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與沃克環流》需背誦內容整理

2021-02-18 山海九萬裡

喜歡請點擊上方藍字「山海九萬裡」關注哦。

大家好,我是薛丁格的大果粒。

這個整理是陸陸續續的,每講完一個章節就讓學生抄寫並背誦,晚自習的時候有幾個學生要求發到公眾號上方便後續查找,想了想確實方便些,所以一個章節一個章節地放上來。

《洋流與沃克環流》需背誦內容


1.  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的典型代表分別有哪些?

風海流:(低緯信風帶)南北赤道暖流,(中緯西風帶)北大西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西風漂流,(極地東風帶)南極環流。

密度流:直布羅陀海峽表層與底層的水平流。

補償流:(水平補償流)加利福尼亞寒流、北冰洋南下洋流、日本暖流、赤道逆流,(垂直補償流)秘魯寒流、直布羅陀海峽兩側升降流

2.  北印度洋季風洋流成因?不同季節流向?我國沿岸流呢?

成因:北印度洋冬季為東北季風,夏季為西南季風。

夏順冬逆。

我國沿岸流冬季往南流,夏季往北流。

3.  密度流的表層海水是從哪流向哪?

從密度低的流向密度高的,底層海水流向相反。

4.全球各大漁場的成因主要分為哪幾種?

①寒暖流交匯處,海水發生攪動,把營養鹽類帶上來,大量營養鹽類供給浮遊生物,浮遊生物又成為魚類餌料;

②海岸邊為上升流,營養鹽類上泛,被浮遊生物吸收,浮遊生物又稱為魚類餌料;

③位於大陸架海域,陽光充足,海水溫暖,浮遊生物眾多;

④位於河流入海口附近,河流帶來大量營養鹽類;

⑤位於溫帶海域,氣溫適宜。

5.沃克環流的成因?

中低緯太平洋東岸冷,氣流下沉,西岸熱,氣流上升,從而造成橫跨太平洋海域的熱力環流。

6.厄爾尼諾現象指什麼?對印尼的影響?對我國南北方的影響?(理解了厄爾尼諾,拉尼娜就好理解)

