山仁郎表態2019年無錫會成為一個重點的開店區域。僅有可的提出將實施收縮戰略。

消費者最直觀的體驗就是,熱鬧繁華的區域,50米範圍內有2個甚至3個便利店。以地鐵三陽廣場站為例,全家有一個店和蘇寧小店「背靠背」。

如果說三陽廣場站是無錫市中心,也最熱鬧,不具有可比性,那麼位於惠山大道和華惠路地鐵1號線錫北運河站站內有一家全家,交叉口向華惠路大約100米又有一家全家,而再往華惠路走到下一個十字路口還有一家全家,這麼近的距離陸陸續續開了3家。甚至有負責便利店選址的某品牌負責人訴苦「根本拿不到位置,同樣的位置XX出價比我們按市場報價還高。」

據業內人士透露,地面上的便利店有的的確盈利,而地鐵站內的都為虧損。

消費看「眼緣」,價格不敏感

走進中山路任何一家便利店,除了貨架上貨品有區別外,大致布局都差不多:貨架區有鮮食和其他貨品,收銀臺有現煮,水吧可以供人坐下來邊吃邊休息。即使不被市民們認為是便利店的學前街天惠超市也是如此,在菸酒櫃檯旁邊專門劃出了一塊區域供人坐下來吃東西休息。

「第一眼看裝修風格吧,」3月1日中午12點15分,兩個正在三陽百盛負一層外全家便利店坐著吃關東煮的白領說,還是比較喜歡門頭清爽、裡面不太擠的便利店。有的便利店門頭看上去舊舊的,或者一進去就顯得有點暗的一般不會進去。當然,如果在便利店吃一次發現不好吃,也就不會再進去了。

「我知道貴一塊錢還是兩塊錢,可是總不能為了這一兩塊錢專門跑超市去買吧。」在蘇寧小店拿了兩包衛生巾匆忙付帳的劉小姐說,每次進便利店都買一兩件的東西,哪怕貴一兩塊錢。至於去大賣場掃貨,一周一次都嫌累,更別說為了喝瓶水、吃塊巧克力或者買包衛生巾的事情去超市了。

有做喜士多加盟店的業內人士介紹,現在便利店主要賣點就在於鮮食這塊,日用品一般不會有差異,甚至很多供應商都是一樣的。別看同樣是咖啡、關東煮、包子以及半成品的便當,幾乎每家便利店都是自己的鮮食品牌,如喜士多的鮮食都是公司的生鮮團隊研發並配好調料包,便當等半成品也都是自己的品牌。當然,口味也各不相同。網上還有各家便利店關東煮的測評,如有的肉質緊,有的全靠湯香最好只吃半根,有的蘿蔔有點苦等。

另外一項就是咖啡,相比星巴克動輒幾十元的咖啡,便利店的咖啡普遍價位在10元到16元之間,當然口味上也就只有拿鐵、卡布奇諾、美式等基本款。如大成巷區域的全家一天可賣出咖啡40-50杯,而全家便利店2016年在中國賣出了1000萬杯現磨咖啡,2017年這個數字翻了一番還多。「有的人不會專門跑到星巴克喝一杯31元的大杯拿鐵,但是作為一種當今的生活方式,他們也有咖啡的需求。」業內人士說,口味尚可、低價及觸手可得,是便利店咖啡的最核心要素。

「跑馬圈地」到底能不能行?

上一波便利店洗牌,被業內認為是擴張過快,加盟店質量把控不了兩大主要原因。但是看如今無錫的便利店市場,大家仍然是擴張再擴張,為什麼?

「我這家店是加盟的,但是想加盟全家不是隨便誰都行,要先在全家做過一段時間的。」華惠路上的全家便利店人員介紹。無錫區域的全家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無論加盟還是自營,貨品都是統一配送。

「沒有規模,談什麼供應鏈?」蘇寧小店負責人華美直言,如全家等都是非常成熟的便利店品牌,也擁有自己的核心供應鏈。但是蘇寧小店的盈利思路和傳統便利店不一樣。傳統便利店當然是以銷售商品為主要業務,以出售商品和加盟費作為利潤來源。蘇寧小店之所以寧可前期虧一些也要把數量提上來,第一是必須有規模才能在供應商面前獲取一定的話語權,第二則是其對未來的盈利模式有充分的信心。

簡單來說,蘇寧小店的盈利模式可以看做是網際網路思維下的流量變現。實體店所在位置的自然訪客可以看做是網際網路上的自然流量,引流成本就是店鋪租金+廣告宣傳。一般來說,客人(流量)進入店內進行消費,達到流量變現的目的。增加的餐飲乃至各類充值服務等都是為了讓獲得的流量更充分變現,以及穩定已經獲取的流量(加強客戶黏性)。但是蘇寧小店作為基礎開出後,小店內的廣告位、app 的廣告位都要獲取廣告收益;其次,引入一系列的服務資源,例如修手機、家政、家電清洗等蘇寧幫客服務業態,小店又變成了家電維修點、家政服務點;再者,還會接入快遞四通一達,擁有類似「菜鳥驛站」的功能,實現一店多用(進入店內的流量多次變現)。這還不算,參考微商、社交電商恐怖的引流、變現能力,蘇寧小店會在社區發展一些寶媽、阿姨作為社區團的團長,這些團長帶來的團購每一單成交都能獲得一定的佣金獎勵,但是相比廣告獲取流量或者開店獲取流量的成本,佣金成本就很小了。

