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全省教育大會在寧召開。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大會上的講話,在全省教育工作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順應發展所需,回應人民所盼,帶著深厚感情,把立德樹人貫穿於江蘇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聚焦供給側打造江蘇現代化的教育體系,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省,江蘇教育事業必將在新時代迎來又一個發展的春天。
傳正道、育大德,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首要任務。堅定不移地傳正道、育大德,才能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基。
「我們必須堅持辦高品質教育,建高品質學校,育高品質學生,始終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貫穿於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揚州市教育局局長周應華表示,揚州將積極構建融合機制,寓德育於各學科教學之中,深入實施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青少年茁壯成長工程」,讓學生在莊重、感人的儀式中受到震撼、獲得體驗、升華情感、淨化心靈,留下恆久的成長記憶。
「全省教育大會吹響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省的號角。」無錫市教育局局長唐加俊說,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要履行好教育使命,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思想政治道德品質教育,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徐州高級中學校長秦曉華說,教育現代化最重要的是人的現代化,要樹現代之德,立現代之人,發展核心素養,推進德育現代化。「我們正在推進基於『慢生長』的德育路徑創新,通過厚實閱讀、增加閱歷的方式,實現從育分到育德、從學科教學到學科育人、從學術訓練到創新實踐的轉變。」
「立德樹人,任重而道遠。」南京財經大學應用數學學院輔導員劉文川表示,身處學生工作的第一線,身處學生思想多元化叢林中,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有信仰、有情懷、有追求,做到春風化雨,還要研究當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
「幼兒教師的素質對人的一生成長影響深遠,我們必須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學前教育教師隊伍,重內涵發展、樹兩代師表。」鹽城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劉毓航說,學校將貫徹師德為先、能力為本、實踐為徑、情志為翼的師範專業建設理念,努力做到高要求抓好師德建設,開展青年教師能力提升行動和骨幹教師領航行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回應民生關切,把教育辦得更貼心更暖心
全省教育大會直面我省當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現實問題,聚焦教育「供給側」,努力把教育辦得更貼心更暖心。
「要讓孩子們有學上、上得起、上好學。」沭陽縣桑墟鎮九年制學校校長張國說,去年以來,鎮裡陸續投入700多萬元,改善師生的出行狀況。「我們正在加大聯合辦學力度,將名校辦到百姓家門口,讓普通農家學子能夠享受優質教學資源。」
常州市教育局局長杭永寶說,常州將出臺「1+1+N」系列文件,即《常州教育現代化2035》《常州市進一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實施意見》,以及相關配套文件,形成既管當前又管長遠的教育政策體系。「市、區兩級政府上下聯動、優化布局,年內實施新建、改擴建學校重點建設項目50個,年內竣工27所學校,新增學位1.7萬至1.8萬個。」
「南通教育系統將優化教育資源供給,解決好區域、城鄉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形成百花齊放、協同並進的教育格局。」南通市教育局局長郭毅浩說,將聚焦鄉村教育「短板」,加大城鄉統籌力度,著力推進鄉村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煥發師生創新創造的內生動力,增強鄉村學校自身「造血」功能,有效縮小城鄉及校際課堂生態差距。
鎮江市教育局局長劉元良說,貫徹全省教育大會精神關鍵在於落實,把社會的焦點、改革的堵點、社會的關注點,切實轉變成各自工作的切入點、提升點。「鎮江要繼續擦亮學前教育這張名片,緊扣普惠、優質兩大關鍵詞,進一步從公民並舉走向公民共優,切實提高國家實驗區建設的含金量,真正給幼兒一個基礎紮實、健康活潑的童年。」
南京市秦淮區教育局局長李海巖說,秦淮教育努力「揚長補短提質,破解教育供給側難題」。「區委、區政府在制定全區發展規劃時,優先考慮教育事業發展,通過高中資源整合,帶動主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優化,聯動騰挪,改善辦學條件。我們力爭實現高標準建設、高品質辦學,不斷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市區共建優質品牌學校,強化和大學共建附屬學校,不斷豐富秦淮辦學元素。」
連雲港市蒼梧小學校長戴詠芳表示,未來將更深入地實行嵌入式、體驗式的課堂教學方式,不唯分數進行評價。「5月上旬,我們實行午餐服務,更通過彈性離校等方式,切實解決家長的事務性負擔。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家校溝通,形成合力,化解家長對子女教育的困惑和焦慮。」
加快創新,努力走在全國教育改革發展前列
我省各地各校將不斷推進教育改革創新,激發教育活力。
「江蘇教育現代化美好藍圖基本繪就,規劃落實責任重大。」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處長馮大生說,未來需要進一步抓好規劃的組織實施,完善組織協調和督查考評機制,修訂完善現代化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實施目標管理和聯動推進。「特別要對《江蘇教育現代化2035》各項戰略任務與《實施方案》八項工程及教育現代化六大區域創新實驗配套相應政策,確保規劃提出的戰略任務與具體項目能夠落到實處,發揮作用。」
泰州市第二中學校長戴榮認為,教育大會指明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主攻方向,教育工作者要適應形勢、與時俱進,為奮力開創江蘇教育現代化新局面貢獻力量。「學校要繼續高舉構建卓越教育體系的大旗,加快高品質高中建設。要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見識、培養奮鬥精神和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
蘇州旅遊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黨辦校辦主任鄒燕說,學校正積極探索與企業合作辦學,把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努力打造職業學校和優秀企業的發展共同體。作為職業教育工作者,我們越來越有成就感,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必須要緊抓這一輪機遇,不斷提升自身能力,適應發展新形勢。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吳學敏說,就職業教育而言,就是要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服務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的能力,為中國產業走向全球產業中高端提供卓越技術技能人才支撐。「我們將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打造『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共同體。」
「我們將更加自覺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更加牢固地站穩教育改革發展的人民立場,以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優質均衡為導向,進一步優化學校布局、補齊體系短板、加強內涵建設。」 新沂市教育局局長王學倫說,未來將緊緊圍繞「打造『蘇北一流』教育名縣,擦亮『學在新沂』教育品牌」既定目標,用心描繪「有溫度、有靈魂、有激情」的教育,營造新沂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理想樣態。
集體採寫 王拓 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