厄爾尼諾:沃克環流減弱,即信風減弱,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增溫的現象。

對印尼:氣溫降低,乾旱。

對我國:暖冬,夏季南澇北旱,颱風減少。

如果可以,轉發到群裡或朋友圈,讓更多人知道,就這樣,bye了個bye~~

點一點「在看」,勝過讚賞200元。

相關焦點

  • 厄爾尼諾、拉尼娜、沃克環流、洪澇與乾旱災害
    (2)相互作用:①大氣環流的改變,會引起洋流的變化,進而破壞海洋生態系統;②洋流的改變,表層海水溫度也會隨之變化,反作用於大氣圈,引起降水異常。精講精析:(1)分析厄爾尼諾的形成過程。①大氣環流(信風、西風等)強度和方向的改變,會引起海洋裡洋流的變化,從而破壞原本穩定的海洋生態系統;②洋流的改變,同時也會引起大氣的變化(增溫增溼、降溫減溼),進而影響降水。
  • 【高考新視角】沃克環流與厄爾尼諾
    材料三 上圖中的溫躍層是位於海面以下溫度和密度有巨大變化的一層,是上層的薄暖水層與下層的厚冷水層間出現水溫急劇下降(垂直溫度梯度是0.05℃/m)的水層,溫躍層厚度是指溫躍層上界深度與下界深度之差,大洋表面的盛行風和洋流對溫躍層有重要影響。(1)據材料一和上圖,比較甲河口地區與長江口鹽度分布的差異。(2)據材料二文字和圖示,描述沃克環流的形成過程。
  • 沃克環流與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附專題設計)
    這樣就在赤道地區形成了一個閉合的環流圈就是沃克環流,即西太平洋為氣流上升區,到高空以後向東運行,行至東太平洋下沉到海面,然後向西太平洋流動。沃克環流與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大約每隔3至7年沃克環流便會減弱一次,也就出現厄爾尼諾,活動期通常延續一年以上,其間還間隔的出現沃克環流增強的現象,也就是拉尼娜。
  • 氣候變暖加速全球洋流
    海洋中環繞大陸的巨大洋流可被視為地球的循環系統,每一支洋流的水量相當於世界上所有河流流量的總和。同時,這些環流似乎開始加速:近25年來,洋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  據《科學》報導,2月5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篇論文提出了這一結論。結合模型的觀測結果,從1990年到2013年,海洋洋流能量每10年增加15%。
  • 氣候變暖加速全球洋流—新聞—科學網
    同時,這些環流似乎開始加速:近25年來,洋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   2月5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篇論文報導了這一結論。根據結合模型的觀測結果,從1990年到2013年,海洋洋流能量每十年增加15%。
  • 【重磅整理】高中地理所有洋流知識匯總!!高考地理到底有多少處不正經的洋流?一文給你總結全了!
    根據緯度與環流方向判定:第一步:根據緯度(30°或60°)確定海區(副熱帶或副極地海區);第二步:根據洋流方向(順、逆);第三步:套用表層洋流分布圖。1. 依據中低緯海區洋流的環流方向確定南北半球。順時針方向流動的大洋環流在北半球;逆時針方向流動的大洋環流在南半球。2. 依據西風漂流的性質確定南北半球:北半球的西風漂流為暖流,南半球的西風漂流為寒流。3. 依據北印度洋海區的洋流流向確定季節:洋流呈順時針流向時為北半球夏季,呈逆時針流向時為北半球冬季。4. 洋流與等溫線疏密:洋流交匯處等溫線密集;洋流背向流動處,等溫線稀疏。5.
  • 在世界海洋眾多的洋流中,你覺得哪一個洋流的規模最大?
    洋流是指全球大洋表層海水常年大規模地沿一定方向進行的較為穩定的流動,洋流運動的能量主要來自於太陽輻射,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高低緯度之間的分布差異,是促使大氣和洋流運動的根本原因。從具體角度來說,洋流可以分為風海流、補償流和密度流,全球洋流運動是一個整體,共同組成了全球大洋的洋流體系,洋流的運動主要受到行星風系、地轉偏向力、海陸分布和海底起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 地理知識 —— 洋流
    在熱帶和副熱帶海區(中低緯度),形成了以副熱帶海區(30°)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2. 在中高緯度海區,形成了以60°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3. 在南極大陸的周圍,陸地小,海面廣闊。南緯40°附近海域終年受西風影響,形成西風漂流(寒流)。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洋流、風海流、補償流、季風環流)
    知識點1、世界洋流的分布沿著一定方向的大規模海水運動,叫做洋流。按照洋流的性質(冷、暖),可以將洋流分為兩種類型:暖流、寒流。世界的洋流流動方向有一定的規律:①南半球,洋流逆時針流動;②北半球中低緯度,洋流順時針流動;③北半球中高緯度,洋流逆時針流動。
  • 洋流由多個因素決定,它間接支持漁場的建設,多因素作用形成環流
    讓筆者簡單地說,洋流就是指海水的流動,更準確地說,洋流指的是海水的穩定流動方向。海水之所以會流動,風是其主要的助推器,但海水並不會往「助推器」相同的方向流動。因為海水一旦流動起來,它就不只是受到風的影響了,它會受到地球自轉的影響,也會受到更深層海水的摩擦力影響。