對於無錫的便利店,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其主要迎合的是當今消費主力——80後、90後的「快節奏」「高品質」和「懶文化」。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費者日趨理性,原本單純的物質需求升級為服務需求,在購物時不單單只是商品的需求,還有整個購物流程的服務體驗。基於需求的升級,消費者追求的不再一味是「物美價廉」,而是「物有所值」,追求品質消費。總的來說,節約購物時間、標準化的產品質量、觸手可及的便利是主要訴求。

另外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江蘇省正在出臺關於城市便利店的相關政策,無錫的各個便利店品牌也將迎來一波政策上的利好。

【關注百家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相關焦點

  • 全家便利店進京 三大日系便利店巨頭齊聚北京
    三大日系便利店巨頭終於將齊聚京城。  2013年,羅森進入北京市場。   日前,記者從知情人士處得到消息,全家便利店已經進京,如果屬實,三大便利店巨頭——7-11、羅森、全家則將在新的戰場廝殺。但問題是,北京的便利店市場能給他們多大的機會?
  • 全家便利店深陷羅生門,誰在說謊?
    根據視頻,藍莓評測的工作人員先是在北京進行了兩個星期的探訪工作,發現有6家全家便利店在售賣過期食品(王府井店、芍藥居店、霞公府店、南站開陽路店、南法信店、新源南路店),隨後11月底繼續走訪了上海的十幾家全家便利店,發現上海復旦大學店和靜安寺地鐵站也存在相應的問題。
  • 便利店盒飯價格戰一觸即發?便利蜂迎戰全家便利店盒飯價格下調
    擬在華東市場推出為期14天,從今日開始的盒飯「買一送一」促銷活動。具體動作為,針對華東市場的米飯便當商品,顧客實付多少,通過便利蜂官方APP,或小程序來返同等金額代金券,代金券則有三天有效使用期。有便利蜂人士稱:「全家便利店盒飯價格下調對於華東便利店鮮食市場有較大影響,我們能不跟嗎?
  • 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日本全家便利店日前被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其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收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此舉又會對全家帶來什麼影響?△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日本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以每股2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0元)的價格對全家便利店的股份進行公開收購,收購過程預計將持續到8月24日。
  • 我家樓下的便利店怎麼關門了?
    睡覺前,她在日記裡寫下一句話:便利店什麼時候才能再開,好想喝果汁啊!受訪者供圖。鄰家便利店倒了小江沒想到的是,鄰家便利店的大門從此沒再打開過。鄰家便利店的員工估計自己都沒想到,擁有168家門店的鄰家會突然倒閉。這是怎麼回事呢?記者查詢相關資料發現,鄰家便利店的唯一出資方為高通盛融財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參投方裡有善林金融的法人代表周伯雲。
  • 全家便利店推出智能販賣機智能貨架
    無人零售裡來了正規軍。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主辦的「新消費論壇——2018中國便利店大會」上, 中國全家執行長林建宏先生首次宣布「全家+」智能便利店模式,推出首臺智能販賣機和變形貨架。
  • 更便利 全家便利店自助收銀機亮相
    上海2019年8月23日 /美通社/ -- 「您好,歡迎光臨全家!」許多上班族和學生在店員親切問候聲中開啟新的一天。為了更快服務好每一位進店的顧客,全家便利店大舉推出了全新的自助收銀機,截至今年8月,率先在上海近100家門店提供該項服務,北京、廣州、深圳、杭州、蘇州、無錫、成都、東莞等地也同步導入,大幅提升顧客消費體驗。
  • 「全家」便利店在中國將以加盟為主
    日本便利店連鎖企業「全家」計劃在2013年度內將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連鎖店加盟店的比率提高到60%,達到2012年的兩倍。「全家」在中國市場現有店鋪近千家。「全家」考慮首先優化現有體制,而非急於增加新店,以期打下穩定的增長基礎。「全家」的中國業務由日本famima和臺灣全家便利商店的合資公司運營。
  • 伊藤忠400億all in全家,便利店行業風雲再起
    另外,一年前,日本全家與臺灣頂新集團就中國大陸全家的經營權問題展開了訴訟,雖然最終以日本全家敗訴而告終,但隨著日本全家對中國大陸全家的品牌授權即將到達20年期限,中國大陸的全家便利店未來該何去何從?在便利店競爭趨於白熱化的中國市場,伊藤忠入主全家後將如何下這一盤棋?
  • 全家便利店被曝賣過期食品 蘇錫兩地突擊檢查
    上圖為無錫市濱湖區市監局執法人員現場檢查 (濱湖市監供圖);下圖為曝光視頻中所提到的全家便利店無錫解放西路店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朱鯨潤 攝1月8日,「藍莓評測」發布一則視頻稱,在10座城市的21家全家便利店裡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疫情對日本便利店的衝擊有多大?
