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國的天堂和地獄裡生活著什麼樣的人你明白嗎?

2020-12-11 洛風同學

蒙古是介於中國和俄羅斯聯邦之間的內陸國家,領土面積156.65萬平方公裡,人口僅320萬,他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很多我相信的旅遊愛好者很少進入蒙古有兩個原因,一是蒙古沒有特別的名勝古蹟;二是蒙古族看不到中國遊客,但我們不能否認蒙古非常富有草原風情,如果你真的去蒙古,你可能會會發現這個地方有很多中國人。

烏蘭巴託位於蒙古高原的中北部,烏蘭巴託是蒙古國的首都,城市是最發達和人口最密集的城市,面積4704平方公裡的烏蘭巴託分為9個區,常住人口約150萬左右,幾乎一半的蒙古人擠在這城市裡。

超過70%的青壯年用戶呼叫烏蘭巴託其中一個「最年輕的城市」,我認為用蒙古來描述蒙古天堂和地獄是最恰當的,他充滿活力夜幕降臨,在各大俱樂部面前,豪車總是人滿為患,女大學生充滿活力。

在烏蘭巴託的街道上,很難找到會說外語的老人,但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非常簡單和開放的國際化城市,據說舊石器時代的人就住在這個地區,事實上烏蘭巴託城市的建設歷史只有300多年,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也是近十年的事,從到烏蘭巴託的房價上漲了近50%,最常見的新建價格超過每平方米1000元,當時,烏蘭巴託居民的收入只有190美元。

如果以色彩濃烈的河流為分界線,你會發現有高層建築還原大氣,然後是低矮破舊的貧民窟,在城市的繁榮背後隱藏著多少辛酸的故事?一旦你進入烏蘭巴託的貧民窟,你會發現這個地方不適合現代人居住,因為有些地區連水不可用,窮人住在破舊的蒙古包裡,生病時得不到醫療救助。

更諷刺的是烏蘭巴託的居民不喜歡這些貧民窟裡的蒙古人,城市的人認為這些牧民的素質很低,除了製造混亂之外,沒有別的好處,可以說,住在貧民窟裡的蒙古人不是裡裡外外的人,這樣,很多人可能會感到驚訝,為什麼他們寧可被看不起,不想住在更廣闊的草原上,因為這些窮人不想他們的孩子們走自己的路。

遊牧民族的生活看似很自由,但實際上很難聚斂財富,畢竟後人只會重複上一代人的貧窮生活,為了賺錢和生存,他們必須接近烏蘭巴託,畢竟這是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只要他們找到穩定的工作,他們就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生活在這裡的貧窮的蒙古人,他們白天在烏蘭巴託工作在他們的筆和西裝裡,晚上返回休息,你覺得這是天堂還是地獄?

