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
一、幹茶外形
1.細長:緊細苗長。用於上檔條形綠茶。
2.扁平光滑:茶葉外形扁直平伏,光潔平滑。
3.細緊:條索細,緊卷完整,條形綠茶術語;
4、肥嫩:芽葉肥大,鋒苗顯露,葉肉豐滿不粗老;
5、松泡:外形粗松輕飄;
6、緊結:卷緊結實,嫩度稍低於細緊;
7、捲曲:捲曲盤繞,形如圓螺。洞庭碧螺春的特點。
二、幹茶色澤
1、糙米色:嫩綠微黃的顏色。
2、銀灰:茶葉呈淺灰白色,而略帶光澤。
3.嫩綠:淺綠新鮮,似初生柳葉的顏色,富有生機。
三、湯色描述
1.明亮:清澈透明;葉底鮮明,色澤一致。
2.清澈:潔淨透明。
3.黃亮:顏色黃而明亮。多見於香氣純正、滋味醇厚的上、中檔綠茶。
4.黃綠:色澤綠中帶黃,有新鮮感。多用於中、高檔綠茶。
四、香氣描述
1.嫩香:柔和、新鮮優雅的毫香茶。
2.清香:烘青型嫩茶特有。
3.板慄香:又稱嫩慄香,似熟板慄的甜香。多見於製作中火工恰到好處的高檔綠茶及個別品種茶。
五、滋味品鑑
1.鮮爽:鮮美爽口,有活力。
2.鮮醇:鮮爽甘醇。
3.柔和:滋味溫和,用於高檔綠茶。
4.味鮮:味道鮮美,茶湯香味協調。
六、葉底鑑別
1.鮮亮:色澤新鮮明亮。
2.綠明:綠潤明亮。多用於高檔綠茶。
3.柔軟:細嫩綿軟。多用於高檔綠茶。
4.芽葉成朵:芽葉細嫩,完整相連。
5.肥壯:芽葉肥大,葉肉厚實,形態豐滿
紅茶
一、幹茶形狀
1 毫尖 : 金黃色茸毫的嫩芽。
2 緊卷:碎茶顆粒卷得很緊。
3 折皺:顆粒雖卷得不緊。
4 粗大:比正常規格大的茶。
5 細小:比正常規格小的茶。
6 毛衣:茶葉中的細筋毛,紅碎茶中含量較多。
7 筋皮:嫩莖和梗揉碎的皮。
8 毛糙:形狀大小,粗細不勻,有毛衣,筋皮。
9 輕鬆:顆粒松,身骨輕。
二、幹茶色澤
1 褐黑 :烏中帶褐有光澤。。
2 慄褐:褐中帶深棕色,似成熟慄殼色。
3 慄紅 :紅中帶深棕色。
4 泛紅:色帶紅而無光澤。
5 枯紅 :色紅而枯燥。
6 灰枯 :色灰而枯燥。
三、湯色描述
1 紅豔:似琥珀色,鮮豔明亮,金圈厚而豔。
2 紅亮:紅而透明光亮。
3 紅明:紅而透明,亮度次於「紅亮」。
4 深紅:紅較深。此術語也適用於壓制茶湯色。
5 淺紅 泛紅。深度不足。
6 冷後渾:茶湯冷卻後,出現淺褐色或橙色乳狀的渾濁現象,為優質紅茶象徵之一。
四、香氣描述
1 鮮甜:鮮爽帶甜感。
2 高甜:高而帶甜感。
3 焦糖香 :烘乾充足或火功高,致使香氣帶有飴糖甜香。
4 甜和:香氣純和雖不高,但有甜感。
5 高銳 :香氣鮮銳,高而持久。
6 果香:類似某種乾鮮果香。如核桃香、蘋果香等。
7 麥芽香 malty 乾燥得當,帶有麥芽糖香。
五、滋味品鑑
1 濃強:茶味濃厚,刺激性強。
2 甜濃 :味濃而帶甜,富有刺激性。
3 濃澀 :富有刺激性,但帶澀味,鮮爽度較差。
六、葉底鑑別
1 紅勻 :紅色深淺比較一致。
2 紫銅色:色澤明亮,呈紫銅,優良葉底的一種顏色。
3 烏暗:似成熟的慄子殼色,不明亮。
4 烏條:烏暗而不開展。
5 花青 :青綠色葉張或青綠色斑塊,紅裡夾青。
黃茶
一、幹茶形狀
1、肥碩挺直:芽葉肥大,葉肉厚實。
2、茸毛顯露:茶葉細嫩,有茸毛。
3、金黃:芽色金黃,油潤光亮。
4、嫩黃:色淺黃,光澤好。
5、褐黃:黃中帶褐,光澤稍差。
6、黃褐:褐中帶黃。
7、黃青:青中帶黃
二、湯色描述
黃亮,黃而明亮,沒有渾濁之感。
橙黃:黃中泛紅,似橘黃色。
褐黃:黃中帶褐,光澤稍差。
三、香氣描述
1 嫩香:清爽細膩,有毫香。
2 清鮮:清香鮮爽,細而持久。
3 清純:清香純和。
4、甜香味:悶黃的工藝,讓茶多糖類物質增加
四、滋味品鑑
1 甜爽:爽口而感有甜味。
2、鮮醇:清鮮醇爽,回甘。
