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但凡看到驚豔的詞,必出自辛棄疾之手。
很早之前,只看到了一句,「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幾乎沒有任何猶豫,我便覺得,這是辛棄疾的詞,一查果然如此。此外還有「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裡」之類的句子。
大約,可以毫不客氣地說什麼,福靈心至,心有靈犀。
在辛棄疾的詩詞中,有太多膾炙人口的句子。
讀來最為驚豔的,莫過於他的賀新郎系列。
賀新郎這個詞牌,雙調,仄韻,共116字。相對於水龍吟,滿江紅之類的詞牌來說,氣勢稍微弱一些。但稼軒卻寫出了前所未有的悲壯。在稼軒所寫的賀新郎之中,有很多經典。最為經典的,莫過於他與陳同甫的唱和。
在最開始,我更喜歡的是稼軒的那首,《賀新郎·老大那堪說》,到後來,我更喜歡《賀新郎·把酒長亭說》,尤其喜歡其中的,「問誰是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
原文如下
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詞序
陳同父自東陽來過餘,留十日。與之同遊鵝湖,且會朱晦庵於紫溪,不至,飄然東歸。既別之明日,餘意中殊戀戀,復欲追路。至鷺鷥林,則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獨飲方村,悵然久之,頗恨挽留之正是遂也。夜半投宿吳氏泉湖四望樓,聞鄰笛悲甚,為賦《賀新郎》以見意。又五日,同父書來索詞,心所同然者如此,可發千裡一笑。
很長的一段詞序,有些像是稼軒的碎碎念。簡單翻譯一下就是,稼軒好友陳亮從東陽來到他這裡,逗留了十多天。離別之時,稼軒不舍,沿著陳亮離去的道路追上去,行到鷺鷥林的時候,雪深泥滑,無法前行,便悵然回去,夜宿四望樓,聽到隔壁的吹笛聲,思念之情更甚,便寫了這首賀新郎。過了五天,陳亮來索詞,稼軒覺得,心靈相通大概就是這樣吧,便將這首詞寄給了他。
正文
把酒長亭說。
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
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微雪。
要破帽多添華發。
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
兩三雁,也蕭瑟。
佳人重約還輕別。
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
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
長夜笛,莫吹裂。
長亭,是古詩詞中的一大意象。在古代,十裡長亭,五裡短亭,所以李白又有詩,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這首詞中,稼軒與陳亮在長亭把酒送別。
接下來,便是把酒長亭說的重點,他們探討的內容,是晉代的陶淵明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在這裡可以有另外的解釋,便是,稼軒將陳亮比作淵明,諸葛先生。在辛棄疾的一生中,陳亮在他心中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友情。以稼軒的才氣,能夠如此戀戀不捨,說明陳亮在他心中地位之高。
接下來的描述,用靈動活潑的筆觸來描述分別場景。何處飛來的林間鵲,爪子上沾了一些殘雪,殘雪落在帽子上,平添了幾分白髮。
而接下來便是筆鋒一轉,由近及遠,寫天寒地凍,天地之間一片凋零,剩水殘山之中,有幾株梅花點綴,將這蕭索的世界,料理成一番風月。但縱然如此,偶爾飛過的三三兩兩的飛雁,也只添幾分蕭瑟之感。
拋卻辛棄疾的抱負與政治態度,單單從詩詞手法上來看。這幾句,將現場場景活靈活現,仿佛能看見稼軒所描述的場景。妙不可言。
詞的上半部分是圍繞著與陳亮分別來寫的,沒有宋詞中膩膩歪歪的腸斷復腸斷,也沒有無病呻吟的悲傷,稼軒用了一種更為靈動的方式,表達了他與陳亮之間的友情。
而詞的下闕中,表達更多的是對陳亮的不舍。比如第一句,佳人重約還輕別,這裡的佳人,便是指的陳亮。下闕中寫的是,稼軒去追尋朋友的足跡,卻發現,天寒不渡,水深冰合,無奈只悵然回歸。而接下來的,便是對自己無法追趕朋友的後悔。
「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整首詞中,我尤為喜歡的句子。
感覺全世界都在下雪,唯獨我們這裡不下。前幾天總是無法休息好,今天突然有了興致和精力,想把我最喜歡的辛詞賞析寫出來。
另外,那天我翻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寫的,思念稼軒的小詩,嗯,姑且算是詩吧,強迫症的我,稍微修正了一下。
悼辛棄疾·秦久十
無人喚我取紅巾
無人知我曉昏晨
無人憐我不識君
白鷗仍在酒尚溫
夜冷空房不見人
千古風流全化作,重泉深處塵
鯨飲未吞海,英雄淚,羅帶分
醉裡挑燈看劍,蹤跡無處循
蝴蝶不傳千裡夢,夢裡白頭新
千古英靈今安在,一念一傷神
我最憐君老病身
依然江南遊子,把欄杆拍遍
空嘆山頭來去雲
剩水殘山無態度,千裡留孤墳
英雄事,雲飛煙滅
蹉跎千年隔鬼神
試高吟楚秦,風流去,重與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