相關焦點

  • 《佛教的宇宙觀》:天堂與地獄
    因為在一般人的觀念裡,認為人死後不是上生天堂,便是墮入地獄,天堂與地獄介乎人道的上下,一個代表享樂,一個代表受苦,這就是一般人對天堂與地獄的認識。然而,以佛法來講,人死後不一定就上生天堂或墮入地獄,天堂與地獄只是十法界中的其中二界,上生天堂有上生天堂的條件因緣,墮入地獄有墮入地獄的業力道理,二者各有其不可混淆錯亂的因緣果報。星雲大師:天堂和地獄什麼樣?
  • 被心理問題困住的人: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你如何選擇?
    因為只有經歷了這種痛苦,走出了來的人,才能真正明白,這種轉變的價值與意義,不是任何物質能給予的。當然,這不是像看起來那樣,猶如神話一般,在這4個月裡,經歷了太多太多。在這期間,遇到了很多人,什麼樣的人都有,支持的、鼓勵的、感恩的、污衊的、誹謗的、咒罵的。
  • 天堂上一個女人,和地獄的人對話!好可怕!
    在天堂有個女人來回的走,這邊看看,那邊看看。欣賞天堂的美,感受著天主創造的偉大,和祂的智慧。 寶石城,精金街,美麗的生命樹,生命河的水。伸手摘了一個果子,好甜哪。邊吃邊走邊看,真好。看到了前面有個珍珠,好大,原來是天堂的門,天主太偉大了。
  • 為什麼不安的靈魂讀天堂和地獄?
    晚年失明時,他在迷茫的時間裡經歷了地獄和天堂。與其說靈魂尋求通向地獄或天堂之路,不如說是把自己變成地獄或天堂。我已經80歲了,每天晚上我都會發現自己有時生活在幸福中,也許這就是天堂,有時我會感到沮喪,也許我們可以用一個比喻來稱之為地獄。天堂裡有更多的悲傷。我是我相信。願如此。因為幸福畢竟是無法忍受的。
  • 天堂和地獄是嚇唬人的?直到小男孩說去過天堂,看見耶穌有一匹馬
    即使是天主教為主要宗教信仰的西方國家,人們每個禮拜去教堂聽宣講,但真正相信天堂和上帝的卻是少之又少。很多人都認為天堂和地獄的傳說是嚇唬人的,目的是讓人們過更有道德的生活。相信上帝相同天堂是頭腦簡單的人才幹的事情,如果你提出更深刻的問題,就是讓社區的人變得不幸福。
  • 被心理問題困住的人: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你如何選擇?(轉)
    相遇是緣,點右上角關注作者後閱讀▲我走出心理問題的困苦,獲得發自內心的喜悅後,發自內心要幫助和我一樣處在身心痛苦折磨中的人,擺脫痛苦,獲得和我一樣的喜悅。因為只有經歷了這種痛苦,走出了來的人,才能真正明白,這種轉變的價值與意義,不是任何物質能給予的。
  • 死亡、審判、天堂、地獄!看完就全明白了......
    很多人不知道。要死在何時何地及何種情況下?也無法知道。於是有人把死亡視為人生之謎、視為不祥之事。但是天主教義對死亡有很確切的解釋,既不使人畏懼,也不覺得是什麼不祥。­死亡是人由現世轉入來世的分界。人生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的靈魂和肉身結合為一、在現世所過的生活。第二部分是人的靈魂離開肉身、由現世轉入來世所度的生活。
  • 老話說:「天堂媳婦,不如地獄姑娘」,「地獄姑娘」指的是什麼?
    有人說:婚姻就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如果嫁的好,就可以麻雀變鳳凰,一旦嫁錯了人,婚後的生活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現在很多女孩子的夢想就是嫁給有錢人,不過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天堂媳婦,不如地獄姑娘」,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天堂媳婦?
  • 你感到痛苦嗎?哲學名言「他人即地獄」是什麼含義
    劇中男主人公加爾森和兩個女主人公伊奈絲及艾斯苔爾都是幽靈,同住在第二帝國時代的客廳這樣一個沒有血腥刑具,沒有閻王小鬼,也沒有鏡子,窗戶和床的地獄裡。他們三人一面互相隱瞞自己生前的醜行(三人分別是膽小鬼、色情狂和同性戀者),一面又沒法探聽對方生前的罪過,為此互相利用,又勾心鬥角,三人都備受折磨。最後三人都發現每個人對另外的人都是地獄。「他人就是地獄「就是劇中男主人公加爾森說出來的。
  • 人力資源的天堂與地獄
    這樣吧,我們允許你在天堂和地獄分別待一天,然後再來由你自己決定哪個地方安度來世。」  Actually, I think Ive made up my mind, I prefer to stayinHeaven,said the woman.「其實我已經決定了,我更願意帶在天堂裡。」女人說。  Sorry, we have rules...
  • 《寄生蟲》——天堂和地獄的同框
