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從電影院走出來的時候,就知道這部電影穩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這部定檔於12月11日的劇場版提前點映,口碑果然大爆。有很多觀眾提前觀影,淘票票點映評分高達8.9,貓眼則是更誇張的9.1。
再看看豆瓣,短評拉下來也是諸多讚賞:
「滿滿的誠意之作」
「近些年最棒的一部劇場版」
「好棒,太溫柔了,看得我老淚縱橫的」
而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好法,咱們可以提前來看看——
《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
映畫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新恐竜
哆啦A夢每年的劇場版都如期而至,但《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有那麼一點特殊。
它是《哆啦A夢》的第40部劇場版,同時也是系列50周年紀念作。
一個IP長盛不衰已是難得,作為50周年的紀念作品,《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從製作到題材處處都能看到心思誠意所在。
日文版的動畫配音方面,除了御用聲優之外,還下血本請來了木村拓哉跟渡邊直美,說是豪華都不為過。
但製作上的優質,歸根到底需要內容來支撐。
恍然間,這個可愛的藍胖子已經陪伴了我們50年,整整兩代人的童年記憶雖然相似,但也有不同。怎麼讓所有觀眾get到、產生共鳴,其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哆啦A夢》這次的方法很簡單、但卻很巧妙,也很有效——
找回初心
從片名和題材之上,致敬了系列第一部劇場版《哆啦A夢:大雄的恐龍》。大體象徵著50周年不是結束,是另一種開始。
這種「開始」體現在內容上,《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講的是新故事——
大雄在恐龍展撿回來的恐龍化石,意外孵出了小恐龍,而且是前所未有的雙胞胎。
印象中的大雄,還是那副不靠譜的模樣。
考試考不及格、一直長不大,似乎永遠也不會有什麼長進。但兩隻小恐龍的到來讓大雄似乎變了一個人。
他變得有擔當起來,給恐龍起名小啾和小咪,並照顧起它們的生活起居。
餵他們吃東西、陪小恐龍玩耍,正如哆啦A夢說的:
「大雄好像媽媽一樣呢」
這種生活挺繁瑣的,但大雄卻樂此不疲,真情實感地為小傢伙們付出。
可是隨著小恐龍的長大,它們在現代社會中的桎梏也越來越多,即便大雄十分不舍,但也是時候將它們送回屬於恐龍的年代。
翻開資料,小啾和小咪的生活的時代,應該是中生代的白堊紀。
於是,打開時光穿梭機、帶上竹蜻蜓,這場未知卻讓人激動人心的冒險又再次開始。
但事情又怎麼可能如此順利,打開白堊紀的百度百科,你會發現這個時代的真相:
恐龍滅絕
小啾和小咪如何在白堊紀生存下去,大雄跟哆啦A夢又會怎麼給它們找到居所,是電影後半段的看點。
坦白講,《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的直觀感受,好像都跟前幾部很相似。
用大家都熟悉的班底,講述一段不複雜的冒險。看起來好像始終在重複,但這對於「哆啦A夢」來說並不是壞事。
整個IP自始至終的屬性,都不是靠強劇情來取勝。《哆啦A夢》最迷人的一直以來都是它的情感。
關於親情、友情以及微微朦朧的愛情。
父母親的角色暫時缺失,親情的表達轉移到大雄跟小恐龍身上,對小恐龍的照顧儼然是大雄成熟的體現,也是這部新作較於以往不太一樣的地方。
想想以前的大雄是怎樣?
被胖虎小夫欺負、對著靜香不敢說話;遇到了挫折也只會回家,一邊哭一邊尋求哆啦A夢的幫助。
而這次的大雄,可不一樣。
他在海報中都處於c位,故事裡也承擔了重要的作用。這個「幹啥啥不行」的小屁孩終於走到了最前,嘗試著靠自己去解決問題。
友情的表達自不必說,不管胖虎小夫平日裡如何欺負大雄,可是每一次冒險,他們都站在了大雄身邊。
是最能夠共進退、最能夠依託的夥伴。
就連大雄跟靜香兩人在《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裡,也有難得的相處鏡頭。大雄最脆弱的時候,靜香肯定了他、鼓舞了他。
而這些,也是這個IP一以貫之的魅力所在。
《哆啦A夢》從來都不是一個單薄的動畫,並非只能給小孩子看。
發現沒有?
