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跨區盜竊如何處理?併案,追訴,排疑,認罪認罰,全面優化「案件比」

2020-12-13 新民晚報

今年5月,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收到由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軌道和公交分局移送審查起訴犯罪嫌疑人付某某涉嫌盜竊一案。經初步審查,承辦檢察官發現,犯罪嫌疑人付某某由於患有肝硬化、尿毒症等嚴重疾病已被軌交公安分局採取了取保候審的刑事強制措施。通過進一步閱卷和訊問承辦檢察官還發現,付某某不僅被移送審查起訴的公安機關取保候審,還在本市浦東、閔行等地涉案。

圖片來源:東方IC

面對犯罪嫌疑人跨區作案、一次審查起訴期間可能難以結案的困境,承辦檢察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減少不必要的訴訟環節,全面提升案件質量、降低「案件比」。在案件的審查起訴階段做到無退查無延期,案件判決後無申訴無上訴,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發現同案在辦,啟動併案機制

承辦檢察官經審查案卷和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付某某在本市浦東公安分局涉案。經向浦東公安了解情況,該局已經將該案件移送浦東檢察院審查起訴,承辦檢察官經與浦東檢察院了解案情,在確認該院正在審查起訴中的付某某與本案中的犯罪嫌疑人付某某系同一人之後,立即報請領導與浦東檢察院進行案件管轄協商,經協商一致後雙方達成意見由浦東檢察院將案件移送上海鐵檢院進行併案處理。

補充漏罪證據,制發追訴文書

承辦檢察官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犯罪嫌疑人付某某涉嫌在本市閔行區還有盜竊犯罪行為。經向閔行公安了解案情,閔行公安表示犯罪嫌疑人付某某涉嫌的該節犯罪目前尚處於偵查階段。為進一步了解情況,承辦檢察官前往閔行公安機關與承辦民警研判案情後,認為該節犯罪事實有偵查價值。承辦檢察官在公安機關前期調取相關案件視頻的基礎上,及時聯繫被害人補充案件證據後向公安機關制發了補充移送起訴通知書,對該節涉案犯罪事實進行追訴。

排除前科疑點,進行指紋鑑定

在對案件追訴和併案之後,承辦檢察官全面審查量刑情節時發現,犯罪嫌疑人付某某具有累犯情節,但是公安機關調取的載有其前罪刑罰的刑事判決書中對其身份表述為「被告人自報」。為核實犯罪嫌疑人的同一性,承辦檢察官一行帶著相關材料前往上海市公安局物證鑑定中心申請進行指紋檢驗鑑定,經市公安局指紋室指紋檢驗專家比對,公安機關調取的刑事判決書中表述為「被告人自報」的該節被告人與上海鐵檢院審查起訴中的犯罪嫌疑人付某某指紋比對同一,系同一人作案。

打消嫌犯疑慮,最終認罪認罰

在初期訊問中,犯罪嫌疑人付某某對本市浦東公安分局偵查的該節犯罪事實予以否認,承辦檢察官通過釋法說理最終打消了其疑慮,犯罪嫌疑人付某某表示願意接受檢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議並在值班律師的見證下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2020年6月22日,上海鐵檢院就本案向法院提起公訴,上海鐵路運輸法院於同月30日開庭審理,庭審後法院全面採納本院的量刑建議,最終以盜竊罪判處被告人付某某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

上海鐵檢院始終把案件質量作為檢察司法辦案的生命線,近年來不斷加強法律監督能力建設,以"辦案質效最高、司法資源投入最少、當事人感受最好"為目標,著力提升訴訟質量和訴訟效果,充分引導檢察官發揮主導作用,切實優化各個辦案部門的「案件比」,加強各個訴訟環節的節點管理,讓當事人最大限度地感受檢察機關的公正和效率。