  • 備戰高考洋流分布規律
    備戰高考洋流分布規律今天,學習有途網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更多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盡情關注有途網!1、按成因:風海流:形成動力為大氣運動,規模很大。例如:西風漂流、信風帶內的洋流。密度流:由密度差異引起,多出現在封閉海域與外洋之間。
  • 重要知識點——洋流
    關于洋流圖的複習:1 洋流:海洋表層的海水常年比較穩定地沿著一定的方向作大規模的流動,這就是洋流。這些洋流的形成促進了高低維度之間的熱能交換和全球性的熱量平衡,也對大陸東西海岸某些地區的氣候產生影響,並且影響到了海洋生物的分布。另外,洋流的形成可以加速被汙染的海水得到淨化,當然有時候也讓被汙染的水域擴大。有關洋流名稱的記憶首先,看中低緯度洋流名稱的記憶。
  • 2020高考必考洋流知識點總結
    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一、洋流的概念  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較穩定地沿著一定方向做大規模的流動,叫做洋流。洋流又叫海流。  五、洋流的分布規律  規律一:在熱帶和副熱帶海區(中低緯度),形成了以副熱帶海區(30°)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 斯裡蘭卡油輪著火,為什麼要關注大洋環流?
    在燃油洩漏事件的評估中,對于洋流的分析至關重要。 印度洋擁有獨特洋流 斯裡蘭卡所處的印度洋區域,擁有獨特的印度洋環流,與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洋流分布截然不同。從印度洋北部到東南亞、東亞和澳大利亞的廣大區域是典型的季風區,季風的產生來自於不同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也主要來自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 怎樣學好「洋流」知識還能牢固掌握?
    高一同學中有很多反映洋流部分的知識點比較難學一點。那是哪點比較難呢?又說不清楚,有的不容易在圖上判斷出寒暖流,有的不容易識別洋流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的,有的說看試卷上的所給一個圖,不知道這是位於東岸還是西岸,到底是寒流還是暖流,這個洋流是怎麼影響周圍氣候就更不明白了。針對同學們的問題,在整理一下關于洋流的相關學習問題,便於同學們很好的站我洋流知識。
  • 高考地理試題:水循環和洋流模擬試題
    更多高考備考內容在:更多高考備考內容在:http://gaokao.xdf.cn/list_1019_1.html   水循環和洋流學案   學習目標   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 洋流成因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在大洋的洋流系統中,風海流規模最大,流程最長;密度流是由於海水溫度與鹽度的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異而形成的洋流。在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上冊73頁圖3.31洋流模式圖中可以看出,北半球的北赤道暖流與西風漂流各有很多分支洋流向副熱帶海區流去,南半球也有類似情況。這是因為副熱帶海區,地處副熱帶高氣壓帶,降水少,蒸發大,海水鹽度高,水面自然要降低,海水密度加大。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洋流的成因及性質分類
    洋流的成因分類:  (1)風海流:在盛行風影響下形成的洋流。  回顧地球上風帶的分布:信風(低緯度);西風(中緯度);極地東風(高緯度)。  形成南北半球的中低緯度環流,以南北緯30°為中心(或稱以副熱帶海區為中心的大洋環流)  北半球的中高緯環流,以北緯60°為中心(或稱以副極地海區為中心的大洋環流)  南半球40°S海域:形成環球性的西風漂流,性質為寒流。  南半球在西風帶作用下形成的洋流為寒流。
  • 趣味地理:盤點那些「千奇百怪」的洋流,你了解多少
    大洋西岸存在著熱鹽環流,上層部分由南半球流向北半球,由於北半球的西向強化流與已有的熱鹽環流流向一致,兩者重疊有加強作用,所以北半球大洋西岸的洋流普遍比南半球的強勁。秘魯寒流西邊界流由於與熱鹽環流重合,通常表現為流幅變窄(流幅通俗來說就是洋流的寬度),流速增大。東邊界流通常都會寬闊而舒緩,以上升補償流為典型形式。太平洋的赤道流是非常強勁的,赤道東太平洋的水都向西流走了,下層的冷水就會上來補充,同時帶來深海的營養鹽形成漁場。
  • 海水的運動——洋流
    海水的運動——洋流一、洋流的分類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較穩定地沿著一定方向做大規模的流動,叫做洋流。二、洋流的成因盛行風(主要動力)、陸地形狀和地轉偏向力。三、洋流的分布規律(一)四大環流系統(二)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