    佛家的世界觀裡有所謂六道輪迴,即天人道、人道、阿修羅道、餓鬼道、畜牲道、地獄道,其中天人道和地獄道大約就對應於基督教中所說的天堂和地獄,象徵著極樂和極苦,人道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娑婆世界,是一個苦樂參半的所在。這些知識我很早以前就知道了,可是去年跟一位修佛的老同學聊天,讓我對六道輪迴的世界觀有了更深入的體會。
  • 英語美文 地獄和天堂
    這個人說:「我在人世間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輩子,現在只想吃,想睡,我討厭工作。」The owner of the palace said, "If so, there is nowhere else better than here for you.
  • 與孩子說起天堂和地域
    「媽媽,什麼人會上天?」。「好人呀」。「那壞人呢?」。「壞人會下地」。「上天就是去天堂嗎?」「嗯」。「那下地叫什麼?」。「大人都說去地獄」。「天堂什麼樣?地獄什麼樣?」。「天堂……就是活著的時候做了很多好事的、心地善良的人死後,會去的一個美麗的地方,不會再受苦了。
  • 把工作當成樂趣人生是天堂,當作負擔那就是地獄,天堂與地獄比鄰
    ------選自《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第三封信「天堂與地獄比鄰」我們今天無論供職於哪類職業,工資收入都是生存必須的保障,你只需要做好該做的事,圓滿完成你的本職工作,應屬於你的那份薪水就一分都不會少。
  • 達利遇見但丁:從地獄到天堂《神曲》中的「天堂遊記」
    畫面中,但丁手持《神曲》,背景是地獄、7層煉獄、佛羅倫斯城,上方則是天堂。《神曲》整部作品分為三大篇章:「地獄」、「煉獄」、「天堂」,每一篇章33歌,加上序曲,正好100首。從「惡」到「由惡向善」再到「善」,表達了人只有在經過迷茫和苦難之後才能達到美好的境界。
  • 約翰·彌爾頓:5句大實話;「在天堂為僕,不如在地獄為主」
    今天我就為大家節選了約翰·彌爾頓作品中的5句話,希望你能夠從中獲益。1.與其在天堂為僕,不如在地獄為主。其實在中國民間也一直有著類似的說法,那就是「寧為雞頭,不為鳳尾」。但其實兩者中間是有很大差距的。在這句話中,我們能夠感受到的是路西法的不妥協,是不服從壓迫的一種精神。
  • 網絡語「佛系」一詞的真正意義,地獄天堂,只在一念之間啊!
    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有煩惱嗎?你肯定會說,這不是廢話嗎?人怎麼可能沒有煩惱呢?甚至可能在我問出這個問題的前一秒,你都在想不開心的事。關於這一點我想到一個故事,是日本禪師玄侑宗久和樺島勝德在《元氣禪》這本書裡說的:有這麼一個人,他把人生中所有想看的,想吃的,想說的,總之所有想幹的事兒,都做完了,最後只剩下天堂和地獄沒有去過,就去請教師父:「師父,不知在死前,我能不能先看一下天堂的極樂和地獄的極苦呢?」
  • 雙語閱讀|「HR Manager Working」HR經理的抉擇,天堂還是地獄?
    聖者回答道:「我想讓你進去,但是我們高層有令,在允許你進入之前,我們要讓你在地獄和天堂各待一天,然後你可以自己選擇去哪裡,直到永遠。「The manager said, 「I would prefer heaven.」經理說:「我更喜歡天堂。」
  • 天堂·煉獄·地獄
    昨天,在「裡頭」的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恐怕最苦惱的是「從天堂墮入地獄」:他濫用職權獲取巨額非法利益,收受他人巨額賄賂,道德敗壞,對鐵路系統出現的嚴重腐敗問題負有主要領導責任……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開除他的黨籍,至於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而另一個消息是,河北館陶縣第一中學高三年級班主任趙鵬老師服毒自殺,他所經歷的,大抵是「從煉獄到地獄」。
  • 抑鬱症,你和我玩呢?剛入天堂又墜地獄!
    下午,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我從天堂直接墜入地獄。本來好好的躺在天使的懷抱,睡得正香!她忽然變臉,不陪你玩了,一腳把你踹到地獄。摔得鼻青臉腫,各種痛苦蜂擁而至,讓你明白裝逼是不對的,你要對上蒼有敬畏之心。地獄試煉開始,頭痛欲裂,清楚的看見幾個小鬼正用手中的利刃不停插進我的腦袋然後不停攪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