新民晚報記者 郭劍烽 通訊員 黃卉 陳遠康

相關焦點

  • 最高檢發布認罪認罰案件適用速裁程序典型案例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斌最高人民檢察院10月13日下發4起認罪認罰案件適用速裁程序典型案例,分別為邱某某盜竊案,肖某某危險駕駛案,魏某某職務侵佔案,成都某印務有限責任公司、黃某某非法經營案。速裁程序是我國多層次刑事訴訟程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進刑事案件繁簡分流,提升訴訟效率,節約訴訟資源,優化司法資源配置,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 【政法要聞】最高檢下發4起認罪認罰案件適用速裁程序典型案例
    三是綜合考慮案件情節,審慎適用強制措施。檢察官綜合考慮魏某某犯罪事實和可能判處的刑罰,在案證據以及認罪認罰的情況,認為採取非羈押措施不會發生社會危險性,依法對魏某某作出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二)適用速裁程序審查起訴,依法追訴漏犯,實現案件全面快速處理。一是依法適用速裁程序。
  • 共同犯罪案件如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分案處理僅是從訴訟程序上分為兩個案件分別處理,但並非案件事實的絕對分開。在將來分案處理制度日趨成熟的情況下,對部分同案犯不認罪案件是可以考慮適用的。  共同犯罪案件中,如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司法實踐中存在不同認識。筆者結合實踐中遇到的共同犯罪案件的不同情形展開分析,對共同犯罪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存在的實踐困惑和路徑選擇淺談己見。
  • 最高檢下發4起認罪認罰案件適用速裁程序典型案例
    從檢察機關自身角度講,由於適用速裁程序法定辦案期限短,認罪認罰工作任務重,有些輕罪案件需要做大量矛盾化解、和解諒解工作,其實並不簡單,導致有的檢察官不願用、不會用、不善用。苗生明認為,認罪認罰案件適用速裁程序,要強化監督意識,客觀公正履職,確保全面準確懲治犯罪。
  • 以真誠悔罪為前提 浙江試水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
    關於適用條件,顧雪飛認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雖然借鑑了國外相關制度的有益成分,但並不意味著犯罪嫌疑人可以與檢察機關就所有關於定罪量刑的問題進行協商。關於訴訟證明,顧雪飛表示,辦理認罪認罰案件仍須按照法定證明標準,依法全面收集固定證據、全面審查案件。「我們不能以認罪認罰從寬為理由,放鬆證明標準,破壞來之不易的良性司法生態和逐步趨好的司法氛圍。」
  • 【1497期】最高檢下發4起認罪認罰案件適用速裁程序典型案例
    適用速裁程序典型案例認罪認罰案件要善用多用速裁程序10月13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4起認罪認罰案件適用速裁程序典型案例,分別為邱某某盜竊案,肖某某危險駕駛案,魏某某職務侵佔案,成都某印務有限責任公司、黃某某非法經營案。
  • 最高檢回應涉黑惡案件如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張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這是中國司法機關近年來推動落地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今年1月至10月,檢方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結人數佔同期刑事案件辦結人數的83.27%。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8日答記者問時說,兩年多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量刑建議採納率不斷提升並保持在較高水平。儘管司法機關辦理認罪認罰案件不受罪名或法定刑的限制,但外界對於一些重大疑難複雜、社會影響惡劣的共同犯罪、有組織犯罪案件如何適用這項制度,存在不同看法。
  • 最高檢:認罪認罰案件要善用多用速裁程序(附4案例)
    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4起認罪認罰案件適用速裁程序典型案例,分別為邱某某盜竊案,肖某某危險駕駛案,魏某某職務侵佔案,成都某印務有限責任公司、黃某某非法經營案。檢察機關依法對邱某某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結合邱某某的盜竊數額,認罪認罰、坦白、配合公安機關追繳贓物等從寬情節,以及有盜竊劣跡酌定從重情節,經綜合審查評估,擬定「拘役二個月十天,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的確定刑量刑建議。在值班律師了解案情後,檢察官聽取了其意見,值班律師對犯罪事實、罪名、量刑情節及量刑建議表示認可。在值班律師見證下,邱某某籤署認罪認罰具結書,並同意適用速裁程序。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如何保障犯罪嫌疑人自願性權利
    但目前制度試點 推行期滿,刑事訴訟法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情況下, 相關規定對各項實踐操作有一些不確定內容, 其建立在被追訴人 自願基礎上,如何在制度中維護被訴人合法權益,在被追訴人意 願表達不真實時如何處理有待深層次探討。
  • 武漢中院試行重大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
    3月26日上午,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審理一起非法持有毒品案,田某非法持有毒品1000克本應判處有期徒刑15年,法院根據其認罪態度,一審判處其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2萬元。這是武漢中院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首次審理重大刑事案件並當庭宣判。