    最近,日本全家被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其旗下全資子公司的新聞,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到了。據日媒報導,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對全家便利店的股份進行全資公開收購,預計到8月24日將完成。作為日本著名的貿易巨頭、世界500強企業之一,伊藤忠商事此前就已持有日本全家50.1%的股份,等此次收購結束持有率會提高到100%,完全掌握全家。全家是日本三大便利店之一,店面遍布全國各地,平均單店日銷售額能達到53萬日元!但近年來,日本零售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又遇到用工緊張、成本增加等問題,還有電商、配送物流等行業崛起,大大壓縮了便利店的生存空間。
  • 全家便利店被曝賣過期食品,無錫、蘇州兩地展開突擊檢查
    測評方在視頻中指出,在10座城市的21家全家便利店裡發現售賣過期食品的現象,其中涉及無錫的解放西路店、建築路二店,和蘇州的蘇華路店、蘇惠路店。   △全家便利店無錫建築路二店裡的貨架都已經撤了 無錫市濱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無錫、蘇州門店被評測機構曝光
  • 上海全家、羅森、7-11便利店冬日餐點PK
    無論在趕去單位的地鐵站裡,還是在飢腸轆轆的中午,都能看到人們手捧一杯熱氣騰騰的豆漿或咖啡行色匆匆。天冷出門難,叫外賣也要等候很久,在飯點或者休息的間隙光顧一下附近的便利店,覓食暖心,也成了白領們在冬日暖胃暖心的新風尚。  全家、羅森、7-Eleven,是滬上白領光顧較多、口碑也較好的便利店。冬日,小小的便利店充當了為上班族提供能量、提升幸福感的加油站。
  • 鮮食市場競爭激烈全家便利店下調便當價格
    5月10日消息,鮮食作為便利店選品的關鍵,既負責吸引客流又承擔掙錢,但隨著外賣平臺的崛起分割了便利店盒飯原有市場,便利店開始調整盒飯市場原有定位,尋求差異化競爭。近日,上海全家便利店推出了新便當系列,下架全部舊品便當,價格帶集中在8.8元-15.8元,平均價格下調了30%-40%,每個價格推出1-2款便當。由於全家在上海市場擁有1000多家的門店,覆蓋密度極高,此次盒飯價格的下調或將對華東便利店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
  • 全家找到便利店新增長方法
    這在保留便利店業態結構性價值的大前提下,終究目的是為了提升門店的銷售力和服務品質。並回歸到成本和效率的商業基本面,取得便利店業務在前端門店和後端標準與管理的成本優化、效率升級。全家,中國便利店在華東市場的領導品牌,正在努力取得上述提及的便利店價值升級目標。華東市場,也是中國便利店第一大市場。這點,中國大陸全家執行長林建宏,也沒有藏著掖著。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便利店大國搖搖欲墜
    據CCFA發布的《2019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顯示,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便利店市場已趨於飽和,不僅面臨著開店成本與日俱增的挑戰,門店資源的稀缺性也在持續擠壓行業發展空間,開店難度不斷增加。  另一方面,較低的市場集中度意味著競爭激烈,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利潤率的提升。
  • 伊藤忠商事收購日本全家便利店
    日本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以每股2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0元)的價格對全家便利店股份進行公開收購,收購總額預計可達58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78億元)。整個收購過程將會持續到8月24日。伊藤忠商事此前就持有全家便利店50.1%的股份,擁有控股權。此次收購完成之後,伊藤忠商事對全家便利店的持股將達到100%。
  • 全家便利店的罩門
    據頂新集團公關人士稱,開曼群島法院已於今年2月25日宣判日本全家敗訴,所有訴訟費用由日方負擔。而在判決前,頂新集團已在2018年11月底向國際商會仲裁院提告日本全家違約,並提出仲裁。全家在華的經營,基本上已成便利店精細化運營的代名詞。全家2004年進入至今,以超過2500家店的網點規模和銷售額冠外資便利店之首。上海市場的領先更不用說。
  • 在外資便利店最多的新一線城市,全家是這麼做生意的
    全家2004年在上海水城路開設了第一家門店,正式加入外資便利店的戰局。20多年過去,各大外資便利店也從大本營城市逐步拓展到其他城市。截止今年4月,7-ELEVEn、全家、羅森在中國的店鋪規模分別達到了1731家、1591家和656家。先看圖,然後答案就來了:
  • 伊藤忠400億all in全家 便利店行業風雲再起
    而這之後,全家需要集中精力應對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挑戰了。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發布的2019年中國連鎖百強名單,從門店數量來看,中國大陸的外資便利店中,全家排名第一,為2801家,排名第二的羅森為2629家,7-11為214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