五、葉底鑑別
1、肥嫩:芽頭肥壯,葉質柔軟厚實
2、嫩黃:黃裡泛白,葉質嫩度好,明亮度好。
白茶
一、幹茶形狀
1、毫心顯露:芽葉上白毫較多。
2、茸毛潔白:指茸毛多、潔白光亮。
3、芽葉連枝:這個詞常常用在壽眉身上,葉片茶梗都連接在一起,有較強的完整性。
4、茶梗粗大:茶梗粗大也是品鑑壽眉特點。
二、幹茶色澤
1、銀芽綠葉:指優質的,毫心和茸毛顯露,而葉面則呈灰綠色,故得此名稱。
2、光潤:指茶的顏色鮮明,有光澤,也是上品的象徵。
3、灰綠、翠綠:都屬於的正常色澤,只是有無光澤之分。
4、花雜:用於白牡丹和壽眉,帶有葉片茶。
5、枯暗:指葉質較老的茶葉,保存不當會有這樣的顏色。
三、湯色描述
1、清澈:茶湯一見到底。
2、渾濁:茶湯不透亮。
3、清澈透亮:清澈度好,有光澤視為上品茶。
4、淺黃:表示湯色微微黃色。
5、黃綠:茶湯黃中帶綠。
四、香氣描述
1、毫香:白茶的特有香氣,白毫銀針毫香最足。
2、鮮濃:常用於新白茶。3年以內的茶香。
3、清高:常指白牡丹,茶香清澈高雅,凜冽高昂。
4、粗淡:常用來指老茶,香氣較低。
五、滋味品鑑
1、鮮爽:入口鮮嫩爽口。
2、甜香:入口甜香滋味。
3、稠滑:年份高的老白茶,特有的口感。
4、醇和:指口感清爽,但鮮味不足。
烏龍茶
1、幹茶形狀
蜻蜓頭:茶條葉端捲曲,緊結沉重,狀如蜻蜓頭。
壯結:肥壯緊結。
扭曲:茶條扭曲,折皺重疊。
2、幹茶色澤
砂綠:似蛙皮綠而有光澤。
枯燥:乾燥無光澤,按葉色深淺程度不同有烏燥、褐燥之分。
3、湯色描述
金黃:以黃為主,帶有橙色,有深淺之分。
清黃:茶湯黃而清澈。
紅色:色紅,有深淺之分。
4、香氣描述
巖韻:武夷巖茶具巖骨花香韻味特徵。
音韻:鐵觀音特有的香味特徵。
濃鬱:濃而持久的特殊花果香。
悶火:烏龍茶烘焙後,未適當攤涼而形成一種令人不快的火氣。
猛火:烘焙溫度過高或過急所產生的不良火氣。
5、滋味品鑑
清醇:茶湯味新鮮,入口爽適。
甘鮮:鮮潔有甜感。
粗濃:味粗而濃。
6、葉底鑑別
肥亮:葉肉肥厚,葉色透明發亮。
軟亮:葉質柔軟,葉色透明發亮。
紅邊:做青適度,綠葉有紅邊或紅點。紅色明亮鮮豔。
暗紅張:葉張發紅,夾雜的暗紅葉片。
死張:葉張發紅,夾雜傷紅葉片。
硬挺:葉質老,按後葉張很快恢復原狀。
黑茶
一、幹茶形狀
1、泥鰍條:茶條圓直較大,狀如泥鰍。
2、摺疊條:茶條折皺重疊。
3、端正:磚身形態完整,磚面平整,稜角分明。
4、紋理清晰:磚面花紋、商標、文字等標記清晰。
5、起層:磚茶表層翹起而未脫落。
6、落面:磚茶表層有部分茶脫落。
7、脫面:餅茶的蓋面脫落。
8、緊度適合:壓制鬆緊適度。
9、平滑:磚面平整,無起層落面或茶梗突出現象。
10、金花:茯磚茶中灰綠麴黴菌的金黃色孢子。金花普遍茂盛,品質為佳。
11、斧頭形:磚身一端厚、一端薄、形似斧頭。
12、缺口:磚茶、餅茶等邊緣有殘缺現象。
13、包心外露:裡茶外露於表面。
14、龜裂:磚面有裂縫現象。
15、燒心:磚茶中心部分發暗、發黑或發紅。燒心磚多發生黴變。16、斷甑:金尖中間斷落,不成整塊。
二、幹茶色澤
1、烏潤:烏而油潤。
2、半筒黃:色澤花雜,葉尖黑色,柄端黃黑色。
3、黑褐:褐中帶黑。
4、鐵黑:色黑似鐵。
5、棕褐:褐中帶棕。
6、青黃:黃中泛青,原料後發酵不足所致。
7、豬肝色:紅而帶暗,似豬肝色,普洱熟茶的湯色。
8、褐紅:紅中帶褐。
三、湯色描述
1、橙紅:紅中泛橙色。
2、紅暗:紅而深暗。
3、棕紅:紅中泛棕,似咖啡色。
4、棕黃:黃中泛棕。
5、紅黃:黃中帶紅。
四、香氣描述
1、陳香:香氣陳純,無黴氣。
2、菌花香:茯磚發花正常茂盛所發出的特殊香氣。
五、滋味品鑑
1、陳醇:滋味陳醇而無黴味。
2、粗淡:味淡薄,喉味粗糙。
六、葉底鑑別
1、黃黑:黑中帶黃。
2、紅褐:褐中泛紅。