  • 涉黑涉惡案件也適用認罪認罰,黑惡分子也可以從寬?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斌涉黑涉惡案件也適用認罪認罰,黑惡分子也可以從寬?認罪認罰案件中,檢察機關如何保障被害人權益?答:辦理認罪認罰案件不受罪名或法定刑的限制,但並非只要認罪認罰就一律從寬,還要區分具體案件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綜合權衡從嚴、從寬因素,做到區別對待、罰當其罪。對輕罪案件特別是因民間糾紛引發的輕微刑事案件,儘量依法從簡從寬處理。
  • 75號咖啡|《刑事訴訟規則》的理解與適用(七):認罪認罰案件中檢察...
    但是法院對量刑建議也不是照單全收,還是要通過各方參與庭審,從證據採信、事實認定等方面對案件進行實質性的審查。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認罪認罰案件的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法院可以不採納。那麼,如何把握量刑建議「明顯不當」的尺度?我認為,一是看是否違反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不管是量刑畸重還是量刑畸輕都屬於量刑建議明顯不當。二是看是否跟同類案件處理不一致、不平衡。三是看是否違背一般的司法認知。
  • 湖北隨州:檢察長出庭公訴認罪認罰搶劫案件
    9月4日上午,由曾都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張某涉嫌搶劫罪一案在隨州市看守所臨時審判庭開庭審理。該案的審理是曾都區人民檢察院貫徹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一個縮影。2020年4月,被告人張某在入戶行竊過程中被回到家中的房主發現,張某為順利逃脫持兇器對房主進行威脅,後被房主奪刀制服。
  • 認罪認罰案件的分類簡化之路
    認罪認罰案件為什麼需要且可以進行程序簡化?如何進行程序簡化?前者是程序簡化的正當性根據問題,後者是簡化路徑問題。只有解決程序簡化的正當性根據問題,才能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簡化路徑。(一)認罪認罰案件程序簡化的正當性根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直接目的是解決案多人少的矛盾,提高司法效率,實現訴訟經濟之目的。訴訟經濟是程序簡化正當性的重要根據,這是眾所周知的。
  • 涉黑犯罪案件中如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黑老大」即組織者、領導者在量刑時要明顯體現打擊的嚴厲性,從寬的幅度有限,如何提高認罪認罰的積極性、自願性,各層級參加者互相比照預估,都要求檢察機關在量刑建議中體現不同組織層級,區分組織者、領導者、積極參加者、一般參加者。如何精準量刑,實現罰當其罪,是實踐中遇到的一大難題。
  • 檢察官講故事:我是如何讓一個涉惡集團成員全部認罪認罰的
    2020年9月19日,以被告人黃炳順為首的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判決生效,包括黃炳順在內的十一人對鶴城區法院的判決表示服從,均表示不提出上訴。至此,歷時了近半年,修改了10餘次起訴書,庭審了7小時的全區首例全案認罪認罰涉惡案件畫上了句號。時間拉回到半年前。
  • 這8個案例被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專項報告「點名」
    犯罪嫌疑人李鑫盜竊現金、黃金珠寶首飾等物,合計價值249萬餘元,其到案後近一個月始終不供述。偵查期間,李鑫觀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法治宣傳片後,主動提出約見檢察官,交代盜竊黃金事實,並指認藏匿贓物現場,使贓物得以起獲。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其提起公訴,提出十二年確定刑量刑建議。法院採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四十萬元。
  • 孫謙:「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這九大問題要注意
    認罪認罰從寬雖然一直存在於我國刑事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中,但在實體法和程序法中,對從寬的評價缺乏統一的標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即使認罪,往往也不能獲得迅速審判的程序性收益和從寬處理的實體性收益,使「從寬」和「從簡」難以真正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則為全面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提供了制度路徑。
  • 認罪認罰後反悔的評價與處理丨刑事訴訟規則解讀
    對認罪認罰案件,對人民法院採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對被告人依法從寬處罰後,人民檢察院發現案件認定事實、採信證據等方面確有錯誤,或者人民法院改變檢察機關量刑建議確有錯誤的,應當依法提出抗訴,這也是刑事訴訟法的明確要求。  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認罪認罰後又反悔應當如何處理,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中不得不面對的「特殊的制度困擾」。
  • 最高檢公布8起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案例
    犯罪嫌疑人李鑫盜竊現金、黃金珠寶首飾等物,合計價值249萬餘元,其到案後近一個月始終不供述。偵查期間,李鑫觀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法治宣傳片後,主動提出約見檢察官,交代盜竊黃金事實,並指認藏匿贓物現場,使贓物得以起獲。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其提起公訴,提出十二年確定刑量刑建議。法院採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四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