好像不管你身處哪一個年齡段,似乎都能在《哆啦A夢》裡找到自己最熟悉、也最能感同身受的地方。
剛開始接觸到這隻藍胖子,很多人羨慕任意門、竹蜻蜓,羨慕哆啦A夢口袋裡那些奇奇怪怪的寶物。
再長大些,我們懂得家人的珍貴,也就看懂了《大雄的懷念奶奶》。
這個短片出自2000年,只有20多分鐘,豆瓣評分卻高達9.4。
其實短片故事也很簡單,小時候的大雄很淘氣,總是說出讓奶奶傷心的話,會衝著奶奶吼叫:
「奶奶你走開啦!奶奶你最好消失啦!」
但慈祥的奶奶始終都包容著這個小屁孩,默默在身邊陪伴著他。
奶奶去世時大雄還小,等到他長大些意識到對奶奶的歉意,便拜託哆啦A夢坐時光機穿越回去。
家裡所有人都當他是奇怪的闖入者,只有奶奶一見面,就相信他是長大了的大雄。
並且說出那段,看一次就能哭一次的臺詞:
「奶奶你長大之後想當什麼?」
「奶奶已經當了我想當的了,就是大雄的奶奶啊」
進入社會後,被996毒打的我們,又開始能理解更多。
那些初見的片段、多年後有了卻有了更多的滋味。
之前有一集《哆啦A夢》在微博傳得挺火,大雄的爸爸喝了酒之後回到家,到處發脾氣。
大雄不開心,用時空機叫來了奶奶,想讓她幫忙教訓爸爸。
結果喝得酩酊大醉的爸爸一看到奶奶,本來還想假裝堅強,直到奶奶告訴他「可以不用所有問題都自己扛」時,一下子就軟和下來。
他哭著說在公司被欺負了,然後默默在奶奶腿上睡著了...
這個片段上了熱搜,無數人在評論裡感概有著強烈的共鳴,都體會到了「成年人的不容易」
而這就是我所說的,《哆啦A夢》的魅力、也是它能夠長盛不衰的核心原因。
它的情感質樸動人,動畫的形式並不會把它限制在某個年齡群體之中,而是每一個年齡階段、都能有那個年齡段不一樣的感受。
總結來說,就是哆啦A夢實在太溫柔了。
《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這部電影裡甚至沒有反派,小團體需要面對的是歷史與時代。
這個夢想世界沒有壞人、也沒有太多的勾心鬥角,卻有著各種巧妙想像與新奇體驗。
小孩能看得開心、大人能看出共鳴,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難得和諧的親子時光,也是一年一度對彼此的約定。
40年前第一部劇場版裡的大雄,選擇把恐龍送回屬於他的年代。40年後今天的大雄,選擇依舊如是。
但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
《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是50周年的紀念、也是新的開始。大雄有了新的選擇、也有了新的方向與成長。
這也許就是哆啦A夢,給我們帶來的改變與感動;
動畫裡一直被照顧的大雄,在藍胖子的潛移默化下有了擔當,開始充當起照顧別人的角色。動畫外的我們也都長大了,承擔起屬於我們各自的責任。
或者說,哆啦A夢更像是一種精神力量。
它是大雄的朋友、也是陪伴我們童年的「朋友」;他是大雄的老師,也引領著熒幕外的我們,感動著一個個喜歡著哆啦A夢的人們。
這是最可貴最懷念的,也成了我期待《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的原因。
12月11日影院上映,大家千萬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